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讀書得到了獎狀,很有必要貼到牆上去的。
我們都當過小孩。那時候老師獎勵一把蠶豆,我們都捨不得吃,會顯擺半天。如果得到獎狀,更是一回家就向父母炫耀,然後自己爬上凳子,端端正正地貼起來。
如果家裡來了親戚,總會有意識地把親戚往獎狀那裡帶。聽到親戚誇獎自己聰明、能幹,心裡甭提有多高興了。然後學習就更努力,因為想得到別人的羨慕、誇讚。
現在的孩子一樣的。我上個畢業班班上得了很多獎狀,什麼優秀學科,優秀班級,文明班集體,還有運動會的獎狀,籃球比賽的獎狀,貼了快半面牆了。
每次得到獎狀,孩子們都簇擁著班長。端的端凳子,拿的拿膠水,自己就把獎狀貼起來。站在外圍的就數我們班得了多少張獎狀,然後跑到辦公室告訴我。那種喜悅、興奮、自豪,怎麼也藏不住。
班長是我親戚,我經常去她家玩,發現她的獎狀才多。我聽她媽媽(我侄女)說,孩子第一次拿獎狀回家,她就專門在孩子的寢室的牆上留出一大片空白地方,上面還找人做了三個字「榮譽牆」。
她孩子也特別爭氣,每學期期中和期末都被學校評為學習標兵。然後什麼市上的三好學生,優秀班幹部好幾張,學校的文明小衛士也得了不少。再加上運動會的獎狀,貼了滿滿的一牆。
每次家裡來了客人,都會誇她聰明、厲害。而且還指著她的獎狀,訓斥自己的孩子,說要向語欣姐姐學習。別的孩子一臉崇拜地看著她,她故作謙虛地說:「大家都差不多的,云云弟弟也很厲害的。」
其實我知道,她開心極了。為了得到大人的誇讚,孩子們的崇拜,她學習更努力了。就這樣良性循環,她越來越優秀,獎狀越來越多。現在已是八年級的她,每次考試不是年級第一就是第二。
結語:孩子得了獎狀,必須要給貼出來。貼出來他感覺他的成績才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而這種認可能夠促使他學習更努力。如果不貼出來,會讓他產生錦衣夜行的感覺。
千萬別因為怕破壞了家裡的裝修風格,讓孩子把獎狀收起來。這樣孩子會覺得家長不重視他,對他取得的成績漠不關心。這樣可能打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有弊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