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文化與陰婚

2021-01-07 網尚通

今天是七月半,也是人們常說鬼節。這是一個很有文化內涵的節日。不管它是各種商家大力推銷商品的節日,還是因封建冥鬼衍生出來的載體,它都代表一種文化,鑲刻了古代農耕文化印跡。這樣的文化我們需要傳承和發揚光大。

說到七月半的鬼,我們再說說另一種更具有浪漫色彩的鬼,陰婚裡的孤男女鬼。老是說到鬼,是不是讓你感到心慌呀?其實都是疑心生暗鬼。人這卑鄙的動物比鬼更可怕哩。

陰婚,也叫冥婚,是為死去的人找配偶。有的少男少女在定婚後,未等迎娶過門就因故雙亡。老人們認為,如果不替他(她)們完婚,他(她)們的鬼魂就會作怪,使家宅不安。因此,一定要為他(她)們舉行一個陰婚儀式,最後將他(她)們埋在一起,成為夫妻,併骨合葬,免得男、女兩家的塋地裡出現孤墳。

在歷史上,三國比較有名的一起冥婚,是曹操為其早死的兒子曹衝操辦的。據《三國志·魏書·武文世王公傳》(卷20)記載,曹操之子曹衝「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親為請命。及亡,哀甚。文帝寬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言則流涕,為聘甄氏亡女與合葬,贈騎都尉印綬,命宛侯據子琮奉衝後。」

《嶺表紀蠻》曾有記載:「隆山土俗,子死後,家若不安,即擇一年齡相當的女屍,與之合葬,謂子得偶,不再為祟於家庭。斯時,親朋必賀。男女兩家亦各以姻誼關係,聯為戚好。如此者,謂之『冥婚』。」

延安慘殺孕婦冥婚案,說明這一封建陋俗,讓亡者的親友在身體上和精神上備受非孝思的折磨的同時,也成為誘發「殺人賣屍」的罪惡根源。買屍者迷信思想作祟和殺人賣屍者不顧法律道德妄求權財的欲望,導致一個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悽慘命案。

隨著社會的發展,「陰婚」這一古代舊俗早已被時代摒棄。但近兩年來,卻又在一些農村地區興盛起來,造成惡劣社會影響。

「陰婚」自古有之,至今在陝西、山西、甘肅、河南、廣東、江浙等地的農村地區仍然存在,這項花費少則數千多元則十幾萬元不等。「陰婚」催生盜墓人一副遺骨上萬元——部分農村地區「陰婚」不散催生利益鏈。因為「陰婚」舊俗,有一些人的親人遺骨被盜,只能對著空墳黯然神傷。

每個節日都代表那個時代的文化產物。像這種封建迷信的陰婚我們也偷偷摸摸地傳承上千年。有時候,我們節日過太多了,這種陰婚鬼神意識太根深蒂固了,我們對文化的傳承也出現了疑惑。

我們該傳承什麼樣的文化呢?

相關焦點

  • 傳統文化節日:中國的中元節,有哪些文化習俗
    在新疆幾十年,我感覺人們對各種節日較為淡薄,特別是對中國傳統節日,除了較大的傳統節日外,一些延續幾千年的歷史傳統節日,當地幾乎都不會舉辦什麼活動,我想後世對文化傳承這個概念還是很模糊,需要學校和當地文化部門,還是要重視和加強中國各種傳統節日的學習和宣傳。
  • 中元節究竟是什麼?民俗還是迷信,本質是孝文化和家文化的傳承
    中元節中元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代表著一種風俗文化,而祭祀燒紙是文化表達的一種方式。所以說中元節所承載的是一種祭祀祖先、緬懷先人的一種習俗,而不是盲目地將它打入迷信。中國的是一個血緣聯繫非常緊密的社會,深層次還是反映中國的孝文化,這一天也是為了追憶先人。祭祖這種行為不僅僅是出現在中元節,其它節日諸如清明、春節,也都有緬懷祖先的行為。
  • 民俗|中元節就是滿街燒紙?它其實很有文化!
    民俗|中元節就是滿街燒紙?它其實很有文化!中元節的由來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在佛教中,中元節又被稱為「盂蘭盆會」。它不僅擁有佛教的宗教信仰,還有著我國道教的本土文化。
  • 138份判決中的陰婚秘密
    繼被婆家虐死的方洋洋之後,康翠翠案再度引發了人們對於陰婚習俗的討論。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以「陰婚」為關鍵字搜索,剔除不相關案件,可以搜集到138份與陰婚相關的判決。通過梳理發現:在刑事案件中,陰婚涉及謀殺、盜屍等行為;民事案件中,陰婚費用常常成為談判籌碼,用以在爭奪財產時取得優勢。
  • 陰婚到底有多可怕?
    每日8點,
  • 女子去世12年被父母挖出配陰婚,8年182起盜屍配陰婚案該誰來管?
    經公安偵查發現,「罪魁禍首」正是康菲菲的親生父母,其將女兒屍骨以8萬元的價格賣給別人配了陰婚。   12年前,康菲菲在婆家服藥自殺,具體原因不明。12年後,娘家人發現男方祖墳被遷走、獨留女兒「孤墳」,說心疼女兒,打算「遷墳」為女兒找個好歸宿,才有了現在「配陰婚」的情況。親生父母盜走子女屍骨配陰婚,賣價8萬是否觸犯法律?
  • 鄧國基等:當代中國,陰婚為什麼還有市場?
    在經歷被婆家虐待致死後,按照其家人的說法,依照當地習俗已為方洋洋安排好了陰婚,一時令人瞠目。居住在現代城市的很多人很難理解:為什麼還會有陰婚的說法?而且陰婚為什麼在農村地區依然流行?本文可以提供一些觀察。
  • 人人喊打的陰婚,其實就在你熟悉的愛情故事裡
    萬志英在《左道:中國宗教文化中的神與魔》中說,中國人「崇拜祖先的一大主要目的是使死者待在自己應在的地方」,而那些「壽數未盡」夭折或兇死的人尤其危險,因為他們沒有子孫給他們上供,還會在世間遊蕩,可能給活人帶來疾病乃至死亡。
  • 中元節:那些關於祭祀亡故親人的傳說、忌諱、文化和意義!
    關於南方中元節在七月十四過,可有著這麼一則傳說:大約在宋代,北方中原地區戰亂不休,在敵人將攻打之際,一批漢族人決定向南奔逃,就在舉族遷徙之際,如何把祖宗們都帶走,就成了個難題。祖宗亡魂回歸齊聚,無非在過年春節、清明節、重陽節、中元節這四個祭祀先祖的節日。
  • 神秘的陰婚習俗
    陰婚是什麼意思?陰婚,也叫冥婚,是為死去的人找配偶。有的少男少女在定婚後,未等迎娶過門就因故雙亡。因此,一定要為他(她)們舉行一個陰婚儀式,最後將他(她)們埋在一起,成為夫妻,併骨合葬,免得男、女兩家的塋地裡出現孤墳。相傳,在漢朝,陰婚就已經開始了。歷史上比較有名的陰婚,是曹操為兒子曹衝操辦的。曹衝,就是故事「曹衝稱象」中的主角,這位少年天才十三歲就因病去世。曹操悲傷萬分,下聘已死的甄小姐做為曹衝的妻子,把他(她)們合葬在一起。
  • 「陰婚」暗網
    記者了解到,這些被盜屍體,大多數流入了河北、山西、陝西等地,被用於配陰婚售出。 陰婚,也被稱為冥婚,即為死亡的單身男子或女子配一具女屍(男屍),雙方以夫妻名義合葬。專家介紹,冥婚是我國一古代舊俗,該現象殷商時期就已經存在,如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 今日中元節 中元節的來歷是什麼?安徽中元節有什麼習俗?
    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俗稱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同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各地習俗祭祖祭祖節在陰曆七月十五日,所以簡稱為「七月半」祭祖。
  • 那個女人被配陰婚了
    11月23日,《全現在》做的採訪《寂靜的村莊:死於虐待,葬於陰婚》裡,給我們看到了後續:「2019年3月31日,方洋洋在殯儀館火化。自前年臘月一別,她再也沒能回到娘家。在火化前,方家提前給她安排好了陰婚。謝樹雷說,配婚對象的親屬,從殯儀館直接抱走了洋洋的骨灰盒,讓她和死去的兒子一起下葬。
  • 這部關於「陰婚」的影片,全程高能,頭皮發麻...
    要了解有關「冥婚」的喪葬習俗,就不得不看這部影片——屍憶,顧名思義,屍體的記憶,講的是配陰婚的事情,單就配陰婚這個情節,就已經讓人毛骨悚然,更何況影片請來了《咒怨》和《午夜兇鈴》的監製一瀨隆重。影片的男主角承皓(吳慷仁)是一名電視節目製作人,最近在拍攝和冥婚題材有關的節目,和團隊搜集了一些有關陰婚的素材。據當地人說,通常要給死者配陰婚,就會準備一個紅包袋,紅包袋裡裝上死者的頭髮或者隨身物品,然後把紅包袋放在馬路上,誰撿到誰就要與死者成婚。
  • 中元節的古詩詞合集 適合發朋友圈的中元節經典詩詞
    中元節的古詩詞合集 適合發朋友圈的中元節經典詩詞時間:2020-09-02 13:42   來源:521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元節的古詩詞合集 適合發朋友圈的中元節經典詩詞 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這一天是地官的生日。
  • 傳說中元節之日鬼門關大開,你知道中元節的歷史嗎?
    中元節 ,俗稱鬼節、七月半、施孤、地官節或齋孤,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七月十四),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民間有祀亡魂、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
  • 七月十五中元節 是一個具有深遠意義的孝文化傳承節
    秦生力中元節一直是我們祖先傳承下來的重大祭祖節日之一,自古以來一直備受重視。時間為半個月,比春節、清明節祭祖實際時間還要長得多。中元節也叫七月半,有些地方叫鬼節,我們絕對不能這樣說,那是對祖宗的大逆不孝。
  • 「中元節」,祭祀不要忘了文明
    在中元節這個季節裡,由於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所以,自古以來,中元節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一直沿襲至今不渝。中元節是多種文化因素相互融合的結果,所蘊含的不僅是人們對祖先崇拜和宗教信仰,還有我國的孝道文化。
  • 138份判決中的陰婚秘密:用賣孫女屍體的錢給孫子買鬼新娘
    後據警方調查,盜屍的是康翠翠的父母,他們以8萬元的價格,將屍體賣給他人配陰婚。繼被婆家虐死的方洋洋之後,康翠翠案再度引發了人們對於陰婚習俗的討論。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以「陰婚」為關鍵字搜索,剔除不相關案件,可以搜集到138份與陰婚相關的判決。通過梳理發現:在刑事案件中,陰婚涉及謀殺、盜屍等行為;民事案件中,陰婚費用常常成為談判籌碼,用以在爭奪財產時取得優勢。
  • 千裡送「屍」配陰婚,封建餘毒引發的案件宣判了,大快人心
    陝西省臨汾市3人,陝西省延安市1人,盜竊屍體給人配陰婚,賣了7.5萬元。案子判了:盜竊屍體罪。大快人心。2019年12月29日,曹某某和劉某某需要一具女屍給其親戚配陰婚,郝某某、宣某某、衡某某以7.5萬元從趙某某手中購得1具女屍,僱傭馬某某開救護車從山西省出發,到河南省將女屍體拉到延安市延川縣準備出售。買主認為女屍來源不明就報警了。有需求就有人鋌而走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