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華輿訊 據澳洲網報導 澳洲年輕人正面臨著就業危機,他們的心理健康也因擔心未來沒有足夠的工作機會而受到影響。
一份新的報告發現,15至24歲的澳人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心理健康,因為許多人感到「孤獨、沒有安全感,需要更好的工具來駕馭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
報告發布之際,澳洲工業集團(AiG)警告說,澳洲年輕人的「危機不斷升級」。
「我們需要一些重大幹預措施來避免危機。」AiG集團的勞動力發展主管莉莉(Megan Lilly)說。
她說,1月至4月間,有超過40萬名15至24歲的人失學、失業,也失去培訓機會,相比疫情前增加了10多萬人。「
而且我們知道這只會變得更糟,」她說,「所以,很多年輕人已經從縫隙中墜落。」 「他們甚至沒機會去接受培訓或當學徒,他們實際上無所事事。」
新州企業協會(Business NSW)周四公布的報告調查了全澳5425名15至24歲的年輕人,了解新冠大流行的影響。
這份名為《創造更好的「常態」》的報告發現,42.3%在疫情前本來有工作的人因疫情而失業或下崗,他們擔心未來是否有足夠的工作機會,也擔心自己的職業選擇。
報告建議年輕人儘早開始尋求職業建議並與行業接觸,因為等待的時間越長,他們就越有可能開始擔心自己的選擇。
Skillsroad調查發現,在所有失業的受訪者中,近半數在大流行之前一直從事酒店業(24%)或零售業(21%)工作。超過半數的受訪者表示,只要能帶來更穩定的職業前景和經濟保障,他們願意改變自己的規劃。
雪梨職場心理學家斯萊傑(Jasmine Sliger)表示,對於因新冠疫情而面臨不確定未來的年輕人而言,抑鬱症是「普遍存在的」。「我們需要關照這個年齡段的人,」她說,「如果你出生在一個經濟增長的積極年代,就像嬰兒潮世代那樣,你根本不會對未來感到恐懼。」
專門研究職場心理健康的雪梨精神病學家鄒先生(音譯,Frank Chow)表示,失去工作的年輕人由於在嚴峻的就業市場上面臨競爭,很容易產生焦慮和抑鬱情緒。
有些人還可能面臨包括無家可歸、加劇濫用藥物和酗酒等問題。聯邦技能和就業部長卡什(Michaelia Cash)說,自疫情開始以來,聯邦政府已投資33億澳元支持培養技術人才和學徒,並為JobTrainer基金投資5億澳元,各州和領地也將投資5億澳元。
她說:「這項基金預計將在真正需要的領域提供多達34.07萬個額外的培訓名額,以幫助包括畢業生在內的求職者提高技能和接受再培訓。」(原標題:弱小可憐又無助!疫情下澳洲年輕人心理壓力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