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藝術療愈團體

2021-12-30 同心坊

這是一個你可以通過舞動,繪畫,陶泥;通過聲音,故事,通過自編自導自演的生命劇,通過很多你自己意想不到的材料和方式,表達自己,傾聽自己,疼惜接納自己的地方;

這是一個你可以通過夥伴間的共鳴,融化自己久以冰封的心,開始流動的地方;

這是一個你可以回到內在的孩童,自由快樂嬉戲的地方;

這是一個你可以療愈自己長久以來不為人知,甚至連自己也已忘懷的傷痛的地方;

這是一個你可以在安全的場域抱持下,成為自己的地方。

這就是我們的表達藝術療愈團體。

你不必擔心自己不會唱歌,舞蹈,寫詩,繪畫,講故事,演劇,做遊戲,因為在這裡,你會驚喜的發現,原來自己可以唱,可以舞動,可以寫,可以畫,可以講,可以演,可以自由玩耍。還可以通過這豐富的表達,啟動內在不可思議的創造力,讓自己,生活和關係,開始越來越真實,和諧,整合。

我們邀請您來參加這個團體,回到真正的內心家園。

在這裡,我們療愈自己,互相溫暖,陪伴支持,我們共同成長。

歡迎你!

 團體帶領者


宋敬波

華旭

若塵

人本超個人心理諮詢師

超個人心理學導師認證班結業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團體時間

每周日(下午14:30—17:30)2021年12月26日開始

團體地點

同心教育(宏升國際3#603)

團體費用

1000元/人(參加過《表達藝術治療》工作坊的600元/人)

聯繫電話

13837586326  13064480460

二維碼

相關焦點

  • 【藝術療愈08】30年+經驗藝術治療師如何看待綜合表達藝術療法
    本周我們繼續關於「藝術療愈」的分享。今天分享的內容來自美國的Cathy Malchiodi博士,她是一位藝術治療師,視覺藝術家,獨立學者,並撰寫了13本有關藝術療法的書籍,其中包括《藝術療法資料集》。人類在歷史上一直以綜合的方式使用藝術,特別是在定製,儀式和表演的背景下。 但是在美國的數十年歷史中,藝術和心理治療彼此獨立,並在各自的「孤島」中有所發展。
  • 表達藝術治療體驗與訓練工作坊
    表達藝術治療是多元藝術行動體驗療愈的統稱,在言語之外,通過遊戲、美術創造、音樂、舞蹈、戲劇等藝術媒介的非口語互動,促進自我覺察,釋放被壓抑的情緒情感與願望,為精神與行動鬆綁,解除身心困擾,獲得積極的矯正性體驗,重建內在世界,增強行動力與自我效能。
  • 藝術療愈之心理劇
    藝術療愈,一門融合了藝術和心理學的學科。自上世紀50年代起,藝術療愈漸漸被大眾認知和應用。如今在歐美地區,藝術療愈已成為一種對兒童和成人進行評估、交流和療愈的重要手段。儘管當代的藝術療愈還是一個相對新的領域,但藝術始終陪伴人類的發展。在文字出現之前,人類就運用壁畫、舞蹈等形式作為表達情感和思想的載體。
  • 睡眠障礙的音樂藝術療愈取得重大突破
    (原標題:睡眠障礙的音樂藝術療愈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國內最大的音樂健康整合中心凡音對五個月前
  • 「藝樹」表達藝術治療師-Ariel專訪
    表達藝術治療師澳洲紐西蘭亞洲註冊表達藝術治療師(AThR)香港大學表達藝術治療專業碩士英國紐卡斯爾大學藝術創意文化管理碩士在發現了藝術可以和心理跨學科融合發展之後,開啟了經由多種藝術形式幫助客戶獲得療愈的神奇之旅。
  • 來一場心靈的真實性表達——表達藝術治療團體 10.10—11.20
    溝通之難,難在溝而不通,因為在表達的時候,內在的意向卡住,也許是憤怒,也許是自責,難以表現,更難以到達。而這些我們往往都難以覺察。而通過表達藝術可以穿過我們的防禦層直接將潛意識表達出來。從而到達我們的意識層面。
  • 上海 | 聲音療愈師火了,這個聲音療愈藝術工作坊不可錯過! 兩日聲音藝術療愈工作坊
    聆聽療愈之音,洞見純真本心梁玻老師聲音藝術療愈工作坊無論你修行了多久,無論你從事何種職業,無論你有沒有任何音樂基礎,梁玻老師的聲音藝術療愈工作坊都將是一次打破框架、再次串聯、探索自身、發現生命更多可能性的珍貴機緣。
  • 匯愛無「疫」藝術療愈課程歷時三個月圓滿結業
    2020年11月24日,武漢市青山區益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在衛星村小學順利開展「匯愛無疫藝術療愈課」結業儀式。該項目系愛心企業錦江APP X ZMAX 和麓楓酒店針對一線抗疫家庭子女捐贈的公益課項目,同時也是在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回家的希望子項目益心童愛計劃下申請成立的匯愛無「疫」藝術療愈課堂專項公益項目。
  • 薦讀|在藝術中療愈自我的女藝術家
    療愈童年創傷的藝術家 妮基·聖法勒 妮基出生在法國塞納河畔,父親是一個法國的銀行家,母親是一個美國的名門望族,家境生活富足,原本是可以生活無憂的,但在經歷了美國的經濟大蕭條之後,父母就將出生不久她,送到了外祖母家,三年之後他才被接到紐約和父母一起生活。因妮基長得特別漂亮,幼年就被入選做雜誌的封面模特兒。
  • 攜手公益組織WABC 快看漫畫用藝術療愈「來自星星的孩子」
    與常人一樣,這群「來自星星的孩子」有表達欲。不同的是,他們無法通過語言表達。但是繪畫這種方式,可以讓他們更直觀地表達自己。·快看漫畫作者丁冰介紹圓圓作品用藝術療愈人心除了線下的治癒課堂,快看漫畫還發起「世界與你同創作」公益主題線上活動。
  • 【香港註冊表達藝術治療師 】許德城青少年兒童表達藝術治療工作坊
    現為香港註冊社工RSW、註冊藝術(表達藝術)治療師AThR、註冊舞蹈治療師BTD、現為香港大學表達藝術治療碩士課程講師(督導顧問)、認證襌繞導師、香港表達藝術治療協會專業會員及2017-2019之主席,並於大專院校社會工作系擔任督導顧問及客席講師。
  • 春分時節.相約終南山|聲音藝術療愈三日工坊-第三期
    學員1:作為藝術策展人,對若楠老師的好感加上對音療的好奇,我就毫不猶豫地報名了三天的音療工作坊。沒有設定的期待,只想獲得一種有趣的體驗,然而我卻在其中意外收穫了非常珍貴的東西,就暫且讓我稱它為「頓悟」吧。整個工作坊設計的每個細節和實踐都在默默為我打開五感: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身體,包括潛意識。
  • 藝術療愈·手碟演奏課 | 用靈性治癒樂器,探索自我與內在靈魂溝通的方式......
    Sambhu梁玻本次工作坊老師梁玻,不僅是一名生活中的修行者、一個療愈師,同時也是一個音樂人。對於靈性知識和聲音之間的關係,他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實踐。 ·簡介 行星能量頌缽療愈師 佔星師 悉瓦南達瑜伽TTC認證 阿育吠陀健康諮詢師 葛吉夫第四道實踐者 薩滿音聲療愈師 作曲、編曲;音樂人 ·擅長領域·藝術音樂團體療愈:運用頌缽、薩滿樂器
  • 【第四輪通知】首屆中國表達藝術治療應用與發展高峰論壇
    :表達藝術治療作為一項在全世界廣泛傳播盛行的心理治療技術和療愈方式,在中國經過了多年的傳播和發展,也日益被人們所熟知並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為了推動表達藝術治療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中國表達藝術治療協會(國際表達藝術治療協會中國分會)將與國際表達藝術治療協會合作,聯合武漢十五現代心理科學研究院、湖北藝術治療研究中心(籌)、武漢科技大學藝術治療研究中心、華中科技大學等多家單位將與2016年7月16-17日在中國武漢召開「首屆中國表達藝術治療應用與發展論壇」,與廣大熱愛藝術和心理學各界同仁、朋友共同探討和交流表達藝術治療的應用和發展問題。
  • 【藝術應用引導師】·戲劇治療10月班
    藝術應用引導是利用戲劇、繪畫、舞蹈、音樂等藝術療愈形式為社會,為大眾的心理健康和情緒調控而設計。每個工具都能夠利用其的特點展現出最大化的治療與引導作用。藝術應用引導師戲劇板塊是通過立體化的戲劇場景引導、通過肢體的語言形式的呈現,利用社會熱點、新聞話題、家庭普遍問題入手通過戲劇的形式引導演繹,幫助人們因在職場、家庭、社會中產生的各類壓力進行釋放與解決。
  • 森林療愈感悟
    撰文:曾子秋在接觸到「森林療養師」這個名詞之前,我並不知道森林療愈的含義,沒有想到森林療養師培訓會帶給我如此大的衝擊。網絡學習不斷地刷新我對森林療愈的認知,之前的森林經驗更加清晰地浮現在我面前。在某些時刻,培訓知識將之前的森林經驗激發並且連結起來,甚至有一些打通任督二脈的通透感。為什麼我的體驗感如此驚豔?
  • 在團體中成為我自己|歐文亞隆人際線下團體招募
    每周一次的團體成長小組互動,為每位成員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從中了解自己的關係模式,練習真實地表達自己,建立支持性的夥伴關係,通過獲得矯正性的人際交往體驗,將其帶入生活中,形成高品質、有滋養的人際關係。
  • 2020 ART021 合作夥伴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保時捷公共藝術療愈特展
    而創新、多元的創作媒介,以及越來越多成熟、優秀的作品展示平臺也為新一代的青年藝術家們帶來了更加自由的創作氛圍和表達機會。因此,保時捷中國將目光投向這些青年藝術家的成長道路,攜手上海市文社藝術基金會(Cc基金會)和 ART021 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開啟了面向全國優秀青年藝術人才的評選活動,在深耕青年藝術人才教育和培養領域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 舞動療愈工作坊的議題:
    黃玉玲老師的舞動工作坊,是用身體 + 精神分析團體動力的方式來療愈。心理諮詢是純語言的方式,它的一對一獨特性無法替代。同時,語言也有自身的局限,有些難以言說,或者要很長時間的工作才得以語言化的劇情,在舞動工作坊,通過身體 + 團體動力,能夠快速的呈現出來,得以被看見,溫柔的承接。身體是最原始而直接的表達,快速有力地呈現我們內在複雜的傷痛與防禦。
  • 【張莉莉博士】心理劇成長療愈與導演技術工作坊
    心理劇更是一種以現實生活為模式的團體諮詢與治療的方法,讓當事人重回內心世界,旨在幫助當事人(案主)自由地表達自己,宣洩情緒,澄清問題,繞過語言,從畫面和情境開始直達人的內心,看到自己的癥結,發現自己的潛能,從而產生新的領悟和認識,建立起新的恰當的認知和行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