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於財經無忌)
文 | 小象冒冒
四方協議對壘三罐紅牛,年銷過200億元的市場、品牌正耗於一場糾紛。
「三罐紅牛」背後的4年戰事
起於2016年的爭執,被認為是「王老吉」商標之爭後中國最引人注目的快速消費品行業商業訴訟案例:中國紅牛商標、股權及相關權益之爭,最近又起波瀾——戰火燃於貨架上三種看起來幾乎一模一樣的紅牛。
10月29日,山東省棗莊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裁定,依據紅牛公司提交的證據,要求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停止並且不得繼續在中國境內生產、銷售紅牛飲料產品。
11月18日,泰國天絲髮布了一則《天絲集團聲明:強烈譴責嚴彬方利用合資公司發布不實聲明混淆視聽並從事不法經營》的聲明,「有意欺騙法院」「惡意投訴」「散布謊言」等情緒化言辭激烈,並直指華彬集團董事長嚴彬。
11月20日,中國紅牛代表律師團隊予以反擊,詳呈銷售禁令裁定生效及複議細節,並稱目前律師已取證完畢,並將代表華彬集團董事長嚴彬及中國紅牛向泰國天絲及相關人士提起侵犯名譽權訴訟,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兩家公司對簿公堂始於2016年9月。據媒體報導,當時還在談判中的泰國天絲在黑龍江、廣東、浙江等多地以商標侵權為由,發起對合作20年的合作夥伴中國紅牛及供應商、銷售商的訴訟。
2019年4月以來,泰國天絲重用其前商務諮詢顧問和中國紅牛前任總經理為合作夥伴,在中國市場陸續推出兩款「紅牛」,三個產品,即紅牛安奈吉和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進口版和國內版,與中國紅牛公開叫板。
前者是幾經周折授權拿到「曜能量」保健食品批文後改裝上市;後者則是沒有保健食品批文的普通飲料。
和暢銷20餘年的「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相比,天絲的3款產品在包裝、裝潢、售價、陳列上幾乎全部貼近中國紅牛。
據中國紅牛律師稱,這場蹭市場的「零和博弈」,為其帶來了20億元的損失。而棗莊中院的一紙裁決,是4年來人民法院首次對中國紅牛手中四方《協議書》真實性與有效性的認定。
50年《協議書》是根本分歧
一個值得細品的細節是,棗莊中院此次發布「裁定」的核心證據,是中國紅牛出具的,於1995年11月10日,由中國紅牛、泰國天絲與兩家國企四方共同籤署的《協議書》。
關於中國紅牛經營權的糾紛,嚴彬及中國紅牛團隊與泰國天絲最為根本的分岐在於:1995年許書標先生代表泰國天絲和嚴彬商談創建中國紅牛,並將中國市場此後五十年市場開發經營權授予中國紅牛公司的承諾,以及由此形成的協議書等文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隨著中國紅牛法務團隊對自身訴訟核心邏輯的不斷完善,圍繞著1995年中國紅牛四方《協議書》和合資公司成立時的《合資合同》所構成的一系列證據鏈,已經完整。
《協議書》和《合資合同》清晰地承諾了一系列關鍵性的要素:
1、中國紅牛的存續期限是五十年;
2、在存續期內,中國紅牛享有在中國境內獨家生產、銷售的權利;
3、紅牛產品商標是合資企業資產的一部分。
在10月的判決中,這張《協議書》,不僅得到了當時中國紅牛、泰國天絲之外的籤署者,即中國食品工業總公司、深圳中浩集團的認定,更被法院程序認定有效。
紅牛輝煌的現在,離不開2個人物
第一、是「紅牛」飲料發明人許書標。1922年許書標出生於海南,後來去往泰國。原本,許書標只是一個藥品的推銷員,在創業期間,他做出了能讓人「提神醒腦」的功能飲料,這就是紅牛的雛形。後來與奧地利迪特裡希·梅特舒茲商人合作,在迪特裡希·梅特舒茲主導經營下,將一個泰國品牌推向全球,並給紅牛奠定了能量飲料霸主地位。
90年代初,許書標有了將紅牛引入中國的想法。1993年,他回到家鄉海南,投資了一家紅牛工廠。據消息稱,當時投資該工廠的大股東另有其人。
這筆在文昌的投資,因為缺乏必要的前期調研,在產品出來之後,被媒體曝光說有問題,當時中央電視臺有報導,大意是說紅牛這種在泰國必須到藥店買的產品,居然在海南的普通零售店就能買到。這使得許書標的工廠一度被關停。
這也許是一件小事。但是,透過這樣的事實,許書標清晰地認識到,被曝光、關停背後,自己的不足:對於中國缺乏了解,對於改革開放中的中國市場駕馭不足。為此,他需要一個有資源、有才幹的中國合伙人,和他一起把「紅牛」做大——他願意分享自己的平臺和品牌。
而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沒有這個選擇,也許「中國紅牛」的奇蹟,永遠不會有。
第二、常住國內的華彬董事長嚴彬。上個世紀90年代,嚴彬認識許書標前,在泰國已經做得風生水起。二人合作時,嚴彬的泰國華彬集團已經是非常有影響力的企業。
嚴彬70年代中學畢業後,帶著92元從山東來到泰國,白手起家。這段不凡的歷程,給了他重信守諾的品質,讓他在泰國華人商圈甚至中泰經濟交流中頗有人緣。
更重要的是,當時中國市場對這款泰國「藍領工人產品」的接受度一無所知。在這種前提下,嚴彬敢於獨立面對所有市場開發的困難。而他藉由國內市場洞察,向許書標提出了建立中國高端功能飲料品牌的思路,整合各路資源,使紅牛處於「未戰而先勝」的地位。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二人結識,成為一生的合作夥伴。
值得品味的,是二者的高度互信:
據媒體信息,二人合作之初,許書標不僅同意泰國紅牛公司地址設在華彬公司,也就是在曼谷的素坤逸路華彬大廈內。而且同意泰國紅牛的公章由嚴彬掌管。
許書標、嚴彬,可以說是第一批旅外華商的代表。因為深受中國傳統商業道德倫理薰陶,他們日常遵循的是門第文化(海南)、儒家文化(山東)的信條。團結、誠信、道義,是他們在追逐商業利益時的價值觀基礎。
如果沒有這一基礎,嚴彬不會因為許先生的一句承諾,就把全部身家押在紅牛產品的中國市場開發上。同樣,沒有誠信和道義信條約束,許書標也不會多年以來對嚴彬在國內市場的開發過程中始終如一地支持。
正是因為有高標準的商業道德,他們這一代人,可以形成自己的商業邊界,成就一番數十年的事業。他們的胸懷,讓他們彼時無需小心翼翼地添加法律條款,來約束彼此。
中國的消費者看重商譽,這種商譽基於企業家和大量員工的投入。
以現年34歲的中國紅牛湖北生產基地一線員工劉磊為例,他11月24日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劉磊2004年以實習生身份加入中國紅牛,2006年調入湖北生產基地,歷任生產線關鍵崗位操作工、配料組長、工序質量巡檢員等職務。
由於工作表現優異,2010年4月被評為「鹹寧市勞動模範」稱號,2015年4月被評為「湖北省勞動模範」稱號,一步一個腳印成為「全國勞動模範」,接受了黨和國家對平凡勞動者的最高榮譽。
中國商道的一大核心,是誠信。大風起於青萍之末。25年前的法律文書也許不如現今完善,但是,誠摯的意願和樸實的商業道德卻溢滿字裡行間。今天,我們可以去寫嚴密的法律文書,去謀刁難的法律手段,但那已與人心無關。否定歷史也意味著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