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圖騰 最後的賽德克

2020-09-13 喜歡吃咖喱

激動、感動、鮮血、淚水這就是看完賽德克巴萊的感覺,但是卻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給了觀眾想看到的東西,磅礴的氣勢,宏大的場面,魏德聖用自己的所能展現給了觀眾一個最好的電影。正如魏德聖自己所寫的「千萬不要把電影當做一件圖利的工具,如果你這樣想,你對不起它,它也會對不起你。」

  對於歷史我們所不知的太多太多,臺灣反坑侵略的故事我們知道的很多很多,不論是我們所熟知的劉銘傳還是那些我們知道的不知道的抗爭的故事,而魏德勝卻選擇了賽德克這個我們幾乎完全沒有聽說過的臺灣原住民。這也與魏德勝影片中想要表達的東西有關。

  如果單純的將影片歸為反侵略來看,只會讓影片淪為地攤貨。而魏德勝也不只是想讓自己的電影局限在簡單的反侵略層次上。這也就可以理解電影在介紹賽德克文化背景和這個民族的特性時用了如此重的筆墨。出草,紋面,茹毛飲血,嗜殺成性一個鮮活的賽德克展現在我們的眼前。影片對於臺灣民眾的反抗只用了短短幾分鐘,這種抵抗是我們所熟知的對於侵略者一個國家人民的抗爭。而賽德克這個尚處於部族群居的落後民族心中自然沒有國家之說,而他們的反抗更多的是對自己信仰的執著堅持,對自己心中完美獵場的守護。

 

 莫那魯道是整個影片的核心,年輕之時的勇武不羈,展現出一個部族首領應該擁有的一切特質,打響了賽德克部族抵抗的第一槍。而父親臨死之際的遺言「絕對不能讓異族人進入我們的部落。」和眼前部落懸掛的日本國旗卻讓莫那魯道第一次感受到了大炮、機關槍的厲害和文明的力量,那一刻最勇猛的賽德克戰士也只能流下眼淚。即使面對勝利者的接收莫那魯道依然不會放棄自己戰士的身份,心中的不甘,賽德克勇士的尊嚴讓他難以接受這些恥辱。而這樣一位戰士在十年後卻選擇了漠視眼前的一切,選擇了終日買醉度日。自己的族人受到異族人的欺辱,面對吉村的種種挑釁也默默忍受。小孩子巴萬說出「聽我的祖父說,你以前是為英雄。」卻可以回應道「他沒告訴你我現在也是個英雄嗎!」這樣一個真正的男人,可以選擇壓抑自己內心堅強隱忍十幾年,選擇一個人默默的等待機會。床下那單單用火柴積攢出的火藥,正如他十幾年壓抑的內心一樣,一旦爆發將如山洪一般不可阻擋,這也就有了日後霧社事件中的屠殺。

 

 

野蠻與文明,不能單純的說清孰是孰非,賽德克人至死都堅持著他們的信仰,他們心中的圖騰,嚮往的彩虹橋和完美的獵場。準備出草之時莫那魯道已知結果,面對三代抗日身死的荷戈社頭目塔道的質問,莫那魯道的回答是堅毅的,為了那被遺忘的圖騰,為了屬於真正的賽德克的驕傲。他深深的明白這次的出草不單單是血祭祖靈,三百多名賽德克戰士,三百多他眼中的孩子也將獻出生命,這世上再無比信仰更加大強的力量。接受還是改變,放棄還是抵抗,苟且的活下去還是堅強的戰死。賽德克人可以輸掉身體,但是卻不能輸掉靈魂,這就是他們的選擇。在自己的信仰受到侵略之時,我們最為熟悉的就是曾經那段「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歷史」。反清復明的口號響徹過一段時間,可隨著時間的流逝,曾經那些為了頭髮而抗爭的人們,兩百多年後他們的子孫可能面對著被剪掉的辮子嚎啕大哭,哭訴著這是祖輩留下的遺產。面對達斯琪的質問,巴萬對日本老師的不滿僅僅只是以在運動會上的勝利來回擊,莫那魯道深知,他已經不能再等待,20年之後,即使抵抗那令他驕傲的賽德克精神和信仰也將被文明的力量吞噬消亡。

 

 霧社血祭祖靈一戰,正確的說應該是單方面的屠殺,有人會質疑這段過於血腥暴力,更會質疑賽德克人不分男女老幼的趕盡殺絕,而那些質疑的人正是被文明所改變的人。正是那些臉上早已失去靈魂圖騰的賽德克。手中拿著智慧型手機,玩著魔獸世界和DOTA,深受文明渲染多年的人們當然不會理解真正的賽德克人的精神。這些也正是莫那魯道最不想看到的,執著的信仰被文明侵蝕。而最後三百多名賽德克戰士不是戰士就是自殺,即便部族的婦女也選擇了以自殺來結束生命。影片的開始和最後都出現了盛開的櫻花,而這些戰士的賽德克人正猶如櫻花一般,綻放自己的美麗之後便匆匆逝去。

  對於信仰的堅持是需要付出的,現實往往是殘忍的,堅持還是放棄,任何人都不可能輕易的做出選擇。堅持下去就等於死亡,我們見到的更多的是因為現實而選擇放棄,我們不能說這就是懦弱,但這至少不是勇敢,不是一個勇者的選擇。魏德聖也許想用影片來表明著什麼,在如今眾多偽大片,偽巨製,充斥著單純的為利潤為拍攝的商業片。真正具有靈魂的電影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曾經擁有靈魂的導演們也因為現實而選擇妥協,早已失去他們心中的圖騰和信仰。而他只想像和莫那魯道一樣,和賽德克戰士一樣,堅守著自己最初的信仰,堅守著心中的圖騰那嚮往的完美獵場。

  PS:對著那些已經妥協的內地導演,我只能對你們說,你們這群臭傻逼,用你們自己傻逼骯髒的手和腦袋一點點的摧殘毀滅著內地的電影和影迷,你們玷汙著電影,利用著電影,你們可以不惜金錢去捧紅一個連最起碼錶演技巧都沒有的腦殘演員,去演繹所謂的戰國,所謂的白蛇傳說,你們也許不會在乎電影帶給你們的東西,但是CTM的正是你們讓中國電影至今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彩虹橋。和諧社會拯救了你們,如果可以你們應該是血祭祖靈的對象。用你們的頭顱和鮮血去祭奠被你們玷汙的電影神靈。

  

相關焦點

  • 電影《賽德克.巴萊》給人的震撼
    即使到影片最後,所剩無幾的賽德克人從浮橋上向對面擁有機槍和大炮的日本人發起最後的衝鋒。日本長官驚異不已,發出感慨:「這就是我們丟失已久的武士道精神!」 這看起來很傻,明知道會失敗,卻還是拼了命,為的是那份要日本看到的是賽德克尊嚴與驕傲!
  • 《賽德克•巴萊》遭遇內地票房滑鐵盧
    萬達致觀眾的一封信寫得有點煽情,信中這樣說,「面對《賽德克.巴萊》,我們必須說,您值得一看!面對如此血性的電影,我們也願意血性一次!」《賽德克.巴萊》片長154分鐘,一般來說,一個廳一天可以排上5場。萬達院線旗下共有86家影城,這麼計算,《賽德克.巴萊》光是在萬達院線就有430場的排場。根據「電影票房吧」的不完全統計,《賽德克.巴萊》在5月18日共排了553場。
  • 電影:《賽德克.巴萊》
    「莫那:」再二十年就不是賽德克了!就沒有獵場!孩子全是日本人了! 」莫那:「如果說復仇,那是我馬赫坡的事。但是如果要血祭祖靈的話,霧社十二個部落全都要參加!」莫那:「日本人比森林的樹葉還要繁密!比濁水溪的石頭還要多!但我反抗的決心比奇萊山還要堅定!!」
  • 海角七號與賽德克•巴萊
    很難想像,海角七號如此輕鬆唯美的文藝片與賽德克•巴萊如此凝重的史詩片,竟然都是出自魏德聖導演。海角七號是在2008年夏天上映的,創下了臺灣本土片的票房記錄。當時,魏德聖導演的另一部作品賽德克•巴萊還沒找到投資。
  • 魏德聖,《賽德克-巴萊》等你等了12年
    《賽德克•巴萊》獲得2011年金馬獎最佳影片,並成為唯一入圍2012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華語電影。萬般無奈,魏德聖將他的對於《賽德克•巴萊》的全部熱情都傾注在他偶然找到的故事《海角七號》上。     沒有明星,製片預算超過了兩千萬,臺灣本土的元素,這些投資人認為最劣勢的東西,在《海角七號》裡魏德聖偏偏都展現出來。這多少有些賭氣的味道。贏了,他就會有機會拍《賽德克•巴萊》。     魏德聖用房產與太太的冷戰換來了拍攝《海角七號》的機會。
  • 《賽德克?巴萊》曝史詩版片花 眾多名人鼎力推薦
    陳國富:有靈魂的大片 夏河:臺灣電影因你不止小清新參加電影的眾多名人在首映式之後的採訪中對《賽德克?巴萊》交口稱讚,著名導演、製作人陳國富更是給出了「有靈魂大片」的評價,而知名小說家夏河也非常推薦這部民族抗戰史詩。陳國富:有兩種電影我拍不出,一種是馮小剛的喜劇片,另一種就是像《賽德克?巴萊》的電影。我不羨慕魏德聖,但非常的欽佩他。在《賽德克?
  • 賽德克巴萊影評
    微信ID:HW201242賽德克巴萊影評(一)  今天一口氣看了兩遍《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所執導的史詩英雄巨作
  • 《賽德克-巴萊》內地版本出爐 直觀血腥鏡頭被刪
    4月11日,去年斬獲臺灣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大獎的《賽德克-巴萊》在北京舉辦媒體看片會。此次看到的版本不同於之前的威尼斯參賽版和在臺灣上映的5小時上下集版,而是由導演魏德聖重新剪輯的內地過審版本,片長兩個半小時。
  • 李光滿影評:臺灣原住民抗擊日本佔領者的震撼大片:《賽德克.巴萊》
    賽德克人相信,有一座靈魂的獵場在彩虹橋的那一端,所有賽德克族勇士都會在那裡相聚,成為賽德克的祖靈,男人們追獵,女人們編織,只有手上有血痕的男人和有老繭的女人才有資格進入祖靈之家。在臉上紋上圖騰,死後進入祖靈之家,是所有賽德克男人和女人的生命追求與寄託。守護祖靈之家,守護靈魂獵場,便成為賽德克男人的責任與驕傲。你是否有一個祖靈之家?你是否有一個靈魂的獵場?
  • 臺影片《賽德克.巴萊》"登陸" 講述少數民族抗日
    臺影片《賽德克.巴萊》"登陸" 講述少數民族抗日 中新社發 李學仕 攝     中新社北京5月10日電 (記者 陳小願)「《賽德克•巴萊》充滿血性,顛覆了我對臺灣電影的看法,」在北京首都電影院,剛看完電影的李凱告訴記者,「以前看臺灣『小清新』的影片比較多,而本片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讓我看到臺灣的部落雄風。」
  • 寶島土著的血性抗日史詩-《賽德克.巴萊》
    賽德克下屬12支分部,但彼此並不和睦,經常因爭奪獵場和獵物發生仇殺甚至血拼。影片第一幕,大約莫那17歲那年,剛剛長大成人他隻身跳下水流湍急的澗川,親手砍下敵對部族獵手的頭顱,並於對方火槍林中將一隻戰利品野豬搶走,毫髮無傷,一舉成為賽德克族的勇士,按照風俗獲得了額部和下巴部兩塊深黑豎條狀刺青——血祭祖靈的成人禮。
  • 電影《賽德克-巴萊》劇情簡介
    有一天他們遇見了來自北方一個信仰太陽的民族,    他們為了彼此的信仰而互相戰爭…    可是他們卻忘了,原來他們信仰的是同一片天空…    賽德克,是一個位於臺灣山區    族裡的馬赫坡社出了一位意氣風發、同樣信仰彩虹的英雄,他是馬赫坡社頭目之子莫那魯道,年少的他在首度「出草」即以迅雷不及掩耳地將兩顆異族的人頭帶回部落裡,從此之後,賽德克部落間無人不知莫那魯道這個名字,而也因莫那的年輕氣盛,種下了他和道澤群部落的鐵木瓦力斯(馬志翔飾)多年深埋的仇恨與對立。
  • 臺灣寫真:走出史詩電影 賽德克青年接續文化命脈
    原標題:臺灣寫真:走出史詩電影 賽德克青年接續文化命脈  中新社臺北12月21日電 題:走出史詩電影 賽德克青年接續文化命脈   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鄭巧   走出史詩電影《賽德克·巴萊》中最勇猛、彪悍的巴索·莫那(主人公莫那·魯道次子)角色,賽德克青年李世嘉返身回到臺灣中心位置的南投縣仁愛鄉。
  • 沙龍 以野蠻的驕傲歌頌意志的讚歌——從《賽德克•巴萊》談開去
    >當信仰與信念造就希望,當生命與死亡成就夢想三十年辛酸忍辱負重苦,如今一世悲英雄孤膽夢向死而歌成就現世英雄,向無而殉歌頌自由靈魂超越文明野蠻重看史實,歌頌自由意志神聖至上跨越十二年還原真歷史,領略臺灣日據時期真貌影片簡介:靈魂架起的彩虹,追求死亡的悲歌《賽德克
  • 《 賽德克.巴萊 》泰雅刀
    看過電影《 賽德克.巴萊 》的朋友一定會對其中高山族男子的武器——泰雅刀印象很深。
  • 【月】《賽德克•巴萊》|你也能停下來看看花嗎
    像這一類由文明的衝突而引發的歷史事件之中,往往牽扯到許多迷人的元素,即勇猛又悲壯,即退縮又驕傲。題材本身雖然跳不出「壓迫-反抗」的形式化老套路,但這股情感的漩渦,也夠撩人的了。 從影片開頭,賽德克們歡樂而自由的出草開始,殺戮、死亡,一直充斥著鏡頭。但這只是一首持續了幾千年的獵歌,一幅靜止了幾千年的原始壁畫。
  • 真正的賽德克,可以輸去身體,但是一定要贏得靈魂。
    這部影片的拍攝可謂一波三折,《賽德克巴萊》2003年時開始籌備,由於種種原因暫告終止後,於2008年正式啟動,到最後拍攝後期完成一共花了12年。該影片共分為兩部,上部以日本的《太陽旗》為名,下部名為《彩虹橋》。主要講述1895年中日籤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是中華民族苦難的開始,深居臺灣山區的賽德克族同樣沒有倖免。
  • 史詩大片《賽德克.巴萊》對待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兇殘
    當聯合運動會開幕,所有日人、警察及其眷屬齊聚公學校之際,賽德克霧社群之馬赫坡、荷戈、波亞倫、斯庫、羅多夫、塔羅灣等六部落賽德克族人,由霧社群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率領發難。經過近一個月的激烈對峙,抗日族人死傷慘重;賽德克婦女此時也為了使自己孩子、丈夫無後顧之憂,於是紛紛先行上吊自縊;殘存的男人們則在臉孔紋上賽德克記號,誓死抵抗、寧死不屈。原本發誓要一天拿下霧社的鐮田彌彥,至此也不得不衷心佩服莫那·魯道的驍勇善戰,深深感嘆:「三百名戰士抵抗數千名大軍,不戰死便自盡!為何我會在這遙遠的臺灣山區見到我們已經消失百年的武士精神?是這裡的櫻花開得太紅豔了嗎?」
  • 做真正的人----看史詩級抗日劇《賽德克 巴萊》
    所以,賽德克成年男人的標誌就是殺人,家裡就擺放著人的頭骨,那是戰利品,可是那頭骨卻一樣是其他賽德克部族的人的頭骨。老年莫那·魯道電影的內容值的我們一睹芳容,導演拍的用心也值得我們學習,導演為了拍這個電影處處借債,最後完成了這部史詩級的巨作。
  • 歷史 臺灣人的抗日故事(五):從電影《賽德克•巴萊》說起
    「霧社事件」是日本在臺殖民史上爆發的最大的一次少數民族抗爭事件,而此次抗暴的主體就是影片《賽德克•巴萊》中的「賽德克」人。在影片中,導演試圖從賽德克族的文化來詮釋莫那•魯道及其族人的浴血抗日。而這一事件的真實情況又是如何發生的呢?霧社高山族人民具有光榮的抗日鬥爭傳統,早在日本殖民統治之初,他們就進行過不屈不撓的鬥爭,協助過徐驤、劉永福領導的抗日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