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流浪乞討救助管理標準體系研討會在鎮召開

2020-12-28 中國江蘇網

12月16日,全國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標準體系研討會在鎮江召開。

近年來,鎮江不斷強化「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理念,聚力改善民生,勇於改革創新,大力提升基本社會服務水平,加強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社會救助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在鎮江,所有長期滯留人員戶口問題全部解決,尋親服務成果明顯,2016年來未出現一例滯留人員,尋親成功率達100%,救助管理四級救助網絡實現全覆蓋。市救助管理站通過兩年標準化試點,已成功建成40個標準並順利通過省級終期驗收評估,被確定為省民政廳示範單位。

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司長王金華出席會議並講話,他表示,此次會議就是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改進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決策部署,學習、借鑑江蘇特別是鎮江的經驗,以標準化建設為抓手,不斷推動救助管理工作上水平、上臺階。

會後,王金華一行調研了市救助站、慄子山公墓等地。

鎮江副市長曹麗虹陪同調研並在研討會上致辭。(記者 楊佩佩 通訊員 俞鎮)

相關焦點

  • 市七院參加全國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標準體系研討會
    本報訊 (劉亮)12月16日至17日,全國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標準體系研討會在江蘇省鎮江市召開,來自全國各地民政救助系統專家共同研討流浪乞討救助管理工作標準體系建設。國家民政部、北京接濟救助管理事務中心及全國部分省份社會事務處負責人、各位民政部社會事務專家及江蘇省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了本次研討,我市第七人民醫院院長方建華應邀參加。
  • 民政部流浪乞討救助管理工作標準體系研討會在我市召開
    12月16日-17日,民政部在鎮江召開流浪乞討救助管理工作標準體系研討會。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司長王金華,市政府副市長曹麗虹,市民政局黨委書記、局長呂朝霞出席會議。其中,尋親服務成果明顯,所有長期滯留人員戶口問題全部解決, 2016年來未出現一例滯留人員,尋親成功率達100%,救助管理四級救助網絡實現全覆蓋。2018年10月,鎮江市救助管理站被省民政廳確定為全省民政標準化試點單位,通過兩年標準化試點,構建了融國家、行業、地方、企業標準為一體的救助管理標準化體系。
  • 霑益區龍華街道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推進會議
    按照霑益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調度會議要求 ,9月11日 ,龍華街道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推進會議,安排布署做好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決戰決勝衝刺階段流浪乞討人員救助應急工作。街道民政辦、13個社區的社會救助協理員及殯葬信息管理員參加會議 。
  • 標準化建設 促進鎮江流浪救助提質增效
    早在2017年,鎮江市民政部門委託市社工協會開展過一次困境未成年人家庭入戶調查,通過走訪200戶困境未成年人家庭發現,建立一套困境未成年人評估標準非常有必要。2018年10月,鎮江市救助管理站被省民政廳確定為全省流浪乞討救助管理標準化試點單位,2019年10月順利通過省民政廳中期評估。《困境未成年人評估規範》是該站制定的眾多標準中的一項。
  • 深圳六項舉措強化流浪乞討人員救助
    通訊員 陳麗娟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廣東省深圳市民政局通過六項舉措,全力加強對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努力實現應收盡收、應救盡救、應幫盡幫。  建立戰時指揮體系。在流浪乞討人員救助領域,同步成立由分管負責人任組長,相關處室和各區民政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專項工作組。在此基礎上,建立涵蓋市區民政部門領導、業務條線工作人員、救助服務機構、各街道辦事處負責人的工作微信群,形成上下貫通、直達末梢、扁平高效的戰時指揮體系,確保情況全面掌握、問題及時發現、工作快速響應、要求嚴格落實到位。  準確研判及早部署。
  • 流浪乞討人員救助
    索引號: 003031443 /202011-00017 信息分類: 流浪乞討人員救助
  • 193名流浪乞討人員落戶天津的故事
    天津市不忘關照這些只有一串救助編號的「無名氏」,將他們從社會「最邊緣、最困難、最脆弱的特殊群體」——無家可歸的流浪乞討者,變為納入相應社會保障體系之中的新市民,擺脫生存困境。  2020年11月1日零時,是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標準時點。193位天津新市民,將在普查公報上,第一次留下屬於自己的一筆。
  • 2020年10月蚌埠市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統計表
    2020-11-06 廢止時間: 暫無 名  稱: 2020年10月蚌埠市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統計表
  • 2020全國農業監測預警與風險管理學術研討會在重慶成功召開
    農業監測預警助力農業風險管理和現代農業發展  ——2020全國農業監測預警與風險管理學術研討會在重慶成功召開為促進農業監測預警科學事業發展,「2020全國農業監測預警與風險管理學術研討會」11月28-29日在重慶召開。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中國農學會副秘書長莫廣剛、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副主任秦大春、重慶市農業科學院院長唐洪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所長周清波等出席會議並講話,中國農學會農業監測預警分會主任委員許世衛主持開幕式。
  • 三官廟街道加強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下 轄區流浪乞討人員巡查救助...
    鄭州市中原區三官廟街道社事辦密切關注轄區流浪乞討人員動態,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下,聯合各社區民政專幹加大巡查救助力度,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得到及時救助。三官廟街道社事辦聯合各社區加大轄區內流浪人員排查救助工作。
  • 七裡湖街道鶴問湖社區:開展流浪乞討人員全面巡查工作
    九江新聞網訊(葉巧玲)為進一步加強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維護流浪乞討人員基本生活權益,紮實做好轄區內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精準救助,切實保障好特殊困難群體基本生活,4月28日,七裡湖街道鶴問湖社區組織志願者在轄區開展流浪乞討人員全面巡查工作。
  • 讓流浪乞討人員有身份,天津的這份愛有溫度、有擔當
    讓流浪乞討人員有身份,天津的這份愛有溫度、有擔當 記者從天津市民政局獲悉,近日,該局事業處從市公安局人口管理總隊領取了193名流浪乞討人員的落戶通知書。這193名「無名氏」,自身表達能力存有障礙,經多方尋親無著,成為長期滯留在市、區救助管理站內的特殊困難群體。
  • 粵五個「走在前」 推進社會救助工作
    信息時報訊(記者 馬澤望 通訊員 莫冠婷 何燕)2020年,省民政廳全面落實省十件民生實事中城鄉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提標任務,城鄉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標準繼續保持全國前列;全省164萬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救助的4.3萬人次流浪乞討人員沒有發生新冠肺炎疫情感染病例;幫助1501名長期滯留受助對象成功尋親,救助人員總量和尋親成功數量均居全國首位
  • 暖陽融化冰雪 救助潤澤心靈
    專項救助讓社會保障的冬日暖陽潤心靈。流浪露宿人員成分較為複雜多樣,既有患精神障礙缺乏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也有靠乞討為生的人,還有為節省住宿費選擇露宿的人,但無論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流浪露宿,在寒風凜冽中都需要溫暖和關懷。
  • 街道為流浪乞討人員撐起防疫「保護傘」
    3月27日,錦江區牛市口街道工作人員在巡查過程中,發現順江路河邊有一名沒有身份證的懷孕流浪乞討人員。由於交流困難,牛市口街道及社區工作人員向其提供了食物和水,希望消除其戒備心理,能為她提供救助服務。在得知此情況之後,牛市口街道工作人員同應急救助隊伍一道,當天就驅車400餘公裡、歷經7個多小時的舟車勞頓,將這名孕婦送至宜賓市珙縣洛亥鎮政府,並交接給其家人。同時,還給予了1200元現金救助。「真心感謝政府幫我們找到她!」這次跨度百公裡的緊急救助,也得到了孕婦家人們的真摯感謝。
  • 宜春機場召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研討會
    宜春機場召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研討會 2020-07-13 14:49:00來源:中國民航網T 大T 小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歐陽珊、凌智敏 報導
  • 確保流浪乞討人員溫暖過冬 就像那冬天裡的一把火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寒冬長夜裡及時為流浪乞討人員提供救助,確保他們溫暖過冬,對於我們許多住在溫暖如春屋子裡的人,宛如平常一首歌,然而對於街頭流浪乞討人員,則是雪中送炭,甚至可能讓一條生命起死回生。民生保,則民心順;民心順,則和諧生。目前南寧市救助管理站已經組建隊伍,24小時不間斷展開巡查救助,重點排查車站、地下通道、橋梁涵洞、在建工地、廢棄廠房等流浪乞討人員集中活動區域和可能露宿區域。
  • 田家庵區民政局紮實做好寒潮天氣生活無著落流浪乞討救助工作
    組織各街道、鄉鎮及村居工作人員對轄區重點區域拉網式巡查、排查,發現流浪乞討人員的及時進行救助,或引導到市救助站,勸返回鄉。對生病的及時送往定點醫院進行治療。三是2020年12月30日上午,局長親自帶隊組織局工作人員攜帶棉被、大衣、方便食物對人員密集的地方,火車站、菜市、涵洞、立交橋下、商貿區等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集中活動和露宿區域進行了重點巡查,確保做好發現一例救助一例,堅決杜絕凍死、餓死現象發生。今年以來,全區已經救助24人次款物近萬元。【來源:田家庵區民政局】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大咖有話」| 沈鐵梅:做好流浪動物源頭管理,規範管理寵物醫院
    我覺得文明是整體的文明,救助流浪動物是社會生態文明的體現,政府應該管理好流浪動物,如果管不好也是一個社會問題。如何系統、有效地解決流浪動物引發的相關問題,已成為城市管理中亟待破解的公共問題。流浪動物最重要的不是後續管理,而是源頭管理。1. 建議家庭寵物都應該有晶片植入,目前,電子晶片是最有效的方式,不容易遺失,同時對信息管理也很有利,比較方便。2.
  • 朝陽市救助管理站走進朝陽廣播電視臺直播間向市民介紹營商環境建設情況
    為此,我們持續不斷在全站開展「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都是朝陽形象」專題教育,將本職工作與營商環境緊密聯繫,不斷開拓創新,確保流浪乞討人員應救盡救,不落一人,服務出便利、服務出實惠、服務出效果,不留死角,服務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大局。為此,多次召開班子會議,專題研究如何彌補站內人員、車輛不足,進行社會化服務創新,使救助管理工作再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