「雲在青天水在瓶」——關於「禪」的優美意境「明德書院」

2021-01-09 明德書院

在古詩和古典文學中,我們經常可以閱讀到「禪」這個字眼,佛學與萬物一道,給我們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聽曲文寶玉悟禪機。――《紅樓夢》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宋·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我們總提「禪」,那麼到底什麼是禪呢?有人也曾和我們有同樣的疑問。

曾有人去詢問大龍智洪禪師:"什麼是微妙的禪?"

智洪禪師回答:「風送水聲來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

禪,是一種基於"靜"的行為,源於人類本能。後來印度詞彙jana傳入,漢語音譯為"禪那",梵語的音譯,後世便以"禪"字稱謂此類行為。

它是佛教的一種修持方法——「十方無影像,六道絕形蹤。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一著高一著,一步闊一步。」。

寧靜的心,質樸無瑕,回歸本真,這便是參透人生,便是禪。《六祖壇經·坐禪品第五》:"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

外在無住無染的活用是禪,心內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謂外禪內定,就是禪定一如。「禪」包含著通透的審美和通俗易懂的故事。

空中,梧桐落葉飄零;眼前,蕭瑟秋花凝霜。一位秀才問趙州禪師:"此情此景,如何感悟人生?" 趙州禪師淡淡地說:"不雨花猶落,無風絮自飛。"

大同禪師與嵇山章禪師在室外品茶。大同禪師指著茶杯中倒映的青山綠樹、藍天白雲說:"森羅萬象,都在裡邊。"章禪師將茶水潑在地上,然後問:"森羅萬象,在什麼地方?"大同禪師說:"可惜了一杯茶。"

什麼是道?"雲在青天水在瓶","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鬱郁黃花皆是妙諦"。

我們都誤以為禪機奧秘,高不可攀,實則它與我們近在咫尺。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溪聲儘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隨地覓取,都是禪機。

"禪"可以開拓我們的心靈,啟發人們的智能,引導我們進入更超脫的自由世界。

相關焦點

  • 雲在青天水在瓶,禪的故事,是活在當下
    有漏禪又叫世間禪,有點類似於現在的心靈雞湯。一時一法,一事一法,只能暫時調伏煩惱,並以追求現時安穩、心生喜樂為解脫。這並不是出世間的真正解脫,所以也就不能帶來真正的智慧、清淨。唐朝會昌年間,著名學者、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翱數次派人請藥山惟儼禪師進城接受供養,但都被禪師拒絕了。於是,李翱只得親自登門造訪。禪師對學子的接引和教導在他登門的那一刻就開始了。
  • 寓意故事:雲在青天水在瓶
    惟嚴禪師說:「雲在青天水在瓶。」這時,突然一道陽光射了進來,正巧照見瓶中的淨水,李翱頓有所悟。惟嚴禪師開始故意不理睬李翱,是想挫挫他的傲氣和火氣,以便投入參禪問道的心境。因此,最後見他氣和,心平之後,這才對他說了大道的真諦:雲在青天水在瓶。
  • 隨喔極-雲在青天,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雲在青天水在瓶,原文出自李翱《贈藥山高僧惟儼(其一)》一詩中,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李翱道:「不懂.」藥山禪師解釋說:「雲在青天,水在瓶!」意思是說事物都有自己的本來面貌,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道在一切事物中存在,你只要領會事物的本質,悟見自己本來面目,也就明白什麼是道了。瓶中之水,猶如人的心一樣,只要保持清淨不染,心就像水一樣清澈,不論裝在什麼瓶中,都能隨方就圓,有很強的適應能力,能剛能柔,能大能小,就像青天的白雲一樣,自由自在。
  • 雲在青天水在瓶,李翱教我們怎樣做自己
    藥山之上,天外有雲,人前有瓶,雲隨風無形,瓶水住澄清。禪師手握念珠,低頭不語。立在藥山之上,如黃鐘大呂般如如不動。李翱誠心發問:「什麼是道?」禪師抬頭望著天外虛無縹緲的雲,又低頭看了看眼前沉寂清柔的水,緩緩說道:「雲在青天水在瓶。」
  • 雲在青天,水在瓶
    雲在青天,水在瓶。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努力,事情都會變成你想要的樣子,不要著急,總會一點點地往你想要的方向走,然後,意想不到的驚喜,也會發生。世界會變得更好。心境變了,環境就會慢慢改變。
  • 雲在青天水在瓶,為啥唐代詩人都參透人生現代人看不明白?
    藥山禪師解釋說:「雲在青天水在瓶!」原來真理就在青天的雲上,瓶裡的水中。道在一草一木,道在一山一谷,道在宇宙間一切事物當中。李翱當即提筆寫了一首詩:「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這是多麼淡泊高遠的境界啊!
  • 「雲在青天水在瓶」——趣解漢字「天」
    有的在人形之上勾畫一長一短的橫線「二」,簡約地表示頭頂青天、腳踩大地。還有的字形直觀地畫出一個人形,並突出頭部特徵,表示頭頂。《說文》稱:「天,顛也。顛者,人之頂也。」天又指人的頭或頭頂,該是與「天」的字形和聲符相切合的初義之一吧,否則就不會有「刑天」也就是砍頭之說。這似乎有些血腥,不提也罷。倒是那個「舉頭三尺有神明」的勸戒,折射了頂禮膜拜所虔懷的敬畏之心。這何妨作為「天」的另一個註解。
  • 《大明王朝1566》雲在青天水在瓶
    「雲在青天水在瓶」,嚴黨、清流、太監,總有可用之處,相互平衡、互相制約,總在嘉靖的掌控之中。故事並不複雜,似乎大全篇都在圍繞著「改稻為桑」的故事,但窺一斑見全豹,一個中央政策和地方對策的故事引發了各派權勢的互相揣摩和權衡制約,劇情酣暢淋漓,不拖泥不帶水,臺詞又飽含深意,值得品味。人物灰常多,但人物刻畫個個有特點,大到兩頭不討好的「媳婦」胡宗憲、小到一個小地方官如田縣丞,性格特點都令人印象深刻,相應的表演也沒話說,看過影評,似乎有許多是話劇演員,感覺沒一個是不在狀態的。
  • 我來相問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唐代李翱的這段偈語是什麼意思
    雲在青天水在瓶,是唐代的藥山高僧惟儼的話,記載於《宋高僧傳》。這本《宋高僧傳》是國學經典,也算是成書於唐代的《高僧傳》的續篇。在這兩本書中,記載了佛教在中國傳播的大量史實,也留下了一大批唐宋高僧的履歷和他們說過的話語。可以說,研習佛教的人,都繞不開這兩本經典。現在流行一個詞叫擺渡人。
  • 「雲在青天水在瓶」4首禪詩,解決你人生大部分的煩惱
    問師參學今何解,雲在青天水在瓶。我去閉關修煉不知不覺已經五年了。突然在異鄉得到了點撥,悟道了真諦。以前的那些日子裡,我不斷的問師傅,自己參詳學習沒弄懂的東西,今天全都明白了。原來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狀態,就像雲在天上自由自在,水在瓶子裡就變成瓶子的形狀。一切順其自然就好了。雲恐怕沒辦法理解水,水也永遠無法飄在空中。雖然它們的本質都是一樣的,但因為環境因素的不同,所以稱為了不同的狀態。
  • 明德書院:領略國學時代精神 解密企業家的商道智慧
    明德書院「國學商道大智慧暨開學典禮」線下課程自創辦以來,每月在深圳、上海、北京巡迴舉辦為期三天的國學商道研修與教育課程。截止到目前,已成功舉辦60餘場,培養學員9000餘人。將國學精髓帶入各行各業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 來日似錦,情誼永存丨明德書院「國學總裁班」六期班級畢業典禮圓滿...
    12月10-13日,明德書院「國學總裁班」第六期畢業典禮暨《禪宗智慧與心靈修煉》課程在陝西西安圓滿舉行!日月如梭,光陰似箭,六期班的學員們與明德書院共同走過了一年半的學習之旅。來日似錦,情誼永存,明德書院的「同學情」永不畢業!
  • 實修法門:詳述佛陀重視的安般禪「數息觀」的方法、效果及利益!
    鳩摩羅什根據弟子僧睿的請求,綜合各家禪法,編譯了三卷《禪秘要法經》,倡導五門禪觀(「五停心」),針對具體情況,講究不同對治,即「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數息」觀,和「念佛」。而佛陀跋陀羅所譯《達摩多羅禪經》亦講「五門禪」。《坐禪三昧法門經》亦以「念佛」法門代替「界差別」觀。
  • 《禪,蟬,蠶》林清玄散文賞析——單純+熱情+堅持
    我躲在屋子裡百無聊賴,隨手抽出一本林清玄的散文集《發芽的心情》,看作者寫的自序《禪,蟬,蠶》,一下子就被他那優美而浪漫,質樸而豐富,深刻而又溫潤的文字所吸引。忙從客廳搬把小凳子到房間,將書攤在床上,坐下細細的品讀。第一篇《禪,蟬,蠶》三個同音的字組成的四個短篇,編成一組,篇篇精彩,字字珠璣。
  • 細膩禪風——「艾鼎獎評委」梁志天最新作品:大臺北華城別墅
    ,梁志天設計師有限公司)透過現代的設計手法,以禪風和臺灣山景為靈感, 打造集自然和時尚的雅致居停 ——大臺北華城別墅。大臺北華城位於臺北新店區,四周青山環繞、環境優美,有如繁盛都市中的綠洲。 設計師從山景中汲取靈感, 融入現代時尚風格與細膩的禪風, 營造寫意優雅的生活意境。
  • 禪樂 |《松風問禪》幽寂清遠,身心安寧
    今晚,與你分享的音樂《松風問禪》,出自芮豔明老師的專輯《與子成說》。萬壑松風,空谷幽蘭;琴心歸處,任一盞香茗,半入松風半入禪。古人云:松聲、琴聲、落雪聲、煎茶聲,皆聲之至清。而風爐者,爐內有廳,亦有風口,掌風而控,「風能興火,火能熟水」。待爐水初沸,寂寂茶室裡聽得的水滾聲,茶人便把它想像作松風之聲。風雅至此,好似寂寞美麗的靈魂,悠遠但不沉淪,清高卻不傲世。不知今時今日,還有幾人聽得到這松風聲?君子乘物遊心。每個在城市裡堅守著理想主義的人,皆是自給自足。
  • 中原諸子 陳思傑• 雲水守望
    雲水守望  墨染流年  ——我的學書自述陳思傑我自上世紀「雲在青天,卷舒自如;水在瓶中,隨器顯形」。我一直覺得,「遊雲」和「流水」皆為最自然、最本真、最靈動之物,雲可霧化為水,水可升騰成雲。水可謂書法之點畫,雲可謂書法之神韻,正與書法意境相契合。故我為自己的書齋取名「雲水閣」,給自己的微信暱稱取名「雲水守望」。 我的書法仍很稚嫩,而我本人已不年輕。書法乃寂寞之道,我願在這條道路上繼續前行,亦如我在寧靜中守望雲水。
  • 火爆魔都潮人圈的「XXXL號巨型瓶」,終於登陸廣州啦!
    憑藉其超大的瓶身,五彩斑斕的配色,登陸之際隨即引來魔都人的圍觀。 其實,魔都網紅打卡地標「巨型瓶」,是恆潤拾公司旗下全系列潮飲品牌——漢口二廠×平行宇宙×爭氣車間聯合出品的巨型快閃店。戀愛系的「戀愛Soda」和「分手快樂水」、勵志滿分的「勵志汽水」、經典口味的「橙汁汽水」.潮酷又好喝!輕輕擰開金屬旋蓋,伴隨清脆的「啵」的一聲,感覺整個夏天都融化在手中。
  • 「日本僧侶設計師」,如何讓一款醬油瓶賣出4億多個?
    說到「道具」,你想到什麼呢?中文的解釋是劇場或是魔術師所使用的表演器具,但是日本產品設計師榮久庵憲司倒是對於「道具」有其他的解讀。由於父親是僧侶的關係,榮久庵憲司的設計概念深受佛教影響,因此他從佛教的視點出發討論「道具」。根據榮久庵憲司所著作的《道具論》,道具就是「通往生活之道路的器具」。
  • 宅久便有禪
    關於惟政禪師日常的行儀,在《徑山志》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冬不擁爐,以荻花作球,納足其中,客至共之。清論無窮,秀氣逼人。秋夏好玩月,盤膝大盆中,浮於水上,自旋其盆,吟笑達旦。」從文字中可以想見禪師不拘細行而放曠天真的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