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崇明萬達要開了你知道嗎?」
「什麼?崇明要開什麼?」
近日,抖音上一條關於採訪崇明奶奶是否知道萬達開業的視頻獲得不少點讚,網友留言表示聽著家鄉話好親切、奶奶們的崇明普通話讓人忍俊不禁。
抖音號的主人是一個叫釐米CM的團隊
主要成員是
三個大學剛畢業的崇明女孩
她們在業餘時間運營這個工作室
分享95後年輕人眼中的小島日常
釐米CM團隊今年年初成立,在這一年的時間裡,以公眾號圖文、微博視頻以及抖音短視頻的形式,講述崇明故事。
釐米CM目前的核心成員有三個——楊顧怡、趙宇菁和楊佳慧。三個人是同屆的高中校友,今年的畢業生,正各自從事著與設計運營相關的工作。楊顧怡是一個充滿了奇思妙想且行動力極強的女孩。偶然間,楊顧怡刷到了一篇關於崇明特產的推文,發現自己成長的小島上,有趣的東西越來越多,突然產生了一個念頭——想以崇明的日常為主題創作短視頻,記錄自己家鄉的美好。她立即開始著手準備,並召集了趙宇菁和楊佳慧加入這個項目。於是,三個女孩開始了她們與釐米CM的故事。
「稱之為釐米CM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CM是崇明的拼音縮寫, cm同時也是一個尺度單位。」團隊成員楊顧怡告訴記者,「不同尺度單位,可以丈量小到幾釐米的物件,也可以計算高達幾百米的建築。而當我們以不同的尺度去觀察崇明這片土地上的每一釐米時,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和發現。所以,釐米CM團隊的實踐項目會以崇明為中心,尋求有趣的創作。」
目前,CM主要經營著四個平臺的帳號——公眾號、小紅書、抖音和微博。「我們想在視頻和照片中體現我們的創意和想法。我們一開始先推出圖文內容,然後開始嘗試上傳視頻,採訪欄目目前投放在抖音。」CM的成員告訴記者,「在各個平臺,我們也有相應的服務與合作方式,比如探店、文化宣傳、創意活動策劃、旅遊諮詢等。」
釐米CM在探索崇明的過程中,也在慢慢地摸索自己的創作重心,但所有的作品都指向一個大方向——崇明有趣、特色、新鮮的人、事、物。比如,CM的第一期視頻——「探訪崇明收藏家」的誕生,是因為CM們偶然在一個微信群裡,看見一個收藏家分享了很多自己收藏的古董,覺得十分有意思,就馬上聯繫了他。而選擇拍攝米酒店是因為CM們發現這家店面的風格、以及老闆對於崇明米酒的創新改造,非常貼合她們想表達的內容。於是基於這項崇明特產,CM創作了一期探店視頻。
關於抖音的採訪主題,CM認為除了在公眾號上面的「自由表達」,她們生產的內容還需要和崇明有更多的連接,也可以讓大家更了解小島的實時動態。比如崇明萬達在開業前,CM們跑到較為偏遠的鄉鎮採訪崇明鄉村的老百姓對這個消息的了解度,同時也進一步傳遞了這個消息,在抖音上收穫了不少播放量和點讚量。
「我們拍攝到現在,聽到很多類似『現在留在崇明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這樣的話。所以,我們希望能以CM正在做的事,去激發年輕人去觀察和珍惜我們生活的小島。」CM的成員跟我們分享道,「所以大家有什麼好的作品,怎麼玩轉小島等有趣的想法,都可以來和我們分享。其實CM不僅僅是我們幾個人,也可以是所有崇明人,我們更希望能傳達『我們的帳號也是大家的』這樣一個概念。」
交一個工作生活的幫手,開一扇了解崇明的窗口,多一條喜歡小島的理由
美圖、美文投稿請發送至郵箱:cmxwb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