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培訓的青年選手。青年報記者 常鑫 攝
去年,上海提出打造全球電競之都的目標,本月初,人社部、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局聯合發布了13個新職業信息,電子競技運營師和電子競技員名列其中,隨著電競從業者的身份被進一步認可,申城的電競氛圍也變得更加濃厚。
為此,記者走訪了老牌電競俱樂部OMG位於上海的訓練基地,探尋環境的改變對於電競俱樂部以及選手們的影響。從過去的不被認同,再到如今來自各方的支持,選手們坦言外界的支持讓他們更加有了前進的動力。
質疑少了,理解更多了
與不少電競選手走上電競這條道路的經歷相似,在最初的階段,總是少不了家長的反對,社會觀念的限制,「從一接觸就迷上了英雄聯盟,一天會打好幾個小時,經常上課的時候也在想遊戲。」謝天宇說道。
儘管家長對謝天宇下達了禁令,但依然無法阻擋謝天宇對於電競的繼續探索,「後來就自己打,因為打得時間長了,慢慢的積分和排名就升上去了,自己在圈裡也積累了一定名氣,於是接下來很快就收到了OMG戰隊的邀請,他們問我說你要不要來試試打職業,當時因為這個戰隊的名氣比較大,我才決定來的,如果是別的戰隊找我,我應該不會去。」
相比於謝天宇求「職」的曲折,也有一些幸運兒,他們從一開始接觸電競運動便得到了來自家庭的支持,趙帥便是其中一個,「因為我父親就喜歡玩英雄聯盟,我從小耳濡目染也跟著玩,也許是環境的因素我從小便玩得比別人好,父親看我在這上面有點天賦,便支持我繼續走下去。我是2016年進的OMG青訓,經過3年的磨鍊,今年剛剛升到一線隊。」
雖然有的反對,有的是得到了家庭的支持,但總的來說,電競在過去都是反對聲音居多,「網癮少年」「不務正業」等標籤,都伴隨著他們一路成長過來。不過隨著如今各種文件的出臺以及政策的支持,他們也切身感受著其中帶來的改變。
「現在電競更加普及了,接觸的人也比過去多了很多,知道這個是怎麼回事了。」趙帥說道。「雖然現在父母也不太支持,但也不會像過去那樣反對了,我們之間現在算是達成了一種默契,就是在一起的話都不會談論電競這件事。」謝天宇感嘆道,「如果以後取得成績了,能賺錢了,才會慢慢改變他們的看法吧。」
有的人慢慢體會環境帶來的觀念改變,對於胤言來說,電競則讓他收穫到了來自別人的崇拜和尊敬,「除了粉絲之外,我之前的同學和身邊的朋友也會覺得我能夠把電競打成職業,再到取得現在的成果,是挺厲害,面對他們的褒獎時多少還是能夠獲得一些心理上的滿足吧。」
環境改善,收入更加理性
除了觀念上的改變之外,對於電競選手來說,隨著上海市對於電競的越來越重視,另外一個比較直觀的改變就是硬體上的。「一開始來的時候基地還沒有建立,我的訓練就是在旁邊的一個網吧裡,裡面充斥著各種味道,時間待長了整個人會很難受。」趙帥說道。
對於來自韓國,已經在OMG俱樂部中待了六年的教練金太永來說,對此更是有著直觀的感受,「我剛開始打比賽的時候,比賽場地很小,也很嘈雜,相互之間位置離得很近,而且那會耳機隔音效果也不是很好,比賽時其他俱樂部選手的打罵聲都能聽得一清二楚。現在有了更多的資本、贊助商的進入,讓電競的環境變好了,現在有專門的舞臺,有專門的比賽區域,有大屏幕,臺下還有觀眾,變得和其他體育運動項目一樣正規了。」
坐落於上海寶山中成智谷裡的OMG的電競總部,模仿太空層所設計,第一層甲板分布著整個戰艦的指揮及保障部隊,意指管理層都集中在一樓;二樓的部分則由《絕地求生》《王者榮耀》等多個戰隊共享,三樓就由 OMG的最大資產《英雄聯盟》戰隊駐守,整個「太空艙」由8根「能量柱」所支撐,看起來就像是輸送能源的設備。「之前戰隊基地是在一個別墅裡,現在搬到了這裡專門的訓練基地,環境變得更加開闊了。」謝天宇說道。
「將基地放在這裡,離市區遠一點的話對選手好,因為他們普遍年齡小,很多都剛剛成年,再加上學歷各方面不是很高,所以遠離市區不會讓他們受到外界的幹擾。」俱樂部負責人小德說道。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裡,OMG電競選手每天都要進行長達11個小時的訓練,「一般是從下午1點到到晚上12點,一周六次,只有周日一天休息,想要出成績,這樣的高訓練必不可少。」小德說道。
雖然訓練辛苦,但其實大部分選手的工資並沒有外界想像的高,「幹這行的收入主要還是取決於你的成績,如果成績打得好,獎金什麼的高一點。」謝天宇說道。
在韓國的教練金太永看來,雖然最近電競實現了職業化,「但收入的巔峰期應該還是在兩年前,當時整個電競市場剛剛興起,資本一下子集中湧入,把電競這塊蛋糕撐得很大。」
不過就和這兩年的中國足球一樣,電子競技同樣經歷過市場泡沫和選手身價虛高的情況,「前兩年雖然收入高,但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混亂和虛高現象。這兩年,隨著職業化和正規化,雖然待遇比前兩年會有所降低,但是變得更加健康和理性。」金太永說到。
有了身份認同,渴望為國出戰
本月初,人社部、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局聯合發布了13個新職業信息,電子競技運營師和電子競技員名列其中,電競從業者的身份被進一步認可。
「我現在的身份根據新的職業規定就是電競運營師,不過這個崗位一直就在,只是具體的稱謂,這個規則頒布下來之後,讓我們有了這樣的一個身份,但也是比較籠統的,還沒有說精確到某一個職責。比如說程式設計師,其實下面還有各種各樣的分類,而我們這個電競運營師也僅僅是一個稱謂,還沒有分類,不過一步步來吧,現在至少讓我們有了名分,有了一種在編制裡的感覺。」電競運營師小德說道。
除了身份上的認同之外,讓選手們感到鼓舞的還有電競如今作為一項體育運動,很有可能入選未來的亞運會和奧運會,這樣一來,他們將有機會披上國家隊的戰袍為國出戰。2018年,電競作為雅加達亞運會表演項目,在大型綜合性賽事「登堂入室」。當地時間8月26日晚,中國團隊在王者榮耀國際版(AoV)項目中四戰全勝拿到金牌,這枚金牌也是亞運歷史上的首塊電競項目金牌。
「現在國家出臺了各項政策,越來越鼓勵電競成為一項體育運動,之前電競就已經入選了雅加達亞運會成為一項表演項目。下屆亞運會就是在杭州舉行,再加上我又是杭州人,代表祖國前往自己的家鄉參加比賽,是每個電競運動員的最高追求。」謝天宇期待道。
隨著如今電競朝著更加職業的發現發展,電競與遊戲之間的區分也應該有一條明顯的界限。小德表示,「如果天天玩遊戲,所有人都會覺得不好,玩遊戲是為了自己開心,但它作為電競時,就要認真嚴肅,將它作為一份職業對待它,不能由著自己性子來。」
如何才能入選電競國家隊?「全國最拽的,大概前三名左右就可以。」謝天宇興奮地說道。
本文來源:青年報 作者:蔡創 責任編輯:王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