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每個反抗宿命的人都有一部《哪吒鬧海》

2020-11-16 夢菡說影視

上映僅僅9天,《哪吒之魔童降世》即創下了18.10億票房的佳績,正在向20億衝刺,成為了國漫電影有史以來的巔峰之作。打破了2015年上映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創造的國漫電影票房記錄,其總票房9.56億元。

香港著名導演王晶曾說,不賣座的電影不是好電影。從這個角度上說,《哪吒》得到了觀眾的廣泛認可,取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無疑是一部好電影。對於好的電影,自然有口皆碑,其故事情節、人物設計、技術特效、音樂、美術等方面早已被眾影評人交口稱讚。

據說這部電影從創作到誕生耗時5年,光劇本就打磨了2年,改了66稿。不過依然有些許瑕疵。比如太乙真人這個角色,一口川普,聽著確實好笑,但其喝酒誤事,事後也無絲毫愧疚之情,實在不像一個神仙所為,感覺侮辱了神仙的智商。靈珠和魔丸被調包的劇情顯得牽強。這個環節的處理有些兒戲,設計了不少笑料,對於兒童觀眾來說比較有趣味性,但是從整個神話故事整體表現力來看,欠缺了一些神秘感。另一個不足就是敖丙的行為轉變有點兒突兀。前一秒還視哪吒為唯一的朋友,後一秒為了龍族重見天日就要水淹陳塘關,對於這一心態上的轉變雖有鋪墊,但是心理鬥爭表現得並不充分。

電影的美術效果精美絕倫、細緻入微。為哪吒慶生的場景不是晴空萬裡,而是烏雲密布,表現了此時劇情的悲劇意味。人物形象設計符合當代觀眾審美口味。最出彩的不是哪吒,而是靈珠敖丙。當敖丙的鬥篷被掀翻,露出真容,影院裡的觀眾直呼「哇,好帥啊!」其形象十分符合當下人們對小鮮肉的審美品味——年輕、俊朗、稚氣、柔美。至於哪吒的形象,則略顯意外,不過也合乎情理。1歲的哪吒穿著小肚兜被小朋友追打時,看上去還是個平常的可愛小孩。在遭到誤會之後,他故意為非作歹,被畫上了黑眼圈,牙齒也參差不齊,一副痞子形象,顯現了其從善到惡這一心理轉變。

本片最突出的主旨即是哪吒對自身宿命的反叛。哪吒在激戰時怒吼的那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是全劇的點睛之筆。

所謂宿命,指的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命運。你的前世、現世、來世都是冥冥之中註定了的。它是佛教對於人生命運、因緣際會的詮釋。它代表著一種神秘的、無法抗拒的力量。

中國的神話故事都有非常濃重的宿命色彩。比如說孫悟空被關押在五指山下500年後,註定由唐僧解救他。他與生俱來的使命就是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斬妖除魔。再比如說葫蘆娃,先有蠍子精、蛇精危害人間,後才有老漢種出七彩葫蘆娃。七個葫蘆娃各具奇賦異稟,為的就是消滅這兩個妖精。還有白蛇傳,白素貞為報答許仙救命之恩,遂化作人形,在西湖邊巧遇許仙,約定終生。儘管許仙是個懦弱膽小的凡夫俗子,但因他曾救過她的性命,她始終都對他痴情守護。

在哪吒這個神話人物身上也有宿命的影子。原《哪吒鬧海》中哪吒的宿命在其父陳塘關總兵李靖看來是一個妖孽。其母殷夫人懷胎三年零六個月,生出一個肉滾滾的圓球,嚇壞了李靖,說他是個妖孽。李靖拔劍欲劈砍肉球,不料跳出個穿肚兜的白白胖胖的小男孩。夫妻倆看到孩子如此可愛,都很喜歡。第二天,太乙真人來訪。太乙真人給孩子取名為哪吒,並收他為徒,送他兩樣法寶——乾坤圈和混天綾。

哪吒長到七歲那年,普天乾旱。四海龍王要百姓進貢童男童女,否則滴雨不下。一天,哪吒到大海洗澡,他拿著混天綾在海裡一晃,掀起大浪,把東海龍王的水晶宮攪得天搖地晃。東海龍王先後派出夜叉和三太子討伐哪吒,都被哪吒打死了。東海龍王痛失愛子,聯合西海、南海、北海三個龍王來找李靖要人,威脅他要水淹陳塘關。為了保全陳塘關和父母,哪吒一人做事一人當,拔劍自刎,以命抵償。

哪吒原本孝順、正直、勇敢,殺死夜叉和三太子,也算為民除害,卻因此惹怒了東海龍王。李靖膽小怕事,擔心龍王告到天庭,於是不分青紅皂白,遷怒於哪吒,註定了哪吒的悲劇。然而,太乙真人救了哪吒。哪吒再次轉世,懲治了邪惡的龍王,拯救了蒼生。看似異類的哪吒,實則懲惡揚善的英雄。

宿命論是中國神話故事的一條脈線。泱泱中國幾千年,佛教、道教思想影響深遠。這兩個宗教核心的一個思想就是「因果輪迴」——有因必有果,有什麼樣的因就註定什麼樣的果,且因與果相互轉換,稱為輪迴。「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這些都是因果輪迴思想的體現,深深紮根在中國文化中,人們不自覺地被宿命「統治」著。

中國人痴迷於宿命論,因此有了緣分說。人與人相遇是緣分。因緣際會乃上天註定。偶然發生的事件中有必然的因素。這樣就可以解釋生命的無常、人生的巧合,還有一些不可言說的神秘力量。英雄、天才或是悲劇人物都有一種仿佛是上天註定的命運,從而才具有了超越凡人的能力和特殊命運。

新版的《哪吒》——《哪吒之魔童降世》則力圖打破宿命的裹挾。原本是魔丸降世的哪吒,生性頑劣,具有極強的摧毀性,被眾人視為妖怪。他外表桀驁不馴,內在卻十分孤獨,渴望被眾人接納。當天劫降臨,要摧毀陳塘關之時,哪吒向天怒吼——「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算」,強烈地展現了他對宿命的反抗。

影片裡把這種宿命還解釋為人們的「成見」、「偏見」。因為是妖,人們懼怕哪吒。因為是妖,龍族生活在暗無天日的海底鎮壓怪獸。因為是獸,申公豹不被師傅天尊看中,無緣十二金仙。非常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

我們人類未必像童話中人物一樣與生俱來被賦予某種特殊的命運,但我們的生命或多或少都在受社會環境、輿論氛圍的影響,這也決定了我們的命運。從出生,即被定義男孩兒應該怎麼樣(比如堅強、勇敢,不能哭鼻子,男兒膝下有黃金),女孩兒應該怎麼樣(比如溫柔、懂事,不能像男孩子一樣淘氣)。這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性格。社會這個大群體無意識地給每個社會角色貼標籤。你要做個好媽媽、好媳婦、好兒女就要無私、要奉獻。作為男人你要像個男子漢,有出息。你不能離經叛道。我們雖為自己而活,但同時又活在別人期盼的目光中。你選擇什麼樣的人生,選擇什麼樣的伴侶,要不要結婚,做哪些工作體面、能賺錢,很大程度是受整個社會氛圍的影響。這決定了我們的思考和行為方式。

現在的社會要比過去寬容得多。女人的工作能力被認可,離婚不再被看成是丟臉的事,唱搖滾、跳街舞也不被看成是不務正業,電玩打好了都能贏冠軍……但依然有很多人對不理解的事抱有成見,比如說剩男剩女性格古怪,單親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性格有缺陷,認為某個地區的人就是怎麼怎麼樣……小到對個人的形象、能力、性格抱有成見,大到對國家、政治存有偏見。近日發生在香港地區的暴亂,抗議者把香港經濟衰退問題、生活、就業壓力等方面的問題都歸罪於中央政府,採取暴力、激進的方式發洩不滿情緒,也是始於對中央政府的成見。有成見在,就有不公。如同電影中申公豹說的那樣——「人心中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都無法搬動它」。

這部電影本身就是對成見的一種拷問。憑什麼中國的動畫電影不可能比美國迪士尼、皮克斯製作的好?!憑什麼中國的動畫電影不能走向國際化,受到國際觀眾的認可?!憑什麼中國的動畫電影不能創造票房奇蹟?!這部電影從人物形象、劇情設計、美術色彩、動畫特效、音樂、臺詞等方面無疑都是上乘之作。其中包含明顯的中國民族特色,如八卦、太極、蓮花、古代服飾、童謠,這些中國文化符號,都得到了恰到好處的展現。

除了收穫觀眾追捧,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更重要的意義是它藉由童話故事引發了人們對於宿命、成見的思考。在觀影之後,你是不是為小哪吒頑強抵抗命運的精神打動了呢?你是不是又燃起了心中的火焰,引發了關於自身命運的思考呢?

這部電影是另一突破是對陳塘關總兵李靖的人物形象改寫上。原故事中李靖膽小怕事,是一個堅硬的父親形象,擔心龍王告到天庭,「大義滅親」,打算殺了哪吒。新版故事中的李靖則不然,他愛護孩子,求天神拿自己的命換哪吒的命,他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是壞孩子,告訴哪吒,「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算」。

讀了導演餃子的傳記,我才知道新版李靖的身上有著導演本人父親的影子。棄醫從影,餃子得到了父親的支持。雖然家庭並不寬裕,但餃子的父親依然相信自己的兒子,鼓勵他做自己喜歡的事。

在新舊兩版李靖人物性格的變化上,體現的不僅僅是餃子對父親形象的理解,也體現了新舊兩代父親與子女在親子關係方面的進步。1979年出品的《哪吒鬧海》中的李靖很像中國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一波人,他們生長在新中國初期,那個時代過分講政治,政治大於人性,因此在教育子女這個問題上就如同舊版的李靖,生冷、直接、強硬,不講人情。而《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李靖性格比較像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中國父親,他們成長的環境已大有不同,社會更加人性化,親情和人情更加濃厚,這一波人受教育的程度普遍高,在對待子女這方面就如同新版李靖更加通情達理,更有溫情,也更加注重孩子個性的發展。李靖這個人物的形象變化是時代進步的體現。

對於靠電影為生的商人來說,賣座的電影可能就是好電影。但是賣座的電影如果只圖觀眾一樂,僅僅是靠光怪陸離吸引觀眾的眼球,則談不上任何價值。好的電影應該既是人類文明的展示,也應是人類文明的推動力。導演餃子團隊通過動畫電影這種表現形式,一方面製造了商業奇蹟,另一方面觸發人們對自身命運的思考,小小的瑕疵可以忽略不計,不得不說是一部有價值的好電影。

相關焦點

  •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改編真的比1979年的《哪吒鬧海》差嗎?
    但是還有一部相似改編的動漫是我們那個年代的經典動畫片《哪吒鬧海》,這部動畫片是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一部國產動畫片,是第一部在坎城參展的華語動畫電影,曾獲得無數大獎,如國際電影節特別獎,大眾電影百花獎等。同時這部片也要比《哪吒之魔童降世》早了整整40年的時間。因此,網友們對這兩部電影也是持有不同態度:《哪吒之魔童降世》真的有《哪吒鬧海》好嗎?
  • 平面的《哪吒鬧海》與立體的《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鬧海》是1979年出品,《哪吒之魔童降世》是2019年出品,40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這兩個作品也有面目全非的設計。計算機及網絡技術不止在形式上改變了世界,也在思想內容上顛覆了人們的世界觀。
  • 19版《哪吒之魔童降世》比79版《哪吒鬧海》差在哪裡?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一經上映,便以黑馬的姿態在眾多電影中脫穎而出,一躍成為全球票房第一的動漫,最終拿下50.70億的票房成績。而相比起1979年由上海電影美術製片廠製作的《哪吒鬧海》,它們之間又有哪些不同之處呢?
  • 從《哪吒鬧海》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四十年光陰中的情感變遷
    在我剛看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時候,我覺得這就是一部製作精良的糖水片——畫面酷炫,敘事完整,燃點不錯,主題也是人畜無害,再加上一些確實能看到的、國漫的誠意與進步;那麼這篇文章呢,也就是說一片順理成章的糖水文,找到一些閃光點,再吹一吹「好!牛逼!支持!國漫有希望了!」之類它並不缺乏的廢話。但是我在搜集資料的時候,突然看到了1979年《哪吒鬧海》的海報。
  • 從《大鬧天宮》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的銀幕變遷史
    ,從《哪吒鬧海》到《封神演義》,再到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接下來筆者將為大家梳理半個多世紀以來哪吒形象的演進歷程。,也影響了其後無數影視作品,與此同時,外形主色調為紅色的哪吒,也與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緊密相連,能夠更好地使觀眾對這一人物產生共情,從各方面來看,《哪吒鬧海》都堪稱是中國動畫史上一部裡程碑式的作品。
  • 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影評
    男兒立身須自強,欲與天公試比高——評《哪吒之魔童降世》主題思想《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哪吒》」)改編自中國神話故事,講述了哪吒雖「生而為魔」卻「逆天改命」的成長經歷的故事,影片所選用的內核與七九年上影廠的經典美術片
  • 影評:《哪吒之魔童降世》
    本文以明代神魔小說《封神演義》和1979年版動畫電影《哪吒鬧海》為參照,對比分析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在角色、情節和主題方面的改編與創新,以期對國產動畫電影在新時代的發展有所借鑑和啟發。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卻「打破成見」,在角色、情節和主題等方面都顛覆常規,另闢蹊徑,賦予時代性的改寫,為中國動畫電影的發展與創新注入了新的血液。
  • 《姜子牙》和《哪吒之魔童降世》,我還是喜歡《哪吒之魔童降世》
    一定要看到最後哦為什麼說是《姜子牙》蹭哪吒熱度,大家都知道《哪吒之魔童降世》去年整整火了一年。什麼國產動漫巔峰之作,國漫崛起好像都是說這部影片了。以往的哪吒都是鬧海鬧海還是鬧海,要不就是削肉還母,削骨還父,只要哪吒一出,大家基本就能猜到後面是什麼情節。
  • 《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之魔童降世》類型: 動畫/喜劇/動作國家地區:中國導演:餃子《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由霍爾果斯彩條屋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動畫電影,由餃子執導兼編劇。上映第五天,該片票房超越《西遊記之大聖歸來》9.56億元的記錄,創中國動畫票房記錄 。《哪吒之魔童降世》與以往版本不同的是,首先對裡面人物進行顛覆性改編。比如作為主角的哪吒以往都是代表正義一方的,就是一個天真可愛又充滿正義感的小孩子。而在這部影片中,是一個又醜又破壞形象的大魔頭。
  • 獲獎影評賞析|《哪吒之魔童降世》
    而這一家喻戶曉的神明形象也成為中國動畫電影的創作原型,無論是在《大鬧天宮》中作為配角的哪吒,還是在《哪吒鬧海》中作為主角的哪吒,大都沿襲著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中哪吒形象的傳統設定,嫉惡如仇、勇敢無畏和打抱不平的少年英雄成為銀幕上經典的哪吒形象,但《哪吒之魔童降世》卻顛覆以往固化的哪吒形象,弱化了他身上的「神性」,強化了其「人性」和命運感。
  • 《哪吒之魔童降世》:燃燒吧,熱血少年
    《哪吒鬧海》裡的家將(上)和夜叉(下),感覺直接串場到了《哪吒之魔童降世》要我客觀地評價《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我會這麼表述:的確很燃,它是國產動畫裡少有的,帶有強烈少年感的、男孩子氣的動畫片,但是
  • 【力薦】這個暑期不可錯過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之魔童降世》一經點映就收穫了超高口碑。寫了2年劇本,製作了3年,終於推出了新作《哪吒之魔童降世》。02改編神話,顛覆傳統哪吒的神話故事,相信每個人都耳熟能詳。但《哪吒之魔童降世》卻在神話基礎上,進行了改編和顛覆。民不聊生的商朝末年,紂王的暴虐統治引起了人神共憤。
  • 【摩天熱映】《哪吒之魔童降世》四年後,「大聖」的繼承者終於出現了
    目前,十月文化正在籌備續集《西遊記之大聖鬧天宮》,力圖打造本土IP。可可豆動畫的創始人餃子,就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導演。寫了2年劇本,製作了3年,終於推出了新作《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的神話故事,相信每個人都耳熟能詳。但《哪吒之魔童降世》卻在神話基礎上,進行了改編和顛覆。民不聊生的商朝末年,紂王的暴虐統治引起了人神共憤。元始天尊將集天地靈氣的混元珠提煉成靈珠和魔丸:靈珠投胎為助周伐紂的蓋世英雄,魔丸則會誕生混世魔王。
  • 《哪吒之魔童降世》:與《封神榜》很遠,離《魔戒》很近
    ▲《哪吒鬧海》中的哪吒自刎。從某種程度上說,如今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與幾十年前的《哪吒鬧海》恐怕無法互為比較對象。這是因為《哪吒之魔童降世》裡的設定,很難說是傳承自《封神演義》乃至傳統道教文化,反而與當代的奇幻文學有不少類似之處。這一點,其實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一些表象上就現出了端倪。在道教文化中,「天界」中有大量仙獸存在。譬如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就是四方神,甚至西王母、九天玄女等大仙皆由「獸」而「仙」。這裡的「仙」恐怕與「妖」無甚區別,後者所欠的不過是「天庭」的認可而已。
  • 「深度分析」為什麼《哪吒之魔童降世》能夠燃爆暑期檔
    《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於7月26日,目前豆瓣評分8.7。截止7月30日13點,《哪吒之魔童降世》總票房突破9.57億,已超過《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9.56億總票房,成為新的中國動畫電影票房冠軍。兩部動畫的官方微博也盡情了互動。《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高口碑與高票房,到底是哪些地方吸引了大家呢,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 《哪吒之魔童降世》究竟好看在哪裡?
    可以預見《哪吒之魔童降世》成為暑期檔最大的黑馬。究竟有什麼樣的魔力,被人連連稱讚?《哪吒之魔童降世》預告片在神話故事中,哪吒是靈珠轉世,是道教的護法神。在道教的頭銜為中壇元帥、通天太師、威靈顯赫大將軍、三壇海會大神等;尊稱太子爺、三太子、善勝童子。在神話演義小說名著中,哪吒少年叛逆,自幼洗澡鬧海屠龍,天宮毆打龍王,最後削肉救親。最後保周滅商,完成使命肉身成聖。
  • 「封神」而來,「封神」而去——《哪吒之魔童降世》影評
    2019年暑期電影圈最大的黑馬,竟然是一部國產動漫,而且是一部看起來不過賣相平平的作品而已。然後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卻一鳴驚人,不僅收穫了大量的好評和追捧,還一舉創下了史上國漫電影的票房冠軍。本作來自《封神》,一戰「封神」!
  • 這部電影真是一部國產良心電影。——《哪吒鬧海》
    隨著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上映,很多人回想起40年前的電影《哪吒鬧海》,這部電影真是一部國產良心電影。哪吒那一句「爹爹,你的骨肉我還給你,我不連累你!」,看一次哭一次!真正的壓迫不是來自敵人,而是來自父親。
  • 試論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之道
    可以說,《哪吒之魔童降世》不僅獲得了市場的回應,也收穫了觀眾的口碑,成為國產動畫電影史上不容忽視的現象級作品。《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由80後鬼才導演餃子執導,霍爾果斯彩條屋、可可豆動畫以及十月文化影業聯合發行的一部國產動畫電影。
  • 【即將上映】《哪吒之魔童降世》今年暑期檔最大黑馬動畫....口碑爆
    寫了2年劇本,製作了3年,終於推出了新作《哪吒之魔童降世》。02改編神話,顛覆傳統哪吒的神話故事,相信每個人都耳熟能詳。但《哪吒之魔童降世》卻在神話基礎上,進行了改編和顛覆。生而為魔,不受喜愛,哪吒的童年怎一個慘字了得。眾人對他避猶不及、侮辱取笑,讓哪吒變成了一個缺愛的朋克魔童。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哪裡有低谷,哪裡就有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