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明顯,CBD藥物或為中國500萬名癲癇兒童的治癒希望

2020-12-22 騰訊網

癲癇(epilepsy),即俗稱的「羊角風」或「羊癲風」,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具有自發性和反覆發作性特徵。在大多數情況下,患有癲癇的人每次都會有相同類型的癲癇發作,所以在發作時症狀都是相似的。癲癇發作的體徵和症狀可能包括:

一些短暫性症狀,比如意識或知覺喪失

暫時的紊亂,包括視覺、聽覺和味覺、情緒或其它認知功能方面的紊亂

手臂和腿部無法控制的抽搐運動

比例較高的心理疾患,包括焦慮和抑鬱症

1

癲癇發病率與治療現狀

大多數癲癇的病因、作用機理尚不清楚,這類型的患者大約佔全球癲癇患者的一半。據中國最新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國內癲癇的總體患病率為7.0‰,年發病率為28.8/ 10 萬,據此估計中國約有900萬左右的癲癇患者。我國癲癇患者中有60%以上都是兒童及青少年,兒童癲癇在癲癇發病率中佔相當大的比例,每新出生1000個新生兒中就有3-5個患有癲癇,先天性遺傳因素如腦部發育異常和圍產期腦部損傷、難產導致的腦部缺氧缺血等是青少兒癲癇多發的主要原因。然而,目前我們應用的一線或二線抗癲癇藥物僅能控制不到50%的新生兒癲癇發作,並且這些藥物對患兒腦發育沒有很好的保護作用,甚至會隨著癲癇病程的發展,對患兒大腦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

癲癇治療目前仍以藥物治療為主。由於至今尚無針對其病理生理異常的根治方法,所以藥物需要較長期有規律地服用。癲癇患者經過合理、正規的抗癲癇藥物治療,約70%的患者病情可以得到控制;另外3成患者即使使用了兩種或兩種以上正規藥物,並且接受規範治療後,癲癇仍無法得到控制,這類患者為藥物耐受性癲癇。另外,癲癇以自發性反覆發作性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為特徵,臨床資料顯示,神經元的自噬和凋亡參與了癲癇的發生,特別是海馬區域的神經元——自噬和凋亡的失衡導致了癲癇持續狀態後神經元的死亡。然而目前的抗癲癇藥物既不具有神經保護性作用,也沒有終止或延緩神經細胞死亡的作用。種種證據表明,癲癇需要更為前沿的治療方式。

2

大麻素的神經保護作用

近幾年,內源性大麻素系統(ECS)已經被認為是神經退行性疾病的一個潛在治療靶點,過往的研究顯示,大麻素類藥物可能作用於大腦神經元特別是海馬神經元而起神經保護作用。大麻素具有調節細胞生存和死亡的作用,可以在腦組織中通過大麻素1型(CB1)和2型受體(CB2)發揮作用,保護神經元免受穀氨酸興奮毒性、營養不良、缺氧缺血等影響。大麻素對癲癇的神經保護性作用也開始被不斷發掘討論。

關鍵詞「大麻和癲癇」在PubMed中檢索的文章數量

大麻及其製劑,如大麻煙霧、膏或酊,含有100多種碳氫化合物,稱為「植物大麻素」,研究最多的兩個化合物是四氫大麻酚(THC)和大麻二酚(CBD)。一系列實驗研究了ECS、THC和CBD在癲癇實驗模型中控制癲癇發作的重要性,在癲癇的動物模型中,ECS在癲癇發作的維持和控制中起到了積極作用。實驗提示THC和CBD在癲癇最大電休克模型中均起抗驚厥作用,THC的作用是通過CB1受體介導的,CBD似乎與THC協同作用,但機制尚不清楚。

CBD和THC的化學結構

THC顯示出複雜的精神活性效應,可變的抗驚厥作用,以及鎮痛,認知,肌肉鬆弛,抗炎,食慾刺激和止吐活性。

CBD幾乎不存在不利的精神作用,具有抗驚厥,止痛,抗焦慮,止吐,免疫調節,抗炎,神經保護,和抗腫瘤發生的性質。

與標準的抗癲癇藥物比較,CBD的主要優點是沒有毒性, 可減少某些不良副作用。雖然CBD在癲癇中的作用機制尚不完全了解,但是它可能可以加強標準抗癲癇藥的作用

3

大麻素類處方藥Epidiolex

2018年6月25日美國 FDA 批准英國製藥公司 GW Pharmaceuticals 研製的口服液體製劑 Epidiolex 上市。該藥用於輔助治療兩歲以上患兒Lennox-Gastaut綜合症( LGS) 和 Dravet 症候群( DS) 相關的罕見癲癇。Epidiolex獲得了FDA授予的治療 LGS、DS、結節性硬化症( TSC) 、嬰兒痙攣症( IS) 的孤兒藥資格,其中,針對 LGS 及 DS 的治療在歐盟也獲得了歐洲藥品管理局( EMA) 授予的孤兒藥資格。作為FDA 批准的首個來源於植物的大麻素類處方藥,Epidiolex是一種口服高純度大麻二酚( cannabidiol,CBD) 提取物液體製劑

口服液體製劑 Epidiolex

Lennox-Gastaut綜合症(LGS):一種與年齡有關的隱源性或症狀性全身性癲癇症候群,有多種細分類型,多發生於3-5歲幼兒時期,伴有智力和行為缺陷,通常需要終身治療。發病率1-28:100000

Dravet綜合症(DS):一種嚴重的遺傳性、耐藥性癲癇,多發生在1歲以內,表現為發熱和陣攣。發作類型多樣且頻率高,患者預後較差,幾乎所有患兒都有認知損傷。發病率1:20000-40000。

LGS治療需要廣譜抗癲癇藥和/或多藥治療,FDA批准的治療的藥物如Onfi (clobazam氯巴佔),Banzel盧非醯胺(rufinamide盧非醯胺), Lamictal]拉莫三嗪(lamotrigine]拉莫三嗪)等常被用作輔助治療,然而許多藥物有嚴重的不良副作用;DS治療除抗驚厥藥外,許多患者還服用抗精神病藥物興奮劑和治療失眠的藥物。多種藥物的疊加使用可能會使患者產生耐藥性,新藥的出現可以為癲癇患者提供更多選擇。

實驗表明CBD具有明顯的抗癲癇和抗驚厥活性,且不良反應少於現有抗癲癇藥物。一項包含LGS及DS患者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治療組能有效減少癲癇的發病頻率。

在LGS和DS患者中,CBD的三項隨機輔助治療安慰劑對照療效試驗中,癲癇發作頻率中位數減少的百分比(DS患者測量驚厥發作頻率,LGS患者測量癲癇發作頻率,n指隨機分入每組的患者數)

Epidiolex抗驚厥作用機制尚不明確,但CBD的抗驚厥作用可能與GABA通道介導的神經元抑制、細胞內鈣離子調節和腺苷介導的抗炎作用有關。

小結

近年來,對CBD治療癲癇,特別是難治性兒童癲癇的討論越來越多。儘管我們尚未找到完全明確的作用機制,但總的來說,CBD可以保護病人免受新發性癲癇的侵襲,有助於控制癲癇的發作。隨著全球大麻合法化進程的發展,相信CBD在癲癇治療方面的功效將會被更好地開發和利用。

參考文獻:

Jerzy P. Szaflflarski,E. Martina Bebin;Cannabis, cannabidiol, and epilepsy — From receptors to clinical response;Epilepsy & Behavior;Volume 41, December 2014, Pages 277-282

J Epilepsy Res.Cannabinoids in the Treatment of Epilepsy: Hard Evidence at Last? 2017 Dec 31;7(2):61-76. doi: 10.14581/jer.17012. eCollection 2017 Dec.

GW Pharma.GW Pharmaceuticals plc and its U.S.subsidiary greenwich biosciences announce FDA approval of EPIDI-OLEX( cannabidiol) oral solution - the first plant-derived cannabinoid prescription medicine[EB /OL].[2018-07-20].

US FDA.EPIDIOLEX( cannabidiol ) oral solution[EB / OL].[2018-07-20].https: / /www.accessdata.fda.gov / drugsatfda_docs/label /2018 /210365lbl. pdf.

劉建宇;許永男;大麻二酚(Cannabidiol,Epidiolex)[J];中國藥物化學雜誌;2019年01期

大麻素2型受體通過調節的mTOR信號通路調控癲癇持續狀態後海馬神經元自噬的機制研究_吳瓊

相關焦點

  • 中英癲癇專家聯合會診,打造癲癇國際解決方案
    據健康時報報導,中國流行病學資料顯示,中國約有 900 萬左右的癲癇患者,其中,70% 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完全控制或者治癒,剩下 30% 藥物難治性癲癇患者中,又有 80% 可以通過手術治癒。由此計算可知,高達 94%(70%+30%×80%)的癲癇患者,可以通過藥物或者手術達到治癒或完全控制。那為什麼在網絡上或者民間,我們還是經常聽說有人癲癇發作呢?
  • 經常玩遊戲也可能誘發癲癇,專家呼籲科學應對癲癇
    1歲內嬰兒及60歲以上的老人是高發人群癲癇俗稱「羊癲瘋」或「羊角風」,是一種由多種疾病引起的慢性腦部疾病,以腦神經元過度放電導致反覆性、發作性和短暫性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為特徵。我國癲癇患者約有900萬,其中400萬為兒童患者,每年新增加約40萬患者,而其死亡風險是普通人的1.20~9.30倍。
  • 第十四屆6·28國際癲癇關愛日|面對、接納、關愛癲癇
    隨著5G時代的到來,在醫療變革、萬物互聯、全球疫情的背景下,社會對癲癇人群的關愛也體現著明顯的時代特徵。今年第十四屆國際癲癇關愛日宣傳主題為:「5G時代,關愛癲癇」,旨在通過5G網絡和各種現代化手段去呼籲社會關注癲癇人群及其家屬,提高公眾對癲癇病的認識,規範行業診療行為,提醒癲癇人群通過正規途徑正確治療,消除社會對癲癇的誤解和歧視。
  • 衛材株式會社:抗癲癇藥物衛克泰的新型精細顆粒製劑在日本上市
    東京2020年7月21日 /美通社/ -- 衛材株式會社(總部:東京,執行長:內藤晴夫,以下簡稱「衛材」)近日宣布,於2020年7月6日在日本推出了其獨家研發的抗癲癇藥物 在日本,估計約有100萬癲癇患者,其發病情況可能與年齡組無關,兒童和老年患者中發病率較高。這種新型微粒劑被開發並推出市場,意在為兒童和服用衛克泰片劑有困難的其他患者提供方便。
  • 控制癲癇首選推薦用藥:【氯硝西泮注射液】
    癲癇(epilepsy)即俗稱的「羊角風」或「羊癲風」,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據中國最新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國內癲癇的總體患病率為7.0‰,年發病率為28.8/ 10 萬,1年內有發作的活動性癲癇患病率為4.6‰。
  • 常見兒童癲癇綜合症都有哪些
    約佔兒童癲癇的15%-20%.發病年齡2-14歲,8-9歲為發病高峰。 2、兒童失神癲癇(CAE) 3-13歲起病,5-9歲多見,女孩多於男孩。其臨床特徵是短暫、頻繁的愣神、不跌倒。數秒緩解。緩解後如常。 腦電圖在發作時表現,現為兩側對稱同步的3HZ 棘慢波。該病易於控制,預後良好。
  • 重磅:大麻藥物再度獲批,終於有救了!|大麻|藥物|結節性硬化症|美國...
    其中,約有85%患者伴有癲癇發作,超過60%患者的癲癇發作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結節性硬化症TSC,又稱Bourneville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神經皮膚症候群,也有散發病例,多由外胚葉組織的器官發育異常,可出現腦、皮膚、周圍神經、腎等多器官受累,臨床特徵是面部皮脂腺瘤、癲癇發作和智能減退。發病率約為1/6000活嬰,男女之比為2:1。
  • 世界癲癇關愛日:精神科的特殊來客 ---癲癇在左,精神障礙在右
    問起了病史,醫生抽絲剝繭,發現小劉上小學前有過3次明顯的四肢抽搐,每次持續時間就2-3分鐘,家人也帶他求診,吃了幾年藥物,是什麼藥都忘了,治療效果不錯,所以上了初中時候家長就給他停了藥。初中二年級時還因從樓梯摔下,頭部縫過3針。但這幾年還是有些手腳抽動,有時感到頭痛,有時還有吃著飯突然碗掉到了地上。
  • 創傷性顱腦損傷與癲癇:導致癲癇的潛在機制
    TBI伴有至少兩次無明顯誘因、遲發的癲癇發作的診斷為PTE;否則,診斷為PTS。與PTE相關的其他定義圍繞頭部創傷的程度。在一項對60名中度至重度TBI患者的研究中,52%的患者發生全身性癲癇,33%的患者發生局灶性癲癇,15%的患者發生局灶性癲癇並伴有繼發性癲癇。在另一項針對123名PTE患者的研究中,佔癲癇監測單元所有評估患者的4%,他們中的大多數患有與局部相關的癲癇:57%患有顳葉癲癇,35%患有額葉癲癇,3%患有頂葉和枕葉癲癇。顳葉癲癇患者中,44%為顳葉內側硬化,26%為顳葉皮層病變,30%無病灶。
  • 癲癇共患病5大重災區,我不允許你沒聽過!
    對癲癇共患病的識別可防範危險因素,進行有效的疾病治療,提供全面的醫療服務。 癲癇常見的共患病包括神經共病、精神共病、軀體共病等,2017年中國癲癇共患病率調查顯示,睡眠障礙、頭痛、焦慮和抑鬱是我國三級醫院門診癲癇患者中最常見的共患病[1]。兒童癲癇患者發生神經/精神疾病的比例遠高於正常兒童。
  • 合理飲料搭配,它能治療癲癇
    隨著新抗癲癇藥的出現,人們對它的熱情開始減低,然而近二十年來,儘管各種新型抗癲癇藥的不斷問世,人們發現這些藥物並不能治癒所有的癲癇,難治性癲癇的比例始終在30%左右,於是生酮飲食作為一種有效的療法又得到了人們的重視。生酮飲食憑啥能用作癲癇治療?
  • 抗癲癇藥服藥時間有什麼講究?|緩瀉藥|癲癇|服藥|空腹|小腸|消化|...
    抗癲癇藥物一日兩次服還是一日三次服好?一、服藥時間有哪些1、空腹空腹服藥是指清晨空腹將藥服下。因消化道內的食物已被消化,有利於藥物和胃腸的接觸,使藥物能夠被充分吸收,快速地發揮效能。如作用快的瀉藥、部分抗結核藥、滋補類藥物等。2、飯前服藥是指在飯前30—60分鐘服藥。
  • 泰州四院成功舉辦癲癇診治新進展研討會
    中國江蘇網11月5日泰州訊(陳姝)11月2日,泰州市癲癇診治新進展研討班在泰州市第四人民醫院行政樓多功能廳成功舉辦。中國抗癲癇協會理事、腦電圖與神經電生理分會常務委員、江蘇省抗癲癇協會常務副會長徐建洋,泰州市醫學會副秘書長丁民,泰州市第四人民醫院院長江燦華出席開班儀式。江蘇省內知名專家及泰州地區本專業醫務人員近200人參加了會議。
  • 優時比旗下創新藥物優普洛®(羅替高汀貼片)在中國上市
    2018年11月4日,優時比宣布旗下創新藥物優普洛®(羅替高汀貼片)正式在中國上市,並於10月17日開出首張處方,開始助力帕金森病患者重獲優質自在生活。伴隨這款創新藥物進入中國市場,優時比在中國的業務領域拓展至帕金森病治療領域。作為神經系統疾病領域的領先者,優時比著力改善患者體驗和生活質量,踐行為患者持續創造價值的承諾。
  • 癲癇:尖叫、面色青紫、口吐白沫,難以判斷的癲癇怎麼辨別?
    癲癇是慢性反覆發作性短暫腦功能失調症候群,以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引起反覆癇性發作為特徵,是神經系統常見疾病之一。臨床上可根據癲癇發作類型選用抗癲癇藥物,一旦找到可以完全控制發作的藥物和劑量,就應持續用藥。用藥宜從小劑量開始,然後逐漸增量,以既能控制發作,又不產生毒性反應的最小有效劑量為宜。換藥宜採取加用新藥及遞減舊藥的原則,不能驟然停藥。目前多主張用一種藥物,確認單藥治療失敗後,方可加用第2種藥物。常用藥物有地西泮、卡馬西平、丙戊酸鈉、乙琥胺、苯巴比妥、氯硝西泮、託吡酯、加巴噴丁、苯妥英鈉。
  • 裴林探索治療癲癇新途徑
    河北省中醫藥研究所腦病研究室癲癇病專科主任、副主任醫師裴林,經研究發現,採用「調督、補腎、榮腦」法治療癲癇療效顯著,治癒率可達50%,為提高該病的治癒率找到了一條新的途徑。裴林從1984年開始致力於該病的治療研究。
  • 有哪些藥物可以將癲癇治好?
    癲癇是種神經性疾病,並且這種疾病始終危害者許多人的健康,也正因如此,每個人都必須注意這種疾病的發生。如果此疾病發生於生活當中,則必須儘快進行治療,這是由於癲癇在症狀發生的時候非常迅速,是由神經異常放電引起的全身症狀發生。在疾病症狀發生的時候,常常是沒有任何預兆的突然性發作,在症狀發生的時候,患者表現為意識完全喪失,並伴有抽搐、四肢僵直、口吐白沫、咬舌等現象。
  • 詳解CBD油的益處和用途
    在世界衛生組織曾經發布過一篇報告,叫做《抑鬱症:全球性危機》,在這篇報告裡面,提到,抑鬱是已經是全球非常嚴重的負擔疾病,已經排在第二名了,並預計在2030年上升到第一。而焦慮症則排在第六。過去人們得了焦慮和抑鬱之中,通常都會選擇使用藥物治療,但是藥物治療都會帶來一定的副作用,可能會引發嗜睡、失眠、躁動、性功能障礙以及頭痛等等問題。
  • 醫生誤診兩百餘名兒童,濫檢查亂開藥,被吊銷執照並罰款3.5萬
    據美國廣播公司5月21日報導,一名美國底特律地區的醫生亞西爾(Yasser Awaad)被指控誤診200多名兒童,在當地時間本周三(5月20日)的審判中,他同意吊銷自己的行醫執照,並支付5000美元(約合人民幣3.5萬元)的罰款。
  • 一份《大麻二酚CBD實用指南》請查收_CBDOIL
    與THC不同,CBD不僅沒有致幻效果,而且在減輕炎症、疼痛、焦慮、精神疾病、癲癇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應用價值。研究資料顯示,內源性大麻素系統(ECS)負責管理食慾、記憶、情緒行為以及對疼痛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