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研發機構成立50年:已成中方戰機設計老大,思維更超越美軍!

2020-12-25 騰訊網

12月18日,航空工業成都所舉行了建所50周年主題儀式。依靠設計殲-20、殲-10這兩款主力國產殲擊機,成都所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國內戰機設計的老大,實現了對老大哥的反超。那麼展望未來50年,成都所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呢?

成都所的建立,實際就和我軍戰機的「純國產化」息息相關。眾所周知,我國的軍用航空工業,是在蘇聯的援助下建立起來的,一開始就有強烈的「仿製」色彩。但在中蘇關係交惡後,我國為了國防建設的需要,除了仿製米格戰機之外,就需要設計建造自己的戰鬥機。1966年,我國啟動了研製殲-9戰鬥機的計劃,為此瀋陽的601所抽調設計人員500人,到成都的132廠建立601分所,試製殲-9戰鬥機。最終在1970年12月18日,在601分所的基礎上,組建第611研究所。這就是今天成都所的由來。

可以說成都所的出現,就是為了純國產戰機的出現,而選擇在成都,同樣也有三線工業布局的特色。儘管後來殲-9戰機在1980年下馬了,但1986年成都所就開始研製第三代國產戰機殲-10。從1998年3月23日殲-10戰機首飛,到2011年1月11日殲-20首飛,成都所光榮完成了「國機國造」的任務,而且還成為繼美國洛馬公司和俄羅斯蘇霍伊之後第三個完全具備五代機設計的單位。

在談到成都所的歷程,很多軍迷都會聊到很多戰機技術,例如鴨翼、電傳飛控、數位化火控、翼身融合等等。但實際上成都所的成功絕不僅僅是技術,而是理念。首先就是設計理念上,一定要嚴格按照自行設計。這對於我們這個脫胎於仿製的國家來說極為重要。殲-10總設計師宋文驄就表示,設計殲-7III的時候就嚴禁照搬照抄,未經自行設計協調的數據不許使用,一定要按自己的方法去設計、去做總體協調。因此正是從殲-7III開始,逐步培養起具備完全自主設計的研究隊伍,為殲-10和殲-20的研製奠定了基礎。

第二個就是管理理念,特別是質量管理。從殲-10到殲-20,成都所的研發實際是依靠數位化來實現「實戰化」。也就是通過對戰場環境、作戰應用建模和戰場環境、體系化對抗仿真,分析戰場威脅,從而牽引出武器裝備的能力需求。通過這個流程實現為部隊研製的就是未來作戰需要的裝備。而在整個新型戰機的設計上,全面貫穿數位化研發,推進三維全數位化研發的技術狀態管理。2020年美國聲稱已經使用數字工程設計了六代機的原型機,實際中美兩國的未來戰機設計理念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因此展望未來的50年,成都所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驚喜!就很讓人期待了。因為中美兩國戰鬥機設計團隊的理念,基本上處於相同的地位。實際從成都所研製火箭推力的無偵-8無人機,就可以發現成都所在未來新一代戰機乃至整個戰場空天體系建設上,比美軍走的還要早!這說明成都所在瞄準未來實戰中,已經有了自己的理解。這是超出戰機國產化的更高一層的「國防自主」思維。

由於中美兩國對裝備的保密思維不同,相對於美國經常在媒體上造勢「已經研發六代戰機」,我們還是相對比較低調的。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真的就像它宣稱的那樣厲害,因為雙方從理念和技術上,並沒有代差。楊偉總師已經透露,我國的戰機研製已經進入自由王國,因此像過去一樣美國先研製出來,然後蘇聯針對性的研製對抗性裝備,這樣的時代也許將一去而不復返。美國很可能要琢磨如何對付對手的新一代戰機。

相關焦點

  • 中國解放軍最先進戰機殲18,中國沈飛的殲18戰機
    註明:殲20的研發只用了10年,現在的殲10,梟龍等都是成飛設計研發的,不禁發問沈飛在幹啥呢?難道真的要以殲7 8為傳家寶。日本軍方一些專家認為,中國如此高調「宣傳」此事,是有意對美軍和日本「亮劍」。 俄羅斯於2010年首飛的t-50一度被認為只能算作3++代戰機,後遭到否認,但其性能被認為不及f-22和f-35,而這次中國試飛的殲-20,也有國外部分媒體認為甚至連t-50也不如,遑論更加先進的f-22。事實真是如此嗎?
  • 2天內2次找事,美軍轟炸機又來南海,中方殲11戰機火速升空待命
    最近,南部海域海域附近再次發現美軍足跡,派出戰鬥機和轟炸機飛越南部海域上空,嚴重威脅到該海域安全。堅持信念不動搖隨著中國高速發展,美國開始著急,因此想要實施一些不當措施抑制中方發展。南部海域局勢不斷惡化,美軍是最大推手。
  • 美軍擁有全球最快戰機,俄軍戰機時速達3馬赫,殲20卻只有2馬赫
    共計生產32架,在1990年正式退出歷史舞臺,目前存放在博物館。該戰機是美國軍方研發的一架噴氣式遠程高空高速戰略偵察機,機身材料使用大量鈦合金,能夠承受230度的氣動摩擦。由於該戰機擁有3.2馬赫的最高飛行速度,因此飛行員駕駛戰機升空前,需要穿戴專業的飛行服,如同一名太空人。
  • 美媒:殲20太重機動性不如F22 更適合攻擊加油機
    作者署名:笑天據美國《福布斯》網站報導,在殲-20隱形戰機首次試飛9年後,中方究竟打算如何使用這架重型雙引擎戰機終於變得明朗起來。在戰時,殲20很可能會穿越紛繁複雜的空中戰場,衝向西太平洋海域上空。倫敦皇家聯合軍種研究所的分析師賈斯汀·布朗克稱殲-20是「解放軍現代化建設的核心」。據推測目前殲-20戰機大約已有50架,未來的數量還會更多,同時該機還會進行一定的改進。
  • 殲20B剛要量產,大洋彼岸就出現山寨品,美軍認為它比核彈可怕
    更驚人的是美國的The AVIATIONIST網站本月17日專門登出了一篇特殊的報導:中國「殲20戰機」已經在美國本土的北卡羅來納州海軍陸戰隊機場現身,無疑這不可能是美國真的以某種渠道獲得殲20戰機的實物,這架所謂的殲20戰機也只能是美軍的等比複製品。
  • 美軍:殲20對手已出現,但不是F22
    圖為美F-35隱形戰機美軍的五代戰機受到來自中國殲-20和俄羅斯T50的強大挑戰,為在隱形戰機對抗中取得優勢,美軍急於對現有的5代機進行升級,就在最近,美軍在西太平洋上空一劍封喉的發射了兩枚飛彈,分別將兩個飛行靶標瞬間擊落,對此有外媒評論稱,這次中國的殲-20遇到對手了,美軍也表示
  • 美雜誌點評殲20性能,披露曾擊落F22和F35,文章指出最關鍵缺陷
    文章稱,美軍的F-22和F-35兩款隱身戰機都配備了最新的AIM-120D中距空空飛彈,但這種飛彈在面對殲-20隱身戰機裝備的霹靂-15超視距空空飛彈時依然遭到了嚴峻挑戰。不僅如此,美軍配備的AIM-9X近距空空飛彈的最新版本Block3型的開發計劃也被取消,並且沒有後續計劃,因此這可能讓美軍的F-22和F-35隱身戰機在面對殲-20隱身戰機裝備的霹靂-10E近距空空飛彈時出於被動。
  • 看彈艙瞧門道,解放軍殲20與美軍F35比一比,誰更勝一籌?
    美國進行了低當量戰術核武器試驗,用的就是F35,意味著美軍能夠使用隱身戰機進行隱蔽核打擊,這種模糊化核武器使用界限的行為在國際上引起了強烈反對。F35雖然號稱「肥電」,但機體空間並不寬敞,他是如何把核武器塞進彈艙的?我國的殲20是否也能有此種功能。解放軍殲20的彈艙與美軍F35比一比,誰更勝一籌?
  • 我國五代戰機可不只有殲-20,還有雪鴞和號稱隱形飛鯊的艦載機
    早在1997年,成飛公司就開始了我國第五代戰機的研製,當時的目標是要打造出可與美國F-22相媲美的戰鬥機。經過我國科研人員十幾年的日夜奮鬥,殲-20終於克服重重困難,呼之欲出。2011年1月11日,殲-20首架驗證機進行了第一次升空飛行測試,開啟了我國五代機的密集試飛旅程。
  • 美軍飛行員大戰殲20,承認機動性超過預期,有2方面強於F35
    近日,美軍開始測試一種名為「航空戰術AR系統」的頭盔顯示器,由一名F22戰機飛行員佩戴這種頭盔,駕駛「BERTUT 560」驗證機,與虛擬殲20進行了一場模擬空戰。殲20的AI由美國EpiSci公司研發,能夠儘可能還原殲20的各項性能,尤其是殲20的機動性與可能採用的戰術都被高度還原,美國Red 6公司正在負責將「航空戰術AR系統」整合到軍用飛機上,讓美軍飛行員能夠直接與其他國家新銳戰機進行較量。
  • 全尺寸AR殲20現身美國!與F35交手激烈對決,美軍:已是重大威脅
    即在戰鬥機的駕駛艙中引進新的技術,讓飛行員通過人工智慧戰術在真實的戰機中與虛擬敵機進行作戰演練,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檢測演練中的虛擬敵機竟是以我國的殲-20為原型而創建的。在空軍領域,美國空軍一直領先全球其他國家。即使已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戰機,但美國從未放鬆警惕。對於其空軍駕駛員的訓練,卻一直保持高度關注。
  • 我國最北到最南,坐飛機至少要7小時,殲20要多久呢?
    在2003年3月20日美軍對伊拉克發動軍事打擊,這一場戰鬥中美空軍所展示出的迅速,強勁,無疑是給全世界的人們敲響了警鐘。現代化戰爭的輸贏,往往是看哪個國家掌握制空權,可以說一個國家空軍力量是否強勁,是表達國家軍事力量最好體現,因此世界各個國家對戰鬥機的研發從未停止,時日至今只有中國,美國,俄羅斯研發出第五代,第五代戰機目前作為最先進的戰機它代表著更隱秘,更快速,更精準。
  • 殲20側彈艙設計比F22更先進,空中格鬥優勢巨大!
    文/白夜 說到我國的空軍戰機發展,近年來受到關注最多的便是殲20,作為我們中國的首架隱形戰機,殲20的列裝服役和量產無疑值得國人驕傲。如今,我們常常會將殲20,蘇57,以及美軍的F22並列為世界三大隱形戰機,而在這「三雄」中,軍迷們又常常會以殲20和美軍的F22相比較,看誰更勝一籌。
  • 買F-35是煙霧彈,日本研發全球首款五代半戰機,性能或超過殲-20
    近日,關於日本花費230億美元採購105架F-35戰機的消息刷屏,這意味著日本自衛隊未來將將備147架隱形戰鬥機,成為僅次於美軍的F-35戰機第二大用戶,同時還讓日本數艘兩棲艦變成準航母。與此同時,日本還宣布在2031年推出國產F-3隱形戰鬥機,這是一種與F-22同級別的雙發重型隱形戰鬥機,而且是全球第一款5.5代戰鬥機,整體作戰性能有希望超過F-22、殲-20等五代機。相比來說,日本引進F-35隻是日本軍力膨脹的煙霧彈,F-3才是最令人擔心的存在,而且日本隱形戰機的最終數量將達到247架。
  • 馬來西亞拒購光輝戰機!印度抱怨中方背後使壞,殲10多次炫耀性能
    馬來西亞採購戰機時,印度的LCA同中方的殲-10CE、中巴聯合研製的梟龍戰機以及美制F-18戰機同臺競技。在競標結果還沒有出來時,印度媒體就宣稱馬來西亞對這款戰機很滿意,可能會採購30架,結果馬來西亞拒絕購買印度的光輝戰機。之後斯裡蘭卡採購戰機項目上,LCA同樣沒有拿到訂單。印度認為其在斯裡蘭卡有很大的影響力,這個訂單是很有希望的的,但是依然失敗。
  • 從殲-9到殲-20的50年,以及the next……10年?
    說起來在殲-20公開之前,611所宣傳殲-9時,要麼選擇的是1975-1980年期間的兩側進氣鴨式布局方案,也就是下馬前的最後方案;要麼選擇1970年11月(當時611所還叫601分所)的機腹進氣「雙二五」方案——畢竟這個方案外形上與後來的殲-10更相似,能更好地體現出611所「鴨翼魂」的傳承。
  • 俄媒曝光中國主力戰機全部參數 包括殲20殲31
    為了消除發現的不足,提高戰術技術性能,正在修整殲-15艦載殲擊機。計劃2015年開始批量生產殲-15飛機。預計該機將搭乘2012年9月列裝中國海軍的「遼寧」號航空母艦。公司未來的業務方向是研製生產殲-20和殲-31第五代殲擊機。這兩個型號的飛機已經分別於2011年1月11日和2012年10月31日開始試飛。截至2013年2月,殲-20完成大約60次試驗飛行。
  • 美軍20年前準確預測中國四代機?為何見到殲20,卻大吃一驚?
    美國更是擁有中央情報局在內的全世界最龐大、最先進的情報機構,美軍三軍也都有各自的情報機構,對華的軍事情報也是重要工作,比如,對於我國的第四代隱形戰鬥機,美軍曾多次做出預測,而且準確度還不差。圖片:1998年3月,殲-10首飛 這一年的英國《飛行國際》雜誌援引ONI消息稱,中國已經在研發全新的雙發多用途戰鬥機,有單發或雙發設計,名字叫「XXJ」,也叫「
  • 殲20變身霸天虎和外星飛船!成美國電影中全新的中國元素
    首飛後的10年裡,殲20已逐步完善了其總體戰力過去的10年,也是殲20系列逐步完善和形成戰鬥力的10年,從2016年和2018年兩次亮相珠海航展,到2017年和2019年分別在朱日和與北京以空中編隊形式參與閱兵式,每一次該機的亮相都會讓現場的氛圍推向爆燃。
  • 世界第一款隱身戰機有個「大缺陷」,殲20的隱身技術都源自F117?
    我國的雷達專家王越給出了不同的看法,真正創造了這個奇蹟的是用串聯雷達製造而成的防空高炮。他還特意解釋說塞爾維亞有裝備傑克所生產的「微拉」系列反隱身雷達。當時這個說法並沒有引起太過劇烈的反響,但是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這一說法很有可能是真的。F117在自身設計上本就多有不足,高炮將它輕而易舉的擊落不是什麼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