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平臺的小區團長去做微商,是趨勢還是悲哀?

2020-12-22 社團日記

我是社團日記,也是兩家社區團購平臺的運營負責人,在運營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運營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社團平臺能更好的發展!更多社區團購平臺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社區團購平臺的小區團長,又去做微商了,是趨勢還是悲哀?

最近發現有個別的小區團長,自己又跑去做微商了,這是趨勢還是悲哀?

今天就這個狀況,我們一起來聊聊看。

我這個社區團購平臺,已經運營了1年左右的時間,所處的是一個縣區的城區,現有小區團長40多人(城區的小區總數有50幾個。)用戶數10000+人。

我來做這個社區團購平臺也是現學現賣,期間也經歷了不少各種的「坑」,雖然都不是啥大坑,但也有點辛酸。

春節後,由於疫情狀況,春節前所做的計劃也是基本被全部打亂了,疫情發生後,基本是靠重新計劃,一邊計劃,一邊幹活,最近兩周時間,才算稍微理順一些了。

上周開始,直播系統調試完畢,已經做好了各種準備,接入在線直播後,用直播系統來助力現有用戶微信群的運營模式。

可最近兩天經過調研發現,已經有個別的小區團長,已經自己去做微商了,自己找貨,單獨再拉一個微信群去賣貨。

這是一種正常的發展趨勢,還是小區團長的目光短淺的一種悲哀?

各位看官,您怎麼看?

相關焦點

  • 被社區團購誤傷的天才微商
    與自己親自配送或跑腿動輒十幾元的配送費相比,其他微商覺得5塊錢簡直太划算了。同時,為了有更大的單量養活配送隊,小馬還向一些主做平價團購的社區微商開放自己的運力。 小馬想的遠不止於此。他不僅希望這些微商同行戀上他的倉儲和配送車隊,將來還會戀上他的貨——有一天,大家跳過市場裡那些批發商,直接向他進貨。並且在某些品類,小馬已經推動同行們這麼幹了。
  • 社區團購的團長們,現在怎麼樣了?
    莊帥:我先問一下你,你去長沙調研了多久呢?李老師:我是在長沙呆了兩天,第一天拜訪了很多的團長,第二天就跟他們那個公司去聊了一下。莊帥:那目前你知道的情況可以先大致介紹一下嗎?李老師:大概說一下這次聊的情況,我去的是一個叫長沙縣的地方,去的那個小區超市特別多,非常密集,挨個拜訪,發現他們對做社區團購這個事情是有點無奈。
  • 價格戰開打:社區生鮮團購誰最便宜?
    與此同時,活躍在無數人朋友圈的微商群體也紛紛獨立成「團」,利用人脈基礎、通過抱團採購模式做起了社區團購的業務。尤其是,他們並不隱身於網絡之上,而是開始駐紮在社區大門,發贈品、搶用戶了。 選擇社區團購平臺還是微商,成了不少消費者正在思考的問題。 多股團購力量駐紮社區 清晨六點,天蒙蒙亮。
  • 社區團購浪潮裡的「團長」們
    但另一方面,不管是武漢、長沙,還是成都、濟南,很多果蔬商超老闆卻紛紛抱怨,認為社區團購搶了他們的生意,弔詭的是,這些受到衝擊的店老闆們有不少人也不得不加入到社區團購的陣營……誰在做團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上團長道路,雖然他們背景各異。濟南歷城某小區的張琳是一位寶媽,在家全職帶孩子,後來她接觸到社區團購,並逐漸成為團長。她說不指望這個掙錢,主要是方便帶孩子。
  • 巨頭俯身,被社區團購壓垮的團長
    但最大的影響還是在於店鋪的生意。最初提貨的顧客主要購買的是生鮮,偶爾購買一些米麵百貨。到了月中盤帳的時候他發現,食品百貨的銷量下滑了20-30%,店鋪營業額明顯下降。豹變在對比多家平臺後發現,社區團購做的生意重點不只是生鮮,其他非生鮮品類正在逐漸拓展,小到一根牙刷一塊毛巾,大到米麵糧油,各大平臺的品類都在不斷增加。
  • 揭秘社區團購的「團長」們:誰來做怎麼做 收入如何?
    但另一方面,不管是武漢、長沙,還是成都、濟南,很多果蔬商超老闆卻紛紛抱怨,認為社區團購搶了他們的生意,弔詭的是,這些受到衝擊的店老闆們有不少人也不得不加入到社區團購的陣營01誰在做團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上團長道路,雖然他們背景各異。濟南歷城某小區的張琳是一位寶媽,在家全職帶孩子,後來她接觸到社區團購,並逐漸成為團長。
  • 社區團購浪潮裡的「團長」們:誰在做、怎麼做、未來會如何?
    但另一方面,不管是武漢、長沙,還是成都、濟南,很多果蔬商超老闆卻紛紛抱怨,認為社區團購搶了他們的生意,弔詭的是,這些受到衝擊的店老闆們有不少人也不得不加入到社區團購的陣營……誰在做團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上團長道路,雖然他們背景各異。濟南歷城某小區的張琳是一位寶媽,在家全職帶孩子,後來她接觸到社區團購,並逐漸成為團長。她說不指望這個掙錢,主要是方便帶孩子。
  • 巨頭角逐社區團購賽道 地推瘋狂攻佔小區團長
    社區團購以小區為中心樞紐,具有極強的地域性,拿下一個優質小區,就提前佔住了關鍵點位。 地推和團長是各平臺第一輪爭奪的重點。從今年6月開始,在各大招聘網站和網際網路社區裡,開始出現各種社區團購地推人員的招募需求。在武漢、南昌、濟南、成都、杭州等二線城市,以及以它們為中心輻射開來的下沉市場,成千上萬的地推人員正在瘋狂搶佔社區。 地方上那些零星的、不成編制、但是有經驗的社區團長,很受各大平臺歡迎。
  • 社區團購,大部分團長沒有掙到錢
    賣菜只是社區團購階段性品類。作者:趙小米 未來消費獨家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一個行業是真的風口,還是資本催生的偽命題,取決於一線從業者是否確實獲利。而從2017年正式誕生,2018年第一次成為一輪風口的社區團購,即使已經出現商業模式基本跑通,團長個體實現穩定盈利的興盛優選平臺,也並沒有出現人人爭搶做團長的盛況。直到網際網路巨頭入局後,想成為團長的社區小店店主們才多了起來。
  • 社區團購火了!濟南有上百家平臺爭搶,一座樓上有10個「團長」
    一座樓上10個「團長」從兼職做成主業「我們小區現在至少有七個團購群。」在王靜居住的小清河南路一小區裡,每天都有送貨車往返在幾個團購提貨點上,這其中有超市、菜鳥驛站、小飯館等等,在做著原本主業的同時經營著社區團購這份「副業」。
  • 社區團購「斷供」進行時,團長求生1元也送貨上門
    2、「團購大戰」不斷吸引團長加入,這就不再是一個躺賺的工作,1元錢也要送貨上門。社區團購到底會走向壟斷還是驅動競爭?會創造價值還是自我毀滅?6月,滴滴旗下品牌「橙心優選」上線,7月,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拼多多旗下「多多買菜」上線,它們與老牌社區團購平臺「興盛優選」一起,成了圍剿居民菜籃子的「新四國大戰」。
  • 「團長」尷尬又無奈,社區團購千億風口「不香了」
    《法人》記者搜索到,該平臺在北京唯一的團長開展業務的範圍是位於城北的天通西苑小區。「現在風聲有點緊,本來打算在北京持續招團長的,但鑑於目前的形勢和過高的成本,最終在不在北京做我們也不清楚。」趙高操著山西口音告訴《法人》記者,他目前空背著一個團長的身份,其實並沒花多少心思。「十薈團在北京沒有生鮮,只有常溫食品和生活用品,而且是包郵到家。
  • 當社區團購團長,能月入數萬元?這位團長說:是真的,但是錢不好掙…
    「豬排已到貨架,需冷凍,各位趕緊去拿。」徐匯G小區,業主們一個「美食生活分享群」日出而作,日落也不息,熱議的團購商品從水果、麵包到軟水鹽、吸塵器,近期最大一筆訂單1.5萬元,買的是溫州魚餅。和G小區一樣,上海大量社區業主群的生活日常及社交姿勢,正被團購這一新興商業模式滲透。
  • 【經濟觀察】社區團購,還是要練好真功夫
    對於平臺而言,一方面,由於採用先拼團後採購、送貨的類預售模式,基本不佔用周轉資金,可以迅速擴張;另一方面,通過招募社區「團長」,利用「團長」的人緣優勢拉新人,加上拼團自帶社交裂變屬性,能夠以較低的獲客成本收割社區用戶,緩解平臺的流量焦慮。  對於居民而言,拼團購買的價格相對較低,「團長」一般都是熟識的人,品質上可以相對放心。同時,「團長」送貨或者小區附近自提的方式也比較方便。
  • 社區團購突然火爆:十幾個平臺搶一團長,月收入輕鬆過萬
    「最近有十幾個平臺在遊說我給他們當『團長』。」在武漢東湖高新區,徐文娟是社區團購平臺食享會的團長,手握近200人的客戶資源,高峰時期的一次下單量相當於搬空一個中等規模的超市。如今,徐文娟每天都會從社區團購平臺裡篩選物美價廉的商品向群成員推薦:52元兩斤的基圍蝦、0.99元一斤的豆芽菜、1.98元兩斤的土豆……這些商品一發群裡,常常就被一搶而空。
  • 社區團長腳踏「好幾隻船」
    在社區團購平臺上拼單購買了一次生鮮肉菜之後,懂懂筆記來到社區團長「朱姐」的家中取貨。一同取貨的,還有社區裡其它幾位住戶。取完貨之後,她熱情地邀請大家加入了自己建立的微信群,以便第一時間獲知平臺當天實惠的肉菜團購信息。朱姐表示,儘管平臺並無要求團長建群邀約居民加入,但為了方便通知,用戶交流,她還是建了群邀請團購過商品的社區居民加入。
  • 悅厚:社區團購系統如何實現團長裂變?管理團長?
    但是社區團購平臺對於團長的管理並不是那麼的簡單,基本上都需要專業的社區團購系統進行支持,就好比擁有一個安全穩定的系統後,在運營社區團購時,可以靈活幫助團長快速營銷推廣、增加用戶量,幫助供應商完善供應鏈,提供司機導航、團長分銷等眾多有特色功能。並且需要做好管理和協調工作。 社區團購系統如何實現團長裂變?
  • 團長拒當炮灰、廠家公開討伐, 他們為什麼抵制社區團購?
    前幾天還是資本熱捧,巨頭們蜂擁進場,價格戰打得如火如荼,突然就被人民日報發表評論點名敲打,一些供貨商站出來旗幟鮮明地抵制,國家反壟斷的重拳砸下,一時間輿論發酵,社區團購好像成了洪水猛獸。還有一個搖擺的群體——團長。現在巨頭在全國各地開城,標配的第一個動作就是搶團長,用掃街的方式,把小區街頭各種小店老闆拉攏到自己的平臺成為團長。團長的門店成為巨頭的提貨點,巨頭按銷售額給團長10%左右的提成,這表面看起來很美好,但實際上雙方各懷心思。
  • 社區團購「大躍進」
    見微評論原創幾乎是同一時間段,做傳統電商的、社交電商的、本地生活服務的、網約車的甚至於搞科技的,都集體扎入社區團購這個賽道。然而似乎也讓人見怪不怪了,共享單車、打車、新零售……這些網際網路巨頭們在一個又一個新賽道廝殺,或壟斷或暗淡離場。
  • 社區團購的未來趨勢:線上品類平臺化,線下便利店化
    社區團購的模式來源於興盛優選對芙蓉興盛的多年的探索與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的,通過興盛優選小程序可以把周邊的用戶引流到芙蓉興盛店裡提貨,帶動店鋪的商品銷售為初衷。隨著社區團購的發展,堅持以線下店鋪為自提點的興盛優選和堅持以流量為主的網際網路公司展開了殊死搏鬥。回頭看看現在的社區團購平臺紛紛都在效仿興盛優選的布局及運營,團長都是積極發展以線下門店為主,自建倉儲及物流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