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人物造型設計解讀

2021-02-08 影視工業網

作者:CFADA小編

文章首發:中國電影美術學會公眾號(cfada1980)

李宙,造型指導。電影作品:《金剛川》《八佰》《749局》《我和我的祖國 · 前夜》《誅仙1》《九層妖塔》《大鬧天竺》等。


每一個電影人物背後都有我們看不到的故事,你看到的不僅僅是一件衣服,也可能是他的整個人生……


人物造型指導李宙老師於10月14日(19:30-21:30)在「中國電影美術人社群」直播開講。通過分享她擔任造型指導的影視作品《八佰》,為大家解答如何在電影當中塑造每個鮮明的人物的個性,以及在設計與製作過程當中的創作風格和細節。



「如何在一組制式相同的服裝中凸顯各個角色的差異性,是需要設計者進行微妙而精準的把控的:儘可能地在共性之中尋找個性。」


影片《八佰》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歷史題材影片,其影像風格具有真實感和紀實性,李宙老師在造型闡述階段從畫面的質感、色彩、人物造型的整體感覺上提出了獨到的設想。


老師在造型闡述中寫出:「繁華的上海租界與北岸的四行倉庫正如天堂與地獄,冰火兩重天,把北岸戰爭殘酷與南岸的摩登世界通過美術、造型、光影的結合藝術的展現在同一畫面,才能達到寫實與浪漫的風格的展現。」



「北岸的人物造型色彩在處理上希望產生一種蕭瑟與懷舊的質感,色彩飽和度不需要過高,使其具有類似褪色的老照片的顏色傾向。」



四方倉庫的故事在影片中分為四天進行敘述,四天也是人物狀態的四個階段,李宙老師根據階段的不同以及人物工作與性格特點的不同進行人物造型設計。通過真實戰爭留下來的影像資料作為影片中士兵創傷效果的參考,深入設計後與導演進行溝通。



「南岸當時被我們稱為'東方小巴黎',我們看過很多關於年代戲的電影與電視劇,一些花俏的飽和度過高的形象是對觀眾的一種誤導,實際上南岸居民的服裝擁有一種更素雅的色調。」——30年代上海摩登女性較多衣著旗袍,極具東方韻味。


李宙老師參閱了電影《細細的紅線》《父輩的旗幟》《太陽帝國》等影片中的人物造型設計風格——「《太陽帝國》與《咖啡公社》裡面淡淡的咖色白色調在整個畫面上十分舒適。」



老師在介入整個造型設計工作之前觀看了導演與攝影拍攝的樣片,導演和攝影老師想要完成的是一個接近黑白的蕭瑟質感的電影——「為了做好日軍和國軍在服裝色彩中的區分,我和美術指導林木老師提出要在兩方軍隊服裝色彩上做出變動,在服裝面料的選擇方面做了許多嘗試。」服裝製作後需要移交給組員做舊,為了提供做舊的周期,老師在試面料的同時開始設計日軍和國軍的服裝。



「日軍和國軍的面料選擇上,我一直在學習,國軍的外套我選擇的是一款小帆布,顆粒感是點狀的相對來說更厚且耐磨,特別適合做舊,染色時色彩染過一點,服裝經過做舊一層一層褪色,加上小帆布的塑形,最終達到預想的效果。



人物造型的設計進行了三個輪迴,在劇本裡,這位頭牌妓女在南岸租界接受了許多西方的文化,30年代西方名媛的服飾又恰當的融入了東方的元素,既能突出角色的典型性又能突出服裝本身的造型和豐富的色彩。



片中出現的運營賭場和妓院的「堂嫂」的造型是偏中性的,老師分享道:有的時候參考照片不在於數量的多少,有的時候一張符合人物性格特徵的參考圖就足矣。」我們做人物造型最終還是要符合電影整體的氣質和風格,這是一個寫實性的甚至帶有一些紀實感的電影,所有的人物精神都應該存在於在這樣的大氛圍之下。



夢境中趙子龍的設計也符合整個影片的氣質,寫意與寫實的結合,並且與影片中戲臺上的趙子龍產生了互文關係。




國軍的服裝具有統一的制式,如何在制式統一的狀態下凸顯各個角色的差異性是需要設計者進行微妙而精準的把控的,儘可能地在共性中尋找個性。逃兵的個性是較為外化的,根據劇本中事件的依次發生以及演員自身的條件和特點,在服裝和妝面上做出相應的細緻設計




李宙老師強調了妝發的重要性:」在個性比較含蓄的情況下妝發就更加重要,髮型幾乎是整個人物造型的靈魂,因為影片大部分情況是拍攝人物的上半身,並且能體現出人物造型的典型性。



拍攝年代戲時的帽子往往不能通過網絡購買,老師專門找到國內做帽子定製的設計師進行溝通,製作了二十多頂帽子以供南岸的角色使用。



市面上的服裝面料具有局限性,噴染印花的手法趨於固定,老師和團隊自己繪製印花再去噴染,使得人物造型更加真實。——」不管電影有多長,我們都要讓觀者通過設計師設計的人物造型來了解整個角色。


」拿到劇本了解角色背景性格特徵等基本信息後要進行素材的整理,我們可以縱向橫向的尋找角色素材。通過素材的搜集抓好典型性是最重要的。「



更多直播推薦:

張曄,影視服裝設計師,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美術系教師。服裝設計作品:《太平輪》《妖貓傳》《圖蘭朵》等電影作品,《如懿傳》《慶餘年》《大秦帝國之天下》《紅高粱》等電視劇作品。


相關焦點

  • 《八佰》設計理念分享,專訪美術指導林木
    那麼我們就從《八佰》的故事劇情、人物刻畫角度出發,打破常規倉庫單調的結構,重新設計了所有的內部空間。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具有挑戰性,同時也讓人興奮的課題。真實的四行倉庫是幾個倉庫合在一起,中間並沒有空隙。但我們把倉庫分成東、西兩部分。之間有一個很窄的間隔,一線天中間有連廊。從外部可以讓南岸的百姓通過縫隙窺探到倉庫背面的一些信息,這個是在實際拍攝中能利用到的。
  • 熱血《八佰》!海報設計與幕後概念大揭秘
    《八佰》預告片:《八佰》海報》的宣傳海報,以及幕後的概念設計,同樣值得關注。》場景,精心設計的過程。》的海報設計,成功的為電影造足了勢頭。,就已經有如此多值得品味的地方,可見《八佰》的誠意十足,如此高質量的愛國電影,實在值得熱血怒刷電影票!
  • 「熱影回音」從鏡頭語言解讀《八佰》
    【熱影回音】從鏡頭語言解讀《八佰》原創 吳易衡 晚上八點 《八佰》盧溝橋事變後,日軍南下橫掃著華夏大地,企圖完成那三月亡華的神話。可見導演的別有用心,將整場戰役濃縮,明顯借用了歐美戰爭片的模板,也是《八佰》好評不斷的一個原因。
  • 《八佰》的人物設置和情節發展
    作者:復旦大學藝術教育中心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龔金平 近日,《八佰》上映,引起熱議。影片的題材,決定了必須採用群像式的人物設置。這有利於展現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戰鬥全景、軍人的各色表現,以及租界各階層的微妙心態。但遺憾的是,影片似乎無視了群像設置的藝術限定。
  • 《八佰》的人物設置和情節發展
    作者:復旦大學藝術教育中心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龔金平近日,《八佰》上映,引起熱議。影片的題材,決定了必須採用群像式的人物設置。這有利於展現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戰鬥全景、軍人的各色表現,以及租界各階層的微妙心態。但遺憾的是,影片似乎無視了群像設置的藝術限定。
  • 解讀《八佰》中有哪些細節?
    《八佰》這部電影是在疫情後上映的,可以說帶有紅色的電影,也備受期待。今天小影來給大家解讀一下《八佰》中的細節部分。
  • 10億票房的《八佰》,美術場景太驚豔了…
    是不是很多人等的就是《八佰》其實在2013年《八佰攝影機拍攝的商業電影在美術製作方面可以說是非常考究了《八佰》是最近十年最好的國產戰爭片也有人說《八佰》扭曲歷史、歪曲事實>但是電影就是藝術的載體它並不像紀錄片一樣需要傳達知識《八佰》的初衷也不是教書育人忠於史觀、不必陷入細節才是觀影的正確態度
  • 黃曉明《八佰》造型搶鏡,中分頭髮山羊鬍,網友:差點沒認出來
    今日,《八佰》全國公映正式開啟,官方釋出黃曉明劇照。據悉,教主在《八佰》飾演特派員一角,光是看劇照就讓人想去影院感受一下這位演員的傾情演出。黃曉明最近曾做客李佳琦直播間,調侃道:收到《八佰》劇本時只有五頁紙,翻開一看,四頁都是自己的臺詞。
  • 八佰魏晨內部造型曝光
    八佰魏晨內部造型曝光
  • 那些電影《八佰》中的人物分組剖析
    本文包含深度劇透,主要對影片中一些不易察覺的細節進行解讀,如果不想被劇透的朋友可以去看小編上一篇文章——《遍地英雄,東方魔樓——電影<八佰>解析》。影片中一個細節表明,其實524團第一營不過420多人,但是為了壯聲勢,充當了「八佰」人。
  • 《八佰》的火爆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
    一、先說 「影片的情節設計,歷史真相只有一個,事實是怎麼樣的? 如果把《八佰》的開篇作為電視劇來看,還馬馬虎虎,但作為一部電影來看,前30分鐘實在是有湊字數的嫌疑,情節不緊湊,劇情的交待不清楚,哪怕以話外音來簡要介紹時代背景,也會讓觀感強烈很多,否則,一直到最後,都是在稀裡糊塗地看著這部「商業巨作」。
  • 解讀《八佰》十大重要細節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對管虎導演的新片《八佰》期待已久,作為影院復工後的首部國產重磅,《八佰》沒有辜負市場對它的期待,兩億點映票房無疑給沉寂已久的電影行業打了一劑強心針。四行倉庫保衛戰這段歷史本來就眾說紛紜,存在很多種說法,而《八佰》在採用一種相對可信說法的基礎上,藝術化地再次創作,它不是還原歷史的教科書,它的重點在於四行倉庫保衛戰中的眾生相,守軍和蘇州河對岸「隔岸觀火」的各層百姓,共同構造了這個淞滬會戰大背景下的眾生相,今天耿耿就為大家找到了電影中的十大重要細節
  • 《八佰》的幕後數字遠遠不止「八佰」| 周末談
    除了「八佰」,該片的拍攝背後還有很多數字:1:1複製四行倉庫、相當於10部電視劇的50000個子彈炸點數量、2000多名化妝師、2400多盞燈、近5000多群演、50多公裡長的電線……今天,從《八佰》幕後製作數據的角度,與傳媒君(ID:xjbcmyj)一起走進這部電影。
  • 林木:《八佰》造夢師的創作信念
    大家好,我是林木,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的美術系,從事電影的美術指導和造型指導工作,參與過《殺生》,《北京愛情故事》,《火鍋英雄》,《一齣好戲》,《八佰》等影片的製作。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我對電影美術創作的心得。生活中總有人問我,電影美術究竟是做什麼的?
  • 八百壯士的故事為何要取名《八佰》?
    管虎要起名為「八佰」? 對於各自扮演的人物,王千源、姜武和張譯也有話說。王千源:我們可以拿團隊配角獎 對於羊拐這個人物,王千源解讀道:「他性格倔強,比較生冷,但內心是個孝子。 由於《八佰》用IMAX機器拍攝,任何細微的感覺,都會很清晰的被放在銀幕上。所以每一場戲、每一個鏡頭都不能去懈怠,因為人物的狀態、眼神,都會一覽無餘的出現在這個銀幕上,但王千源表示,劇組非常專業,「最早我們圍讀劇本前要試妝、化妝、做完衣服。
  • 《八佰》:人物形象豐富飽滿,戰爭場面不敢眨眼
    緊張鑽洞的老鼠,奔馳炸飛的駿馬,從這些細節,就可以感受到電影《八佰導演管虎通過對人物形象豐富飽滿的解讀,各種小細節的拿捏,戰爭場面的震撼激烈,呈現出這部戰爭題材影片的精髓,不得不承認,論製作水準,節奏把握,人物層次,戰爭場面,音樂搭配,服裝造型,都是相當用心,良心之作。
  • 《八佰》:每個人物都演成了主角
    來源:新華網作為第一部疫後上映的國產商業大片,《八佰》自宣布定檔8月21日後,便立即引起電影界內外的熱議和討論。業內期待以此重振行業士氣,觀眾等待窺見「廬山真面目」,電影主創也紛紛發聲為影片上映造勢宣傳。
  • 《八佰》:每個人物都演成了主角
    作為第一部疫後上映的國產商業大片,《八佰》自宣布定檔8月21日後,便立即引起電影界內外的熱議和討論。業內期待以此重振行業士氣,觀眾等待窺見「廬山真面目」,電影主創也紛紛發聲為影片上映造勢宣傳。《八佰》不僅是管虎導演的突破之作,也成為演員的磨鍊場。
  • 《八佰》史詩級戰爭片,解讀鏡頭之美
    《八佰》近期火爆熱映,伴隨著許多爭議,依然收穫了十億的票房,這也證明了《八佰》還是成功的打動了我們大陸觀眾的愛國心。看完《八佰》之後,大多數人都感動得一時半會不能從故事中出來。其中有震撼,有感動,來自軍人的使命,來自痞子的犧牲,來自孩童的敬禮,來自平民的槍聲……2.美學風格特色《八佰》最標誌的美學風格在於攝影上。
  • 電影《八佰》概念插畫,嘆為觀止
    電影《八佰》正式上映第15天,作為疫情下的「救市之作」,這部電影上映前就被業界寄予厚望,而其票房也不負眾望,成功突破20億大關,成為2020年度全球首部單地區20億影片,同時也正式進入內地票房榜前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