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糾紛未完結 中泰紅牛大戰一觸即發 泰國天絲在華再投10億搶市場

2020-12-28 騰訊網

中方和泰方圍繞一罐紅牛的爭奪戰正打得不可開交,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決鬥中,孰勝孰敗不僅要看戰術還要看「武力」。5月19日,全球紅牛品牌及「紅牛」商標的創始者和所有者泰國天絲集團宣布,未來三年將對其在華業務進行一系列投資,總額高達10.6億人民幣。

在紅牛商標糾紛尚未塵埃落定之前,泰國天絲集團早已密謀進攻中國紅牛的對策,包括推出安奈吉和進口紅牛兩大單品,而作為「防守」的中國紅牛則努力和「泰國紅牛」劃清界限。但無論從歷史遺留問題還是當下市場的正面交戰層面來考慮,雙方勢必要糾結纏綿許久。

砸重金投資中國

據悉,此次泰國天絲超10億元投資具體包括深化在華合作,在中國設立新的代表處、組建國內團隊、擴建新的生產基地以及推出集團旗下更多新產品等,從而擴大品牌在華影響力。

為持續深耕中國市場,天絲集團還在中國註冊了新公司。對此,天絲集團執行長許馨雄表示:「我們計劃未來三年在中國市場投資10.6億元。中國一直是我們實施全球『品牌之家』宏偉戰略的前沿和中心,新的投資計劃將有助於實現這一雄心壯志。」

據其介紹,為確保「紅牛」在中國的長期發展,持續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優質合法的紅牛產品,採用了新的合作夥伴關係和新的商業模式。

為了和中國紅牛對壘,泰國天絲一口氣推出兩大單品。其中,天絲集團和本地戰略合作夥伴廣州曜能量飲料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廣州曜能量」)以及普盛食品銷售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普盛」)在中國市場先後推出了授權國內生產的紅牛安奈吉飲料和進口紅牛——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目前,新產品在中國的銷售額超過了10億元,覆蓋全國24省、直轄市的227個城市並在快速的拓展中。而在天絲集團看來,新的投資計劃預計將推動紅牛產品在華的生產和銷售大幅增加。

「受新冠全球疫情影響,2020年將會是幾十年來最具挑戰的一年。」許馨雄說。

加上此前對中國市場的野心勃勃,此次追加10億元在中國市場的投入,業內認為,泰國天絲對中國市場充滿了期望,投資是泰國天絲將中國市場作為全球重點布局的表現。泰國天絲擁有品牌優勢,以及選擇了從紅牛維他命挖來的營銷團隊,如今,在中國市場投資超10億元,將為泰國天絲未來發展注入更多資本力量。

戰略定位專家徐雄俊認為,之所以泰國天絲步步為營在中國市場緊鑼密鼓布局,是因為留給雙方的競爭空間已經進入了紅利期。

當前中國巨大的功能飲料市場中湧入了眾多企業。不僅華彬集團控制的中國紅牛在2019年收入達223億元,佔據57%的市場份額,穩坐頭名,佔據第二名的東鵬特飲正在衝向資本市場。

數據顯示,2019年底,能量飲料行業的市場規模已經接近430億元,2014-2019年的複合增長率超過15%,未來五年也將維持在10%左右的增長,是飲料增速最快的細分品類之一。

紅牛商標糾紛未完結

據了解,紅牛商標糾紛爆發後,2016年,中國紅牛銷售額下降到221.8億元,同時2017年的紅牛銷售目標也降為160億元。元氣損傷的中國紅牛也開始慢慢恢復。

從華彬集團披露的數據來看,2019年全品類銷售額約241億元,同比增長6.2%。功能飲料版塊實現銷售額236億元,其中核心產品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全年銷售約223億元,同比增長5%,;戰馬能量型維生素飲料銷售約13.3億元,同比增長61%,取得較大增幅的突破。

華彬快速消費品集團總裁盧戰曾經對外表示,自2003年以來,功能飲料行業隨著國內GDP和飲料消費市場的快速增長,迎來黃金髮展的12年,隨後進入蓄勢調整期。華彬快消品審時度勢,積極進行多元化和國際化的戰略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泰國天絲已經步步緊逼,但相比已經在中國深耕市場多年的「中國紅牛」來說,基礎還很薄弱,這也給這場戰役帶來許多可能性。

目前,在渠道層面,安奈吉覆蓋700多家經銷商和近萬家批發商,銷售終端超過30萬家。而中國紅牛則擁有400多萬個銷售網點、5000家批發零售民營企業共同體、60萬家核心終端。即便是作為第二名的東鵬飲料在全國的經銷商超也過1000家,銷售終端超過100萬個。

另外,外界最為關注的是雙方的商標糾紛問題,在品牌授權的糾紛中,泰國天絲認為,授權紅牛維他命的協議已於2016年10月到期,同時中國紅牛的經營期限也已屆滿。根據規定,應當立即清算。但掌控中國紅牛的華彬集團則稱,公司獲得生產紅牛維他命的授權是50年,目前尚未到期。

對於商標糾紛的最新進展,中國紅牛相關企業負責人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法務部門還沒有給到最新消息。即意味著雙方的商標訴訟戰依然沒有最新進展。

但是具體落到市場層面,面對泰國天絲的來勢洶洶,中國紅牛卻顯得異常淡定,「暫時沒新動作。還是把自己的產品做好,把產品和天絲的分開。」上述中國紅牛相關負責人說。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

相關焦點

  • 紅牛「奪子」大戰升級 泰國天絲股東身份存爭議 強制清算中國紅牛...
    摘要 【紅牛「奪子」大戰升級 泰國天絲股東身份存爭議 強制清算中國紅牛被駁回】爭論數年,誰才有資格賣紅牛的問題仍然沒有答案。
  • 天絲集團:堅定中國市場投入 紅牛為中泰經貿往來添活力
    >在前不久成功舉行的第三屆進口博覽會上,泰國天絲集團的紅牛展位吸引了大量觀眾。在由中國泰國商會牽頭舉辦的進博會泰國食品品鑑對接會上,泰國駐華大使館商務處商務公使齊雅文女士介紹,中國連續7年成為泰國第一大貿易夥伴,2019年中泰雙邊貿易額達到917.517億美元。2020年,儘管面臨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巨大挑戰,在這特殊時期,中泰貿易砥礪前行。2020年前9個月,兩國的貿易總額為718.427億美元,同比增長8.1%。
  • 泰國天絲推原裝進口紅牛攻入華彬腹地 紅牛大戰將上演短兵相接
    財聯社(北京,記者 楊澤世)訊,官司纏鬥不休的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國天絲」)和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牛飲料公司」),即將在市場層面上演更加激烈的競爭。近日,財聯社記者從泰國天絲方面獲悉,該公司將向中國市場推出原裝進口紅牛。從產品外觀來看,除罐底部名稱不同外,與紅牛飲料公司生產的產品基本一致。
  • 無商標可用!中國紅牛真挺不住了?
    2003年,中國紅牛銷售突破10億,2012年銷售規模突破百億,2014年之後,年銷售保持200億元左右,成為中國飲料市場上,除可口可樂之外,唯一一個連續多年年銷售200億元的大單品。巔峰時期,中國紅牛佔據中國功能飲料罐裝市場80%以上份額。斑馬消費梳理發現,當初紅牛進入中國市場前,中泰雙方對品牌名曾有過爭執。
  • 天絲集團參展國際商標節 分享「紅牛」商標全球布局
    榮獲品牌商標建設特殊貢獻獎  提到天絲集團,或許國人並不熟悉,但其旗下的紅牛飲料卻是家喻戶曉的品牌。天絲集團是泰國食品和飲料公司,創始人華人許書標於1975年研發出能量飲料品牌—紅牛。  值得一提的是,天絲集團的法務團隊在紅牛打假維權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天絲集團法務團隊聯合本地合作夥伴普盛食品銷售有限公司,自2019年以來在全國範圍內共開展了200餘次打假維權行動,查處了300餘家侵權者,44個制假工廠,案值5個億,天絲的打假案例也被評為2019年「十大典型案例」。這一系列行動很好的保護了紅牛品牌和消費者合法權益。
  • 中泰建交45周年泰國駐華大使親臨2020進博會天絲集團紅牛展位
    天絲集團攜紅牛亮相進博會並首次展示全球「品牌之家」產品線   全球紅牛品牌及「紅牛」商標的創始者和所有者 -- 泰國天絲集團亮相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展示了包括紅牛以及集團旗下全球「品牌之家」裡多元化的產品組合。
  • 中國紅牛還能挺多久?商標不被允許使用將遭滅頂之災
    和加多寶與王老吉的戲碼一樣,這場耗費巨大財力、物力的訴訟大戰還將持續。未來,中國紅牛還能挺多久?致命的商標日前,一份最高院終審判決,讓中國紅牛、泰國天絲硝煙再起。這次終審判決在司法層面認定,紅遍中國的紅牛系列商標歸屬於泰國天絲。
  • 泰國天絲清算中國紅牛被駁回,兩「牛」相爭再掀波瀾
    1 清算被駁回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紅牛是華彬集團和泰國天絲集團的合資公司,也是華彬集團在華生產和銷售紅牛的關鍵所在。儘管是合作方,泰國紅牛的擁有者許氏家族與中國紅牛掌門人嚴彬(華彬集團董事長)的爭奪戰由來已久。
  • 中國紅牛37億索賠被駁回 轉而起訴泰國天絲旗下公司侵權
    而廣州曜能量正是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下稱「泰國天絲」)在2017年收購的空殼公司,並藉此推出紅牛安奈吉與中國紅牛的戰馬抗衡。此前,11月25日,北京高級人民法院對紅牛商標案作出一審判決,駁回中國紅牛全部訴求,中國紅牛暫時敗北。自2016年泰國天絲宣布中國紅牛商標到期之後,中國紅牛和泰國天絲的商標之戰正式開始。
  • 紅牛商標案再起波瀾:天絲與華彬兩「牛」相爭 誰人得利?
    7月10日,華彬方面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這只是一起關於紅牛金罐立體商標的爭議,而且並不是最終結果,紅牛已經起訴到智慧財產權法院,該裁定並未最終生效。從2016年開始,華彬與天絲正如紅牛罐體上的兩頭抵角相鬥的牛,圍繞商標、股權、包裝等一系列問題糾葛不斷。
  • 紅牛商標終審被判歸泰國天絲 紅牛中國或申請再審
    紅牛中國公司正門 每經記者 嶽琦 攝最高法終審判決:紅牛商標歸泰國天絲源於股東分紅異議,演化至商標授權期限、合資公司經營合法性等多個方面法律糾紛,圍繞紅牛維生素功能性飲料的這場股東「世紀大戰」已持續五年有餘
  • 紅牛系列商標終審被判歸泰國天絲 紅牛中國或申請再審
    最高法終審判決:紅牛商標歸泰國天絲  源於股東分紅異議,演化至商標授權期限、合資公司經營合法性等多個方面法律糾紛,圍繞紅牛維生素功能性飲料的這場股東「世紀大戰」已持續五年有餘。而在本輪訴訟中,核心爭議指向了紅牛系列商標的權屬問題。
  • 中國紅牛再發聲明:二審判決並非終局,將陸續披露與泰國天絲糾紛的...
    關於「《50年協議》」,中國紅牛和泰國天絲已在另案訴訟,目前正在審理,泰國天絲最終必會對其違約行為受到法律的制裁。 聲明還稱,中國紅牛將陸續發布《中國紅牛發展歷程白皮書》(1995-2020)細節,詳細披露華彬集團與泰國天絲的合作緣起、中國紅牛的艱難發展歷程及系列糾紛前因後果,還原真相,正本清源,以正視聽。
  • 媒體報導:「紅牛系列商標」歸屬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中國...
    來源:金融界網經濟日報報導,最高法做出終審判決,確認「紅牛系列商標」歸屬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中國紅牛不享有商標所有者的合法權益。幾乎在同時,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終審駁回了泰方申請對中國紅牛合資公司進行清算一案的訴請,中國紅牛免於被強制清算。
  • 紅牛飲料跨國「打架」,「搶牛」生死大戰誰是贏家?
    10月24日,許氏家族的紅牛泰國、「泰國天絲」等再度發布聲明稱,已於2018年10月15日依法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強制清算紅牛中國的法律程序。華彬之女、華彬集團總監嚴丹驊(右)也就在10月24日晚間,嚴彬之女嚴丹驊授權律師事務所(Korpniti Law Offices)發聲明稱,華彬將公開紅牛中國五十年協議及合同。
  • 最高法開庭重審37億「紅牛」系列商標糾紛案
    天絲醫藥公司則辯稱,一審法院相關判決符合法律程序,天絲醫藥公司對「紅牛」系列商標持有清晰、獨立、完整的所有權。天絲醫藥公司等各方股東在1995年11月10日籤訂的「95年合資合同」中有關條款的含義是指天絲醫藥公司作為商標所有權人向紅牛飲料公司提供商標使用許可,絕非轉讓紅牛商標所有權。
  • 兩罐紅牛誰正宗?紅牛內戰白熱化,價格戰或一觸即發
    一年賣出200多億的紅牛向市場宣告其在功能飲料市場的霸主地位。但車開太快難免翻車。2016年,紅牛商標所屬方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一紙訴狀將中國「牽牛人」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告上法庭,前者決定不再授權後者生產銷售紅牛。賣了20年紅牛突然不讓賣了!「牽牛人」不願意,反斥泰國天絲是偷取勝利果實的「摘桃人」,由此,一場關於誰是紅牛真正主人的內戰打響,一打就是3年,至今案件沒有定論。
  • 品牌商標「中國紅牛」到底歸屬於誰?
    在中國功能飲料市場上,紅牛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王者。但是很多消費者並不知道,紅牛並不是一家本土品牌,而是泰國天絲的子品牌。成立於1995年的「泰國紅牛」因其獨特的配方而在東南亞大熱,於是創始人許書標將目標瞄準了龐大的中國市場。
  • 紅牛商標案再起波瀾:兩「牛」相爭,誰人得利?
    7月10日,華彬方面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這只是一起關於紅牛金罐立體商標的爭議,而且並不是最終結果,紅牛已經起訴到智慧財產權法院,該裁定並未最終生效。從2016年開始,華彬與天絲正如紅牛罐體上的兩頭抵角相鬥的牛,圍繞商標、股權、包裝等一系列問題糾葛不斷。
  • 都想吃下年銷200億的市場,一文看懂中泰紅牛的4年戰事糾葛
    (文章來源於財經無忌)文 | 小象冒冒四方協議對壘三罐紅牛,年銷過200億元的市場、品牌正耗於一場糾紛。「三罐紅牛」背後的4年戰事起於2016年的爭執,被認為是「王老吉」商標之爭後中國最引人注目的快速消費品行業商業訴訟案例:中國紅牛商標、股權及相關權益之爭,最近又起波瀾——戰火燃於貨架上三種看起來幾乎一模一樣的紅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