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復產有一段時間了,街頭巷尾也逐漸熱鬧了起來。在江蘇南京秦淮區普華巷,有家叫武漢米粑的小店,老闆是一對來自湖北的80後夫妻。因為疫情,他們回湖北過年後一直沒回來,老街坊們還都挺掛念和擔心的。直到不久前,小店終於開門了,大夥想念的美味又回來了。這回再次開業,店鋪裡除了忙碌的小夫妻,還多了一個新成員。
何荊州和妻子吳娟都是湖北荊州人,經營這家糕點店已經七八年了。這些年,他們在南京打拼,把兩個孩子都留在了老家。1月18號,他們照例回老家過年,沒想到遇上了疫情,心裡很是著急。
何荊州說:「看他們復工了以後,我說鄰居都開門做生意了,我們怎麼辦。」
3月下旬,疫情緩解,夫妻倆終於從湖北回到南京,隔離14天後,小店正式復工。剛開始,兩口子心裡還很忐忑。
吳娟說:「因為我們的武漢米粑給人家很醒目的字,就覺得提醒我們是武漢來的,就會有一點點就是害怕的那種。」
很快,街坊鄰居和老顧客們的關心,讓他們打消了憂慮。
顧客說:「女兒腿骨折了在家裡,專門讓我過來買的。」
吳娟說:「有顧客就說你們來了,終於來了,想吃你們的東西了。」
何荊州說:「我們好暖心,這裡的居民真的好暖心。」
漸漸地,小店恢復了往日的紅火,夫妻倆要從凌晨4點忙到晚上9點。
8歲的兒子正在老家上小學,父母年紀大了,吳娟就把4歲的小女兒帶到了南京。
吳娟說:「小女兒性格有點孤僻,我就想讓她像城裡的孩子很活潑開朗,想把她帶在身邊。」
忙起來,夫妻倆根本顧不上孩子,只能把她安置在案板下。
童童說:「我可以玩玩具,畫畫。」
靠近鍋爐,案板下溫度比較高,吳娟專門給童童裝了一個電風扇,但孩子在裡面呆一會兒,還是熱得滿頭大汗。
稍有閒暇,吳娟就趕緊蹲下來陪童童玩耍。案板下又小又侷促,好在童童很聽話,把這裡當成了樂園,但吳娟心裡還是很挺愧疚。
吳娟說:「一個多月來,她都在自己在下面玩。等夏天熱,顧客不那麼多,要帶童童去遊樂場。」
一邊忙碌,一邊陪伴女兒,這也給了夫妻倆增添了滿滿的動力。說起這八年來在南京的生活,夫妻倆坦言不容易。不過,靠著踏實肯幹,他們贏得了很多老顧客的喜愛和信任,也慢慢站住了腳跟。
吳娟說:「我們近兩年的目標,想在南京買個房子,以後把我的老大接過來,給他們更好的生活。我也希望以後越來越好。」
小店很小,但日子過得越來越好;案板下侷促,但是能陪伴孩子,就是最幸福的歲月。吳娟告訴我們,他們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幫女兒在附近找一個幼兒園,讓孩子可以在亮堂堂的教室裡玩耍。我們也一起想想辦法,一起幫他們完成心願。
(王芳 楊偉東 報導)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