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了《菜根譚》的人,為人處世一般都高人一等

2021-01-12 LF藍澈夫人

文 | LF·藍澈夫人

引言

①《菜根譚》原文

用人不宜刻,刻則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濫,濫則貢諛者來。

風斜雨急處,要立得腳定;花濃柳豔處,要著得眼高;路危徑險處,要回得頭早。

節義之人濟以和衷,才不啟忿爭之路;功名之士承以謙德,方不開嫉妒之門。

士大夫居官,不可竿牘無節,要使人難見,以杜幸端;居鄉,不可崖岸太高,要使人易見,以敦舊好。

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則無放逸之心;小民亦不可不畏,畏小民則無豪橫之名。

②《菜根譚》白話含義

用人要寬厚不能太刻薄,如果太刻薄,那些想為你效力的人會離去。交朋友不能沒原則,如果胡亂交友,那麼善於逢迎獻媚的人就會來到你的身邊。

在風暴雨的惡劣環境中,要站穩自己的腳跟,才不會跌倒;在花鶯柳燕的溫柔鄉,要放眼高處,才不會被眼前的美色衝昏頭腦;在遇到危險的時候,要猛然回頭,才不會深陷其中。

有品行的人要用謙和與誠懇來調和,才不會留下引起激烈紛爭的隱患;功成名就的人要保持謙恭和藹的美德,這樣才不會招人嫉妒。

讀書人在做官的時候,與別人的書信往來不可漫無節制,對有所求的人要儘量少見,以避免那些投機取巧的人有機可乘;退職賦閒的時候,不能過於清高,要態度平和使人容易接近,才能和親族鄰裡增進感情。

對於德高望重的人不能不敬畏,因為敬畏他們就不會有放縱輕浮的想法;對於平民百姓也不能沒有敬畏之心,因為敬畏平民百姓就不會有豪強蠻橫的惡名。

深入解讀《菜根譚》| 拿捏好「分寸」

科學界有一個關於分寸的定論叫「黃金分割」,就是最具有美學價值的比例,也是我們人類的視覺感到最舒服的造型。

其實在生活當中,黃金律幾乎無處不在:旗幟的長寬,人體上下部的長短,窗子的大小,一天當中氣溫冷暖的比差,甚至陽光的強弱……

都有一個科學的定律在發揮作用,這也就是人生的分寸。

生活中沒有了分寸,就好比魚兒失去了水,它將使我們的人生出現許多磕磕碰碰。

東漢以後開始出現佛祖的塑像,但究竟要塑成什麼樣子,直到魏晉南北朝時還沒有確定。據說,南朝劉宋宗室子弟曾經鑄造了一座銅佛像,準備安置在寺內供人瞻仰祭拜。

當這個一丈六尺高的佛像鑄成之後,前來瞻仰的人都覺得佛像怪怪的,不夠莊嚴。大家七嘴八舌,說什麼的都有,都認為應該對佛像進行修整。

這項工程執行起來不是那麼容易的,有人提議請知名的隱士戴顒出出主意。戴顒看了之後對眾人說:「不是臉太瘦,而是肩膀太肥。」於是,工匠們就照著戴顒的指點,立刻將佛像的肩膀進行消減。

經過一番削削打打之後,佛像的比例最終協調起來,佛像的臉龐也不再顯得瘦削,大家都覺得相當滿意。這種比例和度,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分寸。比例適合、分寸適度,美感、格調自然就會顯現出來。

儒家中庸之道的精髓,即「不偏不倚,過猶不及」的思想。說到底也是拿捏分寸的問題,為人處世、待人接物,處處滲透著拿捏分寸的火候。

說話的生疏深淺、辦事的輕重緩急、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處世的高低姿態,都體現在分寸的把握上。做人做到恰如其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做事做到恰到好處,是人生的最大學問。把握好了做事的分寸,就等於掌握了自己的命運。

俗話常說:「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

這個社會競爭日益激烈,每個人都想著如何能夠出人頭地,都想著技壓一籌,成為人上之人,所以不免要高調行事,不免要高調做人。可是,越高調反而越容易成為他人攻擊的對象,越強勢越容易被人排擠。

我們如果擁有過人的能力,擁有高於常人的智慧、地位、財富和名聲,這些都是很好的競爭優勢,但是如果不能善用這些優勢,那麼優勢最終很可能會成為劣勢。

因此,做人還是得掌握分寸,懂得隱匿自己的鋒芒。

只有這樣,才會讓其他人放下防備之心,才能夠為自己贏得更多的生存空間。

生命閃光處,不一定是草長鶯飛時;人生得意時,不一定是踏花歸來處。人生的成敗興衰,濃淡緩急,無不在把握分寸中見分曉。

歡迎各位喜歡閱讀紙質書籍的讀者,點擊文中《菜根譚》書籍卡片訂購,一同探索《菜根譚》書籍中的處世之道。

相關焦點

  • 越是有智慧的人,往往有這三個特徵,為人處世高人一等!
    因為苦的時候沒人幫,才學會自強;因為哭的時候沒人理,才學會堅毅。自己沒本事,軟弱給誰看?自己有本事,誰的臉色都不用看。靠天、靠地、靠父母,都不如靠自己,越是有智慧的人,往往有這三個特點,為人處世高人一等:1、認清自己。
  • 《菜根譚》:四句處世箴言,讀懂智慧一生!
    文/飛魚《菜根譚》是元末明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其中,你可以找到暗藏處世的智慧和玄機,明白人生的意義,讀完之後會讓人心情豁然開朗。今天給大家解讀《菜根譚》經典的四句話。
  • 《菜根譚》10句經典,嚼得菜根,百事可為,感悟為人處世的智慧
    《菜根譚》10句經典,嚼得菜根,百事可為,感悟為人處世的智慧!1、鶴立雞群,可謂超然無侶矣。【大意】鶴在雞群中,可以說是卓越超群沒有誰能比得上了。然而進一步看大海中的大鵬鳥,鶴就顯得非常渺小了。再進一步與飛翔在高空中的鳳凰相比,就更顯得鳳凰高遠不可及了。所以品行高潔、品德修養高超的人常常非常謙虛,有崇高品德的人大多不會居功自傲、自以為是。
  • 胡雪巖:為人不忘本,處世不忘恩
    做人丟了根本,也就失了人品。一個人要成事,僅靠才華出眾是不夠的,還要有上等的人品。年輕時,家中長輩生病,胡雪巖去藥店抓藥,卻發現藥是發黴變質的。藥店的夥計說:「本店只有這種藥,你若要好藥,儘管自己開家藥店!」多年後,胡慶餘堂開張之際,胡雪巖親筆題寫了「戒欺」匾額。他說:「凡百貿易均著不得欺字,藥業關係性命,尤為萬不可欺。」
  • 好書推薦:《菜根譚》10大經典名句,感悟為人處世的智慧!
    《菜根譚》是明朝道人洪應明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它糅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無為思想和佛教的出世思想,是一部有益於人們陶冶情操、磨鍊意志、奮發向上的通俗讀物,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書中的十大經典名句。
  • 讀懂《菜根譚》經典10句,人生豁然開朗
    《菜根譚》是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其中透著禪的意蘊,藏著道的機鋒、儒的義理,讀後使人氤氳蒙蔽的心靈豁然開朗。今天,跟著詩詞君一起讀《菜根譚》經典十句,讓心靈豁然開朗,遇見最好的自己。眾人以順境為樂,而君子樂自逆境中來,眾人以拂意為憂,而君子憂自快意中起。蓋眾人憂樂以情,而君子憂樂以理也。
  • 警世賢文 | 《菜根譚》:以平凡心,悟處世道
    一本《菜根譚》,明代洪應明以精煉雋秀、雅俗共賞的文字,道出了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的人生寶訓,如和風細雨滌蕩心靈。工作之餘,沏一杯清茶,細味《菜根譚》,菜根會越來越香,心智會越來越明。大意:權利財勢,以不接近這些的人為清白,接近而不受汙染就更為清白;權謀術數,以不知道的為高明,知道而不使用就更為高明。心事宜明,才華須韞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 讀懂《菜根譚》這3句話,句句暗含處世智慧,細思豁然開朗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菜根譚》是明代奇人洪應明所著的一部論述修身處世、待人接物的格言集,經過歷史長河的洗禮,就像一顆瑰麗無比的明珠。常言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菜根譚》之所以被稱為奇書,是因為它濃縮了中國幾千年的處世智慧和技巧。讀書,不僅在於讀,更在於悟。
  • 「菜根譚」關於修身、處世、待人、接物的經典語錄集
    中國人幾千年來做人處事的智慧結晶幾乎都歸納在一本書裡面,這本書叫《菜根譚》,如果想做一個世事洞明通達的人,那麼《菜根譚》一定要讀。《菜根譚》是明朝洪應明編寫的一本關於修身、處世、待人、接物的經典語錄集,書中語錄對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作用。
  • 《菜根譚》名言20句,句句處世經典!
    《菜根譚》這本書似乎是不怎麼需要介紹的,因為很多人知道,也有很多人讀過。
  • 讀懂《天道》中的思維,你也可以成為高人
    所以你必須提高努力自己的思維層次,其實你讀懂《天道》的NT思維,悟透它,你也可以成為高人」在微信群跟「心富財來」分享這些話的人,是一個特別低調的老總,他以前做傳統的實體生意,幾次破產,幾次翻身,40多歲後,因悟透了《天道》高人的思維模式,開始進入陌生的網際網路行業,運用《天道》這NT思維模式進行巧妙的布局,最終賺到了網絡一大桶金,並一直持續盈利到現在
  • 有智有謀,做人本領高人一等的星座,實力出眾!
    生而為人,每個人都被賦予生命。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著做為人的覺悟。有些人的存在,反而給社會增添了麻煩。而有些人的存在,促進了社會文明的進步發展。是啊,畢竟每個人的思維都不同。內心所包含的能量也不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機會成為真正的人。
  • 是誰賦予了「洋人」高人一等的權利?
    近年來,「洋人至上」的新聞不斷的湧入公眾視野,「英國『洋女婿』轉機回國拒絕集中隔離,社區居委會『妙招』解難題」、「留學生受傷住院,國內某知名高校安排本校學生輪流照顧」、「某地3名外國人插隊核酸檢測並叫囂:中國人出去」……在引發人們的激烈討論之後,我們不得不反思:是誰賦予了「洋人」高人一等的權利
  • 伴讀 | 為人厚道,自帶光芒
    我果為巨海長江,何患橫流汙瀆之不能容納?」如果我是烘爐,不抱怨鐵石笨重,關鍵看自己有無冶煉的能力。如果我是江海,不要抱怨溪流汙濁,關鍵看自己能否包容。厚道的人,從不抱怨周遭如何昏暗,因為他們自帶光芒,這光芒,足以給身邊的人帶來溫暖和明亮。
  • 《菜根譚》裡的10句智慧名言,為人處世必看
    那些喪失自己原則和立場,攀附權勢的人,表面上可能是風光無限,光鮮一時。可是時間和歷史從來都是公平的使者,在歷史的長河中那些人如同流沙一般被衝進的時間的流裡,消逝的無影無蹤。而那些堅守道德的人在歷史的長河中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明珠,發出熠熠的光輝,光彩奪目,被載入歷史的名冊中。
  • 千古奇書《菜根譚》,字字珠璣,充滿人生智慧,令人讚不絕口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煌煌巨著不勝枚舉,每一部巨著中蘊含著古人的大智慧,教會我們修身處世之道。雖然時代在變,但這些巨著經久不衰,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學習專研,因為這些著作背後有著直抵人心的大道。《菜根譚》一部傳世名作,被譽為「史上最治癒的書」,曾經為無數迷茫中人撥開雲霧,堪稱一奇書。
  • 國學菜根譚取名:240個菜根譚裡聰明上進、奮發自強的名字
    名字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父母可以將上進、自強的內涵融入到寶寶名字中,這樣何嘗不是一種具有長遠意義的事情。江南易林從《菜根譚》中精心整理了240個寶寶名字,個個富有為人處世的哲學智慧,對寶寶人生很有幫助,家長朋友不妨閱讀下文,獲得取名靈感。
  • 《菜根譚》寓言——蝸牛角上較雌雄!
    「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菜根譚》是明朝洪應明先生的著作,裡面的箴言融合了道家和儒家的思想精華,辭藻優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的講述了關於學問修養、為人處世等方方面面的人生哲學。有人認為,《菜根譚》與《三國演義》、《孫子兵法》等具有同等的文化地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
  • 真正的高貴,不是高人一等
    小時候讀海明威,也沒記住什麼,倒是對一句話印象特別深:真正的高貴,不是高人一等,而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 《菜根譚》大智慧:做人要存一點素心
    嚼菜根滋味者,必是淡定執著、寵辱不驚之人;得菜根智慧者,必是涵養品德、大智大勇之士;踐菜根真行者,必是金玉人品、濟世經邦之才。 《菜根譚》為語錄體,讀之朗朗上口,其絕大多數人生感悟直到今天仍有指導為人處世的現實意義,這或許是它流傳不衰的緣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