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牛飲料跨國「打架」,「搶牛」生死大戰誰是贏家?

2021-01-18 一波說

錯,「錯」啦!人家是例行檢修,紅牛中國北京工廠不是停產。

針對媒體日前的報導,紅牛中國回應稱,紅牛工廠每年10月都會進入檢修狀態,並不影響渠道端。10月29日,《每日經濟新聞》報導稱,紅牛中國工廠停產,系「經營期限屆滿」,「在紅牛中國停產的背後,是紅牛中國生死疊加的狀態。」

紅牛中國真的進入了生死疊加狀態?

紅牛中國北京懷柔生產基地

「困了累了,喝紅牛」,多麼熟悉的廣告語,可誰知道,一罐紅牛飲料背後,竟引來了歷經多年的「搶牛」大戰,紅牛飲料跨國「打架」案例,留給旁觀者太多啟示與反思。

2年之前,歐洲品牌研究所「奧地利企業品牌價值十強」排行榜上,位居榜首的是著名的紅牛飲料,品牌價值高達151.11億歐元,比排名第二、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水晶製造商施華洛世奇,多出近120億歐元。寫至這裡,您也許會「噓」一聲,搞錯了吧!?平日常喝的紅牛飲料,不是中國的嗎,咋會變成了奧地利最值錢的品牌?

看來,很有必要先幫您理順一下紅牛的前世今生,紅牛品牌歷史上曾有三段跨國婚姻,也正因如此,才會有一罐紅牛飲料背後曠日持久的三大跨國家族的「搶牛」大戰。

奧地利紅牛公司老闆馬特希茨和他的女友

作為國際知名的功能性飲料,1966年,紅牛品牌由飲料創始人、泰國著名華商許書標在泰國創立,可當年與許書標合作,一起將「紅牛」推向全球的,是今天的奧地利首富、奧地利紅牛公司的老闆希·馬特希茨。希·馬特希茨因參與創造的功能飲料——紅牛,其掌控的「奧地利紅牛」,系奧地利最大的全球性公司,其個人財富估值高達147億美元左右。

1995年12月,許書標與另一個泰籍華人嚴彬,在深圳成立了紅牛中國前身,自此,紅牛在中國市場又再次「一炮打響」。1998年9月30日,合資的紅牛中國在北京重新註冊,今年9月28日,正好是紅牛中國經營期限屆滿的日子。媒體引述北京工商部門工作人員的話稱,「企業經營期滿,沒有辦理延期肯定不能進行生產活動,如果被查實會做出相應的處罰。如果企業有繼續生產的情況,可以對此舉報或者投訴。」也正是此因,才有所謂的紅牛中國進入了生死疊加狀態之說。

此前,針對合資公司「紅牛中國」經營期限的屆滿,許書標家族多次通過紅牛泰國等表示,拒絕延期經營。而嚴彬掌控下的紅牛中國則聲稱,該公司系根據雙方五十年合作協議設立,現已按照法律程序向相關主管部門遞交了營業期限延長申請。10月24日,許氏家族的紅牛泰國、「泰國天絲」等再度發布聲明稱,已於2018年10月15日依法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強制清算紅牛中國的法律程序。

華彬之女、華彬集團總監嚴丹驊(右)

也就在10月24日晚間,嚴彬之女嚴丹驊授權律師事務所(Korpniti Law Offices)發聲明稱,華彬將公開紅牛中國五十年協議及合同。

據該聲明,華彬方面將向全球公布1995年11月10日五十年協議及1995年12月21日合資合同,一共有18頁;這份「紅牛大戰」極為關鍵的合資合同,目前尚未被公之於眾。

嚴丹驊那份聲明還稱,紅牛中國本著誠信合作的原則,已向泰方支付了近40億,許氏家族第二代繼承者不感恩、背信棄義,妄圖侵佔紅牛中國權益。「紅牛中國系根據五十年合作協議設立。泰國華彬、嚴彬先生及嚴丹驊小姐一貫支持紅牛中國依據五十年合作協議經營,不曾有任何改變。嚴丹驊小姐是持有泰國紅牛股權比例第一的個人大股東。在泰國紅牛沒有召開股東會、董事會之前,任何關於不同意紅牛中國繼續經營的言論,均是涉嫌違法的、系盜用泰國紅牛名義作出,違背事實、違背法律。」

話說此處,須說明一下,泰國雖是紅牛的發源地,熱於中國,可真正被世界熟知它的,卻是因為一個奧地利人:迪特裡希·馬特希茨(Dietrich Mateschitz)。正是馬特希茨,讓誕生於泰國的紅牛走向世界。

迪特裡希·馬特希茨

馬特希茨出生於1944年,在他28歲那年,在德國的一家牙膏公司擔任國際營銷總監。讓他一生中「撞大運」的,則是1982年去泰國出差的旅行,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剛下飛機,馬特希茨很好奇,為什麼曼谷當地人會喜歡喝一種不含碳酸的「補藥水」,這款「補藥水」泰語叫「Krating Daeng」(紅牛的意思)。

馬特希茨買了喝,試了試,發現這種飲料迅速治癒了時差帶來的疲勞和困頓。突然之間,他的腦海一個念頭出現了:能不能把這玩意賣到歐洲呢?

1984年,馬特希茨通過所在公司一個聯繫人,找到了飲料的創始人、泰國華商許書標,提出兩人合作一起將「紅牛」推向全球。雙方一接觸,興趣度都很高,馬特希茨提出一個關鍵性的建議:要符合西方人口味,需要添加碳酸。於是,他們各自出資50萬美元,創建各佔49%股份的公司,其中,剩餘的2%股權,給予許書標的兒子。換句話說,許書標家族在合夥之初,取得了公司的控制權。

回到了奧地利,馬特希茨馬上準備最重要的包裝設計和品牌口號,他找到了自己大學同窗約翰內斯·卡斯特納。後來,卡斯特納和他的團隊,為紅牛設計了50個不同的Logo,最後選定的是一輪黃色太陽下,兩頭肌肉強勁的公牛對頂的設計方案。當時的廣告詞,是卡斯特納凌晨3點多的「靈機一動」:「讓你飛起來」( Gives You Wings)。

短短幾年間,琥珀色的紅牛飲料取悅奧地利人的味蕾,接著就是匈牙利、英國和德國,很快地賣遍了整個歐洲。在2004年到2005年,馬特希茨通過贊助、打造了奪得F1四連冠的紅牛車隊和紅牛二隊,在體育圈中紅透半邊天。後來,他又將「紅牛」放進了德甲球隊「萊比錫紅牛」,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

紅牛創始人許書標

再說下紅牛創始人許書標,1923年,他出生於海南文昌的寶芳鄉坑尾園村,是在海南出生、泰國長大的華人,2歲時赴泰國與父親團聚。

最初,許書標在一家藥行推銷補藥,一幹就是十餘年。1956年,33歲的許書標自創公司,從歐洲進口藥品材料和產品,後又在曼谷投資開設一家製藥工廠——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1978年,他的「天絲」廠研製出一款內含水、糖、咖啡因、纖維醇和維生素B等成分的「滋補性飲料」,即紅牛飲料的前身。在遇見奧地利商人馬特希茨之前,那種名叫「Krating Daeng」飲料,已在泰國供不應求。

碰到了事業上的貴人、志同道合的夥伴、奧地利人馬特希茨時,許書標61歲;自此,合資生產的紅牛走出泰國、走向全球。2012年,許書標去世,享年89歲;他的身家在去世前一年,位列《福布斯》泰國富豪榜第二位。

華彬集團董事局主席、紅牛集團董事局主席嚴彬

紅牛飲料跨國「打架」的另一方,是嚴彬家族。有必要提示一下,同樣都叫「紅牛」的飲料,泰國、奧地利和中國三地生產的「紅牛」,包裝是有區別的。也正因為市場的經營主體不同,裡面又夾雜著錯綜複雜的關係,才會導致一場多年的「搶紅牛」的官司大戰。

胡潤百富榜上,嚴彬曾於2011年排名第4。嚴彬,1954年出生在山東山東菏澤,祖上三代皆是農民,家境很窮,曾在河南林縣插過隊。後來他去了泰國,先是在唐人街打工,因他的勤奮,被提拔為經理,後來靠地產發家,成了一位泰籍華商。

1984年,也就是許書標和那個奧地利商人馬特希茨第一次碰面那一年,嚴彬在泰國創辦了華彬集團,從事旅遊、進出口及地產等業務。當然了,讓嚴彬事業真正「飛黃騰達」,還歸功於「紅牛」。

1995年,41歲的嚴彬,結識了時年72歲的許書標,兩人一見如故,成了生意合作夥伴。也就在這一年,許氏家族與華彬集團在深圳合資,成立了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在中國生產和銷售紅牛飲料。嚴彬,成了紅牛「喝出」的第3位巨富;一罐飲料,變成賺錢的搖錢樹,造就了三個不同國度的豪門家族,且皆是白手起家,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商業奇蹟。

很多媒體包括最近報導紅牛事件的一些媒體,說紅牛進入中國是1995年,其實是錯誤的。其實,紅牛最早進入中國的時間是在1993年,當時,許書標在家鄉海南,創立了紅牛在中國的第一家工廠,可辦得並不成功,主要是不了解中國市場及投資環境。

嚴彬(左)與英拉

2016年,嚴彬在胡潤富豪榜上的身價,飆漲到780億元,這一年8月,許書標家族的泰國天絲與華彬集團關於「紅牛」功能飲料的商標戰,正式打響。

事實上,早於2014年,許書標家族的後代就開始調查、起訴華彬集團,中國紅牛的控制權博弈,多年來一直沒有停止過,許嚴兩家也由親密的夥伴,開始反目成仇。

「紅牛之爭」 官司,既是跨國跨地域,還牽涉了更多的利益方,比如經銷商、供應鏈夥伴等,至於「誰的紅牛」權益之爭,短期內恐是難以破解。不得不說,「搶牛」大戰,在商業世界上也是一起罕見的案例,遠比「王老吉與加多寶之爭」要更為複雜。

「搶牛」大戰,誰是贏家?

「中國紅牛」股權結構

在銷量、商業策略、品牌運作上,無論是紅牛的出生地泰國,還是奧地利、中國,紅牛飲料均獲得了巨大的成功。2016年,奧地利紅牛突破了60.62億罐的全球銷售紀錄,而在中國市場,年銷售額超過了200億元。換個角度講,「搶牛」大戰的背後,是龐大的利益關係在「打架」、搶奪。

2016年紅牛官司之前,嚴彬的個人財富淨值是85.3億美元,截止於今年10月上旬,其個人財富已斷崖式下滑到46.7億美元。華彬集團雖地產、飛機、莊園等多元化發展,有一個不爭事實,其盈利點來源主要還是來自於紅牛。

愈演愈烈的商標糾紛,加上「紅牛維他命飲料」的營業期限已於上月底到期,塵埃未定的紅牛糾紛,其最終結果偏向哪一方,無疑是嚴彬家族財富命運「生死劫」!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過去幾年,嚴彬家族也通過收購唯他可可,果倍爽以及VOSS天然水等產品,意圖替代紅牛這匹最賺錢的戰馬,可一直無法再現昔日紅牛那份榮光。快銷品領域競爭愈來愈激烈,一旦失去「紅牛」,可能是財富寶塔的坍塌。

紅牛創始人之一許書標的兒子——許書恩(左)

2018年,紅牛創始人之一許書標的兒子許書恩家族,靠經營紅牛飲料業務,資產已高達210美元。多年以來,許氏家族的財富逐年上漲,今年還是泰國富豪榜上財富增長最大的家族,是泰國第三大有錢家族,僅次於謝國民家族和鄭昌家族。

許馨雄,泰國天絲製藥的執行長,有關紅牛的繼承問題,他曾於2015年12月底在《中國日報》英文版上,發表《紅牛創始人構思新增長模式》文章,談及家族正尋求在中國重新談判合作條款。而奧地利紅牛的女發言人也曾表示:「馬特西茨與許氏家族有著『既專業又友好』的工作關係」。如此來看,搶牛之爭並不在這許書標與馬特希茨這二個跨國家族身上,而且彼此維持相當良好的關係。

2017年年7月,「泰國天絲」首先向為中國紅牛供罐的製造商「奧瑞金」發難,起訴奧瑞金侵權,並要求停產、賠償、公開道歉等6項訴訟請求。僅隔1個月的8月18日,泰國紅牛商標所有者——泰國天絲集團又發起了訴訟:對華彬集團董事長嚴彬及其控制的數家公司提起法律訴訟,理由包括涉及商標侵權、不正當競爭,以及未經許可生產、銷售紅牛產品等。據了解,該案於今年開始審理。

數日後的8月21日,紅牛維他命飲料、華彬投資(中國)終於打破沉默,對糾紛有了回應,主要說了兩層意思:一是承認紅牛商標所有權為泰方所有,二、華彬集團及嚴彬多年來對紅牛品牌在中國運營是有貢獻。

紅牛創始人許書標的孫子沃拉育(右),2012年涉嫌肇事逃逸

紅牛在中國的經營期限之爭,《界面》媒體提出其關鍵性問題有二:(1)紅牛中國是否擁有紅牛50年經營權?(2)泰國紅牛(紅牛維他命飲料(泰國)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到底是誰?該媒體報導中指出,這仍需通過更多的證據以及相關的法律訴訟過程來釐清。

從目前來看,這場甚囂塵上的跨國「搶牛」大戰,何時收場,又以何種狀態收場,合作20多年的紅牛中國還繼續經營下去嗎,未來又將演繹什麼樣的故事,目前來看仍是個謎。

再進一步分析,一波說勸誡家族企業:商業合作伊始,都應在透明、規則的軌道上,把責權利分清楚,而非單憑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

曾有報導引述許家後人的話稱,當年讓嚴斌出任合資公司「紅牛維他命飲料」董事長,是出於信任。另外,泰國天絲法律部門主管以及許氏家族代表葉牟之前也說:「在嚴彬的實際操控下,持續盈利的合資公司從未向作為合資公司大股東的許氏家族分配過任何利潤」。如此來看,這也是泰國天絲為何不再延續商標許可期限,反而要起訴嚴彬的起因之一。

不過,許氏方面的說法也使人疑惑不解,既然人家一直不分錢,作為控股股東,許氏家族為什麼時至今日才要發出指控、展開商標爭奪戰?其個中詳情,撲朔迷離!

嚴彬女兒嚴丹驊(左)

家族企業傳承中面臨的尷尬問題很多,可羅列出一長串,比如下一代無力接管、傳承大業規劃設計太晚、以及跨代傳承的無形資產失落等。從產權經濟學的視角看,紅牛之爭的核心是商標權爭鬥,癥結在於泰國許氏家族對企業的無形資產重視不足。

「紅牛」品牌的創建,正如哈佛商學院行銷學教授羅希.戴許潘迪說的:「紅牛是一個建立在活動上的品牌。許書標是那個提出產品設想的人,是發明易拉罐裡的飲料的人,而那個奧地利人則被視為推廣它的傢伙。」公允地說,「紅牛」品牌本身的所有者目前屬於泰國許氏家族,應是無可爭議的。

這麼多年,由於當事人並未足夠重視,故而一直讓「紅牛」存在商標權爭議的隱患。國內市場裡各大商超,除了本土生產的,還有泰國產,甚至有奧地利產的「紅牛」,猶如《西遊記》真假美猴王一般,誰是真的紅牛,一直是個問題。總之,不管搶牛之爭最終是何種結果,其在無形資產傳承上出的問題,留給了別人很多重要且寶貴的啟示。

本文內容為一波說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摘錄發送

相關焦點

  • 你喝的這罐「紅牛」究竟是誰家的?是侵權產品嗎?
    「困了累了,喝紅牛」,多麼熟悉的廣告語,可誰知道,一罐紅牛飲料背後,竟引來了三大家族多年的跨國「搶牛」大戰,留給旁觀者太多啟示。馬特希茨與許書標的紅牛創業史去年,歐洲品牌研究所發布了「奧地利企業品牌價值十強」排行榜,著名的紅牛飲料,以151.11億歐元的品牌價值位居榜首,比排名第二、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水晶製造商施華洛世奇整整多出近120億歐元。
  • 百億紅牛爭奪戰,誰是贏家?
    1984年他與許書標先生合資在奧地利設立了「Red Bull GmbH(紅牛有限公司)」(許氏家族持有51%的股份,馬特希茨先生持股49%),把紅牛飲料出口到全球70個國家。1993年,許書標在中國海南設立了「海南紅牛飲料有限公司」,開始將紅牛飲料引入中國。1995年,許書標與嚴彬等各方股東合資成立了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牛中國」)。
  • 紅牛生死劫
    那麼,究竟誰在說謊?1什麼是白紙黑字,什麼為混餚視聽?兩頭紅牛的角力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新一輪大戰爆發於2020年11月16日——彼時,北京紅牛發布了一則聲明稱,人民法院就合資公司「五十年內在中國境內享有獨家生產、銷售紅牛飲料的權利」作出認定,肯定了合資公司的合法權益,對侵犯合資公司獨家經營權的行為給予了明確的打擊。
  • 誰的紅牛?誰說了算?
    作者丨曹偉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誰的紅牛?毫無例外,再引糾紛。「截至今日,各審理法院從未就『紅牛』系列商標的所有權和使用權作出對嚴彬及其實際控制的公司有利的任何實體認定、裁定或判決」,泰國天絲紅牛表示。 「隔空對罵」,見怪不怪。這事究竟誰說了算?
  • 泰國「牛」大戰中國「牛」,紅牛商標之爭,你會喝哪種?
    許書標進軍內地受阻紅牛飲料的創始人許書標其實來自泰國,但是他的祖籍是海南文昌的。後來去泰國發展就創立了紅牛這個品牌。 1933年的時候,許書標想要到老家海南去開個廠,想把紅牛引進到中國。但是工廠建立起來以後,卻遇到了一些困難。
  • 工人日報:「紅牛」相爭,贏家智慧在訴訟之外
    目前市場上存在3種"紅牛"飲料,分別是"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紅牛安奈吉飲料""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前者由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生產,後兩者為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所有。關於"紅牛"這一商標,兩公司已展開拉鋸戰,目前,相關案件仍處於訴訟程序中。
  • 紅牛商標案再起波瀾:天絲與華彬兩「牛」相爭 誰人得利?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紅牛商標案再起波瀾:兩「牛」相爭,誰人得利?商業競爭,不能損害消費者權益三種「紅牛」同時銷售,傻傻分不清。圖/餘源始於2016年的紅牛系列商標糾紛案,近日再起波瀾。7月10日,華彬方面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這只是一起關於紅牛金罐立體商標的爭議,而且並不是最終結果,紅牛已經起訴到智慧財產權法院,該裁定並未最終生效。從2016年開始,華彬與天絲正如紅牛罐體上的兩頭抵角相鬥的牛,圍繞商標、股權、包裝等一系列問題糾葛不斷。
  • 紅牛商標案再起波瀾:兩「牛」相爭,誰人得利?
    7月10日,華彬方面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這只是一起關於紅牛金罐立體商標的爭議,而且並不是最終結果,紅牛已經起訴到智慧財產權法院,該裁定並未最終生效。從2016年開始,華彬與天絲正如紅牛罐體上的兩頭抵角相鬥的牛,圍繞商標、股權、包裝等一系列問題糾葛不斷。
  • 紅牛「奪子」大戰升級 泰國天絲股東身份存爭議 強制清算中國紅牛...
    摘要 【紅牛「奪子」大戰升級 泰國天絲股東身份存爭議 強制清算中國紅牛被駁回】爭論數年,誰才有資格賣紅牛的問題仍然沒有答案。
  • 天絲集團宣布紅牛品牌代言陣容 啟動 "你真牛 紅牛挺你"營銷活動
    近日,全球紅牛品牌及"紅牛"商標的創始者和所有者——泰國天絲集團正式啟動紅牛品牌 你真牛 紅牛挺你 營銷活動(下文簡稱"真牛營銷活動")並宣布紅牛品牌代言陣容。在該計劃的眾多活動中,紅牛全新品牌代言陣容 近日,全球紅牛品牌及"紅牛"商標的創始者和所有者——泰國天絲集團正式啟動紅牛品牌#你真牛 紅牛挺你#營銷活動(下文簡稱"真牛營銷活動")並宣布紅牛品牌代言陣容。
  • 「紅牛大戰」正式打響,市面上有三個品牌的紅牛,誰才是正版?
    一到夏天,人們就止不住地開始流汗,心情煩躁,所以就很需要一些降溫的飲料來緩解。而我們的市場上也是有很多種類的,像我們熟知的娃哈哈、康師傅、農夫山泉等純淨水;還有一些很受歡迎的就是功能飲料,像脈動、東鵬特飲等。但是卻好像少了一種幾年前風靡全國的一種飲料,難道說它隨著市場的發展,被取代或者是淘汰了。
  • 紅牛正在用紅牛搞垮紅牛
    以上我們揭開的,只是中泰紅牛大戰的冰山一角,圍繞商標、分紅、股權等問題,中國紅牛先後向法院提交了35份近5000頁證據,泰國天絲則一一給出回應,提交了近2000頁證據。所以最後的結果還要等。21世紀初的東鵬,是一個瀕臨破產的小國企,但沒人想到,一個來自紅牛的車間主任把它從生死邊緣線上拉了回來。東鵬很土不假,但東鵬從來不傻。
  • 紅牛品牌#你真牛 紅牛挺你#營銷活動,詮釋「真牛」精神
    紅牛品牌作為國際飲料圈的標杆企業,成功的背後是源自其對「挑戰自我,突破極限」的極致追求,而這也是紅牛品牌精神的內核。
  • 紅牛「約架」又來了,市場3種紅牛,誰是正版?損害消費者知情權
    當身心疲憊的時候,耳邊總能響起「困了累了,喝紅牛,」這句話經典口號,作為一款功能飲料,紅牛在中國待了35年,但不難發現,現在很多人說紅牛變了「味」,昔日的飲料巨頭,在不知不覺中也略顯「低迷」。事實上,市面上有三種紅牛產品,都是一樣的包裝,不少人從小喝到大中國紅牛,實際上是「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那另外兩種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紅牛安奈吉飲料又是什麼回事呢?不僅包裝相同,連標籤也一樣。如果你對紅牛4年的商標「爭奪」有所了解,你就會明白為什麼了。首先,為什麼會有三種紅牛?
  • 六個核桃開賣「天絲紅牛」:「雙牛」對戰升級為「三國殺」,養元...
    來源:藍鯨財經華彬紅牛與泰國天絲紅牛兩牛相爭已經持續一段時間。近日,泰國天絲紅牛突然引入外援,將長江以北市場交給六個核桃母公司養元飲品(603156.SH)。有業內分析,紅牛安奈吉是泰國天絲推出的階段幹擾性產品,在其紅牛維生素風味產品進入國內市場後,泰國天絲的人員渠道有限,紅牛安奈吉或淪為棄子。因此交給試水養元飲品進行操作。這也意味著,華彬紅牛與養元飲品將在北方市場正式交鋒,誰將贏得這一局?
  • 兩罐紅牛誰正宗?紅牛內戰白熱化,價格戰或一觸即發
    一年賣出200多億的紅牛向市場宣告其在功能飲料市場的霸主地位。但車開太快難免翻車。2016年,紅牛商標所屬方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一紙訴狀將中國「牽牛人」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告上法庭,前者決定不再授權後者生產銷售紅牛。賣了20年紅牛突然不讓賣了!「牽牛人」不願意,反斥泰國天絲是偷取勝利果實的「摘桃人」,由此,一場關於誰是紅牛真正主人的內戰打響,一打就是3年,至今案件沒有定論。
  • 泰國天絲推原裝進口紅牛攻入華彬腹地 紅牛大戰將上演短兵相接
    財聯社(北京,記者 楊澤世)訊,官司纏鬥不休的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國天絲」)和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牛飲料公司」),即將在市場層面上演更加激烈的競爭。近日,財聯社記者從泰國天絲方面獲悉,該公司將向中國市場推出原裝進口紅牛。從產品外觀來看,除罐底部名稱不同外,與紅牛飲料公司生產的產品基本一致。
  • 金罐紅牛商標再惹爭議 功能飲料市場誰主沉浮?
    記者走訪北京多家商超發現,貨架上,有3款包裝非常類似的紅牛飲料擺放在一起銷售,只有罐底的文字能將二者直觀區分,華彬的紅牛產品罐底寫著「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天絲新推出進口紅牛則標記為「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淨含量均為250毫升,價格方面,由於正在做促銷活動,華彬的紅牛便宜0.5元。
  • 紅牛之爭,一場不合時宜的爭奪戰
    作者:曾無忌2020年底,華彬集團的中國紅牛官網貼出了慶祝全年銷售228.15億元,「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付出之不易,成就亦難得」,讓人不勝感慨。中國成為2020年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國家,離不開中國紅牛這樣行業頭部企業的貢獻。25年來「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累計銷售額已經突破了2000億元,在中國功能性飲料賽道上既是元老,也是健將。
  • 中國紅牛「續命」成功,「孿生」兄弟的暗戰,誰才是「正版」?
    許多人會去超市買各種飲料來降溫。說起國內飲料行業,很多朋友立馬想到娃哈哈、農夫山泉等飲料品牌,近年來,我們很少聽說這種曾經風靡一時的功能性飲料。難道國內飲料行業迎來快速發展的時期,越來越多的飲料品牌湧現,市場又受到擠壓?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曾經有這樣一個瘋狂的廣告口號,「累了就喝紅牛」。在中國一打就是8年的時間。為什麼中國第一大飲料品牌正在銷聲匿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