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賢文 | 《菜根譚》:以平凡心,悟處世道

2021-02-07 墨香文苑


版權歸原創如維有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來源:菜根譚  主編微信:sm18866



人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

一本《菜根譚》,明代洪應明以精煉雋秀、雅俗共賞的文字,道出了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的人生寶訓,如和風細雨滌蕩心靈。

工作之餘,沏一杯清茶,細味《菜根譚》,菜根會越來越香,心智會越來越明。

抱樸守拙,樸魯豁達


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

大意:剛踏入社會,閱歷很淺,所以沾染各種社會不良習慣的機會也較少;經歷的事情多了,城府也隨之加深。所以君子與其處事圓滑,不如保持樸實的個性;與其事事小心謹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達一些才不會喪失純真的本性。

汙泥不染,知巧不用

勢利紛華,不近者為潔,近之而不染者尤潔;

智械機巧,不知者為高,知之而不用者為尤高。

大意:權利財勢,以不接近這些的人為清白,接近而不受汙染就更為清白;權謀術數,以不知道的為高明,知道而不使用就更為高明。

心事宜明,才華須韞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

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大意:君子的心事應像青天白日一樣光明,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君子的才華應像珠玉一樣深藏,不應該輕易讓人知道。

以退為進,待人寬厚

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

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大意:為人處世讓別人一步,是明智之舉,讓一步就等於為進一步留下了餘地。對待他人寬厚一點是為自己積福,善待他人,實際上是為受到他人善待奠定了基礎。

聞逆耳言,懷拂心事

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進修德行的砥石,若言言悅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矣。

大意:一個人的耳朵假若能常聽些不中聽的話,心裡經常想些不如意的事,這才是敦品勵德的好教訓。反之,若每句話都好聽,每件事都很稱心,那就等於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劇毒之中了。

讓名遠害,歸咎養德

完美名節,不宜獨任,分些與人,可以遠害全身;

辱行汙名,不宜全推,引些歸己,可以韜光養德。

大意:完美的名譽和節操,不要一個人獨佔,分一些給旁人,才不會惹發他人忌恨招來禍害;恥辱的行為和名聲,不可以完全推到他人身上,自己承攬幾分,才能掩藏自己的才能而促進品德修養。

摒黜聰明,甘於淡泊

寧守渾噩而黜聰明,留些正氣還天地;寧謝紛華而甘淡泊,遺個清名在乾坤。

大意:人寧可保持純樸天真的本性而摒除後天的機詐乖巧,保留一些剛正之氣還給大自然;寧可拋棄世俗的榮華富貴而甘於淡泊、清虛恬靜,留一個純潔高尚的美名還給天地。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我有功於人不可念,而過則不可不念;

人有恩於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

大意:對於我曾經給予別人的恩惠或者幫助切不可念念不忘,但是如果自己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情,卻應該時刻反省。如果別人曾經對我有過恩德,不可以隨便忘掉,但是別人如果做了對不起自己的事情,卻不可以老記著不忘。

- END -

相關焦點

  • 《菜根譚》經典名句,悟透了,一切便釋然了
    閒話休說,回到文章要聊的《菜根譚》。《菜根譚》是中國為人處世三大奇書之一,成書於明朝,是一部收集編著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時至今日,《菜根譚》的許多經典名句,依舊被推崇。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以下《菜根譚》經典名句,或許不能被所有人認同,但是小編的「心頭好」,鬥膽一說,以便拋磚引玉。
  • 《菜根譚》:四句處世箴言,讀懂智慧一生!
    文/飛魚《菜根譚》是元末明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其中,你可以找到暗藏處世的智慧和玄機,明白人生的意義,讀完之後會讓人心情豁然開朗。今天給大家解讀《菜根譚》經典的四句話。
  • 讀懂《菜根譚》這3句話,句句暗含處世智慧,細思豁然開朗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菜根譚》是明代奇人洪應明所著的一部論述修身處世、待人接物的格言集,經過歷史長河的洗禮,就像一顆瑰麗無比的明珠。常言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菜根譚》之所以被稱為奇書,是因為它濃縮了中國幾千年的處世智慧和技巧。讀書,不僅在於讀,更在於悟。
  • 增廣賢文:得饒人處且饒人,講的全是人生哲學,說的都是處世之道
    增廣賢文:得饒人處且饒人,講的全是人生哲學,說的都是處世之道在古代,聖賢常常會留下一些話、道理來闡述一些觀點,一些事情的本質。用話流傳於世的,經常是朗朗上口的,《增廣賢文》就是一本收錄聖賢們智慧的書籍。增廣賢文:講的全是人生哲學,說的都是處世之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下面的這3句原文與翻譯。
  • 讀懂了《菜根譚》的人,為人處世一般都高人一等
    文 | LF·藍澈夫人引言①《菜根譚》原文用人不宜刻,刻則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濫,濫則貢諛者來。風斜雨急處,要立得腳定;花濃柳豔處,要著得眼高;路危徑險處,要回得頭早。節義之人濟以和衷,才不啟忿爭之路;功名之士承以謙德,方不開嫉妒之門。
  • 《增廣賢文》全文,講的是人生哲學,說的是處世之道
    《增廣賢文》,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是中國明代時期編寫的兒童啟蒙書目。書名最早見之於明萬曆年間的戲曲《牡丹亭》,據此可推知此書最遲寫成於萬曆年間。《增廣賢文》集結中國從古到今的各種格言、諺語。後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才改成現在這個模樣,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
  • 《菜根譚》名言20句,句句處世經典!
    直到最近遇到一個有點意思的版本——團結出版社出版的《菜根譚譯註》(還送一本宣紙本)。在這麼多《菜根譚》的版本中,可以說是一個異類。真正想讀《菜根譚》的,這本書乾淨利落,宣紙本則更能品味線裝風韻,可以裝一回古代書生了。簡單來說,這個版本有幾個優點        一、版本全。
  • 《菜根譚》:心存良知,以慈悲之心,成浩然正氣
    國學文化《菜根譚》:以慈悲之心,保留內心良知,才能感化眾生。「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是三字經開篇之中的一句話,然而很多人對於這句話都持一個反對或者懷疑的態度,認為甚至有的人認為人性是本惡的。其實人內心的善惡,以及一個人所表現出來的狀態,其實是取決於內心的良知。
  • 「菜根譚」關於修身、處世、待人、接物的經典語錄集
    中國人幾千年來做人處事的智慧結晶幾乎都歸納在一本書裡面,這本書叫《菜根譚》,如果想做一個世事洞明通達的人,那麼《菜根譚》一定要讀。《菜根譚》是明朝洪應明編寫的一本關於修身、處世、待人、接物的經典語錄集,書中語錄對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作用。
  • 菜根譚名句大全
    --洪應明 《菜根譚》  【2】:歲月本長,而忙者自促; 天地本寬,而鄙者自隘; 風花雪月本閒,而擾攘者自冗。 《菜根譚》  【3】: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 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 --洪應明 《菜根譚》  【4】: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 好書推薦:《菜根譚》10大經典名句,感悟為人處世的智慧!
    《菜根譚》是明朝道人洪應明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它糅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無為思想和佛教的出世思想,是一部有益於人們陶冶情操、磨鍊意志、奮發向上的通俗讀物,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書中的十大經典名句。
  • 《菜根譚》10句經典,嚼得菜根,百事可為,感悟為人處世的智慧
    《菜根譚》是明朝道人洪應明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它糅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無為思想和佛教的出世思想,是一部有益於人們陶冶情操、磨鍊意志、奮發向上的通俗讀物。今天,跟著昭君一起讀《菜根譚》經典詩句,讓心靈豁然開朗,遇見最好的自己。
  • 《菜根譚》中的五大人生哲學
  • 《菜根譚》經典勵志語錄,送給每一個迷茫拼搏中的自己,及時止損
    《菜根譚》是中國為人處世三大奇書之一,成書於明朝,是一部收集編著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時至今日,《菜根譚》的許多經典名句
  • 讀懂《菜根譚》經典12句,人生豁然開朗
    《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對於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它的文字簡煉明雋,兼採雅俗。採儒、道、佛三家之精髓,以儒道為核心,擁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大道;融處世哲學,生活藝術,審美情趣於一體;它似語錄,卻擁有語錄所沒有的趣味;它似隨筆,卻擁有隨筆所不及的整飭。它是一部文辭優美、含義深邃的讀物,更是一部陶冶人之情操、磨鍊人之意志、催人奮發向上的優秀文學作品。
  • 菜根人生——悟明代奇書《菜根譚》
    讀了一本明代洪應明著的《菜根譚》。仔細品來,頗有味道。古人云:「性定菜根香」,菜根者,棄物也,如此書,多不為人知;而菜根之香,非性定者莫能解;如此書,唯靜心沉玩者;才可得其旨。尤其是與君子相處,更應行禮謙之道,《論語-裡仁》篇「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所以待君子不難於恭而難於有禮。「滿招損,謙受益」,水滿則溢,月盈則虧;知盈虛之道,才能適時而動,運天地於掌中,仁人心地寬舒,容納眾生萬物,盈則思虧,虛時不餒;此為為人處世之道,亦是享受生活的通幽之徑。——修身養性,超然物外,學萬法自然之術。
  • 菜根譚的處世之道:冷眼觀人,冷耳聽語
    《菜根譚》中說道:「冷眼觀人,冷耳聽語,冷情當感覺,冷心思理」,四個「冷」字道出了知人知己的學問。凡事一定要靜,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用自己的耳朵傾聽,不動聲色,冷靜思考,透過現象看看本質。《史記·張儀列傳》裡面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有兩隻老虎和兩頭牛,也有一位捕獵者卞莊子想殺這兩隻老虎。
  • 《菜根譚》大智慧:做人要存一點素心
    《菜根譚》為語錄體,讀之朗朗上口,其絕大多數人生感悟直到今天仍有指導為人處世的現實意義,這或許是它流傳不衰的緣故吧。 閒暇之時,我常坐陋室,手捧「菜根」,反覆咀嚼,回味悠長,就像生活中那些看似平淡無奇的道理,用心品味,就會發現這些道理質樸純真,充滿意味。
  • 《菜根譚》:吃些虧處原無礙,退讓三分也無妨!
    這是《菜根譚》裡的一首詩,短小精悍的小詩裡透著處世的境界和智慧。工作和生活中,多吃點虧,才能夠看到更美的風景,不要時時處處斤斤計較,有時候貪小便宜吃大虧。要想進步先要學進退步,成熟的麥穗,要懂得低頭和彎腰,才會在秋天收穫沉甸甸的果實。狹路相逢勇者勝,這句話,並不適合在職場,只適合在戰場。
  • 國學菜根譚取名:240個菜根譚裡聰明上進、奮發自強的名字
    江南易林從《菜根譚》中精心整理了240個寶寶名字,個個富有為人處世的哲學智慧,對寶寶人生很有幫助,家長朋友不妨閱讀下文,獲得取名靈感。意白出處:白雲意懶,偏來僻處媚幽人-閒適-菜根譚「意白」選自《菜根譚-閒適》,這句話的意思是:白雲慵懶,偏要去僻靜的地方與人相會。這是一種愜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