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鷗美食度假 | 繼續打卡這份飛行10萬英裡、造訪24國得出的「世界最佳餐廳榜單」(下)

2021-02-17 海鷗度假指南

之前報導了「世界最佳餐廳榜單」的前14家餐廳,今天和大家分享其他16家美味的目的地餐廳,一起來到第4、第5站,看看亞洲、澳洲和歐洲有哪些餐廳是專業食評家Besha Rodell心中的「最佳餐廳」呢?

你對VEA的第一印象可能會是它天馬行空的各種創意:食客坐在環形的吧檯面對著廚房;鹹魚和白菜做的泡芙,放在一個音樂盒上端出來,音樂盒還正播放著傷感的音樂;有些菜品還會搭配內側印有詩句的紙卷一起上桌,或是端上整個鳥巢、從香水瓶裡對菜品噴上一些酒……就像一座美食劇場。

除去這些因素,料理本身也足夠吸引我的注意力。主廚Vicky Cheng在香港出生,大部分的廚藝生涯主要在美國,跟著來自歐洲的名廚學習。其中最知名的經歷是在紐約著名的米其林餐廳Daniel餐廳工作了幾年。在VEA他結合了他習得的法餐經驗和中式食材,專注於時令性和創新,最終的成果令人驚豔。

 

其中一個我今年最印象深刻的菜品就是這裡的脆皮海參,海參裡頭塞的是母蟹做的慕斯餡料,海參被放在濃鬱的黃色醬汁上、醬汁由蟹膏、全蛋和22年的陳年紹興酒調製而成。

 

我喜歡VEA的原因是,它表達了香港是多麼獨特、美妙的地方。它很現代但包含了很多元素,它也很傳統、很潮流同時很有趣,作為一個國際化的都市同時保有它自己的根。主廚做的不只是提供食客美味的食物,他再度詮釋了自己家鄉的精神,而且是發自內心的。

Fuunji / 風雲児

Fuunji外的人潮總是非常洶湧,我跟我兒子大概花了1個小時才排隊擠進店裡只能容納15人的吧檯。排隊的隊伍從門口延伸出去,中間必須讓出過道讓車子通行,隊伍在對街依然繼續延伸下去。

儘管已經排到了店門口,你會發現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隊伍沿著餐廳的牆壁繼續往內延伸,當人們在吧檯用餐時,一群排隊的食客在座位後面虎視眈眈,仿佛希望用餐的客人速度再加快。

在店裡等待的時間正好提供一個欣賞廚師操作的機會,店主Miyake先生的烹飪過程像是行雲流水的表演,不論是煮麵條、把麵條加進碗裡或是舀湯的動作都像是一支舞蹈。

 

Fuunji的特色料理是「沾面(Tsukemen)」,麵條的分量可以選擇中份或大份,價格相同。麵條的口感勁道得恰到好處,用雞和昆布吊的高湯鮮味十足。雖然店裡的招牌料理是沾面,但拉麵也很值得一試。

 

東京有非常多美味的拉麵店,但這個地方是幾周之後我依然念念不忘的。

📍 東京都渋谷區代々木 2-14-3 北鬥第一ビルB1F

在Sushi Yoshitake用餐,有一項「禁止在餐檯用餐時使用手機」的規定。但我還是偶爾會偷偷地在桌子底下用手機做一些筆記:「金槍魚赤身:肉、海洋、空氣、穀物、花、生命!」

 

儘管有「手機禁令」,8個座位的壽司吧檯比起其他的同類型餐廳而言,舒適了不少。主廚Masahiro Yoshitake會很樂意幫助你挑選一隻好酒來搭配餐點。當他向你遞上剛做好的壽司時,還會微笑著跟你解釋最佳的食用方式。

一系列的開胃菜為料理揭開序幕:柔軟的蒸製鮑魚搭配濃厚的鮑魚肝醬,這道菜也變成了餐廳的招牌料理。但接下來的壽司更讓我興奮不已,金槍魚深紅色的魚肉濃縮了所有來自大自然的美好風味,還有肉感十足、甘美異常的竹莢魚和軟滑的海膽都讓人難忘。

 

當我正為了聽從了主廚的選酒建議而感到開心時,坐在我旁邊的一對夫妻看起了酒單,我可以感受到他們看著選酒逐漸增加的興奮感。他們點了1978年的Bollinger香檳和一隻90年代末的勃艮第膜拜酒。「這隻酒很稀有,一張短短的酒單上居然有所有我夢寐以求的酒。」那個先生這麼對我說。

 

日本有不少價格昂貴、極難預定的傳奇壽司店,幾乎它們都可以提供讓人讚不絕口的美食。但Sushi Yoshitake在我心中可以脫穎而出的原因是因為它的選酒、技術和主廚,在他嚴謹、克制的態度下非常地友善、熱情。

📍 東京都中央區銀座7-8-13 Brown Place 9F

一碗舒服落胃的湯和一疊酥脆的土豆煎餅會是你造訪三清洞麵疙瘩(Samcheongdong Sujebi)的原因,也是大家慕名而來的目的。餐廳外通常都是排著長隊,當你終於進到餐廳時會發現每一桌桌上都會有這兩樣東西,也是讓我魂牽夢縈的食物。

 

韓式麵疙瘩湯(Sujebi),湯底用的是銀魚、姜、海帶、蛤蜊煮的高湯,柔軟的麵疙瘩保有口感但不會過於勁道。湯頭非常鮮美又舒心,不論是加一些醬油或是保持原味,都能讓你感受到一種回家的安心感。

 

土豆煎餅可以有很多變化,其中一種是單純只有土豆,不加其他配料直接煎制。它的口感是它備受歡迎的原因,外酥裡軟的平衡得非常完美,加上一些桌上擺著的泡菜,讓它更加誘人。服務員會在你身邊穿梭,指導你旁邊的配料如何食用和搭配。

 

三清洞麵疙瘩已經開業超過40年,每日就專精於這2款料理,滿足了數以百計的食客。它在社群媒體上並不活躍,因為它不是用來「炫耀」的料理,就是靜靜地把一樣事情(噢,更精確地說,是兩樣事情)做得比其他地方專精而已。

📍 101-1 Samcheong-ro, Samcheong-dong, Jongno-gu, Seoul🔗 www.xn--2q1bp1re1b2wb9ypllh.kr

我會給到新加坡的遊客2個建議:第一,吃遍所有可以找到的辣椒蟹餐廳;第二,預定Burnt Ends餐廳。

 

這間營業了6年,位於唐人街的餐廳不僅有新加坡風情,它自稱為「現代澳洲燒烤餐廳」。廚師來自澳洲珀斯,員工來自世界各地,但某種程度而言這種融合就代表了新加坡,最國際化的城市之一。

主廚Dave Pynt親自設計了餐廳的磚窯——這間燒烤餐廳的核心,幾乎所有的菜品都是在烤箱或是定製的烤爐上完成的,煙燻和木炭的味道主導著每天的節奏。

 

這裡是牛排愛好者的「天堂」,使用的是來自澳洲的和牛。還有很多菜單上的素菜很棒,像是香草醬烤蒜苗、煙燻味十足又多汁的茴香根搭配布拉塔奶酪。

 

這裡的牛排並不便宜,不過這間餐廳最棒的一點就是很「彈性」。你可以到這裡點上紅肉配紅酒,享受一頓高級大餐,也可以只是順道經過,點一份15美金(約106人民幣)的「Burnt Ends Sanger」手撕豬肉三明治。服務很棒卻不會過於正式,食客也來自四面八方,可以聽見遊客和本地人在交談,總的而言,是一間很有趣的餐廳。

 

餐廳裡大部分的餐位是沿著一張面向廚房的長吧檯,像是在一間最棒的酒吧裡用餐的感覺油然而生,等你發現這裡的雞尾酒、啤酒、葡萄酒都很出色時,這樣的感覺又更強烈了。

📍 20 Teck Lim Rd, Singapore

在泰國你不需要主動去尋找美食,只要踏出門、走上街,所見即是。當我在曼谷的街上從一家餐廳走去另一家餐廳的路上,所吃到的美食不僅非常有趣也很滿足,甚至可能比(貴出許多的)餐廳美食還要美味。這可能聽起來很老掉牙,但也是事實。

 

要我從那些攤販中選一個,宣稱它是最好的,實在是艱巨的任務。但我可以介紹一個市場給你,有著深厚的歷史、魅力和多元選擇的Nang Loeng市場。

這個市場正式開業是1900年,除了周邊的小攤販已經重新升級成美食廣場,其他幾乎沒有變化。在這個市場建造之前,大部分的交易是在水上市場完成的,但當時泰國王受到歐洲市集的啟發,打定在城市中興建一個人行街區作為商業街,後期附近演變成為了行政和居民規劃區。因此Nang Loeng市場坐落於一片歷史街區之間,這裡的食物也受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影響。

 

在市集的邊邊角角,可以發現很多不同的泰式甜點;靠近中心區域主要是賣小吃、偏向中式食物的麵食、泰式咖喱。

 

我在其中一家吃到非常完美、薄脆的海鮮煎餅,在另一家吃了火辣的涼拌烤茄子,上頭有辣椒、蝦醬、油蔥酥,還有一顆水煮蛋。也很建議你嘗試這裡蒜味很濃鬱的泰式香腸和小魚,可以買著邊走邊吃。

 

記得早點來,因為午餐高峰期的人潮很可怕,很多攤販在下午很早就收攤了。還有空著肚子來,因為你會想要竭盡所能地都嘗個遍。這可能是最糟糕的煩惱了。

📍 Nakhon Sawan 6 Alley, Wat Sommanat, Pom Prap Sattru Phai, Bangkok

Masque並不容易找,藏身在孟買陳舊工業區的一棟建築裡,這裡曾經是棉花紡織廠。餐廳以外全是深色的鋼條和沙礫;內部則是挑高的天花板和絲滑的現代感設計,這可能是印度最具有野心的餐廳。

 

主廚Prateek Sadhu曾經在知名餐廳Alinea、The French Laundry還有Noma工作過,你可以從他的菜品中窺見這些痕跡,尤其是Noma餐廳帶給他的影響,包含烹飪手法到服務。

Masque的風味是十足的印度風情。主廚聚焦在他的故鄉克什米爾,他經常回去當地尋找靈感和食材。儘管Tasting Menu的脈絡很熟悉,從小食開始,接著的菜品味道逐漸加重、分量逐漸增多,最後以甜點作結,但Masque的風味是截然不同的。

 

像是以煙燻味的白脫牛奶(Buttermilk)、醃製菠蘿蜜搭配季節蔬菜、肉類和海鮮,達成優雅的風味。

 

Katlam是克什米爾的特色麵包,像是可頌一樣充滿層次但是更有口感,搭配的是一小瓶用「印度藍莓(Jamun)」製作的醬料;煙燻豬頸肉搭配當地芒果;當地產的芒果也和甜點的黑米冰淇淋做搭配。

 

這裡的員工都非常熱情,甚至一開始讓人覺得有些不安的程度。但當你也沉浸其中後,你會發現自己也對Masque有一樣的熱愛,這反映了他們為創造這樣絕佳的體驗付出了多少努力。

📍 Unit G3, Shree Laxmi Woollen Mills, Shakti Mills Lane, Off, Dr E Moses Rd, Mahalakshmi, Mumbai🔗 www.masquerestaurant.com

店裡的牆上寫著:「請不要浪費食物。」它指導你只點適量的食物,並要把餐盤上的食物吃光,這是高貴的美德。但是隨著店主不斷熱情地推薦,這條道路變得越來越艱難。

 

「沒事沒事,我已經飽了。」

「要的要的。試試看,你一定要試試這個。」

 

這個吃到飽形式的蔬食餐廳自1945年便開始營業,可以說是真誠待客之道的世界典範。

 

當入座之後,一個圓形鐵盤(Thali)會事先放在桌上,接著服務員會迅速地端來幾個託盤,包含各式蘸醬、小食、淋上印度酥油(Ghee)的各式麵包、還有無數的蔬菜。

 

扁豆糊、用新鮮椰子做的手抓飯、蔬菜咖喱、填進腰果的苦瓜……油炸餡餅、奶酪派,還有一杯新鮮白脫牛奶可以用來消食。當一道菜吃完時,服務員就會出現問你需不需要再續。

 

我很幸運地在芒果季節來到孟買,更幸運的是踏進這間餐廳吃到芒果甜點Aamras。絲滑的口感和濃鬱的香味嘗起來就像夏日的精華。最難的部分是說服服務員我真的不需要再來3、4份或更多的甜點。事實上,我在這場戰役中徹底失敗了。「你最後還是會嘗試的。」服務員堅定又開心地說。

 

抵抗全都是無用功。

📍 Building No, 31, Dadiseth Agiyari Ln, Kalbadevi, Mumbai🔗 www.facebook.com/ShreeThaker1945

什麼是澳大利亞美食?這個問題很多人問,卻很難有一個讓人滿意的答案。如果我可以親自演示給你看,我會邀請你到Attica用餐。透過主廚兼老闆Ben Shewry充滿玩心和巧思的菜單,你可以跟著他的思路,從牛油果到鴯鶓肝,一起探索澳大利亞美食的千面萬象。

 

主廚Shewry也把「懷舊」風味引入菜單中——奶酪維吉麥醬卷(Cheesy Vegemite Roll),這是每個澳洲小朋友都吃過的點心,還有經典的下午茶零食萊明頓蛋糕,但外層包裹的不是經典的椰絲而是黑螞蟻。Shewry是當地領頭使用當地各式食材的廚師之一,幾乎每到菜都是用當地食材完成的。

餐廳位於墨爾本近郊Ripponlea街區的街邊。關於餐廳鄰近區域的歷史故事,可以在菜品「不完美的Ripponlea歷史」中窺見。這道菜品包含3個小撻,分別代表了這個區域的3個時期。

 

紅色的代表了當地土著,填充的是胡椒葉奶油,裝飾上當地的莓果;黑色的是溫熱的血腸,加上早餐茶奶油,代表英式文化的痕跡;最後發白的小撻是雞油和雞湯做的啫喱,代表了迅速發展的猶太居民。

 

數年前,後院原本作為餐廳的小花園使用,後因廚房需要擴建,小花園被移到外面,也多了一個希臘卷餅的小攤,餐廳的食客可以在這裡一嘗墨爾本的標誌性宵夜,搭配著啤酒,墨爾本是最多希臘移民的城市之一。

 

最近,戶外的環境又再度進行改造,充滿未來感的裝置藝術像是要帶領食客穿越到百年之後。

📍 74 Glen Eira Rd, Ripponlea VIC 3185

我的行程筆記寫著從我住的普利亞酒店打車到Antichi Sapori餐廳即可。但是在Montegrosso這個地方沒有計程車,所以我的民宿主人親自載我去餐廳。「我們稱呼餐廳那塊地方叫做市中心」她說這句話時我們抵達了幾棟建築物沿著小教堂而建的迷你街區,餐廳就位於這裡。「但說真的Montegrosso只有一條街道。」

 

選址在普利亞無盡的橄欖園中,Antichi Sapori是一個充滿熱情的項目。項目主理人Pietro Zito希望可以維護這個地區的傳統料理方式。這個項目體現了「質樸(Rustic)」的魅力,木質的餐桌、用農具作為環境裝飾,還有充滿心意的美味料理。

雖然餐廳也有零點菜單,但是45元(約320人民幣)套餐包含了海量的食物。可能是從一碗新鮮的蠶豆加上濃鬱的奶酪;一系列的開胃菜;烤朝鮮薊心……接著是兩道意面,意面可以從專門的意面菜單上挑選,意面還只是主菜前的菜餚,主菜包含:烤香腸、牛肉、豬肉,有時候還有驢肉。

 

在這裡,我重新認識到菊苣原本天然的風味,帶有苦味卻讓人心曠神怡,間雜著手工製作的貓耳朵意面。豬肉的品質讓我感到相當驚嘆,風味深邃、濃厚。我還找到了自己新的「黑洞」,當5、6道甜品同時出現在我面前時。

 

Antichi Sapori代表了義大利百年來的餐飲模式:質樸、手工製作、和周圍的自然食材息息相關。我帶著飽足、愉悅又帶點困意的感覺離開了(其中一位服務員還好心地載我回住宿的地方了)。

📍 Piazza Sant'Isidoro, 10, 76123 Montegrosso BT

這裡的排隊人龍和它的披薩一樣「傳奇」,但如果你稍微提早一點,趕在它中午開業前抵達,很有可能你可以得到當天的第一組位子。在這裡最棒的感受是捲起袖子、「跳進」這些發出閃光的披薩餅:帶酸味的醬汁、粘稠的奶酪和完美地膨脹發泡、香氣撲鼻的酥脆餅皮。

 

2層樓的用餐空間就像一個忙碌的蜂巢,服務員端著披薩快速地在裡穿梭,將它們送給新的「幸運得主」。樓下的座位可以看見廚房內部的景象,看著披薩師傅在巨大的烤爐前,揮汗甩動著披薩麵團。

 

是什麼原因讓Sorbillo這麼出色?這很難說——可能是它獨特的碳烤烤爐、有機番茄製作的番茄醬,或者是老闆Gino Sorbillo對於麵團賦予的用心。所有美味的披薩裡可能都有一些魔法:麵團加上番茄醬、奶酪……出來的成品遠比它們的總和更美味。

在這裡沒有英語菜單,如果你不懂義大利語,單純用猜的加上肢體語言也可以得到一份非常美味的披薩,這也是我點餐的方式。我得到一份滿滿朝鮮薊的蔬食披薩,帶著讓人愉悅的酸度。外帶的披薩是使用水牛奶馬蘇裡拉奶酪的瑪格麗特披薩,原本就已經足夠美味的經典選擇,有了水牛奶馬蘇裡拉的加持,更上層樓。

 

Sorbillo在紐約也有一間分店,我還沒有嘗過,但已經迫不及待去試試它是否同樣美味。我猜可能會因為店裡設備的不同而有些差異。有些東西值得你去「朝聖」,在那不勒斯吃著正宗的那不勒斯披薩,配上一杯(或三杯)絕佳的當地葡萄酒……這近似於一種「宗教性質」的體驗。

📍 Via dei Tribunali, 32, 80138 Napoli NA

要在聖塞巴斯蒂安(San Sebastián)吃到美食的機會非常多,而且選項非常多、種類多元。如果你是為了體驗獨特的用餐體驗來到這裡,你應該來這裡試試看品酒搭配西班牙小食(Pintxos)。在聖塞巴斯蒂安古城區狹小的街道中挑選一家Pinxtos Bar幾乎不太會出錯,計程車司機告訴我評斷一間餐廳好不好吃的標準,只要看看門口的人潮就知道了。

 

人最多,氣氛也最歡樂的人群通常都聚集在Ganbara門口。

擠進人群裡、走到吧檯,你會驚嘆於眼前的景象:一堆堆的蔬菜和本地菌菇、一盤盤蟹肉迷你撻、小型的三明治夾著玫瑰粉色的伊比利亞火腿。這間餐廳的招牌是大蒜煸炒野菇,搭配一顆完整的蛋黃上桌,菌菇肉質飽滿、鹹味適中,蛋黃馥鬱絲滑。真的是我這趟旅程中吃過的最完美的菜品之一。

 

樓上的Ganbara是一場盛大的派對,但讓這間餐廳和其他Pintxos Bar與眾不同的是它溫馨的地下室用餐空間。在這裡可以享受位上的整套菜單。

 

一樣的野菇料理在樓下是加上煎鵝肝的版本。(說實話,這有些過了,但是為什麼不呢?)菜單上有許多巴斯克的特色料理,像是碳烤魚肉串、鱈魚臉頰肉搭配溫和的青醬。

 

Ganbara封存了所有這塊土地上的美好:品質絕佳的本地農產品和海鮮,在一間Pinxtos Bar被簇擁的歡樂,像派對一樣的氛圍——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這上演,因為人生和美食永遠都值得慶祝。

📍 San Jeronimo 21, 20003 San Sebastian - Donostia🔗 www.ganbarajatetxea.com
餐廳的Tasting Menu和主廚Ana Roš,

主廚Ana Roš的餐廳值得你一趟單獨的旅程。不論你是從斯洛維尼亞的首都盧布爾雅那(Ljubljana)前來或是從義大利北部的邊界前來,途徑索查河谷(Soča Valley)的旅程會是一生難忘的記憶:「翡翠河(Emerald River)」、倚著繁花盛開山丘的精巧小鎮、白雪皚皚的山頭……

 

過去幾年來,他們把餐廳當做家族事業在經營,Roš和她的先生Valter Kramar只手把斯洛維尼亞放到了美食的世界地圖上,讓餐廳成為一個美食目的地。以索查河谷的一切說一個「美味」的故事。

體貼的服務員招呼你走進一棟19世紀的建築裡(這棟建築也作為民宿營業,同時也是主廚她們的住所),如果你的餐位還沒準備好,他們會先用一杯充滿細緻氣泡、收尾清脆的斯洛維尼亞起泡酒招待你。這樣個人化的專業服務讓它變成世界水平的餐廳。

 

當你進入溫暖的、紅磚牆圍繞的用餐區,酒水和一系列的小食開始陸續上桌:一份充滿空氣感的綠色小餅乾上面放著鷹嘴豆和豌豆製成的迷你沙拉;一份由羽衣甘藍、接骨木花和榛子味噌製成墨西哥玉米餅;熱乎乎的鹹味甜甜圈,填充的是美味的羊腦。

 

搭配餐前麵包一起呈上的是被蜂花粉(Bee Pollen)覆蓋的黃油,嘗起來像是春日的精華。烏賊被切成薄片放在浸泡過蘆筍醬汁的炸麵包上,這裡的每道菜都充滿玩心,

 

餐廳的飲品搭配是它們的強項,餐酒搭配的選擇將會帶領你認識斯洛維尼亞到義大利北部的佳釀。不論是來自Rifnik Hill的小農葡萄酒到大瓶裝的葡萄酒,例如來自弗留利Gravner酒莊的灰皮諾橙酒,都能在這裡找到。

 

當主廚Roš出現在用餐區時,你可以了解到餐廳工作人員直接卻和善的態度從何而立。主廚會在每張桌子旁邊駐足,用一種像是熟識朋友的幽默感帶領你到餐廳、廚房、奶酪儲藏室進行一趟導覽。

 

參加這次「世界最佳餐廳」評選計劃後,我發現我對身邊的家人朋友給的最多的建議是:去斯洛維尼亞!那裡充滿讓人跌破眼鏡的魔法,去了之後也記得到Hiša Franko用餐!

📍 Hiša Franko d.o.o., Staro selo 1, 5222 Kobarid

Noma還是很棒,還是跟大家口中描述得一樣好,甚至變得更好。這個事實大概不會讓人很驚訝,每次造訪仍然有源源不絕的新發現。

 

我造訪的季節是春季末,海鮮是餐廳菜單的主題(在夏天,Noma會以全蔬食為主題;秋天會換成野味的「肉食」主題)。一顆盛裝在貝殼中的肥美帶子奠定了今晚的基調,品嘗起來是全然地鮮甜和來自海水的鹹度。

各種不同的貝殼類接著登場,其中一個完美地被馬齒莧覆蓋,一個浸潤著新鮮奶油,還有一個點綴上處理過的榛子。蝦肉料理呈現了自然饋贈的美味,蝦肉和海藻同煮,釋放出所有甲殼類食材的鮮美。

 

除了食物,讓其他餐廳很難超越的還有它的待客之道。我不想把它簡單的稱之為「服務」,因為它的學問遠深於此。當餐廳的工作人員走到餐桌旁幫忙送餐或加酒時,不只是機械式的動作,如果剛好開啟了一段對話,他們也會很樂意地在桌邊待一陣子,和你聊天。

 

廚房裡的情況看起來很放鬆,需要出餐的壓力並沒有傳染給食客。我想這一切都應該歸功於Redzepi的管理,餐廳的團隊更像是一個充滿互動的整體,而不是一隻被紀律束縛的軍隊。

 

所以,食物很棒,你會品嘗到讓你幾年之後都還想繼續造訪的美食,不過Noma最大的成就是它更深層、可以感知到的「人味」。

📍 Refshalevej 96, 1432 København K

Saturne不是一間很時髦或是很傳統的餐廳,但它某種程度上是兩種類型中最好的代表。季節菜單是最讓人激動的選項之一。首先是藏在西洋菜泡沫底下的生蠔、大蒜卷著蘆筍、蠶豆小撻點上薩瓦多姆奶酪(Tomme de Savoie Cheese)。

 

肉質細嫩的鱈魚搭配新鮮豌豆,裡面的檸檬白囊帶來些許的苦味,平衡了魚肉和蔬菜的甜味。

 

主廚Sven Chartier曾經在Alain Passard的 L』Arpège餐廳工作過,當他在2010年開Saturne餐廳時只有24歲。他也很鼓勵有才華的人發揮所長,也是他的團隊在2014年接手了城中熱門的餐廳 Clown Bar。

 

當我在餐廳用餐後的幾個月,主廚宣布將在10月關閉餐廳,為了專注於他2020年的新計劃。儘管我可以因此把這間餐廳從名單中剔除,但是這麼做會讓很多人錯失剩下可以品嘗美食的機會。所以如果可以的話,趕快去嘗試看看吧!

📍 153 Rue de Lourmel, 75015 Paris

完美,用這個詞可以最好地詮釋St. John餐廳,一間對於倫敦、甚至全球的餐飲圈有著深遠影響的餐廳。

 

他們家的用餐環境非常簡潔,餐桌上不擺花、服務員也不穿不必要的、過於正式的服裝,換句話說,你在用餐時沒有其他因素或幹擾你享受美食。

  

「骨髓」是這裡的招牌菜式,4根巨大的骨頭裝滿著肉的精華,搭配一些歐芹沙拉。它作為店裡的招牌菜式是因為它包含了St. John餐廳所有的特點:簡潔、美味的肉和品質。

我在早春的時候到這間餐廳用餐。我很喜歡當時的一盤蘆筍,簡單地以黃油、鹽調味而已,像是一盤春日的愉悅。接著我試了一碗白豆燉兔肉,血橙布丁搭配一大勺奶油,甜點濃鬱得像是用湯勺滑過黃油一般。

 

我不確定我有沒有吃得這麼滿足過,但當我準備買單的時候心情卻更加愉悅,在這塊充斥高端消費體驗的地區,選擇在St. John用餐絕對是一個合算的買賣!

📍 St, Barbican, London EC1M 4AY

30間「世界最佳餐廳」哪間最讓你印象深刻呢?

留言和我們分享吧!

本文內容源自FOOD&WINE 9月刊,原作者為Besha Rodell,圖片來自各餐廳官網與社交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鳴謝。本文僅供交流分享,不作商用。

熱門回顧

相關焦點

  • 美食度假 | 繼續打卡這份飛行10萬英裡、造訪24國得出的「世界最佳餐廳榜單」(下)
    接續昨日「世界最佳餐廳榜單」的前14家餐廳,今天和大家分享其他16家美味的目的地餐廳
  • 美食度假 | 這份「世界最佳餐廳榜單」,由全球知名美食、旅遊雜誌聯手製作(上)
    最近各種區域性的餐廳榜單陸續推出,要論全球性質的,還要數下面這份榜單有看點!全球知名美食雜誌FOOD & WIN聯手旅遊雜誌TRAVEL+LEISURE於9月刊一起推出了「世界最佳餐廳榜單」,邀請圈內知名的環球食評家Besha Rodell聯合雜誌的編輯團隊、知名大廚、餐廳經營者、侍酒師、美食作家還有其他餐飲及旅遊業內的意見領袖共同組成的評審團隊,精選出橫跨北美、南美、非洲和中東等地的
  • 榜單| 第四屆海鷗度假臻選酒店與2019年度Best50酒店名廚名單揭曉
    「海鷗度假臻選榜單」是《海鷗度假指南》為國內中產人士與富裕家庭量身打造的度假主題的年度榜單,以中國之選、品質之選、舒心之選為特色,從2016年的「美食度假酒店」評選開始,如今已是第四屆,不僅規模繼續擴大,並且首次將目光投向海外,努力為消費者外出旅遊、度假提供切實的指導與建議。
  • 2018全球50最佳餐廳榜單揭曉!第一名是...
    下面,我們新先聚品就帶大家來看看今年全球最佳餐廳的榜單有什麼變化吧!當然對於需要打卡的朋友們來說,這家在美食的藝術境界來說可以說確實是世界第一,餐廳裡的很多藝術品都價值連城,與其說是餐廳,倒不如說是一個頂級的藝術畫廊。
  • 最新 | 2018亞洲最佳50餐廳榜單揭曉 Gaggan連續四年封王
    ,是名副其實的美食盛會。50最佳餐廳榜單創立於2002年,在過去的15年中發展出亞洲50最佳餐廳、南美50最佳餐廳、世界50最佳酒吧等系列,逐漸成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餐廳榜單之一。而隨著米其林版圖不斷擴張,地方餐廳榜單的強勢以及各類旅行指南層出不窮,關於這張榜單的爭議也沒有停止過,那它的參考意義又如何呢?對於匙叉旅行來說美食是反映文化的重要窗口,3D的美食體驗必會為旅途增光添色。因此,注重創意和前瞻性的世界50系列榜單也成為我們的重要參考,關於這一點,《noma 2.0開門在即, 這個在全球引發美食效應的男人終於要回來了!》
  • 2018「全球50最佳餐廳」榜單揭曉!
    Pellegrino)和普娜(Acqua Panna)贊助,評委由10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國的餐飲人士構成,他們有食評家、美食記者、主廚、餐廳老闆等各種職業。今年榜單已火熱出爐,與去年相比它有怎樣的變化呢?
  • 「橄欖中國餐廳大獎」頒獎晚宴倒計時21天
    作為舉辦時間久、參與人數多、規格高、專業度高、口碑好的全國性餐飲評選,「橄欖中國餐廳大獎」如今已步入第11個年頭,正奔向下一個10年。去年11月,依舊是上海靜安瑞吉酒店,來自全國35個城市國200餘家知名餐廳、酒店的重量級嘉賓雲集申城,出席當晚的頒獎晚宴,見證了全國15個類別的餐廳獎項的誕生。
  • 2017亞洲最佳50間餐廳榜單揭曉,跟著這股「妖風」吃準沒錯
    頒獎典禮最近在泰國曼谷揭曉了全新榜單,這份榜單由300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家評選打分得出,絕對是亞洲區最權威的美食風向標。他還有另一間位於臺北的餐廳,也在這份榜單上,就是排名第24位的RAW餐廳。餐廳只有24個座位,遊客預定位置必須通過酒店預訂,晚餐正餐人均1500元以上。 建議客人不要噴香水,還有10歲以下的小孩子恕不接待。
  • 看榜單 | 貓途鷹公布2018年「旅行者之選」全球最佳餐廳榜單
    除高級餐廳外,本年度榜單還在部分市場增加了日常餐廳和休閒快餐餐廳類別。首次引入的「日常餐廳」類別旨在向全球旅行者提供更多不同場景下的美味選擇,而休閒快餐餐廳可為尋找快餐的食客們提供高品質食物。入選「旅行者之選」榜單的餐廳是基於貓途鷹(TripAdvisor)網站和App上全球上億旅行者在過去12個月內針對餐廳所提交的評分、點評內容與數量等綜合計算而來,客觀反映了世界各地各餐廳在全球旅行者心目中的受歡迎程度。今年全球範圍內共有超過500家餐廳入選,包括全球、各大洲及國家和地區榜單。
  • 剛剛,2018全球最佳50強餐廳榜單揭曉!全澳2家餐廳入圍,它們都是made in Victoria!
    The World's 50Best Restaurant 2018 2018年度全球最佳餐廳 完整榜單正式揭曉!榜單一經揭曉,就刷爆了全球美食網站!儘管它的名字是世界50佳,但實際上這份名單每年會評選出 全球前100名的餐廳排名 評選委員會100%是美食界的專家!
  • 2017墨爾本美食網紅節|「最佳新人美食」花落誰家?跟著這份榜單去打卡吧!
    作為匯集世界各地美食的國際化大都市,墨爾本不僅有許多在世界知名的高口碑餐廳,每年新開的餐廳更是如雨後春筍一般,讓「吃什麼」、「去哪裡吃」成為在這座城市生活的我們最甜蜜的煩惱。在2017年墨爾本新開的無數餐廳裡,有十家憑藉在Instagram等社交網站俘獲眾多吃貨芳心脫穎而出,摘得「最佳新人美食」的榮譽。
  • 最新 | 2019亞洲最佳50餐廳榜單揭曉 Odette封王 Gaggan神話終結
    不知道這些餐廳是否會影響你接下來的度假選擇呢?中國大陸方面,Ultra Violet by Paul Pairet和福和慧穩定保級,完整榜單請先一睹為快!2019亞洲50最佳餐廳▉新餐廳1ODETTE 新加坡2
  • 亞洲最佳餐廳新鮮出爐,2019「亞洲50最佳餐廳」榜單揭曉
    ,以及整個榜單的頒布與頒獎。大多數人都認為東京的東京的Den會取代Gaggan摘得第一,畢竟Gaggan已經連續四年問鼎亞洲50最佳餐廳第一位,它還在首屆曼谷米其林榜單斬獲最高二星榮譽,在亞洲的地位無人匹敵。
  • 澳大利亞最佳美食Top100榜單出爐,雪梨唐人街餐廳奪冠 (๑´ڡ`๑)
    ,就會被收入這份榜單。這份榜單是根據全澳各地的用戶對於餐飲店的評論及評級彙編而成的。其中,最新的評論最為重要,而比較老的評論則影響力有限。  Yelp的一名發言人在接受news.com.au的採訪時稱:「我們根據評論的數量、星級以及這些評論發布的時間來評估所有的餐廳和食肆。這份榜單代表了普通消費者的意見。大多數的普通消費者都更經常去(更加平價的)餐廳,而非那些為專業美食評論家所青睞的頂級餐廳。」
  • 度假丨自駕「最美公路」,打卡舒淇同款餐廳,海邊看電影…2088元/2晚感受獨屬石梅灣艾美的浪漫.
    小編做了超多攻略,終於找到了這樣一家酒店並且親自體驗了一把,熱衷於給大家謀福利的我今天更是帶來了這份度假套餐,石梅灣艾美度假酒店豪華山景房1間2晚+每日2大1小自助早餐+2大1小(10歲以下兒童)地平線餐廳沙灘啤酒燒烤自助晚餐1次+首日雙人10分鐘滑板衝浪體驗1次 +每日玩樂大禮包等福利,只要2088元
  • 法國LA LISTE全球最佳1000家餐廳榜單揭曉,吃貨們快行動吧
    「法國LA LISTE全球1000餐廳榜」已經成功舉辦三屆,LA LISTE 2016年的榜單中67家中國餐廳入選、LA LISTE 2017年的榜單中100家中餐廳入選,LA LISTE 2018年的榜單中127家中餐廳入選。中國餐廳是La LISTE榜單中餐廳數量上升最多的國家。
  • 2019 世界 50 最佳餐廳揭曉,前 5 名有大變動!
    2019 年世界 50 最佳餐廳頒獎典禮於 6 月 25 日在新加坡金沙酒店隆重揭曉。這份具有「美食界奧斯卡」之稱的榜單由全球超過 1 千名的飲食專家評選得出,更注重餐廳和主廚的創新精神。下面名廚現場就為你來揭曉此次榜單中的亮點與完整的榜單內容。Mirazur 餐廳摘得年度王冠,noma重回榜單!NO.1:Mirazur去年排名第 3 的 Mirazur 餐廳,終於在今年拔得頭籌,迎來了世界第 1 的榮耀。位於法國蔚藍海岸旁的這間餐廳,由主廚 Mauro Colagreco 掌勺,料理反映的季節性是其一大特色。
  • 2019世界50佳餐廳榜單出爐!法國的Mirazur問鼎!
    (掃一掃 ☝☝免費訂閱)醞釀許久的2019年 「世界最佳餐廳50強」 排名於日前剛剛揭曉,名廚Mauro Colagreco 的餐廳 Mirazur 奪得桂冠,Mirazur餐廳位於法國南部城市Menton,
  • 2018亞洲50強餐廳榜單發布分子廚藝餐廳繼續蟬聯第一!
    名廚江振誠的新加坡餐廳Restaurant Andre,曾經奪下亞洲50最佳餐廳以及米其林二星等榮耀,儘管在今年2月14日已熄燈,但亞洲50最佳餐廳肯定其在餐飲界的貢獻,將2018亞洲50最佳餐廳TheDiners Club終身成就獎頒予江振誠
  • 美食雜誌《餐廳》:2016全球50家最佳餐廳都在這裡了!
    2016年「全球 50 最佳餐廳」榜單前10名No.1 - Osteria Francescana鴨肝雪糕是 Bottura 改變義大利當代料理的最佳代表作,他將法國頂級鴨肝轉化為雪糕,注入價格比魚子醬還貴 10 倍的義大利 50 年家鄉陳年巴薩米克醋,外層再沾滿榛果杏仁碎片。聽說在創作這道菜時,廚藝界都認為他瘋了,但現在已被其它餐廳複製模仿,美食評論家說這道菜是 「最具前瞻性的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