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值耗材集採的「屠龍刀」背後是國家長期的醞釀以及市場必然導向

2020-12-27 華經情報網

一、我國醫藥帶量採購相關政策

我國從帶量採購政策下,首要目的是降低醫保負擔,提高醫保基金利用效率。對於產業的影響而言,工業企業憑藉研發、生產、質量控制、管理等綜合優勢,在質量能夠保證的前提下通過低價中標,由醫保保障量的進行落實,減少渠道、終端推廣費用,將工業企業從無序的流通環節中解放出來,引導有基礎的企業加強創新研發,避免同質化競爭,引導產業創新升級。從2019年7月開始高價值耗材帶量採購政策經歷了長期醞釀過程,國家醫保局對耗材的複雜性有充分認知。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我國高耗材領域發展現狀

我國醫療耗材主要集中在血管介入、骨科植入方面,其中2019年血管介入市場規模達到389億元,骨科植入市場規模達到262億元,在高值耗材銷售環節混亂、醫保壓力大的背景下,對高值耗材醫療用品帶量採購迫在眉睫。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高值耗材的帶量採購需要時間的打磨。醫美耗材、角膜塑形鏡、種植體材料等由於醫療耗材的特殊性不適用帶量採購;心臟瓣膜、可降解支架等步入導入階段,起搏器、消化介入耗材等步入增長階段,冠脈支架、冠脈球囊等步入成熟階段,這類年使用量變化幅度不大,可準確提前確定採購量,節約企業後續推廣費用;廠家在產品上已回收創新成本;競爭充分,可通過市場化手段降價;避免供應保障風險。

高值耗材逐步走向帶量採購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醫用高值耗材市場前景預測及未來發展趨勢報告》

三、我國冠脈支架帶量採購現狀

冠脈支架在我國經歷了30餘年的植入歷程,早在2004-2005年推出進口產品性能相近的國產藥物洗脫冠脈支架,並逐漸完成國產替代。2006-2018年我國心臟支架手術(PCI)數量從11萬例增長到91.5萬例,年複合增長率為19.3%。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上升和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未來我國PCI手術需求將會持續上升。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冠脈支架競爭格局比較集中,樂普、微創、吉威三家佔據70%左右的份額,國產替代已初步完成,市場已進入了成熟發展階段。隨著我國冠脈支架集中採購的進行,相較於2019年我國冠脈支架價格控制在1000元以內,國內產品平均降價92%,進口產品平均降價95%。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四、我國高值耗材帶量採購未來發展趨勢

帶量採購對高耗生產企業提出了更高的發展要求,從強本土銷售轉向強研發製造學術國際拓展,治理體系完善、醫工合作體系成熟、創新研發實力強勁、渠道布局廣泛、海內外市場準入能力優異的器械龍頭更符合未來產業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華經情報網隸屬於華經產業研究院,專注大中華區產業經濟情報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包括傳統及新興行業研究、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市場調研、專題報告、定製報告等。涵蓋文化體育、物流旅遊、健康養老、生物醫藥、能源化工、裝備製造、汽車電子等領域,還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費、新金融、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新興領域。

相關焦點

  • 康基醫療:MISIA龍頭能否走出高值耗材集採「陰霾」?
    出於對醫保控費緊迫性和耗材複雜性的考慮,高值耗材集採政策自2019年7月便開始醞釀。2020年10月16日聯採辦發布《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文件》,從冠脈支架開刀,正式開啟了高值耗材集採的序幕。一批方定,二批即來。11月20日,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出第二批紅頭文件,清單包括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除顫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等六大類。
  • 醫藥集採「靈魂砍價」的背後:事關國家民生大帳
    在很多人感嘆醫療耗材暴利的同時,也可能宣告著醫療高值耗材暴利時代的結束。 不過在新聞背後,我們冷靜再思考下。
  • 高值耗材進口替代勢在必行 支架、瓣膜、口腔等賽道表現突出
    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以及醫保覆蓋範圍及深度的提升,帶來介入類手術需求的增加,使得我國對高值醫用耗材需求持續增加。政策端鼓勵醫療器械創新和技術升級,為國產創新醫療器械開闢了綠色通道,推動進口替代,打破國外產品的壟斷局面。需求端和政策端共同推動國內高值耗材市場快速發展。
  • 淄博發起全國首次骨科創傷類和血液透析類高值耗材市級聯盟帶量...
    「最後一次機會,給你5秒,這麼大的市場,你考慮好了?」談判專家最後提問。「最開始的報價是17200元,為了這麼大的市場,我們豁出去了,報價2643元!」對某一單品價格,一位企業代表斬釘截鐵地說。緊張,卻又滿含期待……這是國家醫療保障局冠脈支架帶量採購之後,淄博發起的全國規模最大的高值耗材帶量採購,每個醫用耗材生產企業都是同樣的心情。
  • 五省區市首次集採,藥價最高降83.54%!醫藥股4個月跌...
    在此之前,國家醫保局剛剛發出的《關於開展高值醫用耗材第二批集中採購數據快速採集與價格檢測的通知》(簡稱《通知》)顯示,第二批醫用耗材清單主要包括: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除顫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六大品類。該消息一經傳出,引發市場的高度關注。
  • 第二批集採威力究竟有多恐怖?
    根據《國家醫療保障局全國高值醫用耗材集中採購數據快速採集與價格監測實施方案》,第二批醫用耗材清單主要包括以下類別: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除顫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同時對第一批血管介入類、非血管介入類、起搏器類、眼科類產品進行增補。此次,涉及產品信息1萬餘條,具體到規格型號約32萬條。
  • 新疆舉行全面落實國家組織藥品醫用耗材集中採購工作推進情況
    從絕對價格水平看,相當一部分藥品價格長期存在虛高水分,一些仿製藥價格水平高於國際價格2倍以上,流通環節費用佔價格中的主要部分。國家集採的核心就是真正實現了帶量採購、招採合一,給企業明確的預期,實現量價掛鈎,擠掉虛高空間。  二是完善規則,促進競爭。納入集採範圍的藥品基本為生產企業在3家及以上的競爭較為充分的品種,不斷完善採購規則,通過公開、陽光的競爭實現了市場價格發現的功能。
  • 低值耗材帶量採購:威高、駝人、洪達...|輸液器|耗材|駝人|威高|...
    3市給出的耗材採購量計算可得,本次的採購量為1356餘萬個低值耗材。從10月30日公布的帶量採購招標公告中可以看到,本次預計採購數量按一個年度使用量的70%計算,即大同市、陽泉市、朔州市聯盟醫療機構上述四類耗材採購量的70%採購。
  • 均價1.3萬降至700元背後發生了什麼
    鍾東波說,這樣一個結果也表明,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集中帶量採購改革方向是完全正確的,從集採改革中可以看到我們黨推進改革的決心,看到我們國家的制度優勢,以及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取向。三問:心臟支架降價後,質量會不會下降?「集採不僅要把價格降下來,還要推動臨床使用支架提高質量。因為醫保的目的不是省錢,而是給老百姓更好的保障,更有效果的保障。」
  • 記國家醫保局成立2周年|醫療保險|醫療器械|醫保局|-健康界
    2019年12月,醫保局正式將第一批共計30332種耗材納入了國家醫保醫用耗材分類與代碼資料庫,供各地醫保部門統一使用。以往,醫療器械、醫用耗材類產品由於差異化競爭的需要,市場上同一臨床用途的產品根據材料、設計、廠家不同,存在成百上千種規格、分類,非業內資深人士不能區分異同。
  • 第二輪集採開標!中標藥價跌破地心,賽諾菲棄標,武田出局
    顯然受此影響,在本輪集採中拜耳給出的價格極富誠意,單片價格為0.1807元,低於中美華東的河北中標價,比規定的最高有效申報價還低了近80%。而且在本輪阿卡波糖競標中,共有中美華東、綠葉製藥以及拜耳三家競爭,報價分別是13.96元、9.6元和5.42元,規格都是50mg/30片。按照入圍規則,申報企業三家的最多入圍兩家,中美華東可能面臨直接出局。
  • 支架集採「失利」 信立泰計提商譽減值2.83億元
    來源:中國經營網 作者:伍月明12月12日,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立泰」,002294.SZ)發布公告,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以及11月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未中標影響,全資子公司蘇州桓晨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桓晨」)未來經營盈利情況受到不利影響,且不利影響的持續性存在不確定性。
  • 對話國家醫保局官員:心臟支架大幅降價,將給百姓帶來哪些實惠?
    它不僅對藥品,對高值醫用耗材也同樣適用。第二,高值醫用耗材領域的價格虛高,比藥品領域還要更嚴重。因為冠脈支架國家組織集採的降幅超過藥品,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採降幅是54%,心臟支架達到93%。這說明什麼?說明這裡的水分原來沒怎麼擠過,所以擠的話就比較充沛。
  • 心臟支架價格是怎麼降下來的 均價1.3萬降至700元背後發生了什麼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心臟支架價格是怎麼降下來的 均價1.3萬降至700元背後發生了什麼 2020年11月5日,由國家組織的首次高值醫用耗材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工作在天津進行.此次集中採購,使得冠脈支架價格從均價1.3萬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與2019年相比,相同企業的相同產品平均降價93%.
  • 集採「黑名單」評價細則公布:信用綁定刺激藥企神經,緊缺救命藥或...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于娜 北京報導帶量採購興起後,公立醫院藥劑部門逐漸「失寵」,各省集採機構成為藥企追捧對象,背後是有待規範的萬億省級集採市場。11月20日,國家醫保局官網公布《醫藥價格和招採信用評價的操作規範(2020版)》(以下簡稱《操作規範》)與《醫藥價格和招採信用評級的裁量基準(2020版)》(以下簡稱《裁量基準》)。明確對藥企產品價格或營銷行為設定統一信用等級評定,並與藥品集採進行聯動掛鈎,旨在嚴打醫藥領域的商業賄賂,規範中國醫藥市場省級採購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