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烹飪大師林進掌勺一哥鮑魚 曾任釣魚臺廚師長)
林進,原釣魚臺國賓館御苑養源齋、清露堂廚師長,釣魚臺大酒店行政副總廚。中餐國家級烹飪大師,「釣魚臺菜」烹飪專家,曾接待過世界上一百多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及知名人士。中央國家機關職業技能考核委員會評委、餐飲業國家一級評委。
元首菜世家 德藝雙馨
林進出身烹飪世家,其祖父林耀龍、父親林月生都是德高望重的國家名廚。祖父林耀龍曾在大名鼎鼎上海「功德林素食館」工作二十多年,功德林有「素食鼻祖」之稱,曾接待過很多二三十年代的名人。對廚師的技藝有很高的要求,追求「貨真價實與營養美味」兼備。父親林月生1946年師承祖父林耀龍,在功德林素菜館學習烹飪,1956年黨的八大會議前調入北京飯店,支援北京飯店做好會議接待工作,後根據要求留在北京飯店工作一直到退休。
林進不僅傳承了上兩輩人的高超烹調技藝還有優良的職業品德。兒時的耳濡目染加上天賦和不懈的努力,年僅26歲就選調進入釣魚臺國賓館15號樓當廚師長,獨當一面,從此與「釣魚臺菜」結下不解之緣。歷任15號樓廚師長,「養源齋」、「清露堂」廚師長、18號樓(總統樓)廚師長、四號樓廚師長、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廚師長、釣魚臺大酒店廚師長。榮獲全國烹飪大賽金牌獎。為了向世界展示中華悠久的飲食文化和中華美食千百年來獨特的韻味,林進勤勉不懈,向陽而行。多次代表釣魚臺率團出國參加國際美食節,開展廚藝交流,展示高超的烹飪技藝,足跡遍及五大洲;為奠定中華美食在國際上的重要地位,做出了巨大貢獻。
榮獲全國烹飪大賽金牌獎
在釣魚臺四十多年的工作生涯中,曾先後主理了一百多位各國元首、政府首腦的宴會烹飪工作。所烹製的國宴菜品和精湛的廚藝,受到中外貴賓的廣泛讚譽。代表作品有「酸辣烏魚蛋湯」「佛跳牆」「溏心吉品鮑魚」「濃湯魚腐」「蔥燒海參」等國宴菜品。
親自展示「元首菜」溏心吉品鮑
從學徒到廚師長,從素菜到國宴菜再到地方特色菜及小吃,從默默無聞到代表國家出國進行廚藝交流;林進融合了中餐各菜系及西餐之特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清淡、營養、美味的健康理念融入到高超的烹飪作品中,滿足了中外貴賓的不同口味需求。為中華千年飲食文化在國際外交舞臺上的發揚光大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40年匠心品質 菜品如人品
想成為國家一級名廚絕非一朝一夕,不僅要有紮實的功底、無限的創造力,還要時刻承受住菜品是否符合貴賓口味的工作壓力,經受得起任何形式的考驗。林進心中只堅持一個信念———不能失敗,必須成功!
95年至96年林進就曾代表釣魚臺赴日本四季飯店進行廚藝交流工作,也正是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從指導日本廚師烹製中餐,到領悟透日本的匠人精神,這也成為回國後,在日常烹飪工作中激發靈感的動力和對「藝德」兩個字的感悟。他堅信「菜品即人品,好菜品即好人品,好人品才能出好菜品」。無論是原料選材還是到菜品上桌的瞬間,看到貴賓臉上掛著滿足的笑容和肯定的眼神,那份為國家贏得外賓讚譽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多國元首都對林進的廚藝讚不絕口。
做美食沒有成功的捷徑
在釣魚臺國賓館工作的經歷,為塑造自己的烹飪風格發揮了重要作用。無論菜品風格還是廚藝手法上都各具特色。「做美食沒有成功的捷徑」,這句話從他烹飪的菜餚就可體現。從食材選材到烹製成品,整個過程「用心」二字貫穿始終。嚴格按6個「堅持」要求徒弟——「菜品不潔不出、溫度不夠不出、色澤不正不出、味道不佳不出、數量不足不出、形狀不美不出」。以至於享受到林進精湛廚藝的貴賓們贊其為「未吃其味,已聞其香」。
用「心」甄選食材
對於自己的職業生涯,40多年如一日。每天堅持用心對待每一道菜,用心對待每一個人,他認為做美食沒有成功的捷徑,自己取得成功的秘訣也是在於認真的用心的投入,精益求精,也只有這樣才能把菜餚做到極致才會為顧客帶來一種高級味蕾上的享受。
在某邊防部隊展示精湛廚藝
傳承與發展
從廚40多年,一直秉持著傳承中國飲食文化的堅定理念,不斷潛心探索中式菜系的創新與發展。為實現他「做老百姓吃的起的『元首菜』」的願景,傳承他高超的烹飪技藝,發揚中華民族「傳幫帶」傳統美德,特別組建了專業的工作團隊來執行,對每個徒弟都由他親自嚴格挑選,觀察考驗,親自傳授技藝,對於每個菜品精益求精,不斷改良,做出更適合中國人口味的美食。
林進向徒弟傳授嫻熟技藝
中華美食,千年傳香。生了多少故事,美了多少詩篇。經歷了光影流轉,見證了歷史的變遷。從孔聖人「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到蘇東坡「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它」記錄了人們的生活情態和自古以來對自然的敬畏,「它」是值得人們用心去傳承的文化。
他將色香味意,薰染的五彩斑斕;他賦火生命,予以刀靈魂;他既有庖丁之「技」也具烹調之「藝」。三代人,一個信念,用一生把「它」傳頌,以餘生來傳揚。
林進佳作「特色佛跳牆」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什麼樣的「美食作品」才能經得起歲月的打磨,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佛跳牆」、「溏心吉品鮑魚」以至甄至純的技藝呈現了他元首菜復刻精髓,不但承載了「元首菜世家」的心血,又為它注入新的生命力。如今借力科學生產設備、先進的技術力量和完善的包裝配送管理體系,早已變成既入豪宅餐桌,又進村舍小院的「即時」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