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大明的開國皇帝,也是我一直很喜歡的一位皇帝,我覺得大家不要只看到朱元璋怎麼的殺功臣,很多時候他也是迫不得已,自古以來皇帝都是疑心病太重。而從一無所有,到創立大明王朝這樣大的基業,朱元璋自然知道創業的艱辛,也想讓朱家王朝長久,所以才會殺掉一些居功自傲的功臣。
除了殺功臣,朱元璋懲罰貪官也是很嚴厲的,他規定貪汙六十兩就得斬首,而當時的六十兩也就相當於現在的十幾萬塊錢吧!正是因為太嚴厲,所以很多人覺得朱元璋好殺戮,其實並不是這樣,這一切都源於朱元璋少年時的貧苦生活,他知道農民最苦,貪官可惡。
朱元璋生活的時代是元朝末年,由於土地兼併,很多農民都失去了土地,生活在艱難困苦中。朱元璋家也不例外,父親朱五四靠著給地主劉德家種地為生,朱元璋年齡小就只能給地主劉德家放牛,據傳說朱元璋還和湯和等人偷吃過劉德的牛,被劉德一頓毒打。所以朱元璋小時候是沒少餓肚子的,可能朱元璋兒時候的夢想就和電視劇《朱元璋》裡說的一樣,那就是有大餅吃。
甚至朱元璋可笑的認為皇帝的待遇也只是左手一個大餅右手一個面膜。夢想很豐滿,但是現實卻很殘酷,朱元璋的童年肯定沒少吃苦。屋漏偏逢連夜雨至正三年(1343年),朱元璋的家鄉發生了旱災,並且過了年春天又發生了蝗災和瘟疫。家裡窮的沒有飯吃,生病了沒有錢醫治,不到半個月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相繼去世。家裡只剩下二哥和朱元璋。朱元璋和二哥既沒有錢買棺材安葬父母,也沒有錢為父母舉行葬禮,甚至連一個埋葬父母的地方都沒有。
於是朱元璋和二哥商量著去地主劉德家看看,希望劉德能夠看在父親為他種了一輩子地的情分上,給朱元璋的父親一塊下葬之地。沒想到的是朱元璋兄弟二人的苦苦相求下,竟然換來的是劉德的殘忍拒絕。朱元璋兄弟二人雖然很氣憤,但是沒有辦法,人家不同意,也不能強行安葬吧!
元至正四年甲申夏,炎疫流行,先南昌王薨,頃之,仁祖、淳皇后相繼崩逝,倉促無葬地,太祖告于田主劉德,德不許。適繼祖子從德家歸,以告繼祖。繼祖與妻婁氏輒啟太祖:吾饒於地,曷不謂我,任擇用,豈吝耶?《鳳陽新書》
朱元璋這時候很困惑,為什麼父母一輩子給地主家打工,到頭來沒有一點土地,但是這時候的朱元璋雖然困惑,可是他也沒有多想,因為安葬父母是第一要務。就在朱元璋一籌莫展的時候,好心人劉繼祖聽說了這件事,親自登門表示願意給朱元璋家一點地皮安葬父母,朱元璋兄弟當然很感激。於是在鄉親們的幫助下,朱元璋的父母終於得以安葬。其實按明史記載「裡人劉繼祖與之地,乃克葬,即鳳陽陵也。」
其實這個劉繼祖也不是太富有,最起碼肯定沒有劉德有錢。但是劉繼祖卻願意拿出一點土地安葬朱元璋的父母,不得不說劉繼祖真是個好心人,因為此時沒人能想到朱元璋能成為皇帝。好人終得好報朱元璋和二哥安葬了父母,為了不餓死在家裡,只能分道揚鑣的去討飯。朱元璋在鄰居汪大娘的指點下,去了皇覺寺出家為僧。
朱元璋在皇覺寺的日子也不好過,不光要做很多的活,還要受到年長和尚的欺負。後來皇覺寺也沒有吃的了,養不起這麼多的和尚了,方丈就讓和尚都出去討飯吧,做個雲遊僧,到處化緣。離開皇覺寺的朱元璋邊走邊乞討,他從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後折向西進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陽,又往北走到汝州、陳州等地,東經鹿邑、亳州,於1348年回到皇覺寺。在外面化緣的三年中,朱元璋積累了很多的社會經驗,豐富了自己的閱歷,為後來的領兵作戰,建立大明王朝打下了自身的基礎。
朱元璋遊歷的過程中接觸到了當時元末的起義軍——紅巾軍,朱元璋沒有加入他們的起義,可能朱元璋覺得這是一個掉腦袋的事情。但是當朱元璋回到皇覺寺後,收到了兒時候的玩伴湯和的來信,邀請他加入郭子興的義軍。朱元璋一再猶豫,但是這封信被別的和尚發現,說要交給官府捉拿朱元璋。
於是朱元璋不再猶豫,投奔了湯和,加入郭子興的起義軍,從此朱元璋有如雄鷹展翅,一飛沖天。朱元璋先是作戰勇敢,見解獨特,引起了郭子興的注意,獲得了郭大帥的信任,並且還把義女馬姑娘嫁給了朱元璋。後來郭子興死後,朱元璋更是繼承了這支義軍,攻克應天,東擊陳友諒,南平張士誠,一統江南。然後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國號大明,派大將徐達攻佔元大都,收復燕雲十六州,一雪當年漢人的恥辱。
朱元璋當了皇帝後,當年的鳳陽老家父母的陵墓自然成為了明朝皇帝的祖陵。而當年給朱元璋土地的劉繼祖早就已經去世了,倒是劉繼祖的兒子在朱元璋當上義軍首領時來投奔過朱元璋。朱元璋對劉繼祖的兒子很好,只讓他做侍衛,不讓他衝鋒陷陣的去打仗。與劉繼祖兒子一起投靠朱元璋的還有汪大娘的兒子。後來朱元璋還給兩個人起了名字,一個叫劉英,一個叫汪文。
大明建立後,朱元璋讓兩人負責鳳陽陵的祭祀事務,並且還追封劉繼祖為義惠侯,其妻婁氏為侯夫人。劉繼祖雖然去世了,但是他做的好事蔭及子孫,劉家也一直富貴到了明朝滅亡。而當年沒有給朱元璋安葬父母之地的地主劉德雖然活到了明朝建立,但是當他得知朱元璋回來以後,嚇得不敢前來。朱元璋親自把劉德叫來說:「爾之所為,亦恆情耳,不必問。吾貧時,爾豈知今日為天子也?」意思就是原諒了劉德,並且還賜給了劉德一些土地。朱元璋這樣做也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大度。
綜上所述,劉繼祖的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好人還是有好報的,雖然人家劉繼祖當年也不圖回報,他也不會想到朱元璋能成為皇帝,而是本著一顆善良的心幫助了朱元璋一家。正是因為自己的善良,才能夠讓自己的子孫後代享盡榮華富貴。而有人說劉德結局也不錯啊,其實大家都錯了,俗話說「莫欺少年窮」,如果不是朱元璋大度,劉德會死的很慘。所以做人還是善良點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