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島上「九九歌」,唱出崇明的冬春寒暖

2021-01-13 騰訊網

「再幾天起九呀」「今朝是三九第一天」「過一個禮拜出九了」諸如此類與數九相關的話,冬至後的崇明島上時有所聞。

二十四個節氣中冬至的到來,標誌著進入數九天。祖上把從冬至那天開始的八十一天,分為九個時段,每個時段九天,按次序定名為頭九、二九、三九……九九。過完天寒地凍八十一天出九,已是江南風送暖,霹靂醒蛇蟲的驚蟄了。

數九在崇明,是流傳既久的習俗,以「九九歌」的傳唱最為廣泛。

「九九歌」全稱「九九消寒歌」,唱的是從冬至到來年春分之間的寒暖轉換。中華大地幅員遼闊,南北寒暖的時間、程度不一,各地「九九歌」的內容不盡相同。浮懸在長江口的崇明島,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氣候變化,生成了自己的版本:

頭九二九,相見勿出手。

三九二十七,梧桐樹吹勒畢直。

四九中心臘,河裡凍煞老綿鴨。

五九臘中心,凍斷鼻梁筋。

六九五十四,泥裡出蘆剌。

七九六十三,布襖兩頭搭。

八九七十二,黃狗尋蔭地。

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齊出。

新生代或許不甚明白全部意思,略作註解。

勿出手,是說因怕冷兩手交叉伸在袖筒裡保暖,崇明俗話「鑲籠囥」。

出蘆剌,指蘆葦尖芽從爛泥裡鑽出來。

布襖兩頭搭,說的是天氣暖和了,棉衣只在早晚派用場。

犁耙一齊出,謂大地回春,農夫農婦扛著各式農具下田耕作。

可知「九九歌」兼有指導生話、生產的效用。

這是崇明先祖集體智慧的結晶。星移鬥轉千餘年間,用心記錄著九九期間的寒暖變化規律、物候現象,以及自身的感受與表現行為,不斷積累、提煉、完善,形成了崇明版「九九歌」。

崇明版「九九歌」通篇俚語民謠,明白如話,生動有趣,一句一個熟悉的場景浮現,還引用了小九九歌訣,上下句合轍壓韻,琅琅上口。

舊時崇明鮮見月份牌,一個宅上也難覓一本,同胞們通過數九九,推算著從初寒到嚴寒到寒消春來的日子。又崇明的冬天是溼冷,寒氣侵肌剌骨,特別難受,於是以數九九為消遣,感覺時日「易得過」了。也因此「九九歌」常掛在各式人等嘴邊,識字的「趁口而攤」背誦如流,鬥大字不識半升的也能來兩句,小囡無師自通,跟著大人依依呀呀,引來陣陣歡笑聲。男女老少唱九九,成了東海瀛洲農家一樂!

隨著日曆與天氣預報的普及,「九九歌」漸漸淡出了人們視線。然而,她那濃鬱的民俗文化芬芳長在,其由來、形成、表達形式、實用意義,吸引著時人的關注與興趣。中老年朋友熟知「九九歌」的大有人在,吃喜酒吃期過圓子閒話起「九九歌」時,每每接龍般順利續成。「起九了,當心傷風」「三九四九裡最冷,衣裳著著暖」「出九了,去鄉下小菜地裡松鬆土」……「九九歌」裡的經驗之談,仍在被傳承、運用。

作者:陸茂清

編輯:陸海華

交一個工作生活的幫手,開一扇了解崇明的窗口,多一條喜歡小島的理由

相關焦點

  • 崇明區歸上海,崇明島卻不全歸上海,那崇明島到底屬於哪個地方
    崇明區歸上海,崇明島卻不全歸上海,那崇明島到底屬於哪個地方在我國的區域發展當中,其實還是分了一些發展的區域。在我國的一些特殊政策之下,每個城市的發展都有一些不同的排名。這樣的排名能夠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到每個城市發展情況,也能夠在更大程度上讓人們有一些發展的目標,在一直以來的發展過程當中,我們其實會因為一些方面來做改變。但除去這些之外,其實大家更加關注的就會是一個城市所擁有的區域,畢竟有了這方面的優勢,其他的整體進展就會有更好一些因素。
  • 紀錄片《城市之島》7月開播,詳細解讀崇明島的生態化進程
    昔日長江口的一座孤島搖身一變成為 「城市之島」,與崇明島規劃和建設的兩大主題詞「生態」、「環保」密不可分。今年7月1日起,大型系列紀錄片《城市之島》將為觀眾詳細解讀崇明島的生態化進程。《城市之島》共4集,每集45分鐘,講述了崇明打造「精沙綠洲」,獲取「江海聖水」,換道「鳳凰涅槃」,共建「夢想家園」的創新曆程。
  • 建設崇明島,安邁開啟華東新徵程
    坐落在長江入海口的崇明島,是中國第三大島。目前,連接上海市區與崇明島的陸路通道,只有東線的上海長江隧橋。S7公路(滬崇高速)是上海市高速公路系統的12條射線之一,建成後會與崇明越江西線連接,成為上海沿江沿海高速公路網的一部分。上海崇明公路物資有限公司一如既往地為當地的發展添磚加瓦,在S7公路建設項目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 滬臺姐妹包粽友誼賽在崇明島舉行
    央廣網上海6月24日消息(記者傅聞捷)一年一度端午佳節到來前夕,24位在滬臺胞姐妹與48位崇明婦女姐妹23日喜約崇明島,共同參加「崇臺一家親、花博聚『粽』情」2020年「我們的節日」端午包粽友誼賽活動。24支來自滬臺兩地姐妹隊組參加了花式粽賽與包粽速度兩輪比賽。
  • 崇明:通過花博會推動世界級生態島實現美麗蝶變
    在成功獲得第十屆中國花博會舉辦權後,崇明有一個非常宏大的願景,就是通過花博會去推動世界級生態島的全面發展,充分發揮花博會的溢出效應、後續效應,推動生態環境、生態產業、生態城鎮、生態民生等各項事業加快發展,讓嬌豔的鮮花不僅盛開在花博園區,而且盛開在崇明三島,綻放在老百姓的心田。以花惠民。
  • 歷時三年,跨越四季,崇明大型紀錄片《城市之島》今日開播
    昔日長江口的一座孤島搖身一變成為「城市之島」,與崇明島規劃和建設的兩大主題詞「生態」、「環保」密不可分。7月1日起,大型紀錄片《城市之島》將登陸SiTV全紀實與SiTV生活時尚頻道。全紀實頻道7月1日至4日每晚21:00,生活時尚頻道7月1日至4日每晚21:30,為觀眾詳細解讀崇明島的生態化進程。
  • 聚焦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 紀錄片《城市之島》7月開播
    昔日長江口的一座孤島搖身一變成為 「城市之島」,與崇明島規劃和建設的兩大主題詞「生態」、「環保」密不可分。 7月1日起,受崇明區委區政府委託,由上海文廣互動電視有限公司(SiTV)承制的大型紀錄片《城市之島》,將登陸SiTV全紀實與SiTV生活時尚頻道。全紀實頻道7月1日至4日每晚21:00,生活時尚頻道7月1日至4日每晚21:30,為觀眾詳細解讀崇明島的生態化進程。
  • 入圍餐廳 崇明金茂凱悅酒店·品悅中餐廳 崇明味道
    入圍餐廳:崇明金茂凱悅酒店·品悅中餐廳報名類別:中餐入圍關鍵詞:崇明特色、就地取材品悅中餐廳之最:餐廳以創意的烹飪方式重新詮釋長興島、橫沙島、崇明島——「特色三島河鮮」。餐廳推出的「金瓜海蜇絲」、「繡球菌燉散養走地雞」、「油汁天鯗魚」、「黑毛豬煨鮮鮑」、「芙蓉鮮肉蒸崇明毛蟹」等菜餚,每一種食材都有著特有的本地標籤。入圍理由:享:位於崇明生態島東部的崇明金茂凱悅酒店,毗鄰賽級高爾夫球場和養生溫泉,周邊由東灘溼地公園、東平國家森林公園、薰衣草浪漫莊園等生態景點環繞。
  • 崇明的四季,請從今天用心體會......
    北湖是崇明島上最大的湖泊,位於崇明島中段北側和黃瓜沙之間,前身是長江口北支的一部分。北湖地處長江入海口,每逢長江枯水期,海水都會倒灌入江,導致湖水含鹽量較高,所以北湖呈現出令人悅目的藍色。北湖還有成片的溼地、灘涂、蘆葦,成為魚蝦和鳥兒的良好棲息地。夕陽西下,站在北湖邊,任憑自己變成剪影,這樣的孤寂,無法言說。
  • 「金鎖旅遊項目招商峰會」在上海崇明島舉行
    原標題:「金鎖旅遊項目招商峰會」在上海崇明島舉行   「金鎖旅遊項目
  • 對話崇明區委書記李政:花博會,生態島的新機遇?東西兩側軌道規劃...
    用鮮花裝扮崇明島,每條路、河流都是風景線,每個村莊、農田都是風景畫。詳情可點擊連結:蝶變「十四五」,綻放花博園,崇明的這個地方顏值爆表!目標是要以「新理念、新基建、新產業、新社區、新生活」來打造五「新」小鎮,使得小鎮的功能與崇明島整體發展高度契合,成為大家心中嚮往的夢想小鎮、成為適合創新創業的小鎮。它們將給崇明的發展提供新動力,引領好未來。
  • 宋代遺傳至今的美食——崇明圓子
    崇明圓子皮薄、餡多、個大、花樣多,很受島上居民和外來食客的歡迎。宋代流傳至今的圓子,經過崇明島上百姓的傳承,如今可分為多種類型:就其所包裹的內餡來區分,可分為甜芯圓子和鹹芯圓子兩種。而甜芯圓子又可分為豆沙芯圓子、芝麻芯圓子、果子芯圓子、滑糖芯圓子。
  • 崇明這個樂隊有點火
    草坪上,一位氣質不凡的中年男士,正在用薩克斯吹奏《梁祝化蝶》,吸引了不少群眾圍觀。 沈惠玲對薩克斯情有獨鍾,平時在樂隊排練之餘,常和島上幾位薩克斯同好一起摸索練習,雖然熱情高漲、基礎不錯,卻總在一些有難度的曲目上不得要領。她感嘆,眼前這位男士的薩克斯吹奏技術可真不多見,自己的吹奏相形見絀。吹奏一結束,沈惠玲便在身邊朋友的介紹下上前請教。
  • 愛上崇明的99個故事
    稀飯就著醬瓜肉絲唄。7.農家的菜香最誘人,還可見炊煙嫋嫋的意境。8.崇明的意義,在於水清風秀間。9.崇明給你的意義,是讓心情慢下來。10.好水養好人,娶了崇明姑娘,嫁了崇明男孩,都是福氣。16.紫海鷺緣薰衣草田的春天適合拍婚紗照。17.我不會告訴你森林公園可以策「馬」奔騰。18.南門碼頭的江堤,可以聽見風的微笑和哭泣。19.每年的國際女子自行車賽都在崇明。
  • 崇明島「千」花齊放,美不勝收
    而且,為了提升花博園區景觀效果,在原有98個花卉景點基礎上,建設方還增加了200餘個花境,花境面積由原先的1.4萬平方米增加到了5.8萬餘平方米。「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2021年5月份恰逢春季,屆時,在崇明島上,百花爭豔,芬芳馥鬱。明年花博會預計將有300萬人次的參與遊覽,屆時也將帶動島上旅遊、民宿、農家樂等旅遊產業及附屬產業的發展。現在的崇明島的發展,不僅有上海市的大力扶持,江蘇省也積極配合。
  • 施衛剛|冬季去崇明吃羊肉
    想起以往臨近冬至,上菜場買些羊肉,由著興致,紅燒白煮,吃上幾頓,整個冬天竟然不再有手腳寒冷之感。於是我時時想著,今年的這個季節裡,如法炮製,好安度一冬的時光。也許,人世間一些不被理解的巧合,稱作量子糾纏。滬上的第一波寒潮剛至,有好友便相邀上崇明島吃羊肉去。
  • 陸洪興|一位學農老師與崇明的情結
    1972年9月8日上午9點,隨著一聲汽笛聲,一艘雙體客輪從上海吳淞碼頭出發駛向崇明島南門港,船上乘載著上海市洪湖中學(虹口區實驗中學)72屆57名學生。洪湖中學學農營72屆七連全體師生農村留影農村留影農村留影滬崇兩地雖只一江之隔,但除極個別學生外都沒有來過崇明島,這次是出遠門了。
  • 王棟:大申網願助力崇明創造體育符號
    2016年9月9日,由崇明縣人民政府主辦,崇明縣體育局、騰訊大申網承辦,上海崇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協辦的2016上海崇明生態島國際論壇「生態+體育」主題論壇,在東方體育中心拉開帷幕。在「生態+體育」主題論壇圓桌會議上,騰訊大申網總裁王棟從網際網路方面為崇明體育產業的建設提出建議。
  • 藍天白雲淨土…全方位記錄上海崇明生態島
    直到上一世紀五十年代末,崇明的土地面積才開始有了大幅而穩定的增長。抱著「向大海要土地,讓荒灘變良田」的心願,42歲的李守諮即刻奔赴崇明島。 為了讓候鳥能夠安心棲息,崇明東灘生態的改善刻不容緩。 2013年,在崇明東端一望無際的互花米草草灘上,一項為了改善鳥類棲息環境的、國內外罕見的生態修復工程展開了。
  • 樂高崇明萬達店11月27日開業!開業限定紀念磚、崇明專屬禮品等你來...
    樂高崇明萬達店11月27日開業!長江門戶、東海瀛洲這次樂高來到了中國第三大島嶼——崇明島還帶來了上海·開業限定紀念磚全球只有1000塊,錯過不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