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報導,以後在臺灣出版的大陸書籍,必須先通過文化部門的審查才能取得書號和免稅,但此舉令臺灣出版相關的從業者難以理解,這是要查內容還是純粹為了登記在冊,更有其他業者抨擊民進黨這是在損壞出版自由,而且多此一舉。民進黨為了拯救出版業而出臺免稅政策,現在又要綁定審查制度,究竟是要鬧哪樣?
大陸書籍在臺需審查才能免稅
近日,臺灣文化部門舉行圖書免稅說明會,到場的多是與稅務相關的會計人員,不想會議中,文化部門突然宣布從明年起,將對大陸書籍進行審查才能免稅出版,且未作過多說明,只用一張投影片闡述,這讓在場和不在場的人員一度錯愕。
有相關人員表示,臺灣好不容易迎來出版自由,如今民進黨卻要往回走,再次搞內容審查,這是退步的表現。而且就算要內容審查,民進黨當局也要把標準補充清楚、說明清晰,不能模糊地說要審查。
同時有人指出,民進黨此舉是徒增麻煩,既然想要用免稅政策激活出版行業,為何如今還要再針對大陸書籍去審查,不能整個產業都免稅,這與政策的初衷是相違背的。
書籍審查不能解決問題
出版行業人員表示反對民進黨當局審查政治相關的書籍,因為這不能從根本去解決問題。如果民進黨一味禁止一些「敏感」的大陸書籍入臺,不讓臺灣民眾充分了解大陸,這會導致臺灣民眾對大陸的信息沒有辨別力,不知真假,只有充分的閱讀和討論之後才能提高民智,也是書籍給人的力量。
還有人表示,審查書籍容易造成偏頗。在臺灣還有「納粹」的書籍,為什麼不能有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的書籍,這些一樣是在這個世界上存在、發生過的史實,臺灣民眾應當都享有知道的權利,並且從中去吸收和辨別適用自己的內容,而不是片面屏蔽一切。
而且針對臺灣出臺的大陸書籍審查制度,大陸需要送審的作家數量眾多、且在大陸的名聲地位都不低,該怎麼審查,誰來負責審查、審查多久,審查完如果當事人有異議怎麼來提起申訴等等這些問題,民進黨都未明確出來。
臺灣如果想要振興經濟,那就要大膽放開,不能一方面想要藉此獲得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又要從政治上、意識上再設限,這樣的結果終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文丨常樂 校丨竹染
免責聲明:本文由《看見港澳臺》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來源:中評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