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麼眼科醫生是當之無愧的光明使者。在診室,眼科醫生聚精會神完成各樣檢查;在手術室,眼科醫生在無影燈下完成各種精密手術;在教室,眼科醫生為人師表,傳道授業解惑……除此之外,眼科大咖對人文、社會及倫理等深度思考,使演講更有溫度,使醫學更具人文。《超級眼說家&眼界心聲》於12月17日相約美麗西子湖畔,讓我們一睹會議風採。
第一篇《眼界心聲》
總臺央廣主持人沈澤
《儒醫之道》
孫興懷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
孫教授說「Better vision,Better life」,青光眼是我國不可逆的致盲原因之一。醫生治療的不僅是患者眼部疾患,更是患者的內心。一個善意的眼神,一個溫馨的微笑,患者都能感受到其中的溫暖,他強調醫學人文彌補了醫學科學本身的不足。作為老師,他對學生很嚴格,要求學生打好紮實基礎,揚長避短。
《關中明師》
王從毅教授 西安市第四醫院
三秦陝西,黃炎故裡。王教授被譽為西北眼科第一刀,陝西首席白內障專家。他正直與博愛,不以名為傲,卻以明為本。他要求年輕醫生精益求精,將手術做到完美。他是學生心目中的恩師,更是嚴師。
《酒品人生》
鮑永珍教授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在兒科實習期間,鮑教授在老師的建議下,她立志選擇了眼科。熱愛生活和工作的她,更願意用葡萄酒來比喻人生,漫長的釀造,不斷沉澱,才能釀造出一杯陳年好酒。工作亦如此,只有靠紮實的基礎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眼科醫生。工作中,她竭盡全力,救治每一位患者。鮑教授說,每一位患者的背後,可能是一個家庭,亦或一個單位,她肩負這樣的使命,將每一件事都做到極致,真正做到了有溫度的醫療。此外,鮑教授還先後七次代表中國援助非洲,而且還會一直堅持下去,傳播光明。
《光之麗人》
徐雯教授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徐教授提到一定要善待自已,體會愛和被愛才能將愛帶給患者。她積極參與韓紅愛心百人醫療援助「光明行」公益扶貧活動,致力公益事業,足跡踏遍新疆、西藏、青海、內蒙、寧夏和陝西等地,她說公益援助不僅給他人帶來了光明,也讓自已一路成長。
《日月之華》
李朝輝教授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曾為學霸的李朝輝教授,主要是方向是眼科白內障領域。作為醫生,他盡最大能力幫助更多的患者,但也發現有很多不能解決的問題,這促使他孜孜不倦的學習更多的知識,不斷的提升自己。從醫30餘年,他的理想就是將畢生精力獻給渴求光明的人。
《時代傳承》
張勁松教授 瀋陽愛爾卓越眼科醫院
張教授走過遼寧省40個城鄉,解決了很多人的眼疾困擾 ,將救助扶貧進行到底。並培養了很多有情有德的接班人同時他也時刻保持年輕的心態。
《光明俠》
郝燕生教授 愛爾集團陝西省院區
郝教授作為紅二代,曾經目睹很多盲人生活的不便,他特別崇拜鋼鐵俠,蜘蛛俠,因此從小立志成為光明俠。他認為,英雄不僅僅是擁有超能力,而是是否能用這種能力做正確的事。
《明水醫志》
鄭秀雲教授 濟南市明水眼科醫院
鄭教授和一名護士將眼科門診發展成為患者高度認可的眼科專科醫院,這與其30餘年的堅守,30餘年的努力密不可分,鄭教授就像媽媽一樣呵護、關心著醫院的發展,關心著患者的病情。
方越 創始人兼總策劃人
方越出身眼科醫生,眼界心聲的初衷是搭建一個醫生和患者的平臺,走進醫生的內心世界,記錄三十年來為中國眼科快速發展做出貢獻的眼科專家,更是為了傳承中國老一輩眼科人的精神,期待這個欄目百年堅守。
任晟 總導演
任晟表示,影片中的醫生會讓我們反觀自己,思考生命和人生的價值。活著的意義,希望醫患之間互相理解。醫生才是這個時代的偶像。
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姚克教授作了精彩的總結,姚教授肯定了此次眼界心聲新穎的形式以及豐富的內容,同時他也期待以後更加豐富多彩。
第二篇 超級眼說家
徐雯教授和李朝輝教授這對「黃金搭檔」主持,他們幽默詼諧自稱「白雲」「黑土」組合,宣布盛會開幕。
《一個眼科醫生眼中的武漢戰疫》
沈吟教授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來自我國疫情「重災區」武漢的沈吟教授回顧了自疫情突發以來,政府迅速決策「封城」,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各族人民無私援助,終於迎來全面勝利,讓我們銘記這段歷史,讓我們感恩所有人的默默付出。
《醫路諸多艱辛,求索不負芳華》
孫敏教授 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大坪醫院)
遺傳性白內障是兒童致盲的原因之一,孫敏教授從基礎科研動物實驗著手,到對患者進行基因測序,找到致病基因PanK41p36.32|606162,從而更精準指導臨床。
《眼的詩話》
晉秀明教授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詩詞歌賦是寶貴的文化財富。晉教授從詩詞中體會、感受作者描述罹患白內障及乾眼的痛苦,詩詞中也有失而復明的喜悅,詩詞更有如何進行術前溝通的技巧,從而體會古代文人墨客含蓄的表達。最後,他衷心祝願所有眼疾患者不再霧失樓臺,月迷津渡,個個明眸善睞,顧盼生輝。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安麗教授 昭通市中醫醫院
昭通位於雲南省邊境,是國家級特困地區。這裡的居民因為勞動繁重而又紫外線強烈,60歲以上的人群中,白內障發病率高達70%。安教授紮根基層,克服重重苦難,堅持手術方案精益求精,並率先在雲南開展植入多焦點散光晶體,並帶領昭通市中醫醫院成為雲南省區域眼科中心、國家級重點眼科專科。安教授一直堅信,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她說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她堅信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隱私權PK健康權,孰輕孰重》
吳利安教授 西安市第四醫院
醫生不僅治療患者身體疾病,心理疾病,更要尊重患者的社會價值及個人隱私。當患者的隱私權和健康權出現衝突時,我們該怎麼做?吳教授通過行醫過程中遇到的一個真實案例分享了相關的法律知識,一位男性白內障患者檢查出HIV陽性,作為醫生是否有義務告知患者配偶,帶著道德和倫理的疑問,吳教授解讀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而他的做法是將HIV病例上報告當地疾控中心,最終疾控中心告知患者家屬。演講最後,他引用了丹寧勳爵的一句話「在這個國家中,即使飛機轟鳴,短兵相接,法律也並未沉默。它可能會改變,但它的原則卻不因戰時或平時而有所不同」。
《屈光性白內障手術決策原則》
陳松教授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
陳教授從患者的需求和預期角度,分享了如何有效溝通從而保證手術達到雙方預期的效果。
當會議即將落下帷幕,孫興懷教授總結髮言,他致敬基層醫生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肯定了行醫過程中平衡倫理和法律問題;再次強調了溝通的重要性;感謝臺前幕後主創團隊的辛苦付出。今年大家收穫滿滿,明年再見!
來源 | 眼播
值班編輯 | 李靜 總編 | 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