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這標題,我估摸著有的小夥伴要發問了:你說方言就方言唄,還整個「揭秘」兩字,怪唬人的。
不好意思,我還真不信你們看《金剛川》的時候去掉字幕全程都能聽得懂。
電影裡頭的各種堪比「加密」的方言,要真能把它們一個個字仔仔細細地給捋開了分析一番,那可不就叫「揭秘」嗎?
咱們言歸正傳,就說說這電影《金剛川》裡出場的方言以及它們背後暗藏的那些「小心思」。
說起四川話大家應該都不陌生,
四川話是中國使用人口最多的漢語分支之一,在詞綴方面和普通話有很大差異,擁有一些普通話中沒有詞綴。
這也就導致來自其他省市的人初聽之下會感覺很陌生。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話中的形容詞很豐富。
這使得四川話的表意更加豐富,感情色彩特別濃烈,擁有一種川渝地區特有的開朗和火辣。
這些特點在電影中由李九霄飾演的劉浩身上就有很明顯的體現。
電影開篇就是由劉浩一口濃鬱的四川話拉開序幕的。
面對來自同鄉的話務員姑娘,劉浩雖內心對她充滿好感,但卻一直沒機會和對方說上話。
被戰友一陣看熱鬧不嫌事大地慫恿後,他忿忿又難掩失落地笑罵了一聲:「錘子老鄉,連句話都沒說上。」
口是心非,刀子嘴豆腐心,這是四川男孩特有的表達方式。
同樣,片中這句臺詞的設計也使得劉浩這個人物的形象一下子鮮活了起來,不再是純粹臉譜化的士兵。
最後面對美機最後一波轟炸時,劉浩更是用四川方言罵出了一句髒話,瞬間將影片情緒氛圍渲染到了高潮。
劉浩直到被燃燒彈燒死後依舊保持著站立不倒的姿勢,這又是何等的血性。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四川犧牲人數在全國各省市中的佔比是最多的,我們熟知的抗戰英雄黃繼光和邱少雲也都是四川人,在此向他們表示致敬!
張譯飾演的張飛在戲裡說的就是一口陝西話。
陝西關中方言天生就帶有一種親切感,我們觀眾平時在影視作品或者綜藝小品中接觸的頻次也比較高。
這也要感激諸如《武林外傳》中以「額滴個神」作口頭禪的佟掌柜等經典影視角色的貢獻。
除去獨特的、有些起伏和抑揚頓挫的腔調之外,多數時候外省人理解起來並沒有太大的障礙。
陝西人說話直爽,方言也從不拐彎抹角,講求個直截了當。
影片第一部分中,張飛帶著連長指示向關班長打報告時,雖然神情姿態看上去慫,但說出的話卻沒有半點含糊。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連長說讓你打隱藏炮位你就應該打隱藏炮位,甭管你是不是我師父。
在電影的前半部分,張譯把張飛那種有一絲憨厚老實的勁兒拿捏得相當到位,其中陝西方言也給人物特性的塑造加分不少。
在影片後半段,當張飛的血性、怒氣被徹底激發出來時,喊出來的方言也變得鏗鏘有力、字字扎心。
張譯原來其實並不會說陝西話,片中的方言完全是突擊練出來的。
之前張譯工作室就曾發布過由張譯自製的「方言手冊」,逐字逐句都有標註,敬業至此令人佩服。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充分用心的準備,張譯才能如此出色地詮釋好張飛這個角色。
要說《金剛川》裡哪個方言最令觀眾印象深刻,那估計就是由鄧超飾演的高連長說的江西話沒跑了。
說江西話其實也有些籠統,因為江西省內不同地域的方言也是天差地別。
鄧超出身江西南昌,也曾多次在公共場合為自己的家鄉做宣傳。
奈何他本人原來卻不會說南昌話,為了這部電影臨時學了一手南昌話,片中聽來也的確有些生疏。
不過鄧超的這番演繹卻意外地給高福來這個角色增色不少,也符合高福來一激動別人就聽不懂他講話的特點。
《金剛川》裡最經典的一幕就是高福來和劉浩吵架的部分。
劉浩對連長的安排很不滿,隨後低聲吐槽道:「跟了你三年,一生氣就說你那個家鄉,根本聽不懂。」
高福來一聽頓時急眼,轉頭就把旁邊一個坐著的士兵叫起來,隨便說了一句南昌話,問士兵聽沒聽懂。
哪知道這士兵回答了一句:「不渴。」顯然是完全沒有聽懂。
豈止士兵沒聽懂啊,我敢打賭,這段臺詞去掉字幕,影院觀眾席裡能聽懂也揪不出幾個來。
鄧超事後表示,其實這段方言對話劇本裡是沒有的,完全是他的現場發揮。
沒想到這個突發奇想的現場發揮卻成了影片前半段最大的亮點。
四川話、陝西話、江西話......《金剛川》主創們之所以在片中安排了這麼多迥異的方言,並非一時起意。
你來自江西,我來自四川,當年的戰士們就是這樣來自祖國的天南地北,然後一同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
這樣的安排更符合真實情況。
同時也讓我們有機會體會到戰士們濃濃的戰友情,以及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偉大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