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部高分美劇」,「豆瓣x.x,這劇又炸了!」,「這劇成功詮釋了美劇神作」
……
這樣的標題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
我也曾經因為這樣的標題,看過很多「無腦」劇和「無腦」片。
前段時間看了《鬼入侵》,因為看了一篇介紹,說簡直是美劇的一股清流,
我感覺自己又被騙了,一共10集,我看到大概3集就已經困得不行,
就像是一部摻雜了PPT恐怖照的電影,
本來已經不想看了,但是在豆瓣上看到有人評價說:
「第五集的結尾是我成年後被嚇得最慘的一次」
於是耐心點,又堅持著看了下去,看到第五集結尾,
帶著無比期待的心情,看到的不過是女主一幕幕被吊來吊去的畫面。
可以說恐怖的相當粗暴了,就像是給你看一幕幕的虐待死屍的畫面。
原來這就是所謂的「清流」,今天算是有所領會,餘生還請多指教。
這劇評分8.7,這麼一部無聊而且沒什麼創新的劇,
要是中國這樣的劇早就被吐槽為「撈錢」的劇了。
還有今年上映的一系列網絡偽紀錄片式美劇,
我也去看了,而且評分都出奇的特別的高,看了以後我有點懷疑人生。
原來這樣的片子評分都可以這麼高的?
那我們大陸的青春片,文藝片,古裝片,盜墓片,,,,不是都能夠9分+了?
為什麼對自己國家的劇評分如此苛刻??
《鎮魂》那麼好看,評分也才6.4,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也好看,評分也就6.4,
《延禧攻略》7.2,《如懿傳》7.4,
……這怕不是有點問題吧?給這麼低的評分心真的不會疼麼?
反正無所謂,國產劇不是靠口碑和評分決定的收視率,評分再低還是會有超高的收視率。
自己國家的劇就是無腦,青春瑪麗蘇傑克蘇,小鮮肉,打臉考驗智商,
國外的美劇就是人性,深刻反思,人生考驗,世界哲理等等。
《使女的故事》就是意淫世界上人口極其缺乏,女人又要變成生育工具,
這都21世紀了,還要想著女人的「生育工具」功能,
一談起這一類劇,就是「大尺度」,「高分神劇」,「人類反思」。
就這樣的劇,能給9.0分???
天哪,這在國產劇中是怎樣的規格?
《康熙王朝》這樣的經典劇才給了9.0分,《福貴》,
《茶館》,《我愛我家》這類的良心製作才配得上這樣的評分。
光是一個吸引人的眼球,大尺度,反人類,毀三觀這樣浮誇的劇就可以有這麼高的評分。
而且可以看看,好像一有美劇上映了,分數都還是蠻高的,
看過最低的評分也在7分以上,這樣的評分在國內可以說是很好的劇了,
6分的劇就已經能算可以看的劇了。
看很多美劇還是讓人覺得,美式的思維還是特別的保守的,
而且沒有太多的文化內涵,只能靠「大尺度」「毀三觀」這樣的標籤來吸睛。
一個劇,一部電影,總要設置很多的臉譜,給好人壞人都打上了明顯的標籤,
還要設定明確的社會秩序,人物性格,甚至還要說一些特別有哲理的話……
比較刻板,沒有特別多的可以分析,可以深挖的東西,沒有什麼內涵。
審美提高的表現之一大概是覺得美劇沒文化。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文/編輯:小青蛙
小青蛙看電影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