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想吃下年銷200億的市場,一文看懂中泰紅牛的4年戰事糾葛

2021-01-12 騰訊網

(文章來源於財經無忌)

文 | 小象冒冒

四方協議對壘三罐紅牛,年銷過200億元的市場、品牌正耗於一場糾紛。

「三罐紅牛」背後的4年戰事

起於2016年的爭執,被認為是「王老吉」商標之爭後中國最引人注目的快速消費品行業商業訴訟案例:中國紅牛商標、股權及相關權益之爭,最近又起波瀾——戰火燃於貨架上三種看起來幾乎一模一樣的紅牛。

10月29日,山東省棗莊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裁定,依據紅牛公司提交的證據,要求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停止並且不得繼續在中國境內生產、銷售紅牛飲料產品。

11月18日,泰國天絲髮布了一則《天絲集團聲明:強烈譴責嚴彬方利用合資公司發布不實聲明混淆視聽並從事不法經營》的聲明,「有意欺騙法院」「惡意投訴」「散布謊言」等情緒化言辭激烈,並直指華彬集團董事長嚴彬。

11月20日,中國紅牛代表律師團隊予以反擊,詳呈銷售禁令裁定生效及複議細節,並稱目前律師已取證完畢,並將代表華彬集團董事長嚴彬及中國紅牛向泰國天絲及相關人士提起侵犯名譽權訴訟,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兩家公司對簿公堂始於2016年9月。據媒體報導,當時還在談判中的泰國天絲在黑龍江、廣東、浙江等多地以商標侵權為由,發起對合作20年的合作夥伴中國紅牛及供應商、銷售商的訴訟。

2019年4月以來,泰國天絲重用其前商務諮詢顧問和中國紅牛前任總經理為合作夥伴,在中國市場陸續推出兩款「紅牛」,三個產品,即紅牛安奈吉和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進口版和國內版,與中國紅牛公開叫板。

前者是幾經周折授權拿到「曜能量」保健食品批文後改裝上市;後者則是沒有保健食品批文的普通飲料。

和暢銷20餘年的「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相比,天絲的3款產品在包裝、裝潢、售價、陳列上幾乎全部貼近中國紅牛。

據中國紅牛律師稱,這場蹭市場的「零和博弈」,為其帶來了20億元的損失。而棗莊中院的一紙裁決,是4年來人民法院首次對中國紅牛手中四方《協議書》真實性與有效性的認定。

50年《協議書》是根本分歧

一個值得細品的細節是,棗莊中院此次發布「裁定」的核心證據,是中國紅牛出具的,於1995年11月10日,由中國紅牛、泰國天絲與兩家國企四方共同籤署的《協議書》。

關於中國紅牛經營權的糾紛,嚴彬及中國紅牛團隊與泰國天絲最為根本的分岐在於:1995年許書標先生代表泰國天絲和嚴彬商談創建中國紅牛,並將中國市場此後五十年市場開發經營權授予中國紅牛公司的承諾,以及由此形成的協議書等文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隨著中國紅牛法務團隊對自身訴訟核心邏輯的不斷完善,圍繞著1995年中國紅牛四方《協議書》和合資公司成立時的《合資合同》所構成的一系列證據鏈,已經完整。

《協議書》和《合資合同》清晰地承諾了一系列關鍵性的要素:

1、中國紅牛的存續期限是五十年;

2、在存續期內,中國紅牛享有在中國境內獨家生產、銷售的權利;

3、紅牛產品商標是合資企業資產的一部分。

在10月的判決中,這張《協議書》,不僅得到了當時中國紅牛、泰國天絲之外的籤署者,即中國食品工業總公司、深圳中浩集團的認定,更被法院程序認定有效。

紅牛輝煌的現在,離不開2個人物

第一、是「紅牛」飲料發明人許書標。1922年許書標出生於海南,後來去往泰國。原本,許書標只是一個藥品的推銷員,在創業期間,他做出了能讓人「提神醒腦」的功能飲料,這就是紅牛的雛形。後來與奧地利迪特裡希·梅特舒茲商人合作,在迪特裡希·梅特舒茲主導經營下,將一個泰國品牌推向全球,並給紅牛奠定了能量飲料霸主地位。

90年代初,許書標有了將紅牛引入中國的想法。1993年,他回到家鄉海南,投資了一家紅牛工廠。據消息稱,當時投資該工廠的大股東另有其人。

這筆在文昌的投資,因為缺乏必要的前期調研,在產品出來之後,被媒體曝光說有問題,當時中央電視臺有報導,大意是說紅牛這種在泰國必須到藥店買的產品,居然在海南的普通零售店就能買到。這使得許書標的工廠一度被關停。

這也許是一件小事。但是,透過這樣的事實,許書標清晰地認識到,被曝光、關停背後,自己的不足:對於中國缺乏了解,對於改革開放中的中國市場駕馭不足。為此,他需要一個有資源、有才幹的中國合伙人,和他一起把「紅牛」做大——他願意分享自己的平臺和品牌。

而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沒有這個選擇,也許「中國紅牛」的奇蹟,永遠不會有。

第二、常住國內的華彬董事長嚴彬。上個世紀90年代,嚴彬認識許書標前,在泰國已經做得風生水起。二人合作時,嚴彬的泰國華彬集團已經是非常有影響力的企業。

嚴彬70年代中學畢業後,帶著92元從山東來到泰國,白手起家。這段不凡的歷程,給了他重信守諾的品質,讓他在泰國華人商圈甚至中泰經濟交流中頗有人緣。

更重要的是,當時中國市場對這款泰國「藍領工人產品」的接受度一無所知。在這種前提下,嚴彬敢於獨立面對所有市場開發的困難。而他藉由國內市場洞察,向許書標提出了建立中國高端功能飲料品牌的思路,整合各路資源,使紅牛處於「未戰而先勝」的地位。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二人結識,成為一生的合作夥伴。

值得品味的,是二者的高度互信:

據媒體信息,二人合作之初,許書標不僅同意泰國紅牛公司地址設在華彬公司,也就是在曼谷的素坤逸路華彬大廈內。而且同意泰國紅牛的公章由嚴彬掌管。

許書標、嚴彬,可以說是第一批旅外華商的代表。因為深受中國傳統商業道德倫理薰陶,他們日常遵循的是門第文化(海南)、儒家文化(山東)的信條。團結、誠信、道義,是他們在追逐商業利益時的價值觀基礎。

如果沒有這一基礎,嚴彬不會因為許先生的一句承諾,就把全部身家押在紅牛產品的中國市場開發上。同樣,沒有誠信和道義信條約束,許書標也不會多年以來對嚴彬在國內市場的開發過程中始終如一地支持。

正是因為有高標準的商業道德,他們這一代人,可以形成自己的商業邊界,成就一番數十年的事業。他們的胸懷,讓他們彼時無需小心翼翼地添加法律條款,來約束彼此。

中國的消費者看重商譽,這種商譽基於企業家和大量員工的投入。

以現年34歲的中國紅牛湖北生產基地一線員工劉磊為例,他11月24日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劉磊2004年以實習生身份加入中國紅牛,2006年調入湖北生產基地,歷任生產線關鍵崗位操作工、配料組長、工序質量巡檢員等職務。

由於工作表現優異,2010年4月被評為「鹹寧市勞動模範」稱號,2015年4月被評為「湖北省勞動模範」稱號,一步一個腳印成為「全國勞動模範」,接受了黨和國家對平凡勞動者的最高榮譽。

中國商道的一大核心,是誠信。大風起於青萍之末。25年前的法律文書也許不如現今完善,但是,誠摯的意願和樸實的商業道德卻溢滿字裡行間。今天,我們可以去寫嚴密的法律文書,去謀刁難的法律手段,但那已與人心無關。否定歷史也意味著背叛。

相關焦點

  • 天絲集團:堅定中國市場投入 紅牛為中泰經貿往來添活力
    1982年,經典的金罐紅牛產品出口到新加坡,這也就是後來進入中國市場的紅牛產品的前身。1987年許書標和奧地利商人迪特裡希·馬特希茨推出了紅牛國際版,紅牛走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天絲集團與中國淵源深厚,隨著紅牛在國際上取得成功,1993年許書標受邀來華發展,在許氏家族的祖籍所在地海南省成立了海南紅牛飲料有限公司,並首次在國內使用中文「紅牛」命名。
  • 紅牛正在用紅牛搞垮紅牛
    一 點 動 靜 都 沒 有 。因為他們都沒採購,只有某瓜視頻在獨播。當年火遍大江南北的節目,到了第九年,已經徹底肝不動了。陪著它一起涼的,還有當年的冠名商加多寶。好聲音頭4年,加多寶冠名費砸了8個億。等到一切塵埃落定的時候,最壞的情況是,我們可能再也喝不到小時候的紅牛,而紅牛可能會變成下一個加多寶。今天在中國飲料裡,紅牛是個什麼地位?這麼說,可口可樂旗下所有產品,2019年在中國賣了407億。
  • 中國紅牛37億索賠被駁回 轉而起訴泰國天絲旗下公司侵權
    而廣州曜能量正是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下稱「泰國天絲」)在2017年收購的空殼公司,並藉此推出紅牛安奈吉與中國紅牛的戰馬抗衡。此前,11月25日,北京高級人民法院對紅牛商標案作出一審判決,駁回中國紅牛全部訴求,中國紅牛暫時敗北。自2016年泰國天絲宣布中國紅牛商標到期之後,中國紅牛和泰國天絲的商標之戰正式開始。
  • 25年進化,揭秘中國紅牛成功的秘密
    初入中國時的艱辛創業 上個世紀90年代初,祖籍海南的泰國天絲創始人許書標想獨自來大陸建廠,但因為對彼時中國市場和政策都不熟悉,最終折戟而返。直到遇到華彬集團創始人嚴彬,紅牛飲料才進入中國。
  • 中國「紅牛」,離消失還剩多久?
    隨著南北稻香村、江小白、王老吉與加多寶等諸多品牌糾紛相繼落幕後,歷年來頗受關注的「中泰紅牛之爭」亦行至尾聲。1月5日,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下稱「天絲集團」)發布聲明稱,最高院終審駁回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紅牛」)的上訴請求,維持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審判決,再次明確「紅牛系列商標」權屬天絲集團所有。
  • 兩罐紅牛誰正宗?紅牛內戰白熱化,價格戰或一觸即發
    一年賣出200多億的紅牛向市場宣告其在功能飲料市場的霸主地位。但車開太快難免翻車。2016年,紅牛商標所屬方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一紙訴狀將中國「牽牛人」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告上法庭,前者決定不再授權後者生產銷售紅牛。賣了20年紅牛突然不讓賣了!「牽牛人」不願意,反斥泰國天絲是偷取勝利果實的「摘桃人」,由此,一場關於誰是紅牛真正主人的內戰打響,一打就是3年,至今案件沒有定論。
  • 繼紅牛之後,又一泰國飲料品牌搶佔中國市場,銷售額2年暴漲43倍
    文:阿慧許多人在運動後或疲勞時喝能量飲料來恢復體力。目前,國內功能性飲料品牌並不多,但市場增長速度非常快,很多企業想要分一杯羹,紛紛開始在功能性飲料行業布局。1999年,薩西恩賽哈西特創立了達灣頂德國啤酒屋,專門經營德國啤酒和泰國菜。2002年,薩西恩賽哈西特和歌手朋友阿德一起為歌迷開發了一種新的飲料卡拉寶。2018年,卡拉寶在中國的營業收入達到10.19億泰銖,比2016年的2.3億泰銖增長了43倍。所以問題是,為什麼卡拉寶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如此之短,卻仍能後來居上?
  • 中國紅牛25年,反轉再反轉
    並通過李若明與當地政府的洽談,確認了許書標投資失敗的最重要原因,是保健食品的生產許可問題,只有拿到這個許可,才能在中國市場上推出紅牛功能性飲料,而泰國天絲想以外資公司身份獲得中國政府審批困難重重。1995年1月初,許書標與嚴彬再次會談,極力邀請後者與其合作,希望藉助嚴彬對中國政策的了解,協助辦理保健食品生產資質等許可手續,解決進入中國市場的難題。
  • 中國紅牛真挺不住了?
    2003年,中國紅牛銷售突破10億,2012年銷售規模突破百億,2014年之後,年銷售保持200億元左右,成為中國飲料市場上,除可口可樂之外,唯一一個連續多年年銷售200億元的大單品。巔峰時期,中國紅牛佔據中國功能飲料罐裝市場80%以上份額。斑馬消費梳理發現,當初紅牛進入中國市場前,中泰雙方對品牌名曾有過爭執。
  • 市場現三款「紅牛」,2020年功能飲料市場要變天?
    從一個紅牛的一家獨大,到兩個紅牛,三個紅牛的市場爭奪,功能飲料市場所面臨的變化空前絕後。從紅牛商標問題之後,到現在紅牛、紅牛安奈吉、原裝進口紅牛在市場上的齊頭並進,功能飲料市場的變化到底有多大?被激活的功能飲料市場!在2016年以前,說到功能飲料市場都會說80%的市場是屬於紅牛的。
  • 商標糾紛未完結 中泰紅牛大戰一觸即發 泰國天絲在華再投10億搶市場
    中方和泰方圍繞一罐紅牛的爭奪戰正打得不可開交,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決鬥中,孰勝孰敗不僅要看戰術還要看「武力」。5月19日,全球紅牛品牌及「紅牛」商標的創始者和所有者泰國天絲集團宣布,未來三年將對其在華業務進行一系列投資,總額高達10.6億人民幣。
  • 中國紅牛還能挺多久?商標不被允許使用將遭滅頂之災
    他說服紅牛創始人許書標,將紅牛飲料引入中國,開啟了中國功能飲料市場格局,嚴彬也成為公認的「中國功能飲料之父」。2003年,中國紅牛銷售突破10億,2012年銷售規模突破百億,2014年之後,年銷售保持200億元左右,成為中國飲料市場上,除可口可樂之外,唯一一個連續多年年銷售200億元的大單品。巔峰時期,中國紅牛佔據中國功能飲料罐裝市場80%以上份額。
  • 「中國紅牛」失意,下一個現金牛在哪?
    作者丨啾一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持續數年的紅牛商標糾紛案於去年12月終審宣判,最高人民法院明確天絲集團(下稱「泰國紅牛」)為紅牛系列商標的所有者。自2014年「泰國天絲」和「中國紅牛」之間的矛盾逐漸白熱化開始,「中國紅牛」就已開始受到影響,銷售業績跌宕起伏。對於「中國紅牛」來說,不能再使用紅牛商標,公司將會受到嚴重打擊。中國紅牛一直是華彬集團的「現金牛」,年銷售收入佔華彬集團收入九成以上。巔峰時期,中國紅牛佔據中國功能飲料罐裝市場80%以上份額。
  • 中國出海界的「Zara」:國內多數人不知,卻年銷200億!
    在網際網路界,我想很少有人會知道這個品牌的存在。大家可能會認為它太低調了,肯定不是一個好的貨色,以至於擺不上檯面。但實際上,在低調背後,其實藏著你不知道的奢華。今年8月,SHELN背後的快時尚公司,就像當年的諾曼第登陸一樣,趁著夜色,悄悄完成了E輪融資。市場估值,更是超過了150億美元。
  • 一個「紅牛」倒下了,還會有下個「紅牛」站起來嗎?|財智熱點
    在達喀爾的沙漠裡,在紐伯格林的賽道中,在3萬8千多米的平流層上,在很多加班人的電腦旁,都能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紅牛。就和那句廣告詞一樣,每當困了、累了的時候很多人都喜歡喝一罐紅牛。不過遺憾的是,我們未來在國內很可能買不到紅牛了。
  • 紅牛「奪子」大戰升級 泰國天絲股東身份存爭議 強制清算中國紅牛...
    5月29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國際商事法庭在西安公開開庭審理原告泰國華彬國際集團公司與被告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紅牛)及第三人英特生物製藥控股有限公司股東資格確認糾紛一案。各方當事人就案涉7%股權的出資情況成為案件焦點。(華夏時報)   爭論數年,誰才有資格賣紅牛的問題仍然沒有答案。
  • 金罐紅牛商標再惹爭議 功能飲料市場誰主沉浮?
    隨著雙方的針鋒相對,某種程度上,華彬在功能飲料市場的影響力和市場份額會受到削弱。 在此背景下,華彬對外公布年中「成績單」,2020年上半年,其運營的5個品牌銷售額為143.26億元,完成了全年任務約58%。與去年同期相比,華彬快消品全品銷售額下降控制在4.7%左右。
  • 沸騰25年:中國紅牛進化簡史
    中國紅牛的創建與發展就有著這樣的因緣際會。上個世紀90年代初,祖籍海南的泰國天絲創始人許書標先生想獨自來大陸建廠,但因為對彼時中國市場和政策都不熟悉,最終折戟而返。直到遇到華彬集團創始人嚴彬先生,紅牛飲料才進入中國。
  • 中泰建交45周年泰國駐華大使親臨2020進博會天絲集團紅牛展位
    天絲集團攜紅牛亮相進博會並首次展示全球「品牌之家」產品線   全球紅牛品牌及「紅牛」商標的創始者和所有者 -- 泰國天絲集團亮相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展示了包括紅牛以及集團旗下全球「品牌之家」裡多元化的產品組合。
  • 中國紅牛2020年銷售額超228億
    12月25日,中國紅牛官方公眾號發布信息顯示,截至12月24日,2020年銷售額超過228億,同比增長約5億元,完成年初設定的銷售目標。華彬快消品相關負責人當時表示,今年3月中旬以來,消費市場才逐漸回暖,華彬快消品克服困難,在終端加大投入,努力追趕全年的銷售進度,可以說形勢很不尋常,這個成績來之不易。2020年12月25日,是中國紅牛25歲生日。25年來,「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累計銷售額突破2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