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福至則升,福去則墜,難陀舍離漂亮的妻子隨佛出家修行有...

2021-01-08 一稱南無佛

佛經裡提到釋迦牟尼佛的兄弟難陀出家的故事。釋迦牟尼成佛之後,他的兄弟一個一個都跟他出家了,最後留下難陀,他的父王也準備將王位交給難陀。不只是這位父王擔心釋迦牟尼佛會將難陀帶去出家,難陀的妻子也害怕丈夫會出家,所以對難陀管得極嚴。難陀要出門,在離開之前,先在難陀的額頭點上口紅,規定口紅沒有幹以前要回來,否則處罰。難陀的妻子長得非常漂亮,難陀也非常愛,所以無話不聽。怕太太是因為愛太太,因為愛,所以怕,不愛就不怕。

後來因緣成熟。時間到了,釋迦牟尼佛託缽來到王宮化緣。難陀的妻子當然緊張,怕丈夫隨佛一去不回,但是,難陀不出去也不行,兩人爭執了老半天,最後還是老辦法,用口紅在難陀額上一點,規定把飯送出去,倒在缽裡,馬上回來。難陀到了門口,把飯一倒,釋迦牟尼佛沒有講話,用手一招,難陀就跟他走了,難陀便如此出家了。

難陀出家以後,六神不安,無心修道。有一天,釋迦牟尼佛告訴難陀說帶他去東海玩玩,叫他抓住衣角,使個神通,便到了海邊。沙灘上有具屍體,佛陀帶著難陀慢慢走向它,這具屍體是女的,雖然死了,仍然很漂亮。佛叫難陀仔細看看屍體臉上有什麼?屍體的臉上有一隻白白的蟲,佛問難陀知不知道這蟲從哪裡來的?難陀不知,佛說這隻蟲是這具女屍體的主人變的,因為太愛自己的面貌,所以死後捨不得自己的美色,變成蟲在屍體臉上爬。

然後,佛又問難陀去過天堂沒有?一般凡人哪能去得了,於是,佛又叫難陀抓住衣角,升到欲界天。天上美女成林,佛問難陀這些仙女比起你的妻子如何?「唉呀!簡直不能比啊!太漂亮了!」「既然你喜歡這裡,就到處多玩玩,我等會兒再來接你。」佛說完就避開了。

難陀當然高興極了,在眾美色中穿來走去,看到的都是美豔動人的仙女。難陀後來覺得奇怪,怎麼沒有男人?仙女告訴他男性只有一位,我們這五百位仙女都屬於這位男性的天主。那麼,這位天主呢?仙女答道,我們的老闆還沒有上升,正在人間修行。又問,此人是誰?他名叫難陀,生在印度,他的哥哥是佛,他現在跟著他的哥哥出家修行,等修行果報成功以後,上升做天主,我們在此等他。難陀一聽,趕緊回頭找哥哥。佛說你知道了,好!我帶你下去好好修行。難陀回去以後,盤腿也不怕腿痛了,念佛也不怕心亂了,拼命用功修行,用功的目的當然是為了這五百天女。

過了幾天,佛告訴難陀說有個地方你要去看看。哪裡?地獄。到了地獄,景象當然很可怕,其中有個大油鍋,火燒得猛烈,兩個惡鬼手拿叉子等著,看得難陀又害怕又好奇,問這兩個惡鬼,你們等什麼人?此人犯什麼罪?惡鬼說此是淫惡之罪,此人現在正在修行,但是,修得動機不純,為了貪圖性愛之欲而修行,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此人享完天福以後,便到地獄來受此果報。難陀一聽,大吃一驚。這下子才真發心修行。

一稱南無佛:感謝百度百家號平臺、廣大網友,支持中國文化發展!

相關焦點

  • 難陀出家記
    天福享盡、下墮惡道:難陀出家記  難陀尊者是 佛陀同父異母的弟弟,他是 佛陀的姨母所生,難陀的相貌非常莊嚴,具有三十種大人相;他因為貪愛女眾而出名,尤其對自己美貌的妻子孫陀利更是貪愛難捨,他也因此被稱為「孫陀羅難陀」。
  • 難陀出家記佛教故事
    難陀是佛陀的胞弟,他儀表堂堂,相貌不凡。難陀有一位美麗的妻子,名叫孫陀羅。他痴迷孫陀羅的美貌,對她極其寵愛。後來,難陀隨佛陀出了家,可是他心裡依舊念念不忘家中的妻子,總想找機會逃走,只是苦於找不到機會,因此他整天愁眉苦臉。佛陀自然洞知難陀的心事。一天,佛陀對難陀說:「難陀,我們一起去遊天宮好嗎?」難陀很想去天宮看看是什麼樣子,於是欣然答應。
  • 淨空法師:依教修行供養,這個福太大了!
    無毒聽了之後,啟白,『啟』是很恭敬,很恭敬的向婆羅門女報告。「啟」,用現在的話就是報告的意思,很恭敬的說:請你可以回去,不必憂念。為什麼?【悅帝利罪女。】確實她到地獄來過,是在這個地方受苦,沒錯,她的事情大家都知道。
  • 南懷瑾的點撥:福報是有定數的,福報好時慢慢用、省著用
    朋友的境遇,讓我不禁想起了佛學大師南懷瑾的一句話:在福報很好的時候,要慢慢用、省著用。南懷瑾是傳承國學的當代文學家,他自小接受中國私塾傳統教育,少年時期就已讀遍了諸子百家的各種經典。他精研古代文學,結合現代文學和為人處事,總結了很多讓人受益匪淺的道理。
  • 難陀的修行過程
    難陀是佛陀的同父異母弟,因看到佛陀出家的莊嚴相,產生歡喜心,所以跟隨佛陀出家修行
  • 釋迦牟尼佛的一生.過目消災轉載增福
    照片名稱:11照片描述:夜別妻兒:一天夜晚,太子悄悄的走出房間,離開了妻子兒子。照片名稱:16照片描述:發願成佛:佛陀發願成佛,以碗碟放入水中,發願曰:如若能成佛,則希望碗碟逆流而上。照照片名稱:32照片描述:最後供養:佛陀接受了最後一次的供養,以表現出疾病這樣的方式提醒弟子們時刻不要忘記無常,並表示即將進入大涅槃的境界。
  • 南懷瑾:六度,是6個修行的方向,成就一個,其他就貫通了
    學佛修行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想要修成圓滿,消除業障,禪修者就必須堅持學佛,保持發展,絲毫不能有倦怠之意。對於學佛的信眾而言,如要在修佛上大有斬獲,除修繕佛家基本法門「五度十善」以外,佛家大乘法門「佛門六度」,也是修行過程中須了解領悟的。
  • 南懷瑾老師:社會上很多都是再來人,這其中有修行的關鍵
    修到了預流果的人,死後不到這個地球上來了,而升天去了。在天上的一輩子,比我們地球上長得多,天上的生命結束了再來做人,這一種人稱為再來人。當然再來人不曉得是男人還是女人,是漂亮或不漂亮,是大富貴或者是窮苦,都不一定的,這個帳很難算,電腦也算不清。他們是來世間受報的,因為有些帳沒有還,要來還帳,七還人間,生了死,死了生。
  • 人世間什麼福最大?聽國學大師南懷瑾講《金剛經》,悟道更深了!
    但現代史上,真正能把儒釋道文化掛嘴邊,並且能出口成章,或許也只有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起碼大茶經是這麼認為!作為傳統文化的倡導者,南懷瑾先生可謂是奉獻了一生為之努力。看著他給後人留下的經典著作,在看他的紀錄片,足以讓人感而涕零。說到傳統文化,說到南懷瑾先生,就不得不讓人想起他對中國佛教文化的學識淵博。其中,佛教《金剛經說什麼》就是記錄他對經典中的開示講解。
  • 《原神》「福至五彩」玩法說明
    參與活動,集齊五種顏色的相片後,可以在季同處換取「福至寶匣」,每個寶匣內必將含有原石獎勵,除此之外,還將有機會獲得大英雄的經驗、精鍛用魔礦或摩拉獎勵!活動期間,旅行者至多可以獲得8個「福至寶匣」。「奇特的『留影機』」在多人遊戲模式下也可以使用,和小夥伴一起尋找攝影對象也是不錯的選擇~拍攝不到心儀相片的旅行者,可以試著與好友互贈相片。活動開啟7天內,旅行者每天擁有10張底片以供拍攝,旅行者可以與好友互贈雙方持有的相片。在活動頁面找到相片互贈,在贈送頁籤點擊對方的相片圖標,即可贈送對應的相片。在接收頁籤可以領取他人贈與的相片。
  • 婚姻真是修來的:只有福業相等的人才能成為夫妻(幸福婚姻的真相)
    所以一去還有欲望,看看還想找一個老公。  這個天女以天眼觀察,看到前世的丈夫出家了。出家了,年紀也大了,每天都在寺院裡面掃地。有一次,這個天女就下來,放出光明,讓她的丈夫看見她的形體,勉勵他:「你好好修行就能生到天上,我們還能夠重續情緣,再作夫妻。」
  • 南懷瑾:念誦金剛經感應實例
    因為在學校裡,也不敢敲木魚,怕被人家說神經病,偷偷的弄一本金剛經,到會客室去念。前怕狼,後怕虎,一下子就念完了。  有一次我念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忽然覺得我沒有了,我到那裡去了?不知道啊!以後我就不念了,後來才明了其中的道理。此經對我的經驗,有這樣奇妙。  在歷史記載中,更有非常多的感應。
  • 四種賢善男子,難陀非為女人修行的故事,世間三種最勝香
    如果賢善男子不能因為聽聞或親眼看見,有人因老、病、死苦而生怖畏心,依正法思惟,如理精進修行;但看見聚落、城邑中,有善知識及自己所親近的人,承受著老、病、死苦不得出離,才心生怖畏,依正法思惟,如理精進修行。就如同第三種良馬,鞭觸其膚肉,方能調伏、隨順駕御者之心,這就是第三賢善男子,於正法中得善自調伏。
  • 美是與醜對比產生的,難陀的故事說明,分別美色就出不了輪迴
    看到難陀如此心緒不寧,佛陀便說要帶他出去遊玩,難陀表示願意。佛陀讓難陀拉住自己的衣角,忽然來到了一座山,風景很美,山上有許多果樹,樹下有一隻母猴,長得很醜,還瞎了一隻眼睛。佛陀問難陀:「這隻母猴與你的妻子孫陀羅相比,誰更美麗呢?」「這還用說嘛,孫陀羅比它美麗千百萬倍也不止呀!」難陀自豪地回答。過了幾天,佛陀問難陀想不想上天界去看看,難陀表示願意。
  • 人的福報是有定數的,聽聽星雲大師、南懷瑾教你如何守住福報
    我雖為世俗人士,但是對佛門教派卻心生喜好,私下裡也接觸了不少有關於佛家的常識學問。過去我遊歷過不少佛門廟堂,也結識了不少得道僧侶,其中有這麼一樣東西,是經常被佛家人士所提起看重的,那便是「福報」。在佛家,福報比世間所有的金錢名利都要珍貴,有福報的人,好運自當如影隨形,而沒有福報的人,再如何哀求祈禱,也一樣不會有好運加持,還有可能招來禍端。既然在佛教觀念裡,福報如此重要,我們生活中又該如何獲取福報呢?其實不然,福運根本不用我們去刻意獲取,它是人皆有之的。
  • 精進修行的他們,沒錢沒地位,得不到尊重,生活窘迫,是沒有福報嗎?
    法王如意寶曾說,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像米拉日巴尊者那樣完全捨棄現世的追求,但至少要做到不沉迷於欲求,生活上少欲知足,把主要的精力用於修行。 關於現世福報和修行的關係,我們常用生火的同時產生煙來比喻,就是說,雖然你的目的並非求福報,但精進修行的同時自然會成熟福報。
  • 如何修行善法,培植福報,佛說了四句偈語,受益匪淺!
    佛家說從善積德有福報,福報人人本有,就看我們如何去把握當下,培植福報。本文大茶經就依據佛家的《佛說四十二章經》,來探討佛說四句偈語,告訴我們如何修行善法,培植福報,受益匪淺。那是哪四句呢?第一句: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佛陀說:「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意思是說看見別人在行善布施,要跟著歡喜、支持,也會得到很大的福報。
  • 眾生未來何去何從、是福是禍全由眾生自己決定.筆者也只能依法將世間禍患、修行要領示宣大眾.有情依法精進修行才能趨吉避兇、福運臨身.
    👉👉👉既然造作惡業,就要接受命運悲慘,痛苦不堪之報應,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也7,兒孫最好在法施的基礎上受持花聚陀羅尼、寶篋印陀羅尼回向已故先祖,超度先祖傷害的冤親債主。👉待到先祖以及被先祖所害之冤親債主被超度時,方可安穩生活,順利修行,否則兒孫無有安穩、幸福之日。👉而筆者也只能依法將世間禍患,修行要領,示宣大眾。
  • 香港社團『和勝和』可以推舉『坐館』的五大元老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上個世紀的香港有很多的傳聞,其中除了娛樂圈十分鼎盛,還有無數的江湖傳說,因為社會的動蕩和不安穩讓無數人進入社團開始討生活,在當年香港「新義安」、「14K」以及「和勝和」的三家爭霸,使香港進入了一段最黑暗的時期。『和勝和』旗下的五位「元老」因為可以推舉『坐館』而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而到底他們分別都是誰呢?今天痴娛就給大夥介紹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