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一個城市的文化代號,蘊含著這座城市的生命密碼。
句容,乃物華天寶、鍾靈毓秀之地,文化底蘊豐厚,存有許多鐫刻著時代印記的老街巷、古村落。
習總書記曾說過: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
近年來,在句容市民政局、句容市地名辦的努力下,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資料,整理出版了《江山留勝跡 句容地名史話》《句容市行政區劃沿革》等書籍,「搶救」了一批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欽差夜訪九板橋
講解|仲華
茅山鎮(原來的春城鎮)有一個自然村叫九板橋村,地勢較為低洼。很早的時候,該村名叫石村,由石村改名為九板橋村,源於一段美好的故事。
乾隆年間,一名姓劉的欽差大臣率一班人馬,奉命來江南巡察。下榻於江寧府(今南京)。因旅途疲勞,隨行人等早早地睡了覺,而劉欽差是第一次來到江南,心裡比較興奮,又見明月當空,遂帶兩名隨從策馬東行,不覺間來到句容境內的石村旁。他借著月光,策馬緩行,只見該村四面環水,水中有島,島上有村,於是下馬觀賞。他發現只有九塊木板拼成的一座小橋可以進村,就駐足未前,又怕回去太晚,引起同行們的不滿,於是匆匆返回江寧府。次日,八千裡驛站傳旨,令他速返京城。臨走前劉欽差特地交代江寧知府,要幫助該村建一座進村的橋梁。江寧知府問及該村是何村名,劉欽差深思後答道:九板橋村。
(網絡配圖)
欽差交代的事情當然不敢怠慢,旋即,江寧知府便讓人四處打探,打探了三天,竟然沒有發現方圓百裡之內名叫九板橋村的。
沒有辦法,知府只得親自去打探,他先來到欽差下榻的客棧,仔細問了店裡的夥計,才找到一點線索,得知欽差大人是往城東方向去的。於是他又親自帶了幾個隨從往城東方向一路探尋。一天、兩天、三天,知府和隨從早出晚歸,走訪了百多裡地範圍內的九九八十一村,愣是沒有人曉得九板橋村。
三天下來,人困馬乏。但欽差交代的事情總得要辦。第四天,知府又帶著幾個隨從策馬東行。正午時分,他們來到了茅山地界。手下人將馬牽到一條小河溝邊飲水。無意中發現,小河溝環繞著一個秀麗的小村莊,該村與外界相連接的恰恰是九塊木板搭建的小橋,手下心中竊喜,這莫不就是九板橋村?遂急報知府。知府趕忙走近水溝邊觀望,不禁心花怒放。哎呀,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就是它了。
江寧知府隨即下令說:奉欽差大臣之命,將石村改名為九板橋村。接著他便派遣工匠,幫助該村建造了一座很牢固的木橋(該橋後再「破四舊」時期被毀)。村民們就把村名定為九板橋,並一直沿用了下來。
(網絡配圖)
木橋建好後,村民進出條件改善了,但由於只能靠種植傳統的農作物維持生活,還要上繳「皇糧國稅」,村民們只能維持溫飽。20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了九板橋村,村民們依靠黨的好政策,憑藉自己的智慧與勤奮,外出打工,在鄉創業,一家家先後富了起來。勤勞致富了的村民,還自發的捐資修路,鎮政府因勢利導,幫助該村建起了一座堅固美麗的石板橋。為了秉承九板橋村的傳統文化,新橋的結構特地採用九塊石板拼合建成。
今天,如果欽差大臣再來的話,仍然可以認出這個九板橋來的吧。
編輯:蘇敏
來源:市民政局(基礎分值5)
抖音來啦!"身在福中抖愛句容"城市挑戰賽火熱開啟
球分享↓
球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