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年度紀錄片:《四個春天》

2021-02-20 槽邊往事

在西寧剛剛結束的First青年電影展上,紀錄片《四個春天》獲得最佳紀錄片獎。對於我個人而言,它同樣是我所認定的2018年年度紀錄片。不止於此,我更認為這部紀錄片是一部拍給大多數中國人看的紀錄片。

你不相信的話,麻煩你跟著我一起看一小段,反正記錄片也不存在劇透的問題。

影片一開始,是一對老人家扛著鋤頭,背著背簍,頭頂草帽,沿著水邊的堤岸往家裡走。高處雜亂無章的電線,和遠處低矮的屋簷都告訴我們:這不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而是中國最常見的小鎮小村。水邊枯萎的野草,堤岸邊的綠色蔬菜,說明這是在冬季,而且是南方的冬季。

兩位老人家回到家裡以後,老媽媽來到圍牆和屋子之間的狹長空地上,揭開鐵桶上的蒙布,露出了下面紅亮色的香腸。這是本地做法,鐵桶下面陰燃生煙,把香腸掛在鐵桶頂部,蓋上蒙布用煙燻制。這樣香腸能保存更長時間,而且有一股煙燻形成的異香,對此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不傳秘方。看到薰香腸的時候,我們都知道:春節快到了。

在自建的三層小樓的二樓,四四方方的迴廊一角,頭髮花白的老爸爸坐在摺疊靠背椅上,專心致志地吹簫。樓面地板是馬牙齒地磚,光可鑑人,應該是下過雨,地上有積水。牆腳用瓷磚做的貼腳線,最為普通的那種瓷磚,甚至沒有考慮顏色是否搭配。木門是打好了就直接安裝上去的,最後才刷漆。漆工師傅的手藝不細,在門框外的白牆上也刷了很多紅色。

雨過天晴,兩位老人家來到屋頂天台侍弄花草。天棚上是搭建的葡萄架,沿著外牆修了一溜花壇。天光倒映在積水裡,能看見藍天白雲,這是貴州獨山的春節前夕。從這個鏡頭來看,導演應該是個攝影愛好者,他知道在繁雜的生活環境中,如何找出其中內在的韻律。

入夜,老爸爸和老媽媽在緊鄰的兩間房裡,前中學物理教師老爸爸對著電腦,在聽自己合成的樂曲,老媽媽則在縫紉機上縫補衣服。隔著一堵牆,他們大開著門,隨著音樂一起歌唱。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窗簾,許多人家都是這樣。必須有,但絕對不會像大城市裡的人那樣,費心去做個窗簾套,也不會費心給窗簾縫一道邊,好塞入掛鈎。我敢打賭,窗簾多半就是老媽媽在隔壁的縫紉機上踩出來的,然後兩個人一起掛上去,心滿意足地看著它,就像是一次落成剪彩。

我不厭其煩地拉著你看畫面中的種種細節,你覺得我這是在挑剔他們的生活品味麼?不不不,我只是想請你看看那些我熟悉的東西。它們粗糙、凌亂、不規整,但是讓人感覺到親切。我就是那種出生在小地方的人,那種祖宅在農村的人,那種到處漂泊去過許多地方的人。有生以來,我見過最多的不是高級公寓,不是地鐵空港摩天大樓,是這種小村小鎮,是這種四四方方的小樓,是這種每一層分成許多小房間的家。

每年春節,你下了飛機火車,就距離這樣的地方近一點;你換乘大巴,朝著電力線越來越稀疏的地方前進,就距離這樣的地方更近了一點;你發現天空不再被大廈遮蔽,空氣中開始有燃燒柴草的味道,路面從柏油變成水泥,牆面上的花崗巖消失瓷磚越來越多,就距離這樣的地方只剩下幾步。大部分中國人對這種景象非常熟悉,有的人從這樣的地方來,有的人每年要回到這樣的地方去。

問題有兩個:1、我們很少在大銀幕上看到這樣的生活;2、我們很少看到用這種視角觀察的生活。

紀錄片《四個春天》非常簡單,就是導演自己用DV連續拍攝了他父母家的四個春節。每年這個時候,他自己,他哥哥,還有他的姐姐會回家和父母團聚。導演拿著DV,拍攝下他們一家的日常生活,主要內容是他的父母如何過日子,如何相處。整部片子沉靜內斂,波瀾不驚,卻讓人感到無限溫暖。縱然這一家人在影片中遭遇了命運殘酷的波折,但最終卻能從打擊中恢復生機,重新回到往日的生活軌跡中去。即便是在最黯淡的時刻,導演也做到了極度的克制,沒有把命運變成影片的主角,而是始終把鏡頭對準真正的主角---父母雙親。他們老邁,他們孤獨,他們脆弱,如同冬天的野草被北風摧折一般承受命運的無情打擊。然而,他們又是如此堅韌,如此頑強,如此熱愛生活,讓天台上的花得以重新開放,讓歌聲重新在家裡四下響起。你問這部電影是有關一對平凡的父母?不,我說它是在讚美平凡生活裡真正的英雄。

在中國,很少有導演在自己的處女作裡能如此直接、準確、誠實地表現普通中國人、普通中國家庭的生活,把普通中國父母作為主角進行拍攝。也很少有導演能夠在自己的處女作裡對生活擺脫批判、鞭撻、控訴、揭露的角度,用平靜自製的鏡頭去發掘生活之下真正的力量,也就是那種支撐千千萬萬個普通中國家庭歷經風霜雨雪走到今天的那種力量。

有太多電影,太多鏡頭,太多資金,用去表達那些我們所不了解的故事,我們所不了解的生活,我們根本沒有接觸過的人和事。在遠方,在彼岸,我們在大銀幕上看著他人生活在別處。我們淺薄地以為自己已經洞悉了生活和生命,輕率地給出種種關於生活的定義,輕浮地用鏡頭表達我們自以為是的深刻。如果那一切都是真的,何以解釋我們能夠抵達此時此刻此地?那麼多人,那麼多家庭,那麼多生活中的打擊和苦難,人們因何倖存?究竟是什麼一種寧靜、寬廣、博大的力量在背後支撐,讓人們得以含著淚水咽下飯粒,用殘破的手掌扶起被踐踏的花枝,在家裡的一扇窗前固執地留下一盞昏黃的燈火?

《四個春天》裡有我們熟悉的生活,有我們熟悉的身影,更有我們所不知道的生活的真實。因此,觀眾會懷著猶疑進入電影院,在熟悉的場景裡胸口如中錘擊,卻又能在走出電影院的時候,淚痕未乾卻在臉上露出微笑。即便它只是一部電影,不能給與觀眾任何實質性的幫助,但卻能讓人重燃對生活的信心;即便它只是一部紀錄片,不能移走觀眾肩膀上的分毫重量,但卻讓人能在重壓下回復生活的鬥志。因為,看見過美好的人,會因為這熱愛而站得筆直。

所以,我說《四個春天》是拍給大部分中國人看的電影。無論你現在過著怎樣的生活,在經歷著怎樣的事情,也無論你對生活和人生此刻持有怎樣的理解,採取怎樣的態度,《四個春天》都值得你去看一遍。我把話放在這裡:

不要看見「紀錄片」三個字扭頭就跑,後悔的是你,你總有一天會哭著跑回來道歉的。

題圖來自:電影《四個春天》海報

往期回顧:

今天不用深刻---《西虹市首富》觀後

今天怎麼不掛我了

放倒手機:陳坤、周迅新片劇照流出

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南派三叔:《沙海》開播

搶先嘗鮮:2018松茸季正式開始!

人必先正三觀而後文藝

對不起,忘了向你介紹一下姜文

姜文《邪不壓正》觀後

乾巴菌:給幸運的少數


槽邊往事和菜頭 出品

【微信號】Bitsea

個人轉載內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無需特別申請版權許可。

請你相信我:

我所說的每一句話,

都是錯的

                  禪定時刻

《四個春天》還沒有正式上映,請你記住這個名字。如果它來到你所在城市巡展,記得要去搶先看一次。相信我,如果你沒看過任何紀錄片,它也許會是你愛上紀錄片的開始。

相關焦點

  • 《四個春天》,為什麼我們都愛這部年度最佳紀錄片
    這就是被國內多個頂級影展推崇,並被無數人喜愛的——《四個春天》。這是一部讓人產生共情的影片,只要看過就會為之動容,被感動到不自覺地給人安利。 越是私人的感受,越有集體的共鳴。我們不只是向往常一樣通過電影看了一個關於他人的故事,更會通過這部影像去反觀自己,這是一部好作品耐人尋味的地方。
  • 《四個春天》:我自己的紀錄片,我打五分!
    《四個春天》是一部以真實家庭生活為背景的紀錄片。15歲離家,在異鄉漂泊多年的導演以自己南方小城裡的父母為主角,在四年光陰裡,以一己之力記錄了他們的美麗日常。但是看著看著,就覺得自己是一種偏見,這部紀錄片是真的好。有著中國獨特的親情敘事風格,看著看著就特別想家人,就好像拍的是自己的親人一樣,非常觸動內心。
  • 預告|紀錄片《四個春天》導演陸慶屹分享:回望故鄉,滿是溫柔
    《四個春天》是一部以真實家庭生活為背景的紀錄片。
  • 《四個春天》觀影注意事項
    後來我去了西寧,參加First青年電影節,在那裡我見人就一把拉住對方說:「請你一定要看一下《四個春天》。」在閉幕頒獎晚會上,播放最佳紀錄片提名電影時,工作人員一時疏忽,沒有放出《四個春天》,現場瞬時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等到最終宣布《四個春天》獲獎,寂靜裡突然爆發出雷鳴一般的歡呼,每個人看起來就像是自己得了獎那麼激動不已。
  • 看一次哭一次,年度佳作《四個春天》,溫柔抵抗二十年的風雨變遷
    《四個春天》官方海報在電影院,能讓人看哭的紀錄片有多少?《四個春天》就是其中之一。《四個春天》的故事背景是真實存在的家庭生活。導演陸慶屹,把自己的父母變成男女主角搬上了大熒幕。在此之前,他還只是一位攝影師,花費了幾年時間記錄家庭生活的片段,將這些影像拼拼剪剪,於是有了這樣一部具有特殊意義的紀錄片。
  • 越讀預告丨「星夜聯航」第二季第2場 陸慶屹:回望故鄉,滿是溫柔 ——紀錄片《四個春天》
    《四個春天》是一部以真實家庭生活為背景的紀錄片。15歲離家,在異鄉漂泊多年的導演以自己南方小城裡的父母為主角,在四年光陰裡,以一己之力記錄了他們的美麗日常。《四個春天》紀錄片 / 家庭 | 105 分鐘 | 2018 | 貴州獨山話導演 | 陸慶屹主演 | 陸運坤 / 李桂賢 / 陸慶偉 / 陸慶松
  • 《四個春天》以真實家庭生活為背景的紀錄片,獨有一份質樸的詩意
    《四個春天》以真實家庭生活為背景的紀錄片,獨有一份質樸的詩意。《四個春天》故事情節並沒有驚世駭俗,但是卻看哭了很多人,導演將鏡頭對準了父母和家人,獨有一份質樸的詩意,這樣的故事會讓人感動,是因為,影片中父母的夫妻關係和生活態度,恰好是很多人追求而不曾達到的。
  • 粗糙的私人影像志,紀錄片《四個春天》對幸福的定義:陪伴與感恩
    嚴格意義上說,《四個春天》只能算得上是一部仿紀錄片,它更像是一部帶有濃重個人色彩的DV作品。在畫面、色彩方面沒什麼講究,甚至有點粗糙,但是它的出彩之處在於內容。沒有完整的敘事架構和故事主線,很多仿佛是雜亂的隨性拍攝,但它精準地抓住了生活中讓人動容的細節,很好地詮釋了生活的本質。
  • 《四個春天》|影向標
    農曆的今年堪稱我嶽省貴州的影像豐年,《無名之輩》《地球最後的夜晚》《四個春天》都是不同類型的「黔味」電影。《四個春天》幾乎算是我看過的國產紀錄片裡的巔峰之作了,平實、克制,甚至略顯笨拙,但有著超負荷的情感和別樣的生命洞察力。
  • 四月,一起重溫《四個春天》!
    作者:任思雨 袁秀月2019年的春天,一部紀錄片《四個春天》上映。
  • 《四個春天》| 人生無非是,苦來了,我安頓好了
    這部紀錄片的導演,甚至連「導演」都稱不上,他原本只是一位喜愛在豆瓣上分享生活點滴的豆瓣er,愛好攝影的他,幾番將鏡頭對準了自己的父母和家鄉,但無意攝製一部紀錄電影,沒想到卻因此收穫了許多人的喜愛和感動。是的,這就是近期被熱議的《四個春天》。
  • 《四個春天》:一屋,兩人,三餐,四季
    紀錄片的形式,平淡的主題,不是大製作,也沒有什麼大明星加持——都讓它噱頭寥寥。上映幾日都維持在1%左右的排片,每天也僅有不足百萬元的票房。但相信我,它是那種最值得到院線一看的電影。《四個春天》海報《四個春天》是一部以真實家庭生活為背景的紀錄片,它主要講述的是一對結婚50多年、恩愛俏皮的老夫婦詩意的退休生活。導演陸慶屹正是他倆的小兒子。
  • 春天來了,與《生活萬歲》相比,中國人需要《四個春天》
    當晚,可以毫不誇張地告訴大家:我連續看了兩部國產紀錄片《生活萬歲》和《四個春天》,然後哭了一整夜。這兩部電影都反映了我們的真實生活,有許多感人的淚點。有三個家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個是來自武漢的單親媽媽帶著女兒去開計程車,一對來自荊州的老年盲人夫婦在街上唱歌,還有一個在廣州等待心臟移植的中年婦女。我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為從我個人的看法來看,這三個家庭是最悲慘的,當然,也是讓我哭得最厲害的三個群體。
  • 紀錄片<<四個春天>>:總有人在努力把日子過成你想要的樣子
    用了6年時間拍了一部紀錄片《四個春天》,關於父母日常生活的紀錄片,1500元三腳架,一部有攝像功能的相機,四年拍攝,一年多剪輯。每個春節前後的春天。後來又出了一本同名隨筆《四個春天》講家鄉、父母、友人、經歷或者陌生人。可最讓人動容的,還是父母的晚年生活!
  • 星夜聯航丨豆瓣評分8.9《四個春天》線上分享會
    《四個春天》紀錄片 / 家庭 | 105 分鐘 | 2018 | 貴州獨山話導演 | 陸慶屹主演 | 陸運坤 / 李桂賢 / 陸慶偉 / 陸慶松《四個春天》也是陸慶屹首部文字作品,他用深情質樸的文字和飽含溫度的攝影,記錄下父母、故鄉、舊識……在書頁間搭建起西南小城中充滿煙火氣、人情味,同時充盈著詩意的生活景象。
  • 《四個春天》:未來的私影像
    私影像在創作領域也較為活躍,《四個春天》是陸慶屹記錄自己一家的生活,是一部家庭影像。那麼在未來,私影像,能否因為這些契機達到一種新的高度?私影像與商業片做對比,創作者的思想可以得到徹底解放,拍攝者的自我精神能夠得到更好地表達。他們沒有劇本,沒有外在的條條框框,有的只是自己的想法。可以說私影像將紀錄片發展到一種個人化、自由化的極致。
  • 《四個春天》:一場春日宴,歲歲長相見
    《四個春天》是由陸慶屹執導的紀錄片,於2019年1月4日在中國上映。陸慶屹導演以真實的家庭生活為背景,自己的父母為主角,記錄了他們4年裡的日常生活的故事。本片曾在2018年的FIRST青年電影展獲得了最佳紀錄長片獎,併入圍了同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與最佳剪輯。
  • FIRST紀錄片佳作《四個春天》百度雲資源「1080p/Mp4中字」:燕子又飛回來了
    從來沒有一部紀錄片像它一樣,讓我至今難以忘懷,讓我產生如此強烈的共情,讓我想要在今後的每個春天都一看再看。在這部情感充沛的影片面前,我發覺自己失去了分析的能力,而深陷入眼前一個又一個生動的細節當中,以至於忘卻了時間的流逝。我不敢寫,怕寫不出這段家庭影像的萬分之一美,但我又要寫,因為它讓我忽然睜開了發現美的眼睛。
  • 四個春天:看哭了許多人!但實際上,大部分貴州人的生活並不溫柔
    紀錄片與散文集《四個春天》,既是一部紀錄片的片名,也是一本散文集的書名,它們的作者都是同一個人:陸慶屹。陸慶屹是黔南人,出生在貴州獨山。我是黔北人,出生在貴州遵義。貴州人看貴州人拍的紀錄片,讀貴州人寫的散文集,總會看到和讀出許多別人發現不了的細節。
  • 這部家庭紀錄片,是嚴冬裡最溫暖的「春天」
    18年第12屆FIRST青年影展,《四個春天》奪得最佳紀錄長片大獎;第55屆金馬獎,《四個春天》也提名最佳紀錄片與最佳剪輯兩個重要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