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四天,票房已近12億(截止2.8 23:40),
豆瓣評分8.2、貓眼評分9.3、淘票票評分9.2,同檔期影片三平臺評分第一,
人民日報發文力薦影片,更有紐約時報稱之為「標誌中國電影新時代到來」……
你一定知道,接下來我要說的就是春節霸屏的《流浪地球》
影片中人類為了逃離即將爆炸的太陽系,安裝了大量的「行星發動機」:讓地球剎車,並推動地球前進,讓板塊變動,
但這個計劃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滔天海嘯和地震、地球人口減半、全球陷入大冰封、地面溫度零下84度、倖存的35億人口被迫遷入地下城……
等等,
之前雪莉不是還因為在ins上傳了一個在零下100多度的超低溫冷凍艙視頻上了熱搜嗎!
這樣做難道就不會凍傷了?
這一切,還要從液氮說起。
液氮,液態的氮氣。氮氣是惰性的,無色,無臭,無腐蝕性,不可燃,溫度極低。在常壓下,液氮溫度為-196℃,因為它致冷溫度低,價格低廉,使用安全,所以常用於醫用冷凍治療。
而,現在我們常說的液氮冷凍治療是醫院皮膚科常用的一種物理療法。正常細胞在極度冷凍的狀態下,會發生不可逆轉的損害。它就是通過驟然降溫使組織發生一系列變化(細胞內外冰晶形成,使細胞脫水、皺縮;細胞膜的類脂肪蛋白複合物變性等),直至壞死、脫落,從而達到治療目的。比如,扁平疣、尋常疣、蹠疣等都可以應用此項治療(具體以醫生面診結合個人情況為準)。
雖然液氮冷凍療法,快速、經濟及微創,但有嚴重的寒冷性蕁麻疹、雷諾氏症及少數年老、體弱、對冷凍治療不能耐受者,糖尿病伴有下肢血液循環障礙的患者切忌不可嘗試。
那運動員和明星們常曬的
超低溫冷凍艙又是什麼呢? //
(皇家馬德裡足球運動員貝爾在進行全身冷凍治療)
它的全稱是 Cryogenic chamber therapy,這種療法的原理也是起源於最早的冰敷,但是在其基礎上改進發展而來。
這種治療儀器像一個大的液氮罐,運動員在佩戴相應的保護裝置後,全身浸入液氮蒸汽中進行治療。
使用這種全身冰凍治療的國外運動員很多,美國 NBA 籃球巨星勒布朗-詹姆斯,意甲尤文圖斯的C羅。近年來,隨著中超水平的提高,不少俱樂部也引進了此項設備幫助運動員恢復。
劇烈運動後,肌肉會有小的毛細血管破損,超低溫下,毛細血管快速收縮,可以減少破損累積,減少運動損傷。這也是為什麼超低溫冷療被用於專業足球運動員的體能恢復。
根據北京市體育科學研究所2014年發表的《超低溫全身冷凍治療技術部分應用效果研究》的論文描述,這種冷療法曾在北京摔跤隊17名一線運動員身上做過對比試驗,結果顯示,在連續使用兩周後,超低溫全身冷凍治療對減輕運動員肌肉組織損傷、緩解疲勞,降低紅細胞溶解,加快機體恢復速度、提高運動員免疫力以及改善睡眠等方面具有較好的作用。
這種超低溫冷療需要專門的儀器和專業人員的監護,對於熱愛運動的市民來說,冰袋冷療可能更為實際。
至於小仙女關心的這種治療對於減脂是否真的有效?目前並沒有可靠的臨床數據支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並不推薦。
答案是安全的。
因為這種冷療用的是液氮,沒有任何水分。而液氮的沸點是零下196°C,人體的正常體溫在37°C左右遠高於液氮沸點。當液氮和身體接觸時,兩者之間的溫差就會引發萊頓弗羅斯特效應(Leidenfrost Effect)就會生效。液氮會迅速汽化形成一層氮氣保護層,來阻止液氮與皮膚表面直接接觸。
萊頓弗羅斯特效應是指液體不會潤溼炙熱的表面,而僅僅在其上形成一個蒸汽層的現象,也就是當液體遭遇極度炙熱時就將化作一層絕緣的氣態防護層。2018年,曾有一張手術圖片因「黑科技」在網絡上爆紅。
醫生取下 10 歲小患者的大腿骨(股骨),將其放入零下 196℃ 的液氮中低溫浸泡 20 分鐘,通過冰晶破壞和細胞脫水的作用將骨頭上全部活細胞一概殺死。
然後將這段失去活力的骨頭用鈦板鈦釘固定,重新回植到患者體內。
這臺手術通過低溫殺細胞的方法殺滅了腫瘤細胞(雖然同時把正常細胞也殺了個乾淨)保留了患者骨頭的無細胞成分,從而避免了截肢手術,為患者保全了肢體。
除了常用的液氮,氬氦刀也能達到 -150℃ 的低溫。這種低溫可以使細胞內形成鋒利的冰晶,從而刺破細胞的重要膜結構,同時還可以達到凍幹脫水的功效。
諸如人工生殖領域中的配子(精子、卵子)和胚胎的冷凍保存也是常見的應用之一。
在過去這二十年中,冷凍保存技術的發展亦可反映人工生殖技術的發展程度,現在的冷凍技術已獲得醫學界廣泛的認可,成為冷凍技術的最佳選擇。
而科幻片裡常見的「人體冷凍技術」也正在科學家的不斷探索中發展,
也許有一天,
我們也可以美夢成真,高喊一句」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編輯 | 三院君 審稿 | 院辦
郵箱 | 32685443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