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故事:雲在青天水在瓶

2021-01-09 吃秀秀

唐代文人李翱非常嚮往惟嚴禪師的德行,任朗州刺史時,曾多次邀請惟嚴禪師下山參禪論道,都被惟嚴拒絕了。所以,李翱只得親身去拜見惟嚴禪師。去的那一天,巧遇禪師正在山邊樹下看經。雖然是太守親自來拜訪自己,禪師毫無起迎之意,對李翱不理不睬。待者提醒惟嚴說:「太守已等候您多時了。」惟嚴禪師只當沒聽見,只顧閉目養神。

李翱偏是一個急性之人,看禪師這種不理睬態度,忍不住怒聲斥道:「真是見面不如聞名!」說完,便拂袖欲去。惟嚴禪師這時才慢慢睜開眼睛,慢條斯理地問:「太守為何看中遠的耳朵而輕視近的眼睛呢?」這話是針對李翱眼之所見不如耳之所聞而說的。李翱聽了大驚,忙轉身拱手謝罪,並請教什麼是「戒定慧。」

「戒定慧」是北宗神秀倡導的漸修形式,即先戒而後定,再由定生慧。惟嚴禪師是石頭希遷禪師的法嗣,屬于慧能的南宗,講究的不是漸修,而是悟法門。因此,惟嚴禪師回答說:「我這裡沒有這種閒著無用的家具!」李翱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只得問:「大師貴姓?」惟嚴禪師說:「正是這個時候。」李翱更弄不明白了,他只好悄悄地問站在一旁的寺院的總管,剛才大師回答是什麼意思?總管說:「禪師姓韓。韓者寒也。時下正是冬天,可不是「韓」嗎?」

惟嚴禪師聽後說:「胡說八道!若是他夏天來也如此問答,難道熱嗎?」

李翱忍俊不禁,笑了幾聲,氣氛頓時輕鬆多了。他又問禪師什麼是道。惟嚴禪師用手指指天,又指指地,然後問他:「理會了嗎?」

李翱搖搖頭說:「沒有理會。」

惟嚴禪師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這時,突然一道陽光射了進來,正巧照見瓶中的淨水,李翱頓有所悟。惟嚴禪師開始故意不理睬李翱,是想挫挫他的傲氣和火氣,以便投入參禪問道的心境。因此,最後見他氣和,心平之後,這才對他說了大道的真諦:雲在青天水在瓶。

「雲在青天水在瓶」大約有兩層意思,一是說,雲在天空,水在瓶中,正如眼橫鼻直一樣,都是事物的本來面貌,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你只要領會事物的本質、悟見自己本來面目,也就明白什麼是道了。二是說,瓶中之水,猶如人的心一樣,只要保持清淨不染,心就像水一樣清澈,不論裝在什麼瓶中,都能隨方就圓,有很強的適應能力,能剛能柔,能大能小,就像青天的白雲一樣,自由自在。

相關焦點

  • 雲在青天水在瓶,禪的故事,是活在當下
    藥山解釋說:雲在青天,水在瓶!李翱言下大悟。做偈曰:煉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禪門宗旨在當下如來。當下雲在青天水在瓶,如來亦是雲在青天水在瓶。萬物各有其所在,各有其所形。萬物既不因聞名而貴重,也不因見面而低賤,萬物有萬物本來、當下的樣子。有一天,懷海禪師陪同馬祖在野外行腳。
  • 隨喔極-雲在青天,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雲在青天水在瓶,原文出自李翱《贈藥山高僧惟儼(其一)》一詩中,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李翱道:「不懂.」藥山禪師解釋說:「雲在青天,水在瓶!」意思是說事物都有自己的本來面貌,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道在一切事物中存在,你只要領會事物的本質,悟見自己本來面目,也就明白什麼是道了。瓶中之水,猶如人的心一樣,只要保持清淨不染,心就像水一樣清澈,不論裝在什麼瓶中,都能隨方就圓,有很強的適應能力,能剛能柔,能大能小,就像青天的白雲一樣,自由自在。
  • 雲在青天水在瓶,李翱教我們怎樣做自己
    藥山之上,天外有雲,人前有瓶,雲隨風無形,瓶水住澄清。禪師手握念珠,低頭不語。立在藥山之上,如黃鐘大呂般如如不動。李翱誠心發問:「什麼是道?」禪師抬頭望著天外虛無縹緲的雲,又低頭看了看眼前沉寂清柔的水,緩緩說道:「雲在青天水在瓶。」
  • 雲在青天水在瓶,為啥唐代詩人都參透人生現代人看不明白?
    我給大家分享一個1300年前的小故事。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翱多次派人請藥山禪師進城供養,均被禪師拒絕。這一日,李翱親自上山登門造訪,問道:「什麼是『道』?」藥山禪師伸出手指,指上指下,然後問:「懂嗎?」李翱說:「不懂。」藥山禪師解釋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 雲在青天,水在瓶
    雲在青天,水在瓶。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努力,事情都會變成你想要的樣子,不要著急,總會一點點地往你想要的方向走,然後,意想不到的驚喜,也會發生。世界會變得更好。心境變了,環境就會慢慢改變。
  • 《大明王朝1566》雲在青天水在瓶
    「雲在青天水在瓶」,嚴黨、清流、太監,總有可用之處,相互平衡、互相制約,總在嘉靖的掌控之中。故事並不複雜,似乎大全篇都在圍繞著「改稻為桑」的故事,但窺一斑見全豹,一個中央政策和地方對策的故事引發了各派權勢的互相揣摩和權衡制約,劇情酣暢淋漓,不拖泥不帶水,臺詞又飽含深意,值得品味。人物灰常多,但人物刻畫個個有特點,大到兩頭不討好的「媳婦」胡宗憲、小到一個小地方官如田縣丞,性格特點都令人印象深刻,相應的表演也沒話說,看過影評,似乎有許多是話劇演員,感覺沒一個是不在狀態的。
  • 「雲在青天水在瓶」——趣解漢字「天」
    有的在人形之上勾畫一長一短的橫線「二」,簡約地表示頭頂青天、腳踩大地。還有的字形直觀地畫出一個人形,並突出頭部特徵,表示頭頂。《說文》稱:「天,顛也。顛者,人之頂也。」天又指人的頭或頭頂,該是與「天」的字形和聲符相切合的初義之一吧,否則就不會有「刑天」也就是砍頭之說。這似乎有些血腥,不提也罷。倒是那個「舉頭三尺有神明」的勸戒,折射了頂禮膜拜所虔懷的敬畏之心。這何妨作為「天」的另一個註解。
  • 我來相問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唐代李翱的這段偈語是什麼意思
    雲在青天水在瓶,是唐代的藥山高僧惟儼的話,記載於《宋高僧傳》。這本《宋高僧傳》是國學經典,也算是成書於唐代的《高僧傳》的續篇。在這兩本書中,記載了佛教在中國傳播的大量史實,也留下了一大批唐宋高僧的履歷和他們說過的話語。可以說,研習佛教的人,都繞不開這兩本經典。現在流行一個詞叫擺渡人。
  • 「雲在青天水在瓶」——關於「禪」的優美意境「明德書院」
    「禪」包含著通透的審美和通俗易懂的故事。空中,梧桐落葉飄零;眼前,蕭瑟秋花凝霜。一位秀才問趙州禪師:"此情此景,如何感悟人生?" 趙州禪師淡淡地說:"不雨花猶落,無風絮自飛。"大同禪師與嵇山章禪師在室外品茶。大同禪師指著茶杯中倒映的青山綠樹、藍天白雲說:"森羅萬象,都在裡邊。"章禪師將茶水潑在地上,然後問:"森羅萬象,在什麼地方?"大同禪師說:"可惜了一杯茶。"
  • 「雲在青天水在瓶」4首禪詩,解決你人生大部分的煩惱
    問師參學今何解,雲在青天水在瓶。我去閉關修煉不知不覺已經五年了。突然在異鄉得到了點撥,悟道了真諦。以前的那些日子裡,我不斷的問師傅,自己參詳學習沒弄懂的東西,今天全都明白了。原來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狀態,就像雲在天上自由自在,水在瓶子裡就變成瓶子的形狀。一切順其自然就好了。雲恐怕沒辦法理解水,水也永遠無法飄在空中。雖然它們的本質都是一樣的,但因為環境因素的不同,所以稱為了不同的狀態。
  • 天球瓶,寓意天人合一
    天球瓶直口,腹渾圓似球,圈足,宛若天星球體從天而降,故名天球瓶。該種器形是明永樂、宣德時期景德鎮窯的創新器形,多以青花裝飾。永宣二朝以後,天球瓶日漸式微。及至清代康乾盛世,仿古之風盛行,天球瓶又重新興起,由於它造型穩重端莊,成為了宮廷大型陳設用瓷。  宣德天球瓶胎骨厚重,斂口短頸,上闊下斂;腹大而扁,砂底微凹。
  • 雲在青天水在瓶———喬美俠文學作品欣賞
  • 中原諸子 陳思傑• 雲水守望
    雲水守望  墨染流年  ——我的學書自述陳思傑我自上世紀「雲在青天,卷舒自如;水在瓶中,隨器顯形」。我一直覺得,「遊雲」和「流水」皆為最自然、最本真、最靈動之物,雲可霧化為水,水可升騰成雲。水可謂書法之點畫,雲可謂書法之神韻,正與書法意境相契合。故我為自己的書齋取名「雲水閣」,給自己的微信暱稱取名「雲水守望」。 我的書法仍很稚嫩,而我本人已不年輕。書法乃寂寞之道,我願在這條道路上繼續前行,亦如我在寧靜中守望雲水。
  • 名字很「棒槌」,長得也像棒槌,棒槌瓶的寓意卻不「棒槌」
    棒槌瓶長得不難看,寓意其實也很美好。清康熙 青花山水人物棒槌瓶 故宮博物院館藏清康熙 五彩山水人物圖方棒槌瓶棒槌瓶因為長得像古代女子錘衣所用的棒槌而得名,但棒槌瓶代表的寓意卻不不是那麼簡單。在這裡順便做下科普,為什麼古代的女人洗衣服要用棒槌敲打衣物呢?
  • 雲在青天水在瓶——好懷念這部古裝歷史正劇!
    今天要談的這部「比它更好的」的便是:《大明王朝1566》……二、《大明王朝1566》一共46集。如果膚淺一點地概括這部劇,就一句話:一個教書匠多次叫板封建王朝而且屢次不死的勵志故事。類似的事情,民國時期有個叫魯迅的矮個子也做過,他也是個教書先生。
  • 《青天一縷霞》閱讀練習及答案
    比如,當我讀了女作家蕭紅的傳記和作品,了解其行藏與身世後,便自然地把這個地上的人與天上的雲聯繫起來。看到片雲當空不動,我會想到一個解事頗早的小女孩,沒有母愛,沒有夥伴,每天孤寂地坐在祖父的後花園裡,雙手支頤,凝望碧空。而當一抹流雲調頭不顧地疾馳著逸向遠方,我想,這宛如一個青年女子衝出封建家庭的樊籠,逃婚出走,開始其痛苦、頑強的奮鬥生涯。
  • 飛花令,含有青天的詩句,你知道多少?
    青天,指藍色的天空,喻光明美好的世界,同時也指包拯、海瑞等清官。古詩詞中的青天大多指藍色的天空。那麼,含有青天的詩句,你知道多少?山如碧浪翻江去,水似青天照眼明。——北宋·王安石《泊姚江》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唐·李商隱《嫦娥》知心賴有青天在,又炷中庭一夕香。
  • 名言名句欣賞,上善若水,你知道它的意思嗎?
    老子著作《道德經》裡上善若水章中寫過這麼一段話: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憂。水呢是最善的,人應該向水學習。
  • 冰點槽(瓶)和水三相點瓶
    在《JJG229-2010工業鉑、銅熱電阻檢定規程》中,需要的配套設備有「冰點槽」和「水三相點瓶及其保溫容器」,本文分別介紹以上兩種設備在實際工作中的用途和技術要求。冰點槽(瓶)1、用途:產生0℃的恆溫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