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epilepsy),即俗稱的「羊角風」或「羊癲風」,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具有自發性和反覆發作性特徵。在大多數情況下,患有癲癇的人每次都會有相同類型的癲癇發作,所以在發作時症狀都是相似的。癲癇發作的體徵和症狀可能包括:
一些短暫性症狀,比如意識或知覺喪失
暫時的紊亂,包括視覺、聽覺和味覺、情緒或其它認知功能方面的紊亂
手臂和腿部無法控制的抽搐運動
比例較高的心理疾患,包括焦慮和抑鬱症
1
癲癇發病率與治療現狀
大多數癲癇的病因、作用機理尚不清楚,這類型的患者大約佔全球癲癇患者的一半。據中國最新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國內癲癇的總體患病率為7.0‰,年發病率為28.8/ 10 萬,據此估計中國約有900萬左右的癲癇患者。我國癲癇患者中有60%以上都是兒童及青少年,兒童癲癇在癲癇發病率中佔相當大的比例,每新出生1000個新生兒中就有3-5個患有癲癇,先天性遺傳因素如腦部發育異常和圍產期腦部損傷、難產導致的腦部缺氧缺血等是青少兒癲癇多發的主要原因。然而,目前我們應用的一線或二線抗癲癇藥物僅能控制不到50%的新生兒癲癇發作,並且這些藥物對患兒腦發育沒有很好的保護作用,甚至會隨著癲癇病程的發展,對患兒大腦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
癲癇治療目前仍以藥物治療為主。由於至今尚無針對其病理生理異常的根治方法,所以藥物需要較長期有規律地服用。癲癇患者經過合理、正規的抗癲癇藥物治療,約70%的患者病情可以得到控制;另外3成患者即使使用了兩種或兩種以上正規藥物,並且接受規範治療後,癲癇仍無法得到控制,這類患者為藥物耐受性癲癇。另外,癲癇以自發性反覆發作性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為特徵,臨床資料顯示,神經元的自噬和凋亡參與了癲癇的發生,特別是海馬區域的神經元——自噬和凋亡的失衡導致了癲癇持續狀態後神經元的死亡。然而目前的抗癲癇藥物既不具有神經保護性作用,也沒有終止或延緩神經細胞死亡的作用。種種證據表明,癲癇需要更為前沿的治療方式。
2
大麻素的神經保護作用
近幾年,內源性大麻素系統(ECS)已經被認為是神經退行性疾病的一個潛在治療靶點,過往的研究顯示,大麻素類藥物可能作用於大腦神經元特別是海馬神經元而起神經保護作用。大麻素具有調節細胞生存和死亡的作用,可以在腦組織中通過大麻素1型(CB1)和2型受體(CB2)發揮作用,保護神經元免受穀氨酸興奮毒性、營養不良、缺氧缺血等影響。大麻素對癲癇的神經保護性作用也開始被不斷發掘討論。
關鍵詞「大麻和癲癇」在PubMed中檢索的文章數量
大麻及其製劑,如大麻煙霧、膏或酊,含有100多種碳氫化合物,稱為「植物大麻素」,研究最多的兩個化合物是四氫大麻酚(THC)和大麻二酚(CBD)。一系列實驗研究了ECS、THC和CBD在癲癇實驗模型中控制癲癇發作的重要性,在癲癇的動物模型中,ECS在癲癇發作的維持和控制中起到了積極作用。實驗提示THC和CBD在癲癇最大電休克模型中均起抗驚厥作用,THC的作用是通過CB1受體介導的,CBD似乎與THC協同作用,但機制尚不清楚。
CBD和THC的化學結構
THC顯示出複雜的精神活性效應,可變的抗驚厥作用,以及鎮痛,認知,肌肉鬆弛,抗炎,食慾刺激和止吐活性。
CBD幾乎不存在不利的精神作用,具有抗驚厥,止痛,抗焦慮,止吐,免疫調節,抗炎,神經保護,和抗腫瘤發生的性質。
與標準的抗癲癇藥物比較,CBD的主要優點是沒有毒性, 可減少某些不良副作用。雖然CBD在癲癇中的作用機制尚不完全了解,但是它可能可以加強標準抗癲癇藥的作用。
3
大麻素類處方藥Epidiolex
2018年6月25日美國 FDA 批准英國製藥公司 GW Pharmaceuticals 研製的口服液體製劑 Epidiolex 上市。該藥用於輔助治療兩歲以上患兒Lennox-Gastaut綜合症( LGS) 和 Dravet 症候群( DS) 相關的罕見癲癇。Epidiolex獲得了FDA授予的治療 LGS、DS、結節性硬化症( TSC) 、嬰兒痙攣症( IS) 的孤兒藥資格,其中,針對 LGS 及 DS 的治療在歐盟也獲得了歐洲藥品管理局( EMA) 授予的孤兒藥資格。作為FDA 批准的首個來源於植物的大麻素類處方藥,Epidiolex是一種口服高純度大麻二酚( cannabidiol,CBD) 提取物液體製劑。
口服液體製劑 Epidiolex
Lennox-Gastaut綜合症(LGS):一種與年齡有關的隱源性或症狀性全身性癲癇症候群,有多種細分類型,多發生於3-5歲幼兒時期,伴有智力和行為缺陷,通常需要終身治療。發病率1-28:100000
Dravet綜合症(DS):一種嚴重的遺傳性、耐藥性癲癇,多發生在1歲以內,表現為發熱和陣攣。發作類型多樣且頻率高,患者預後較差,幾乎所有患兒都有認知損傷。發病率1:20000-40000。
LGS治療需要廣譜抗癲癇藥和/或多藥治療,FDA批准的治療的藥物如Onfi (clobazam氯巴佔),Banzel盧非醯胺(rufinamide盧非醯胺), Lamictal]拉莫三嗪(lamotrigine]拉莫三嗪)等常被用作輔助治療,然而許多藥物有嚴重的不良副作用;DS治療除抗驚厥藥外,許多患者還服用抗精神病藥物、興奮劑和治療失眠的藥物。多種藥物的疊加使用可能會使患者產生耐藥性,新藥的出現可以為癲癇患者提供更多選擇。
實驗表明CBD具有明顯的抗癲癇和抗驚厥活性,且不良反應少於現有抗癲癇藥物。一項包含LGS及DS患者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治療組能有效減少癲癇的發病頻率。
在LGS和DS患者中,CBD的三項隨機輔助治療安慰劑對照療效試驗中,癲癇發作頻率中位數減少的百分比(DS患者測量驚厥發作頻率,LGS患者測量癲癇發作頻率,n指隨機分入每組的患者數)
Epidiolex抗驚厥作用機制尚不明確,但CBD的抗驚厥作用可能與GABA通道介導的神經元抑制、細胞內鈣離子調節和腺苷介導的抗炎作用有關。
小結
近年來,對CBD治療癲癇,特別是難治性兒童癲癇的討論越來越多。儘管我們尚未找到完全明確的作用機制,但總的來說,CBD可以保護病人免受新發性癲癇的侵襲,有助於控制癲癇的發作。隨著全球大麻合法化進程的發展,相信CBD在癲癇治療方面的功效將會被更好地開發和利用。
參考文獻:
Jerzy P. Szaflflarski,E. Martina Bebin;Cannabis, cannabidiol, and epilepsy — From receptors to clinical response;Epilepsy & Behavior;Volume 41, December 2014, Pages 277-282
J Epilepsy Res.Cannabinoids in the Treatment of Epilepsy: Hard Evidence at Last? 2017 Dec 31;7(2):61-76. doi: 10.14581/jer.17012. eCollection 2017 Dec.
GW Pharma.GW Pharmaceuticals plc and its U.S.subsidiary greenwich biosciences announce FDA approval of EPIDI-OLEX( cannabidiol) oral solution - the first plant-derived cannabinoid prescription medicine[EB /OL].[2018-07-20].
US FDA.EPIDIOLEX( cannabidiol ) oral solution[EB / OL].[2018-07-20].https: / /www.accessdata.fda.gov / drugsatfda_docs/label /2018 /210365lbl. pdf.
劉建宇;許永男;大麻二酚(Cannabidiol,Epidiolex)[J];中國藥物化學雜誌;2019年01期
大麻素2型受體通過調節的mTOR信號通路調控癲癇持續狀態後海馬神經元自噬的機制研究_吳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