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亦人學 醫道重溫度《醫學的溫度》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

2021-01-09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我10歲得了猩紅熱,兩周後繼發嚴重風溼性關節炎和心包積液,住進一家小的私立醫院,昏迷三天後被救了回來……」這段慢鏡頭回放般的文字,出現在《醫學的溫度》一書的開篇,在書中,中國科協名譽主席、北京大學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系創系主任韓啟德回顧了自己因幼時生病受到護士們溫情照顧而感受到醫學溫度的經歷,這一經歷讓他立志成為一名醫者。

2020年11月19日,《醫學的溫度》新書發布會暨讀書分享會在北京大學舉行。該書作者韓啟德,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科院院士王志珍,北京大學校長郝平,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叢斌;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志堅;商務印書館執行董事、黨委書記顧青等出席發布會。北京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北京大學醫學部黨委書記劉玉村主持新書發布會。

與會人員合影

《醫學的溫度》收錄20篇文章,以「醫學的溫度」為主題,闡述了韓啟德對於醫學本質、敘事醫學、精準醫學等一系列專業議題的人文思考,針對人們關於癌症治療、死亡所持有的習以為常的觀點,他也提出質疑並發表獨特觀點。

郝平

郝平在致辭中談到,《醫學的溫度》洋溢著醫學的人文精神,彰顯了一個科學家的科學精神,凸顯了一位北大學者的社會責任感。經過疫情的考驗之後,讀韓啟德的這本書,更能體會到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結合,國家情懷與理性思考的貫通,崇高品質與身體力行的統一。希望北大的老師和同學們都能讀一讀這本書。

黃志堅

黃志堅在致辭中表示,《醫學的溫度》倡導的「中國醫生」品格與使命,應該成為當代中國人熱心追捧的社會話題,成為我們出版業著力展現的重大主題。他強調,《醫學的溫度》不僅體現出精湛的專業價值和文字表達,更具有高度的反思精神和人文情懷。同時,他代表中國出版集團也發出邀請:「我們願意與教育界、醫學界、新聞界的朋友們,一道推出更多的有溫度、有力度的出版物,共同推動建設一個能夠深度閱讀、溫馨平和的書香社會。」

顧青

作為該書的出版方,顧青談到,《醫學的溫度》有大格局、有真性情、有好文字,既是大專家寫的專業內容,講的也是有情感的、讓老百姓感受到溫暖的道理。在商務印書館最近舉辦的2020年人文社科「十大好書」評選中,該書高票入選。

韓啟德

發布會期間,韓啟德發表了主題演講。他表示,我們要感恩現代科學與現代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也要看到,從根本上說,醫學永遠不可能消滅疾病,醫學是有限度的。人文的根本是對生命價值的認識與態度,只有人會思考生命的意義,人的生命的價值在於給人類社會和後人留下了什麼。醫學還具有很強的社會屬性,要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掌控醫學技術發展方向,大力發展適宜技術,從著力醫療轉向著力健康。他指出,醫護人員是醫學溫度的主要傳遞者。我們現在的醫學教育過於著重醫學知識的傳授,對科學精神與人文情懷的培養還很不夠,需要我們從理念上、制度上、方法上全面改革。我們培養出來的醫護人員首先要有好的人品與人格,要有愛心、懂人情、明事理,要能體會「性命相託」的凝重,做一個有溫度的人。

黃志堅、叢斌、韓啟德、王志珍、郝平(從左到右)為新書揭幕

新書發布會後,舉辦了《醫學的溫度》讀書分享會。王辰,叢斌,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醫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強,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臨床研究總監、香港中文大學流行病學榮休教授唐金陵,三聯書店原總編輯、商務印書館特約編審李昕等五位嘉賓進行了對話交流。中央電視臺《讀書》欄目製片人、主持人李潘主持讀書分享會。他們一致認為,醫道和醫術同等重要,應該使醫學回歸初心。

《醫學的溫度》韓啟德著/商務印書館2020年10月版/39.00元

相關焦點

  • 醫學是人學,醫道重溫度——韓啟德院士新書《醫學的溫度》發布
    11月19日,《醫學的溫度》新書發布會暨讀書分享會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大廳舉行。,商務印書館黨委書記、執行董事顧青以及北京大學醫學部及各附屬醫院、九三學社的嘉賓出席新書發布會。發布會現場顧青和黃志堅作為出版界代表先後致辭。
  • 醫學的溫度
    《醫學的溫度》 韓啟德 著 商務印書館  每個人甫一出生,就登上了一輛大巴車,這輛大巴車行進在一條風景如畫的沿河公路上,終點站是死亡,這就是人類的生命之旅因為車外的風景很美,有些人禁不住誘惑,下車去欣賞美景,但是這些美景離河太近,一不小心就掉入河中了,即得了疾病。有些人很快能爬上岸;有些人爬不起來,就只能往下遊漂;有些人水性好,即便漂很遠也能生還;有些人水性差,沒漂多遠就喪生了。我們現在的醫學、醫療方向,把重點放在了到河的下遊救人,把大部分人力、物力都用來挽救垂死病人。
  • 醫道書法是相通的,看醫學博士的草書行書什麼水準
    書法家賴坤人還是一位功成卓著的醫學家,醫學博士。他開創的中醫生態平衡無藥醫學體系成為中醫理論與實踐的新高峰。這樣一位醫學大師,揮灑筆墨當然會有中醫博大精深才智的自然流露。書通醫道,獨樹一幟。賴坤人修書法,謹依古法,堅習碑帖,行書草書皆取二王自由飄逸為尚的書功精髓。加上他對生命系統的獨特認知,所以書法能造生命質地,生態自然,和諧翩翩。比如行草《聞雞起舞》這幅作品,用筆直曲呼應,粗細相間,恰如人體,有軀有體,儘是生機。施墨凝厚對淡逸,深厚對輕快,恰如人思,思緒起伏,直達深刻。
  • 《求同存藝——兩岸手藝人的匠心對話》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
    《求同存藝——兩岸手藝人的匠心對話》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 2020年12月30日 19:5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資深創意人羅易成用兩年時間打磨完成的新書《求同存藝——
  • 中醫根源於黃帝的醫道, 而黃帝的醫道來源於「上帝」.
    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了解剖和醫學分科,已經採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藥、艾灸、導引、布氣、祝由等。自古以來就有「醫道相通」的說法。這種影響最早可以追溯到黃老道家的典籍——《黃帝內經》,它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也是我國醫學寶庫中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
  • 《山有木兮木有枝》藍虹散文集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
    如聲如歌,空谷迴響——《山有木兮木有枝》藍虹散文集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9月20日,生態金融領域著名學者藍虹教授的散文集《山有木兮木有枝》發布會在北京文化發展出版社隆重舉行。「山有木兮木有枝」是春秋時期《越人歌》中的一句,有考證說,畲族的起源可能正是古時的越人,以此作為散文集的名字確也再合適不過了。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協會理事、全國第八屆冰心文學獎獲得者王散木評價該書是他「讀過的第一部充滿濃鬱畲族風情及多姿多彩民俗文化的文學作品集」。
  • 《於靜默處得見大世界》——俐安心語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
    中國日報網12月20日電(記者陸中秋)12月20日,《於靜默處得見大世界》——俐安心語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著名企業管理培訓專家、立體金字塔能量理論創始人朱俐安教授攜各行各業的企業家朋友們共百餘人歡聚一堂,共同見證這本生命之書的出版。
  • 中科院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創新研究院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京舉行
    中科院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創新研究院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京舉行 2020-01-22 重大科技任務局 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創新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 2019年度中國醫學重大進展在京發布—新聞—科學網
    發布現場(張思瑋攝) 1月13日,由中國醫學科學院主辦的首屆中國醫學重大進展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諮詢執行委員會主席王辰院士現場解讀並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醫學重大進展》。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諮詢委員會6個學部的負責人付小兵、張志願、林東昕、李松、徐建國、程京分別發布了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基礎醫學與生物學、藥學、衛生健康與環境醫學、生物醫學工程與信息學六大醫學領域的重大進展。
  • 使演講更有溫度,使醫學更具人文:超級眼說家&眼界心聲西子湖畔剪影
    在診室,眼科醫生聚精會神完成各樣檢查;在手術室,眼科醫生在無影燈下完成各種精密手術;在教室,眼科醫生為人師表,傳道授業解惑……除此之外,眼科大咖對人文、社會及倫理等深度思考,使演講更有溫度,使醫學更具人文。《超級眼說家&眼界心聲》於12月17日相約美麗西子湖畔,讓我們一睹會議風採。
  • 醫道無界——益陽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戰「疫」記
    醫道無界——益陽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戰「疫」記楊玉菡 葉 琳歲末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百姓寧靜安詳的生活,把人們捲入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戰「疫」如大考,考驗著醫療應急處置能力,更考驗著醫者的仁心仁術。一所所醫院築成防疫堡壘,一個個普通醫務人員化身為白衣戰士。
  • 醫美大咖助陣西安國際醫學整形醫院開業慶典
    11月21日以「破壁新生·巨艦啟航」為主題的整形醫院開業慶典新聞發布會——暨「首屆整形美容學術論壇」啟動儀式在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隆重舉行。、中國醫師協會燒傷外科專科分會常務委員蘇映軍教授、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全軍整形外科中心教授、主任醫師、博導魯開化教授、第四軍醫大學副校長李薈元教授、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胡大海教授、軍隊整形燒傷專業組常委李學擁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李春英教授、中國整形美容協會醫療美容繼續教育分會會長李承新教授、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學與美容分會常委舒茂國教授、中華醫學會顯微外科學分會青年委員宋保強教授、中華醫學會雷射醫學分會委員曾維惠教授
  • 2019中國醫學39項重大進展公布
    1月13日,由中國醫學科學院主辦的首屆中國醫學重大進展發布會在京舉行。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諮詢執行委員會主席王辰院士現場解讀並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醫學重大進展》。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諮詢委員會6個學部的負責人分別發布了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基礎醫學與生物學、藥學、衛生健康與環境醫學、生物醫學工程與信息學六大醫學領域的重大進展。
  • 《沉默的世界不寂寞》捐贈儀式暨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
    9月27日當天,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中國青年出版總社聯合舉辦的「用愛傾聽——《沉默的世界不寂寞:跨文化交際視角下的手語翻譯》捐贈儀式暨新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這是一場特殊的新書發布會。「特殊」在於,參與這場發布會的觀眾,有一大半是聾人,連書的主要譯者也是聾人。「這是我參加過的最安靜的活動。」發布會的主持人、來自鳳凰衛視的梁茵笑著說。
  • 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叢書新書發布會
    2020年12月15日,由作家出版社舉辦的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叢書新書發布會在京召開。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管委會副主任宋向偉,《國家溫度》的作者蔣巍,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編輯室主任、叢書責編史佳麗,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編輯、叢書責編李亞梓出席了新書發布會。
  • 新書推薦丨《齊魯醫學與文化》
    齊魯醫學不僅名醫輩出,醫術超群,而且在齊魯文化陶冶下,成就了頗具特色的齊魯醫藥文化。釐清齊魯文化與齊魯醫學的源流、特點及對整個中醫學發展的影響與貢獻是地域性醫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齊魯醫學與文化》的問世為我們提供了地域性醫學研究的寶貴經驗和具體方法。該書具有以下特點。
  • 好童學品牌戰略發布會在京舉行
    1月8日上午,「讓每一個孩子,穿上中國好鞋」好童學品牌戰略發布會在北京洛寶貝樂園(四元橋店)圓滿舉行。  他還說:「創業團隊也很重要,投資就是投人。好童學最大的特點是有很多聯合創始人在各行各業都是領軍人物,這些人帶領著一群有擔當,有格局、有實力的人在莆田創造企業,一起紮根一起努力,為莆田鞋企升級盡全力。所以我敢說,我看好這個團隊,讓我們在座的嘉賓一起攜手,幫助好童學走得更高,走得更遠。」
  • 獻給孩子的愛,指給家長的路 安黎《那些家長》新書發布會西安舉行
    陽光訊(實習記者 張亞娟/文 記者 梁萌/圖)12月19日,著名作家安黎《那些家長》新書發布會在西安舉行,該書由西安出版社出版。作家安黎在現場分享了寫作本書的初衷、孩子成長的規律以及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途中應該扮演何種角色等予以了詳實而精妙的講解。會後還舉行了新書的籤售活動。
  • 《失智症照護指南》新書發布會及捐贈儀式在京舉辦
    近日,由北京神經變性病學會和國投健康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用心傾聽,用愛關懷——《失智症照護指南》新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阿爾茨海默病是老年失智症的重要病因之一,目前,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人數已超過1000萬。
  • 中國百年文化巨匠水墨肖像展暨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
    由北京市東城區第二圖書館、北京師白藝術研究會主辦;北京正舉沈鵬書畫院、北京科技詩苑、北京宣和書畫藝術研究院協辦的《中國百年文化巨匠水墨肖像展暨新書發布會》2020年9月19日,在北京角樓圖書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