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和泰方圍繞一罐紅牛的爭奪戰正打得不可開交,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決鬥中,孰勝孰敗不僅要看戰術還要看「武力」。5月19日,全球紅牛品牌及「紅牛」商標的創始者和所有者泰國天絲集團宣布,未來三年將對其在華業務進行一系列投資,總額高達10.6億人民幣。
在紅牛商標糾紛尚未塵埃落定之前,泰國天絲集團早已密謀進攻中國紅牛的對策,包括推出安奈吉和進口紅牛兩大單品,而作為「防守」的中國紅牛則努力和「泰國紅牛」劃清界限。但無論從歷史遺留問題還是當下市場的正面交戰層面來考慮,雙方勢必要糾結纏綿許久。
砸重金投資中國
據悉,此次泰國天絲超10億元投資具體包括深化在華合作,在中國設立新的代表處、組建國內團隊、擴建新的生產基地以及推出集團旗下更多新產品等,從而擴大品牌在華影響力。
為持續深耕中國市場,天絲集團還在中國註冊了新公司。對此,天絲集團執行長許馨雄表示:「我們計劃未來三年在中國市場投資10.6億元。中國一直是我們實施全球『品牌之家』宏偉戰略的前沿和中心,新的投資計劃將有助於實現這一雄心壯志。」
據其介紹,為確保「紅牛」在中國的長期發展,持續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優質合法的紅牛產品,採用了新的合作夥伴關係和新的商業模式。
為了和中國紅牛對壘,泰國天絲一口氣推出兩大單品。其中,天絲集團和本地戰略合作夥伴廣州曜能量飲料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廣州曜能量」)以及普盛食品銷售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普盛」)在中國市場先後推出了授權國內生產的紅牛安奈吉飲料和進口紅牛——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目前,新產品在中國的銷售額超過了10億元,覆蓋全國24省、直轄市的227個城市並在快速的拓展中。而在天絲集團看來,新的投資計劃預計將推動紅牛產品在華的生產和銷售大幅增加。
「受新冠全球疫情影響,2020年將會是幾十年來最具挑戰的一年。」許馨雄說。
加上此前對中國市場的野心勃勃,此次追加10億元在中國市場的投入,業內認為,泰國天絲對中國市場充滿了期望,投資是泰國天絲將中國市場作為全球重點布局的表現。泰國天絲擁有品牌優勢,以及選擇了從紅牛維他命挖來的營銷團隊,如今,在中國市場投資超10億元,將為泰國天絲未來發展注入更多資本力量。
戰略定位專家徐雄俊認為,之所以泰國天絲步步為營在中國市場緊鑼密鼓布局,是因為留給雙方的競爭空間已經進入了紅利期。
當前中國巨大的功能飲料市場中湧入了眾多企業。不僅華彬集團控制的中國紅牛在2019年收入達223億元,佔據57%的市場份額,穩坐頭名,佔據第二名的東鵬特飲正在衝向資本市場。
數據顯示,2019年底,能量飲料行業的市場規模已經接近430億元,2014-2019年的複合增長率超過15%,未來五年也將維持在10%左右的增長,是飲料增速最快的細分品類之一。
紅牛商標糾紛未完結
據了解,紅牛商標糾紛爆發後,2016年,中國紅牛銷售額下降到221.8億元,同時2017年的紅牛銷售目標也降為160億元。元氣損傷的中國紅牛也開始慢慢恢復。
從華彬集團披露的數據來看,2019年全品類銷售額約241億元,同比增長6.2%。功能飲料版塊實現銷售額236億元,其中核心產品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全年銷售約223億元,同比增長5%,;戰馬能量型維生素飲料銷售約13.3億元,同比增長61%,取得較大增幅的突破。
華彬快速消費品集團總裁盧戰曾經對外表示,自2003年以來,功能飲料行業隨著國內GDP和飲料消費市場的快速增長,迎來黃金髮展的12年,隨後進入蓄勢調整期。華彬快消品審時度勢,積極進行多元化和國際化的戰略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泰國天絲已經步步緊逼,但相比已經在中國深耕市場多年的「中國紅牛」來說,基礎還很薄弱,這也給這場戰役帶來許多可能性。
目前,在渠道層面,安奈吉覆蓋700多家經銷商和近萬家批發商,銷售終端超過30萬家。而中國紅牛則擁有400多萬個銷售網點、5000家批發零售民營企業共同體、60萬家核心終端。即便是作為第二名的東鵬飲料在全國的經銷商超也過1000家,銷售終端超過100萬個。
另外,外界最為關注的是雙方的商標糾紛問題,在品牌授權的糾紛中,泰國天絲認為,授權紅牛維他命的協議已於2016年10月到期,同時中國紅牛的經營期限也已屆滿。根據規定,應當立即清算。但掌控中國紅牛的華彬集團則稱,公司獲得生產紅牛維他命的授權是50年,目前尚未到期。
對於商標糾紛的最新進展,中國紅牛相關企業負責人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法務部門還沒有給到最新消息。即意味著雙方的商標訴訟戰依然沒有最新進展。
但是具體落到市場層面,面對泰國天絲的來勢洶洶,中國紅牛卻顯得異常淡定,「暫時沒新動作。還是把自己的產品做好,把產品和天絲的分開。」上述中國紅牛相關負責人說。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