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米!目前國內最長陸上全玻纖風電葉片成功產出

2020-12-23 世紀新能源網

由東方電氣風電有限公司自主設計、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B840A型風電葉片前不久成功產出。

該葉片單支長度84米,相當於3個標準籃球場的長度,是目前國內最長的陸上全玻纖風電葉片。

B840A型風電葉片主要配套東方風電針對中高風速區域最新研發的5.5SMW系列永磁直驅風電機組,葉片與主控系統、變槳系統「默契」配合,實現機組最佳匹配,在8米/秒的年平均風速下等效利用小時數超過3600小時,帶來更高發電效率和更優電能質量。

在葉片大型化趨勢下,葉片的載荷和重量不斷增大,輕量化、高強度、低成本成為未來風電葉片的發展方向,也為原材料製造商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高模量玻纖、碳纖維等新材料需要不斷實現自身性能的突破,從而滿足風電葉片更長、更輕、更強的應用需求。 

相關焦點

  • 未來五年陸上風機風輪直徑將超200米!風電葉片「大」時代已至
    隨著風機容量增大,被譽為風機「靈魂」的葉片長度也隨之增長,目前世界最大的風機葉片已經刷新至107米。由此可見,國家已把超長風電葉片列為風電技術創新重點研發的目標。「機組大型化已成為風電行業發展趨勢,未來五年,陸上風機的風輪直徑將超過200米。」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風能研究院副院長李軍向日前在「風電葉片大型化技術論壇」上預測,風電葉片大型化、輕量化、低成本是發展趨勢。▍葉片大型化面臨諸多制約「葉片終究是妥協的產物,妥協其實就是平衡。」
  • 精準盤點 | 2017年,21家主流風電葉片廠商都有誰??附企業名錄!
    公司於2010年10月1日成功的在紐交所上市,成為國內風電行業第一家在國外成功上市的企業。公司主要生產兆瓦級風電機組葉片。2017年,洛陽雙瑞自主研發的5MW超大型海上風電葉片下線,葉片長度達到83.6米,創全球5MW最長風電葉片記錄。
  • 133.5米!全國最長風電單樁交付出運
    12月25日,在中交三航局舟山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碼頭上,6根長度達133.5米的海上風電單樁,被緩緩疊放在運輸駁船上出運交付。這幾根單樁將運往蒼南4號海上風電場,紮根海底。據悉,133.5米的長度已經刷新了國內最長風電單樁的紀錄。
  • 海上風電塔筒最新紀錄:高84米、重450噸、直徑7.5米!紀錄改寫者...
    2019年8月19日,我國海上風電的超級工程——三峽陽西沙扒300MW海上風電場首套單樁塔筒正式下線。高84米,重450噸,直徑長達7.5米的塔筒創造了國內最大直徑海上風電塔筒製造的新紀錄,也為我國海上風電裝備製造揭開了嶄新的一頁。
  • 國投電力成功收購瑞典奧特瑞恩陸上風電項目
    國投電力成功收購瑞典奧特瑞恩陸上風電項目 2020-12-21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際能源網-風電每日報,3分鐘·縱覽風電事!
    金風科技興安盟整機裝備基地總佔地面積300畝,規劃建設國內首個陸地5MW級風電整機、葉片智能製造基地。基於產品的數位化、標準化及模塊化設計,基地將運用先進的工裝設備與智能化的信息系統,使整個產品的生產過程智能化,貼近並及時響應客戶需求,讓後端供應鏈前置參與到產品設計研發階段,協同工作,使產品具備智能製造的基礎。
  • 風電「平價後時代」,度電成本降低和全生命周期高質量發展之道
    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在《未來風能》報告預測,陸上風電應用的渦輪機單機容量將從2018年的平均2.6兆瓦(葉輪直徑110米)增加到2025年的5.8兆瓦(葉輪直徑170米)。但隨著功率變大,齒輪箱、發電機等部件的體積和重量也越來越大,不僅難以加工,難以保證精度,連運輸、裝配、吊裝都極其困難。因此,風電機組「輕量化」也將是未來的一種趨勢和技術研發的重點。
  • 中國陸上風電大機組,誰執牛耳?
    在風電產業較為發達的歐洲地區,其陸上風電已經進入到了3MW時代。據歐洲風能協會發布的《2019年歐洲風電報告》統計,基於14個國家和地區數據,歐洲2019年新增陸上風電機組單機平均功率已經突破3MW,達到3.1MW,較2018年樣本國家和地區2.6MW的單機平均功率提升了19.2%,其中芬蘭(4.3MW)更是已步入了陸上4MW時代。
  • 整機、葉片、塔筒、軸承、鑄件、變流器等26家風電上市企業...
    風電整機商:經營效益明顯提升 毛利率下降需要警惕國際能源網/風電頭條(微信號:wind-2005s)統計發現,風電整機商在2020年前三季度成功實現了「增收亦增利」的情況。其中,金風科技以370.31億元的營業收入穩坐國內風電整機商頭把交椅,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29.86%,繼續保持穩定的發展態勢。
  • 風電海工裝備市場潛力大!我國海上風電10年內將超過50GW!
    在廣闊的市場增量環境下,隨著中國風電海工裝備將向大型化發展,國內風電海工裝備市場潛力大。中國海上風電2030市場規模展望中國海上風電裝機總容量將從2020年底的10GW增加到2030年的50GW,未來發展空間大。目前陸地風電裝機容量遠高於海上風電,10年後海上風電裝機佔所有風電的比例將提升。
  • 重鎊解讀丨風電上網電價新政,引導和護航實現陸上風...
    2011-2018年,我國風電新增和累計併網裝機連續八年位居世界首位,並帶動了國內製造業和技術發展。截止2018年底累計併網裝機達到1.84億千瓦,在全部電源總裝機和總發電量中佔比分別為9.7%和5.2%,海上風電累計併網裝機達到363萬千瓦,近期呈現加速發展態勢。風電成為電力供應清潔轉型的重要力量。風電上網電價水平的歷次調整符合國家能源轉型戰略、五年規劃和行業發展需求。
  • 「低風速抗冰凍大型複合材料風電葉片關鍵技術及應用」順利通過...
    2020年12月29日,受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委託,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在湖南株洲組織召開了「低風速抗冰凍大型複合材料風電葉片關鍵技術及應用」科技成果鑑定會。   該項目研製了1.5MW至8.0MW共30餘款大功率複合材料風電葉片新產品,廣泛應用於國內外主要風電整機廠商,產品分布於10餘個國家1000多個風電場,應用於各種複雜氣候環境中,如北方低溫、南方高溫、沿海鹽霧、高海撥等地區,可防止冰凍、雷擊、颱風等災害性天氣的破壞,產品運行可靠,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 2020年風電塔筒行業運行現狀,風電裝機需求下,塔筒需求前景廣闊
    得益於技術進步和商業模式創新,風能行業正在快速發展,2019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容量60.4GW,較2018年增長了19%,是風電歷史上增幅第二高的年份。其中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54.3GW,海上風電為6.1GW。截至2019年底,全球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651GW。
  • 長垣豫能風電項目100MW風電場工程成功併網
    100MW風電場工程成功併網 2020-12-22 16:36:00來源:央廣網河南分網原創版權禁止商業轉載 授權>>
  • 雙一科技:目前公司風電葉片模具產能大約5萬平方米/年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6月18日訊,有投資者向雙一科技提問, 請問,公司一套葉片模具生產周期多長,公司現有最大產能有多少套,一臺機艙罩生產周期多長,公司最大產能多少臺?另外公司碳纖維產品推廣的昨樣?公司回答表示,風電葉片模具產品及風電機艙罩因MW級不同,生產周期也不僅相同,風電葉片模具生產周期大體在2個月左右,風電機艙罩生產周期在1個月到1個半月左右。
  • 山東陸上風電最大單個風機亮相 水發集團自主建設運營
    近日,水發豐遠能源有限公司在臨沂市郯城紅花鎮風電場升壓站舉行郯城偉晟紅花99MW風力發電項目併網成功剪彩儀式,標誌著郯城偉晟紅花工程30颱風機發電工作正式拉開帷幕。該項目是國內陸上風電最大的風機基礎之一,歷時兩個月零五天完成了10萬千瓦風場的基礎工程,也創造了風電史上的奇蹟。
  • 風電行業需求旺盛,華伍股份淨利同比預增逾九成
    華伍股份主要從事工業制動器及其控制系統的研發、設計、製造和銷售,是目前國內生產規模大、產品品種全、行業覆蓋面廣,並具備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的工業制動器專業生產商和工業制動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三季報顯示,2020年1月份到9月份華伍股份實現營收9.34億元,同比增長34.91%;淨利潤1.37億元,同比增長147.72%。
  • 國內5MW陸上風電機組實現批量化應用!
    2020年12月,安裝明陽智能MySE5.0MW機型的三峽新能源新疆布爾津風電項目成功併網,這是亞洲陸上單機容量最大商業化風電項目,也是MySE5.0MW機型首個批量化應用的項目。布爾津項目是三峽新能源經過測風選址、機型比選、發電量評估等環節後最終決定選用明陽大兆瓦機組的。
  • 看76米長風電葉片如何順利到達威寧……
    看76米長風電葉片如何順利到達威寧…… 2020-12-10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謝長軍:「十四五」風電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導致風電「搶裝」主要原因是電價政策不連續性和不可預見性,在我國風電產業發展過程中,一共引發了3次風電行業搶裝,第一次是2015年底以後標杆上網電價下調,第二次是當前正在經歷的陸上風電補貼取消導致的搶裝潮,第三次是即將到來的2021年底以後海上風電補貼取消。 風電產業具備特殊性,與光伏不同,它的建設周期長,設備重量大、體積大,在製造、運輸上都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