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史蒂芬·曼寧。我是德國人,斯圖加特來。」儘管中文還不熟練,曼寧先生還是選擇用中文作了自我介紹。
11月11日下午,在山東曼寧智能科技公司,記者見到了這位「85後」的德國友人。鏡頭前的曼寧西裝筆挺,神情放鬆,交談後記者了解到,2011年,曼寧在德國取得機械工藝專業學士學位,畢業成績優秀,同年來到濟南,曾在費斯託氣動有限責任公司擔任了三年多的培訓中心主管,之後也在費斯託-圓才工業技術實訓中心擔任總經理高級顧問。
目前,曼寧有兩家公司,一家在德國,一家在中國,分別成立於2017年和2018年。這兩家公司的主營業務差不多,主要從事雙元制職業教育的推廣,也完成一部分自動化領域的工作。工作中,曼寧發現了這樣一個現象,很多外國公司在中國進行生產的時候,大的零部件很容易得到,反倒是一些小的零部件很難獲得,所以曼寧的公司也會幫助這些公司生產一些工業零部件。他還做一些創新方面的工作,「我們可以扮演一個類似於中小型企業孵化器的角色,來幫助中小企業在起步階段能在中國市場獲得更好的發展。」
談起他一直推廣的雙元制教育體系,曼寧向我們解釋,雙元制即有兩個教育主體,一個是公司或者是工廠,另一個是職業學校。他認為,中國的職業教育體系發展很快,比如現在的「1+x」模式,這一教育體系和德國的雙元制教育體系有很多相同之處,「中國的職業教育很好的一點就在於學習借鑑世界上不同國家職業教育的一些優勢,發展出一個適合自己國情的新的職業教育發展模式。」
在濟南生活多年,曼寧愛上了魯菜,愛上了餃子、包子,這樣簡單的食物是他心中的美味。而提起濟南的美景,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曼寧能一口氣說出來一長串,特別是大明湖的遊船讓他印象深刻,他讚嘆大明湖的景色實在太美了。
疫情期間,曼寧一家選擇留在濟南,「在中國,我感覺很安全」。他感受到政府對疫情的有力防控和市民的積極配合,除了自己的故鄉德國,曼寧最想待的便是濟南。他坦言,自己和夫人曾經嘗試在德國工作和生活,但非常想念中國,「中國的發展速度很快,我們更喜歡這裡的節奏,就回來了。」說到濟南,曼寧先生感受到這座城市發展得非常好,營商環境非常好,而且他的夫人是濟南人,他們有兩個孩子,他認為在孩子小的時候要多跟家人在一起,陪伴孩子成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這也堅定了他留在濟南的想法。
問起他對未來的規劃,曼寧頓了頓,用中文坦誠地說了聲「還不知道」。對未來,曼寧充滿期待,但一時間也有很多不確定。可以確定的是,他現在的生活很開心,一邊打拼事業,一邊經營家庭,他還沒想過離開濟南。
(信息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