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百科!恐艾症患者,這些理由讓你不再恐艾

2021-01-12 騰訊網

網絡普及率的不斷提升,大大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尤其是手機網絡的興起,更是讓「不出門便知天下事」變成了現實。

對於喜歡健康養生的朋友,網絡的發展讓他們可以隨時隨地的查詢自己需要的知識,方便至極。

在網絡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也有很多不和諧的東西在跟著生長,它就是「謠言」。

恐艾症,就是在「謠言」的催化下產生的。

恐艾症

恐艾症又叫愛滋病恐懼症,是一種強烈恐懼愛滋病的心理疾病;恐艾症患者常常會懷疑自己感染了愛滋病,或者是非常害怕自己感染愛滋病,從而產生的一些怪異的強迫症表現。

恐艾症除了對愛滋病具有強烈恐懼之外,往往還會伴隨焦慮、抑鬱、強迫、疑心病等多種行為或心理異常。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恐艾症的大多數患者是因為對愛滋病知識了解過少或者產生了錯誤理解造成的;但也有一部分患者是和本身的性格及心理狀況有關。

對於恐艾症患者來說,正確了解愛滋病知識是十分有必要的,另外還要提醒大家,如果沒有發生過高危行為,完全沒必要將自己和愛滋病進行主觀的想像和聯想。

這些理由讓你不再恐艾

現在恐艾症患者這麼多,大部分原因還是因為網絡的普及程度,以及「謠言」的散播。

沒有恐艾症的人,無法體會恐艾症患者的痛苦,擔心、害怕、彷徨、無助各種情緒交織在一起,簡直可以把人折磨瘋。

恐艾真的很痛苦,但是沒有誰想讓自己一直這麼痛苦下去吧?

下面我們就說一說讓你脫恐的理由:

1、要相信檢查結果

很多恐艾症患者是因為發生了「自以為」高危行為後產生的,隨後的4周檢查結果陰性,3個月復檢結果還是陰性,但就是心理不踏實。

有這種情況的朋友,你要相信檢查結果,畢竟人家是幹這個的,結果都顯示沒事,你還瞎操什麼心。

2、檢測結果是唯一標準

大多數恐艾症患者,腦子裡都會反覆回放自己的「高危過程」,然後結合網絡上的一些言論,來印證自己是不是感染了愛滋病。

對於這些朋友,只能說你們多慮了,不要相信那些網絡上的東西,那些所謂的概率說都是騙人的,該計算的醫院都幫你計算好了,檢查結果才是唯一判斷你是否感染愛滋病的依據。

3、不要對號入座

網上流傳著很多愛滋病的症狀:淋巴結腫大、發燒、口腔潰瘍等,千萬不要把這些症狀去對號入座套到自己身上。

很多病毒性疾病前期的症狀都會出現發燒、淋巴結腫大之類的症狀,其實感染了愛滋病毒並不會馬上出現症狀,所以你也不用把這些東西往自己身上套,容易把自己嚇出其他問題。

現在網上不是流傳著這麼一個段子麼:每次一看新聞,都覺得自己渾身是病,感覺活不過今天晚上了。

所以對於網上的一些信息,大家看看就好,別當真。

4、別拿機率嚇自己

很多人會被網上所說的各種感染機率以及意外機率給嚇到,哪怕是做了檢查也會飽受不足1%的誤診率困擾。

其實大可不必這樣,機率就是一個統計學的概念,在科學範疇裡,沒有任何事情是百分之百的,這就和你每天出門會面臨的各種低概率危險一樣,誰也不能保證百分之百沒有意外發生,難道就因為這個所謂的「低概率」你就不出門了麼?

所以,不要拿概率來嚇自己。

5、找到自己恐艾的原因

人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恐懼也是一個道理。

想要徹底擺脫恐艾症的困擾,就需要你找到恐艾的根本原因。

總結起來,目前恐艾症患者大體有三類,大家可以自己對照一下:

第一種,就是和不熟悉的人發生了性行為,事後翻閱相關愛滋病的知識,被嚇到了。

第二種,為了尋求刺激,發生過類似」高危「的行為,之後便陷入的恐慌。

第三種,屬於典型的心理障礙,就是既沒有和陌生人發生關係,也沒有過高危行為,就是各種害怕,害怕和陌生人握手、害怕在外邊用餐,總之就是非常害怕自己會被感染愛滋病。

對於前兩種情況的人群,只要去做個檢查就可以,愛滋病檢查和普通體檢沒什麼區別,不要有心理負擔不敢去。

第三種恐艾是最難治的,這個只能靠自己或者尋求心理醫生幫助,而且對於第三種人,恐艾往往只是心理疾病的一個發洩點,很多人會伴隨著其他症狀,比較難治。

恐艾症屬於心理疾病,患者通常會被道德所綁架,不敢面對現實。

很多人往往在還沒有檢查,或者檢查結果沒出來之前就胡思亂想,比如:被感染了怎麼辦?被其他人知道了怎麼辦?家人、朋友會不會被我傳染?

最終導致自己走進了死胡同。

最後告訴大家一點,愛滋病沒有那麼可怕,也不會輕易的被傳染上,自尊自愛,愛惜身體,愛滋病是不會找上門的。

稿件來源:網絡

編輯:楊佳

審核:蕭良

相關焦點

  • 比HIV更可怕的是「恐艾」!
    假如問你: 如果你發生了高危行為,會恐艾嗎? 我相信大多數人會說, 「會」! 這是一種正常的表現。
  • 恐艾症狀不是愛滋徵兆 森田療法對愛滋病恐懼症快速脫恐的意義
    如下談談一些關於恐艾症患者的幹預心得。愛滋病恐懼症患者幾乎在前期,都把自己的希望交給了愛滋病檢測。其實,愛滋病脫恐有還幾個客觀因素存在,一個是刺激程度,二個是認知程度,三個是行為及逃避抉擇,俗稱的轉移注意力,最後第四個是絕對安全信號和相對安全信號的樹立和交互。
  • 什麼是恐艾症?如何才能擺脫這種心理疾病?對此,醫生為你支招
    然而,比愛滋病更加令人擔心的,是因這種病引發的一種特定心理疾病,這就是恐艾症。什麼是恐艾症?根據調查顯示,我國目前存在95.8萬名愛滋病患者,而由此造成的恐艾症群體人數卻高達160萬-180萬人,遠超過愛滋病本身。什麼是恐艾症?就是對愛滋病過度緊張、恐懼的人群,這種恐懼心理已經超出了正常反應,已經成為一種心理疾病。
  • 恐艾焦慮症強迫症如何自愈 別把植物神經紊亂當作愛滋病初期症狀
    部分恐艾症人群受網絡不良信息影響,將愛滋病檢測作為愛滋病恐懼症癒合的主要方法,作為國內唯一恐艾症幹預研究的實體機構,成都市恐艾幹預中心根據十多年的經驗進行總結,認為心理刺激產生的障礙主要還是由恐艾心理幹預方法來進行完成,愛滋病檢測相關形成的相對安全信號可以在短時間讓人有放鬆的愉悅感,可作為一定的輔助方式。
  • 關注恐艾症 | 人們對愛滋病的恐懼,可以大過疾病本身
    這是ID化名為「j***r」的京東用戶在購買某HIV試紙(即愛滋病檢測試紙條)後留下的評價,言語中帶著擔驚受怕和如釋重負這兩種滋味。這種評價通常會吸引其他人羨慕的眼光,因為在他的身後,還有成千上萬的人在恐艾/脫恐這條邊界上徘徊,並自我折磨。醫學/心理學將這一問題稱之為愛滋病恐懼症(AIDS phobia),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恐艾症」。
  • 不要因「恐艾」而拒絕性
    圖/東方IC文/郭靜 通訊員/韓雪媚 郝黎 謝智菲名詞解釋:恐艾綜合症?恐艾綜合症:又稱為愛滋病恐懼徵(簡稱「恐艾症」)。張延赤稱,「恐艾族」大多非常關注自身健康。有些患者還易自我強化,不斷給自己暗示。情緒是可以引起生理反應。如緊張焦慮時,會有出汗、胃腸蠕動緩慢、便秘、心慌等不舒服的感覺。普通人過一陣子就會對此釋懷,而「恐艾者」只會定向地認為這是自己「有愛滋病」的表現,哪怕檢測查不出來。
  • 談談如何更快速的脫恐 第三輪愛滋病恐懼症患者幹預項目繼續落戶...
    成都市恐艾幹預中心作為目前國內首屈一指的性病愛滋病恐懼症幹預研究機構,2020年8月底獲得第三輪愛滋病恐懼症患者幹預研究項目,這也是國內唯一一家獲得相關研究項目的專業機構。第一輪恐艾症患者幹預項目總結報告作為國內唯一一家專注於性病愛滋病(含狂犬病毒新型冠狀病毒)恐懼症研究幹預的實體社會組織。一直以嚴謹專業服務為工作態度,以包容理解接納為基礎,以客觀真實的數據和豐富的臨床幹預方法,獲得了大量恐懼症患者成功脫恐的經驗,同時也獲得了專家的肯定和性病愛滋病防治行業內的良好口碑。
  • 恐艾強迫症如何自愈 遠離網絡不關注症狀 認識愛滋病側重心理疏導
    愛滋病恐懼症,特別是恐艾強迫症狀態,在很多不了解愛滋病恐懼症的人眼裡看來,覺得和愛滋病本身來比,這又算什麼,不就是一種恐慌嗎,但是在本身做愛滋病防治一線的醫務工作人員來看,這是一個比愛滋病毒攜帶者和愛滋病人更難以關懷到位的一個群體。
  • 恐艾症:100萬人的隱秘戰爭
    外賣上有紅色疑似血液,會不會感染愛滋病……圍繞愛滋病,有一個數量龐大的群體,他們不是愛滋病感染者,但因為強烈恐懼愛滋病而滋生焦慮、抑鬱、強迫、疑病、被迫害妄想等多種心理症狀和行為異常。有的已經做了幾百上千次檢測,有的十多年來閉門不出,嚴重的徘徊在自殺邊緣。這被稱為「恐艾症」。最近一位男士來諮詢。他心神不寧,因為開車等紅綠燈的時候,一個乞丐走過來敲車窗要錢。
  • 恐艾自述│恐懼就是這麼沒完沒了
    恐艾,需要你的關注。文字:大二的藍孩子圖片:網絡我是曉南4月5日那篇同性戀自述文的作者,不過今天想講的是另外一個故事。今天是12月1日,大家可能都知道世界愛滋病日,可能都知道hiv常識,都知道不能歧視愛滋病感染者而要給他們關愛。
  • 恐艾的九大錯誤必看 愛滋病症狀都是嚇出來的
    然而作為愛滋病恐懼症的恐友們,卻長期被網絡上的錯誤的知識和方法誤導愚弄,產生很多偏執的思維,很多並沒有強迫意識的人就是在恐艾過程中不斷被暗示和誘發,最終成為強迫症患者。另外,錯誤的結論觀點也讓很多小白恐友失去了最佳脫恐幹預階段,最終變成了一名頑固不化的老恐友,反覆在網上研究愛滋病症狀,愛滋病窗口期等等。希望被網絡愚弄了很久的恐友們,能夠堂堂正正的挺起身板,在愚人節做一個聰明的捕「愚」者。
  • 愛滋病健康熱線開通一年 高危行為後「恐艾」諮詢不斷
    愛滋病健康守護熱線開通一年接聽來電一萬多個 工作人員分析來電特點高危行為後「恐艾」諮詢不斷在地壇醫院門診大廳的南側,有一個帶有落地窗的小屋,坐在裡面可以清楚地看到醫院人來人往。這個小屋對很多愛滋病患者及志願者們來說非常熟悉和親切,不大的辦公室接待過不少焦慮不安的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傾聽過他們的困擾和痛苦。
  • 心理學:高危性行為後怕得愛滋病,是什麼讓你不安、恐艾
    而恐艾,就如同字面意思一樣,包括了對愛滋病的恐懼、害怕自己得愛滋病、害怕自己被傳染愛滋病等內涵。這些內涵是它的外在表現,而在歸類上,恐艾是屬於焦慮症的一種。有時候恐艾也會包括一些強迫症的因素。恐艾的稱呼是以其外在表現,也就是剛剛提到害怕自己被傳染愛滋病、得愛滋病而命名的。有恐艾,並不代表有愛滋病。
  • 最靠譜的脫恐資料 是陳曉宇醫生親口告訴你不會感染愛滋病
    最靠譜的脫恐資料是什麼,就是陳曉宇醫生花了幾十分鐘時間聽了親愛的你談了你因為什麼原因恐艾,具體是什麼情況後,親口告訴你不會被感染愛滋病。很多人總覺得到處看文章,看完絕對不恐艾,事實上在網絡上看文章,看到的都是對症狀的描述,什麼恐艾最嚴重的症狀,恐艾到崩潰不敢去檢查,嚴重恐艾的身體變化,一步一步把自己引導到了症狀關注這一塊,檢測多少次都不相信,也難怪很多醫生說恐艾的都是神經錯亂。陳醫生想說,恐艾症狀都是嚇出來的,恐艾的人有幾個是真病呢。找陳老師面詢過或者電話諮詢過的恐友,沒有一個最終被感染了愛滋病。
  • 消除愛滋病恐懼症最好的辦法,就是微笑面對恐艾,加油奧利給!
    恐艾每一天都度日如年,明明用愛滋病試紙已經檢測了多次了,但還是無法擺脫感染愛滋病的疑心和恐懼。我從來都潔身自好,但是我很懷疑我的室友偷偷用我的牙刷,他的私生活很亂,我懷疑他是感染者。所謂疑心生暗鬼,陳醫生相信您也不想這樣,您也不想整日活得提心弔膽。您也許會問,那我怎麼辦?明知道不會感染,但是我還是擔心會感染。這樣矛盾而糾結的心態什麼時候能夠平衡?這樣痛苦煎熬的日子什麼時候能夠結束。
  • 擔心染病 兩三萬島城人「恐艾」中度日
    本報記者 楊寧 攝影報導  記者 孟豔 崇真  記者採訪發現,「恐艾族」在島城數量正急劇增加,據青島市疾控中心統計,一年來有五六萬人諮詢愛滋病問題,其中「恐艾族」佔到一半,也就是大約有兩三萬人。這些人多是異性間或者同性間發生過無保護的性行為之後,便出現了一些與愛滋病相似的症狀,在恐慌甚至極度恐慌中度日如年。
  • 沒有愛滋病高危防範意識的人
    所以我們主動去對智慧型手機進行設定,就會很好的減少愛滋病新聞推送頻率。這樣就能更好的杜絕普通人群成為愛滋病恐懼症患者,也能杜絕愛滋病恐懼症患者進一步嚴重化。特別針對於還處於恢復期的恐艾症患者來說,需要降低一些負性刺激,強化正性刺激,並且運用正念的療法不斷的修復自我。進行手機設定,減少APP上一些非專業愛滋病防治知識的推送,這更是是非常有必要的。
  • 血常規能檢查出愛滋病嗎 要注意這些事項
    由於愛滋病有一段潛伏期,很多有恐艾症的人都希望通過科學的方法來預防或者及時發現,希望有效的預防愛滋病發生在自己身上。血常規檢查是一項常見的體檢項目,可以通過檢查紅細胞、白細胞、血紅蛋白及血小板數目,來發現很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跡象,診斷是否貧血,是否有血液系統疾病,反應骨髓的造血功能等。這些細節都不包含篩查愛滋病的抗體和抗原,所以血常規檢測是不能夠判斷機體是否感染愛滋病毒的。
  • 有點恐艾,害怕愛滋病!醫生,如果愛滋病人當街含血噴人怎麼辦?
    有些恐艾者,可能天生就是最佳編劇,認為愛滋病感染者會通過這樣的方式報復社會。其心理陰暗的程度,可能不亞於想報復社會但未付出實際行動的愛滋病感染者。愛滋病人當街含血噴人,要想達到傳染給別人的目的,必須同時具備很多條件。比如,愛滋病毒核酸陽性,新鮮的血液,血液能夠準確地抵達別人的新鮮傷口或黏膜,還要達到一定的量和接觸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