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度假 | 這份「世界最佳餐廳榜單」,由全球知名美食、旅遊雜誌聯手製作(上)

2021-02-13 橄欖畫報

已經進入2019年最後一個月,是不是又在蠢蠢欲動,計劃接下來的假期了?最近各種區域性的餐廳榜單陸續推出,要論全球性質的,還要數下面這份榜單有看點!

全球知名美食雜誌FOOD & WIN聯手旅遊雜誌TRAVEL+LEISURE於9月刊一起推出了「世界最佳餐廳榜單」,邀請圈內知名的環球食評家Besha Rodell聯合雜誌的編輯團隊、知名大廚、餐廳經營者、侍酒師、美食作家還有其他餐飲及旅遊業內的意見領袖共同組成的評審團隊,精選出橫跨北美、南美、非洲和中東等地的30家「最佳餐廳」名單,每一間都足夠美味,值得作為你專門出行的理由!

 

「我在旅行中期待的一餐,

希望食物可以教導我

當地居民是如何生活和品味的。」

《洛杉磯周刊(LA Weekly)》食評家(因此保持不露面和以假名訂位原則),曾於2014年以短篇文章《40 Ounces to Freedom》獲得詹姆斯比爾德基金會「最佳葡萄酒、烈酒與其他飲料著作」獎項,撰寫的餐廳評論於同年亦獲得提名。也為《紐約時報》、《TASTE》、《Gourmet Traveller》等美食及生活方式欄目及媒體撰稿。

這份名單由評審團事先提名,從海量的名單中由Besha Rodell和評審團隊共同篩選,再由Besha Rodell親自造訪,共計

飛行 100,000+ 英裡

在空中 279 小時

造訪 24 個國家

入住 37 間酒店

造訪 81 間餐廳

這份名單代表的不只是排名,而是美食與文化的碰撞。一起跟著Besha Rodell的腳步,看看評審團實打實的真心推薦!

在Blue Hill at Stone Barns用餐,服務員可能會端上一道歐防風(Parsnips)三吃,接著跟你解釋「一般挑選歐防風以新鮮的為主,以防出現『木味』。」但這裡提供的歐防風則是在餐廳前面的地裡生長超過18個月,經歷寒冬的霜凍、解凍、又結凍,接著被浸置在牛油,再進行一周的乾式熟成,讓它口味變得醇熟、褪掉「木味」、發展出甜味。接著經歷「壓烤」,以類似牛排的形式上桌。

 

誰會想到花一年半的時間進行這個實驗,只為了找出去除歐防風「木味」的最佳解?只能是名廚Dan Barber了。

用餐期間,服務員會邀請你起身跟他來到一個放滿麵粉的壁龕,並開始學習穀物是如何種植的、如何被研磨成麵粉,以及麵粉各有哪些質地和風味。接著被引導著品嘗運用這些麵粉製作的麵包,搭配的是「單一乳源的黃油(Single-udder Butter)」,乳源皆來自一隻牧場裡名為Alice的奶牛。

在Blue Hill at Stone Barns用餐會讓人覺得置身於一間實驗室,Dan Barber是一位瘋狂的科學家,將肉、蔬菜、穀物從他們原本為人熟悉的形態轉變成全新的模樣。食客是他的實驗對象,他端上一盤盤牛肉乾、牛肉塔塔和形似朝鮮薊的紫萵苣。

 

儘管這一切聽起來很不理性,餐廳本身也像一場不間斷的實驗,15年來皆如此,但也是我覺得「最開心的用餐體驗」之一。

📍 630 Bedford Rd, Tarrytown, NY

主廚Niki Nakayama在洛杉磯出生長大,但在日本學習懷石料理多年。2011年,n/naka在西洛杉磯Palms區一條不起眼的居民街道、一棟不起眼的建築裡悄然開張了。主廚和她的太太Carole Iida-Nakayama,也是餐廳的副廚,一起創作出帶有個人特色的懷石料理。可以說是融合了一半的加州風格和一半的日式風格。

主廚Niki Nakayama和副廚Carole Iida-Nakayama。

超過12道的菜式中,呈現了南加州的各式季節性食材:野生的海鯛魚搭配萵筍、綠番茄搭配佛手柑和梅子醋。在傳統的刺身料理後呈上的是炙烤馬鮫魚搭配昆布和黑蒜油以及清蒸甜蝦搭配來自聖塔芭芭拉的海膽。

 

洛杉磯最珍貴的資產是它多元和自行演變出來、文化界限模糊的全新風格。n/naka放在其他地方可能都無法成立:主廚的南加州和日本背景、傳統只傳授給男性的技藝、以崇敬的態度發展出個人理解……這間餐廳讓這個獨一無二的角落充滿可能。

📍 3455 Overland Ave, Los Angeles, CA

在Swan Oyster Depot用餐就像參與了一次熱鬧的家庭聚餐,如果「家庭」可以是指整個洛杉磯……(還有許多從外地慕名而來的食客)

 

建議你帶著「蓬勃的食慾」前來,然後把所有的菜都試上一輪!先從一打生蠔開始,然後來一份不在菜單上的「西西里刺身」,以當天新鮮進貨的魚切成薄片,搭配橄欖油和胡椒碎。接著嘗試經典的蟹肉沙拉,鮮美的蟹肉覆蓋在捲心菜絲上,完美地傳達「極簡主義」之美。如果正巧碰上洛杉磯的潮溼天氣,推薦點上一碗溫暖濃鬱的蛤蜊巧達濃湯。

Swan Oyster Depot的完美在於它的簡潔,提供最新鮮的食材以及非常少量的額外調味。不過最核心的還是在於歡樂的氛圍,讓人感覺到融入這座城市的參與感,還有什麼比這個更討喜的?

📍 1517 Polk St, San Francisco, CA攝影:PETER FRANK EDWARDS/REDUX

還有其他的美國餐廳能比The Grey更帥氣嗎?餐廳的前身是美國灰狗長途巴士的車站,車站自1938年便開始營業。吧檯和用餐區域的環境可以說是喜歡裝飾藝術風格(Art Deco)的人夢寐以求的設計:打磨發亮的金屬、幾何造型的設計和油亮的皮革。在用餐區域還可以看到車站月臺的數字,旅客等待上車的景象仿佛曆歷在目。

除了環境和歷史故事,讓餐廳更引人入勝的是主廚Mashama Bailey,她在Savannah當地度過了童年時光,11歲時搬到紐約居住。她將自己家庭的故事結合了充滿歷史影響的「美國南部料理」,再融入她在法國學廚時的經驗、紐約的生活靈感和「傳奇廚師」Edna Lewis帶給她的啟發。

鵝肝玉米粥(Foie Gras and Grits)是美國南部料理的另一種詮釋,奢華又充滿內涵,因為加入芥末味蜜餞(Mostarda)和紅酒肉汁的玉米粥實在太美味了,不論搭配任何食材它都可以是一道「王牌料理」,煎得恰到好處的鵝肝塊慷慨的分量也非常不真實。

 

主廚Bailey不僅運用食材來製作美味的料理,也用以傳遞文化意涵。「肉醬(Ragu)」以豌豆、甜玉米製作而成;玫瑰色的鴨胸肉搭配的是琵琶果醬和甘蔗糖醋醬汁(Sugarcane Gastrique),代表過去美國南部糖業的發展和奴隸制度。

The Grey讓傳統料理煥發新生,以一種更現代、接地氣的方式表達,是一間能讓你了解美國南部的歷史、今日現況和未來發展的餐廳。

📍 109 Martin Luther King Jr Blvd, Savannah, GA搭著計程車經過一路還沒鋪上柏油的泥土路,來自當地的計程車司機邊開也半信半疑,忍不住搖下車窗問了正巧騎腳踏車經過的年輕女士「這裡有餐廳嗎?」「有的!Alfonsina!」計程車司機又轉頭問了我:「Alfonsina,它很有名嗎?」

Alfonsina餐廳由主廚Jorge León和他的母親Elvia León Hernández主理。餐廳的出品既體現了當地的傳統,也被認為是墨西哥瓦哈卡料理(Oaxacan Cuisine)的未來。餐廳就開設在León家的一樓,距離當地市中心約20分鐘車程,氛圍像是在家裡用餐一樣的「私廚」料理。

 

主廚Jorge León原本在當地著名的餐廳做洗碗工,接著在被稱為「墨西哥最佳餐廳」的Pujol工作5年。他的母親則是從前就一直會為鄰居製作料理,例如使用炭火灶烘烤的手工墨西哥餅。

 

餐廳的名字Alfonsina是主廚祖母的名字,當Jorge León從墨西哥城學廚歸來,開始在自己餐廳Alfonsina提供5道式料理。例如墨西哥玉米餅(Tostada)放上生的黃花魚(Corvina)、炒蘑菇和大蔥;多半以堅果製作,通常出現在當地婚禮上的「白醬料理」,Alfonsina改以花菜、玉米粒製作,搭配幹煎大蝦和節瓜花;墨西哥特有的綠菜花(Huauzontle)天婦羅,搭配新鮮奶酪和被主廚稱作「抹茶莎莎醬」的 調味料。

 

源於母親傳統手藝的智慧和主廚充滿野心的想法在Alfonsina完美結合。「這是2019年最激動人心的餐廳。」我這麼認為。

📍 Calle García Vigil 183, San Juan Bautista la Raya, Oax.

「儘管在一周之內吃了很多很棒的餐廳,這間是讓我最記憶深刻的。」這是其中一位評審團成員大力推薦這間「餐車」的原因。儘管墨西哥蒂華納(Tijuana)地區,尤其沿著海灣附近有非常多出色的海鮮料理,但Mariscos Ruben除了有出色的廚師,也為往來旅客帶來「神魂顛倒」的美食體驗。

 

餐車的主廚兼老闆是Mirtha Rodriguez,經營這輛餐車已經超過30年。Mariscos Ruben的特色是索諾拉風格(Sonoran-style)的海鮮美食。索諾拉和其他墨西哥地區相比,使用更多的麵粉(而非玉米粉)來製作卷餅等食物,調味也比其他墨西哥地區的料理更單純。

它們的馬林魚玉米餅(Marlin Taco),盛滿了玫瑰粉色、剛剛煙燻好的魚肉塊,淋滿滑順的醬料、鋪滿捲心菜絲;酸橙汁醃海鮮(Aguachile)的選擇多元,依據當天新鮮供貨的海鮮為參考,如果有醃蟹鉗的話,千萬別錯過!

 

用餐區搭設在餐車的棚子底下,介於餐車和烤架之間。享用美食的同時還能聽見烤魚的「滋滋聲」和聞到灌木木柴(Mesquite)的香氣。許多當地知名的餐廳主廚甚至都形容這間餐車的料理是他們創作時的靈感繆斯。

📍 Quintana Roo 740, Centro, Tijuana, B.C.

2007年Jose Enrique在聖胡安開設了他的同名餐廳,儘管空間狹窄,菜單還是以手寫的形式呈現在木板上,但門口依然排起長隊,也引起當地廚師的跟風。

 

2017年受到颶風瑪麗亞的影響,餐廳的屋頂和窗戶全毀,卻沒有打消Jose Enrique立刻重整旗鼓的決心。當時西班牙名廚José Andrés帶領他的團隊World Central Kitchen抵達當地進行人道救援、為災民供餐,就是以Enrique的餐廳為最初的烹飪基地。

今年7月,餐廳為了尋求更大的場地重新選址,在海邊一處以中世紀建築為靈感的建築裡重新開張。不變的是Enrique以當地食材為根本的烹飪理念。

精緻的海鮮沙拉使用的是一大塊龍蝦肉,隨餐的是一小塊熱騰騰的玉米面包(Arepas),和冰冷的海鮮沙拉形成很好的互補;調味得恰到好處的血腸(Morcilla)風味大膽,卻是很舒心的一道小食;波多黎各的經典菜餚Mofongo外表酥脆、中心柔軟,以當地特殊的大蕉(Plantain)為主要原料,充足的蒜味是這道料理的點睛之筆……餐廳的調酒也具有當地特色,使用朗姆酒、百香果為基底,以酸豆(Tamarind)提味,充滿加勒比風情。

📍 1021 Ashford Ave, San Juan

吸引人們遠道而來造訪秘魯庫斯科,克服高海拔、穿越神聖谷(Sacred Valley)來到馬丘比丘的除了偉大的印加文明遺址。現在Mil餐廳也可以成為一個值得舟車勞頓的原因。

 

餐廳位於另一處印加遺址莫瑞(Moray)的邊緣地帶,海拔3,500多米。莫瑞特殊的圓形梯田和安第斯山脈的農業模式提供給主廚Virgilio Martínez源源不絕的靈感。

 

主廚在秘魯首都利馬還有另一間廣受好評的餐廳,但Mil絕對是另外一個等級的佳作。餐廳環境垂掛著乾燥的天然香草,以簡單的木質家具點亮空間。菜單以8個環境給予的「靈感片刻」為題。

高原」是一道霧粉色的羊肉塔塔,搭配當地的植物和生菜,裝飾上接骨木花,淡淡的甜味來自龍舌蘭蜜;「玉米的多樣性」呈上當地不同風味和種類的玉米;「安第斯山脈中段」也是以一樣的形式來呈現馬鈴薯……當吃到甜點時,你會開始思考蠶豆、藜麥和自然的關係,當然它們的風味也會是你吃過最好的。整個套餐的最後以手工製作的巧克力作結,原料、製作都來在當地完成。

 

這是我體驗過最不矯飾的餐廳。離開餐廳後除了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平靜,對於當地的歷史和飲食文化也有更深入的理解。

La Mar是一間應該邀上三五好友一起前往的餐廳,點上各種各樣「海量」的食物,喝(超過預期的)3杯以上雞尾酒,待上數個小時……這是主廚Andrés Rodríguez僅限白天營業的「海鮮殿堂」

 

長長的吧檯擠滿了充滿「選擇困難症」的顧客,選項多元的酒單讓人眼花繚亂。這裡的皮斯科酸酒(Pisco Sour)很贊,但是也別錯過了更多店裡的創意雞尾酒。

「生鮮海鮮」是La Mar的招牌:酸橘汁醃魚生(Ceviche)、檸檬牛油果生魚片(Tiraditos)和其他各式用新鮮魚生做成的開胃菜讓人無從下手;烤魚和炸魚也有供應,如果是和朋友一起來聚餐,還可以點上整隻烤章魚。

 

La Mar不能事先訂位,面對它火爆的人氣最好有等位的心理準備,不過絕對值得。

📍 Av. Mariscal La Mar 770, Miraflores🔗 lamarcebicheria.com/en/Lima

Helena Rizzo 位於巴西聖保羅充滿藝術氣息的Jardim Paulistano街區,餐廳牆面上滿布藝術感的彩繪;透過露臺頂棚灑落的斑駁光影映在一個個時髦的來客臉上……在這裡用餐是特別有意思的體驗。

主廚Rizzo在許多歐洲知名的餐廳工作過,例如西班牙的米其林三星餐廳El Celler de Can Roca。2006年她回到家鄉巴西開設Maní。餐廳的出品結合了當地食材和她的歐式烹飪技法。例如她的酸橙汁醃魚生用到了腰果的果實、巴西的卡莎夏酒(Cachaça)搭配上腰果果實製作的果汁來調味;飽滿的小龍蝦搭配由樹葡萄製成的深紫色的湯汁和醃製過的花菜;煙燻烤章魚搭配番椒(Rocoto Pepper)、玉米、秋葵、紅洋蔥和花生油醋汁。

 

巴西的料理充滿各種可能性,在聖保羅還有許多同樣具有特色的餐廳,不過Maní豐富的熱帶風情和純粹的美味值得你跨越半個地球前來造訪。

📍 R. Joaquim Antunes, 210 - Jardim Paulistano, São Paulo - SP

開普敦不乏高端、結合歐式和亞洲風格的餐廳,附近還有酒莊,可以眺望著葡萄園享受一頓午餐,讓你覺得置身在加州或是法國的錯覺。不過4Roomed The Restaurant不介意點出開普敦是位於非洲的城市,餐廳提供的料理描繪出非洲和南非的特色。

 

餐廳的名字取自主廚Abigail Mbalo-Mokoena的兒時回憶,好幾戶家庭共同居住在一間4間房間的屋子裡,溫暖的集體生活回憶。

餐廳提供8道式的分享套餐,大約18美金(約130人民幣)/每人,性價比超高。首先上桌的是沙拉以及蔬菜料理,例如肉豆蔻調味的非洲玉米糊(Pap)、非洲經典料理 Umngqusho的升級版,用大顆粒的去皮玉米和椰漿、龍蒿同煮。

 

接著是口味濃鬱的蔬菜咖喱、茴香雞肉、低溫慢煮的牛肉搭配芝麻葉和焦化洋蔥。甜點通常包含一個帶有焦糖元素甜點,例如太妃糖蘋果,「焦糖」剛好是主廚Abigail參加《廚藝大師-南非版》被淘汰的考題。

 

我在開普敦吃過很多很好的餐廳,但4Roomed The Restaurant是獨一無二的,是在其他地方無法複製的用餐體驗。

📍 A, 605 Makabeni Rd, Khayelitsha, Cape Town🔗 4roomedekasiculture.com

有些餐廳散發魔力:充滿活力、熱情的待客之道,端上餐桌的食物和杯子裡的酒水也都是極好的。這就是我對於Le Wine Chambre的感受。音響裡飄出的爵士樂聲、人群的低喃和碰杯聲,還有服務員穿梭在座位間、推薦餐點和酒水的交談……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品嘗到許多振奮人心的南非葡萄酒,但我不敢說每個地方都像這裡一樣有魔力。

 

餐廳開業於2017年,老闆Walter Melato是一位工程師和葡萄酒愛好者,作為一位黑人的葡萄酒專家,在當地長期被白人主導的葡萄酒產業中一枝獨秀。

 

Le Wine Chambre像是當地葡萄酒產業的寶藏,餐廳內有一間玻璃屋保存藏酒,藏酒一路延伸到天花板,每天提供25款左右的酒做杯賣。來自辛巴威的主廚Harold Saidi負責準備小食菜單,料理風格囊括各種料理風格,不過最讓人興奮的還是用南非葡萄酒來搭配非洲特色的小食。例如Piri Piri辣醬雞肝搭配推薦的雷司令葡萄酒;來自斯坦陵布希的霞多麗葡萄酒和檸檬黃油烤Kingklip魚搭配起來特別帶勁。

 

在南非這麼多酒莊和餐廳中,很難找到一個地方運用當地食物和產自當地的葡萄酒做搭配的,Le Wine Chambre不僅做到了而且是「超水準演出」。它除了提供美酒美食,更提供了特殊的南非文化體驗。

📍 03 Corlett Dr, Illovo, Sandton🔗 www.lwcillovo.com/site/

El Soussi並不是一間時髦的餐廳,儘管有語言障礙,我造訪時還是感受到了無比的溫暖和慷慨,

 

有人說「黎巴嫩式早餐超越任何其他種的早餐。」如果早餐可以選擇這種搭配酸奶和鷹嘴豆的脆餅(Fatteh)的吃法,誰還會想吃玉米片呢?El Soussi在早餐時段是一個特別熱門的聚集地,Raji Kebbe忙著在大碗裡放滿酥脆的Pita餅,往上舀幾勺燉鷹嘴豆,接著蓋上一層像毯子一樣厚的酸奶。最後加上在羊脂和大蒜裡煎得滋滋作響的松子。

 

Pita餅逐漸變得溼潤但還是保有口感,酥脆松子和大蒜提香解膩,燉鷹嘴豆提供了滑順的口感。店裡也有提供沙拉,搭配燉蠶豆的鷹嘴豆泥(Hummus)、洋蔥雞肝、「油浸(Confit)」羊肉都是不能錯過的招牌菜。

 

Raji Kebbe在店前面的L型小餐檯緊守崗位43年。他的溫暖和活力是讓El Soussi成為傳奇的原因之一,如果我可以選擇在剩下的每一天只到同一間餐廳吃早餐,這就是那間餐廳。

🔗 www.facebook.com/elsoussiresto摩洛哥的菲斯古城是一座處處充滿驚喜的「迷宮」,只有當你親自穿過其中狹窄的巷弄才可以感受到它精緻的美感。在古城的中心,接近最古老的核心區域,有一間餐廳The Ruined Garden。光踏進餐廳的前院就讓人感覺非常著迷,鬱鬱蔥蔥的植物穿插其中,充滿時間感的地板、不成套的餐桌、光線穿過樹葉斑斕閃爍,番紅花、肉桂、燉肉的香氣從開放式廚房中飄來……

番紅花的香氣主導了蔬菜塔吉鍋料理的前味和中文,它的風味和口感混合得非常完美。和煙燻茄子一起上桌的是奶酪醬和一勺本地蜂蜜,也別忘了事先點上一份店裡的招牌:香氣四溢的慢煮烤全羊(Lamb Mechoui)。

 

菲斯當地有許多奢華酒店、現代的餐廳、可以坐擁非凡景色的屋頂酒吧,但在The Ruined Garden用餐就像是被邀請到某個人家裡做客,被溫情的款待、投食,像是作為珍重的朋友被對待。

📍 15 Derb Idrissy Sidi Ahmed Chaoui Medina 30110، Siaj, Fes本文內容源自FOOD&WINE 9月刊,原作者為Besha Rodell,圖片來自各餐廳官網與社交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鳴謝。本文僅供交流分享,不作商用。

相關焦點

  • 美食雜誌《餐廳》:2016全球50家最佳餐廳都在這裡了!
    英國著名美食雜誌《餐廳》近日公布了 2016 全球 50 佳餐廳的排行。
  • 這份榜單告訴你,到底誰才是美食界的超級大國
    「世界最佳餐廳」的排行榜層出不窮,3月亞洲前50最佳餐廳沸沸揚揚、英國《Restaurant》雜誌也推出的「全球 50佳餐廳榜單」……終於,作為美食界的強國法國坐不住了,也開始怒刷自家存在感。La Liste為確保公正客觀,搜集200多份國際指南和網站4000多家餐廳的評分,包括法國的 Gault-Milau 和米其林,以及報紙榜單、美食博客、Tripadvisor 等消費者點評網站並邀請國際美食權威,篩選出全球最好的
  • 2015年中國100最佳餐廳完全榜單|中國餐廳獎盛大發布
    2015年6月15日,「漫旅生活」與《橄欖餐廳評論》聯手隆重舉辦「2015中國餐廳獎」頒獎盛典。在「吃飯」早已成為享受生活的綜合體驗,而非果腹的低級需求的今天,「2015中國餐廳獎」應運而生,經過整整一年的尋找、篩選,再由美食家歐陽應霽、蔡昊、戴愛群、食加飯、老波頭、陶煜等權威評定、層層篩選後,最終,共評出115家獲獎餐廳。「中國餐廳獎」致力於推廣美食文化,成為中國的米其林指南。
  • 英國知名美食雜誌公布|50家當代料理巔峰餐廳
    Restaurants公布了2015年全球50佳餐廳榜單。該該雜誌每年都會評出全球年度前50名和前100名的頂級餐廳,供世界各地的饕客參考。今年的榜單中,米其林餐廳佔到了80%,不少都是歐洲知名老店,剩下的有幾家是近幾年冒尖的新銳餐廳,比如排名24的上海感官餐廳Ultraviolet。
  • 2018「全球50最佳餐廳」榜單揭曉!
    北京時間2018年6月20日凌晨2:45(西班牙當地6月19日晚8:45),2018「全球50最佳餐廳」頒獎盛典在西班牙巴斯克地區的畢爾巴鄂舉行並揭曉評選結果。這一萬眾矚目的榜單由英國《Restaurant》雜誌主辦,聖培露(S.
  • 美食度假 | 繼續打卡這份飛行10萬英裡、造訪24國得出的「世界最佳餐廳榜單」(下)
    接續昨日「世界最佳餐廳榜單」的前14家餐廳,今天和大家分享其他16家美味的目的地餐廳
  • 星雷(亞洲)分子美食培訓中心-全球最佳餐廳前10名介紹
    全球50家最佳餐廳榜(THE 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是有美食界的奧斯卡之稱的一份排名榜單,能夠進入這份排名名單的餐廳
  • 海鷗美食度假 | 繼續打卡這份飛行10萬英裡、造訪24國得出的「世界最佳餐廳榜單」(下)
    世界最佳餐廳榜單」的前14家餐廳,今天和大家分享其他16家美味的目的地餐廳,一起來到第4、第5站,看看亞洲、澳洲和歐洲有哪些餐廳是專業食評家Besha Rodell心中的「最佳餐廳」呢?其中最知名的經歷是在紐約著名的米其林餐廳Daniel餐廳工作了幾年。在VEA他結合了他習得的法餐經驗和中式食材,專注於時令性和創新,最終的成果令人驚豔。 其中一個我今年最印象深刻的菜品就是這裡的脆皮海參,海參裡頭塞的是母蟹做的慕斯餡料,海參被放在濃鬱的黃色醬汁上、醬汁由蟹膏、全蛋和22年的陳年紹興酒調製而成。
  • 2018全球50最佳餐廳榜單揭曉!第一名是...
    下面,我們新先聚品就帶大家來看看今年全球最佳餐廳的榜單有什麼變化吧!除了將菜品藝術化以外,他還在上一屆巴西奧運會通過自己在全球大廚界的影響力,動員打造了一個公益慈善食堂,為無家可歸的窮人們免費製作食物。他能成為世界第一,很大程度上是他的公益心,遠遠的超越了一個廚師的境界了吧。
  • 「TASTY & FUN 2016成都最佳外國餐廳」TOP20榜單發布
    2016年12月20日,由《HELLO Chengdu》雜誌舉辦的第二屆「TASTY & FUN成都最佳外國餐廳」TOP20榜單發布暨頒獎典禮在豐德奧克伍德華庭酒店隆重舉行。自2015年起,成都連續兩年對外發布優質外國餐廳榜單,這也是目前在成都唯一一個完全針對外國餐廳評選的權威獎項。
  • 2019紐西蘭美食界奧斯卡榜單,最棒的餐廳都在這了
    Mabee曾在去年的《Cuisine》最佳美食大獎評比中勝出。Mabee起初在奧克蘭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並花了十年時間在世界上最好的餐館中磨鍊自己技藝,包括在丹麥哥本哈根的米其林餐廳Noma工作。如今回到紐西蘭皇后鎮,Mabee手中做出精緻、精湛的美食,猶如向食物中施展了魔法。Amisfield Bistro的菜品經常變化,但是卻總能完美地呈現出紐西蘭的美食文化。
  • 看榜單 | 貓途鷹公布2018年「旅行者之選」全球最佳餐廳榜單
    全球旅遊規劃和預訂平臺貓途鷹(TripAdvisor)今日公布了2018年「旅行者之選」全球最佳餐廳榜單。
  • 法國LA LISTE全球最佳1000家餐廳榜單揭曉,吃貨們快行動吧
    2018年度法國LA LISTE全球最佳1000家餐廳榜·中國最佳上榜餐廳
  • 如何成為全球最佳餐廳?西班牙 El Celler de Can Roca 創始人分享成功秘訣
    英國知名美食雜誌《Restaurant》不久將公布「2016年全球 50佳餐廳」榜單。
  • 被瘋轉的2016「全球50最佳餐廳」出爐!然鵝中國人民表示不服!
    該獎由英國《Restaurant》雜誌主辦,算是對"英國人不懂美食"這一說法的有力反擊。這份在全球範圍內由972名美食家投票選出,不僅包括100家餐廳在內的榜單,還有個人獎項,可謂是餐廳界的奧斯卡,而對於餐廳本身, 榜單的意義也絲毫不輸米其林指南。
  • 剛剛,2018全球最佳50強餐廳榜單揭曉!全澳2家餐廳入圍,它們都是made in Victoria!
    The World's 50Best Restaurant 2018 2018年度全球最佳餐廳 完整榜單正式揭曉!榜單一經揭曉,就刷爆了全球美食網站!儘管它的名字是世界50佳,但實際上這份名單每年會評選出 全球前100名的餐廳排名 評選委員會100%是美食界的專家!
  • 「美食界的奧斯卡」 全球頂級Top10餐廳到底在吃什麼?
    好吧,是美食,也是藝術OsteriaFrancescana餐廳的主廚Massimo Bottura被喻為美食界的藝術家,將傳統的義大利菜與現代元素結合,最懂得「透過食物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將盤子比作自己的畫布,將諸多食材點綴其上,最終呈現出一幅藝術菜餚。他將義大利烤肉製作的像紐約景觀,將鱈魚澆上黑色的醬汁向爵士鋼琴手致敬,也製作出了讓人瞠目結舌的冰淇淋口感的頂級鵝肝。
  • Mirazur奪冠世界最佳50餐廳,北京香格裡拉飯店AZUR 「聚」餐廳推出 Mauro特別菜單
    北京,2019年6月27日——米其林三星廚師Mauro Colagreco在法國南部芒通的餐廳Mirazur奪冠2019世界最佳50餐廳。此次評選,由來自26個不同國家地區的1000餘個國際知名美食評論家,美食作家,廚師,餐廳經營者及業界專家評出。榮獲此獎項,有著歷史性、標誌性意義。這是自2002年以來,法國首次奪魁世界最佳50餐廳。
  • 2017全球50最佳餐廳榜單揭曉!哪些澳洲和中國的餐廳光榮上榜?
    「The 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2017全球最佳餐廳評選前50榜單上周三在墨爾本新鮮出爐下面就先為大家送上榜單的前十名全球最佳餐館前10名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世界排名#41。
  • 39種菜系、309家餐廳,收下這份代表「中國味蕾」的美食榜單
    1月9日,黑珍珠餐廳指南在中國澳門金沙城劇場正式發布,榜單匯集了國內22座城市以及海外的5座城市,共計309家餐廳入選。「一生必吃一次」的三鑽餐廳有16家,「紀念日必吃」的二鑽餐廳有78家,「聚會必吃」的一鑽餐廳高達21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