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 | 韓國電影《寄生蟲》橫掃奧斯卡

2021-02-08 每日雙語經濟學人

(本文選自《經濟學人》20200215期)

背景介紹:

今年2月9日,此前在坎城電影節榮獲最佳影片獎的韓國電影《寄生蟲》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國際電影以及最佳原創劇本,而導演奉俊昊也榮獲了最佳導演獎。拿下了四個重要獎項的《寄生蟲》成為了本屆奧斯卡的最大贏家,同時也讓這部於去年上映的影片再次走進了人們的視線。

The Oscars triumph of 「Parasite」

And of its director, Bong Joon-ho, a persona non grata turned national hero

Halfway through 「Parasite」, the Kims (pictured), a family of grifters who live in a dank Seoul basement, have by hook and (mostly) crook wangled their way into jobs in the ultrachic mansion of the Parks. 

在電影《寄生蟲》的劇情推進到一半時,原本住在首爾潮溼地下室的金氏一家已經不擇手段地(主要是通過欺詐的方式)在一棟超級花園豪宅中找到了工作。

Twisty as the plot has already been, viewers know more surprises must be in store—but can scarcely imagine what they will be. The screwball shifts in tone somehow cohere into a biting parable of haves and have-nots. 

雖然故事至此已經非常曲折了,但觀眾們知道一定還有更多的驚喜在後面,但他們無法想像接下來將會發生什麼。這個荒誕的故事在某種意義上成了一則有關富人和窮人的尖銳矛盾的寓言。

On February 9th this South Korean farce became the first foreign-language film to be crowned Best Picture at the Academy Awards. It also took Best Screenplay, Best International Feature Film and Best Director, for Bong Joon-ho.

2月9日,這部韓國電影成為了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外語電影。此外,該影片還獲得了最佳原創劇本獎和最佳國際影片獎,而奉俊昊也榮獲了最佳導演獎。

「Once you overcome the one-inch tall barrier of subtitles,」 Mr Bong has observed, 「you will be introduced to many more amazing films.」 The success of 「Parasite」 has been seen as a harbinger of the rise of global cinema in the Anglophone world, and of South Korea’s rich film industry in particular. 

奉俊昊說:「一旦克服了一英寸高的字幕障礙,你將會看到更多更精彩的電影。」《寄生蟲》的成功預示著全球電影在英語國家的崛起,尤其是韓國興盛的電影產業。Perhaps—but, even more than usual, it is a triumph for Mr Bong, who has completed a high-speed journey from subversive extremist to national hero. Dur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Park Geun-hye, from 2013 to 2017, officials kept tabs on him because of his politics; state funding was unavailable for his work. 或許如此吧,但這次獲獎對於奉俊昊來說是一次非比尋常的勝利,讓他實現了從顛覆性的極端分子到民族英雄的飛越。在樸槿惠執政期間(2013年至2017年),由於他的政治立場,官員們一直對他保持著密切關注;而他的事業也無法得到國家資助。

Being blacklisted in this way, Mr Bong said just three years ago, was a 「nightmare」. On February 10th he received a warm congratulatory message from Moon Jae-in, the president today.

就在3年前,奉俊昊還說,以這種方式進了黑名單對他來說簡直是一場「噩夢」。2月10日,他收到了現任韓國總統文在寅發來的賀電。

Some conservatives are still wary of Mr Bong, whose work criticises capitalism and social hierarchies. But despite its themes of inequality and class resentment, South Koreans』 jubilation over 「Parasite」 transcended politics. 

一些保守派人士仍然對奉俊昊保持著警惕,因為他的作品批判了資本主義和社會等級制度。雖然電影《寄生蟲》的主題是社會不平等和階級仇恨,但韓國人對這部影片的喜愛超越了政見。

The many who had been breathlessly following the Oscars ceremony erupted in pride when the best-picture envelope was opened. Cinemas swiftly added new screenings for the few laggards who had not yet seen the film (more than 10m tickets were sold when it was shown in South Korea last summer). 

當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信封被打開的那一刻,許多在屏幕前屏息觀看奧斯卡頒獎典禮的韓國觀眾頓時感到無比自豪。電影院迅速為少數尚未觀看該影片的落伍者安排了新的放映場次(該影片去年夏天在韓國上映時共售出了超過1000萬張電影票)。

A pizza joint and supermarket that feature in the story were overrun by reporters.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promoted tours of the film’s locations, including a grimy underpass.

影片中出現的一家披薩店和一家超市也被記者們擠得水洩不通。市政府也推動了影片拍攝地點的遊覽參觀,其中包括一間骯髒不堪的地下室。

Little good the enthusiasm will do the city’s strugglers—at least, if 「Parasite」 itself is any guide. Nothing avails the Kims, neither crime nor (when they try it) going straight. Still, for all its fatalism, part of the appeal of Mr Bong’s zany movie is that it is never simplistic. 

這種熱情並不會給這個城市中的掙扎者帶來什麼好處,至少如果就影片《寄生蟲》本身作為參照來看。無論是走邪路還是(當他們嘗試去走的)正道,金氏一家的命運都無法改變。雖說這是電影人物的宿命,但奉俊昊的這部黑色喜劇電影的魅力之一就在於它並不簡單。

The Kims aren’t saints, and the Parks are more blithe than villainous; they just cannot help noticing the odour that seems to emanate from the servants. If audiences stop to think about it, the grisly denouement is only a slight inflection of a reality in which, sometimes, the poorest are left to feed on scraps.

金氏一家不是聖人,而住在豪宅裡的人也並非壞人;他們只不過在不經意間嗅到了傭人身上散發出的氣味。如果觀眾們停下來想一想,這個悲慘的結局不過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婉轉的表達,在現實生活中,那些最貧窮的人有時只能靠著殘羹冷炙來維持生計。

本文翻譯:Vinnie

校核:Vinnie

編輯:Vinnie

電影《寄生蟲》講述了原本住在首爾髒亂不堪的地下室的金氏一家四口通過種種手段戲成功地在一棟豪宅裡謀得工作,並寄生於上流生活的故事。影片通過戲劇性地情節發展以及金氏一家的悲慘結局反映了韓國社會的貧富差距和階級矛盾。

重難點詞彙:

wangle [ˈwæŋɡl] v. 設法獲得,騙取

harbinger [ˈhɑːrbɪndʒər] n. 先驅;前兆

subversive [səbˈvɜːrsɪv] adj. 破壞性的;顛覆的

hierarchy [ˈhaɪərɑːrki] n. 層級;等級制度

villainous [ˈvɪlənəs] adj. 罪惡的;惡毒的

emanate [ˈeməneɪt] v. 產生;散發


推薦閱讀:

經濟學人 | 高考是擋在窮人面前的一堵牆嗎?

經濟學人 | 農業機器人將如何顛覆傳統農業?

經濟學人 | 城裡人更容易變路痴?

經濟學人 | 印加帝國神秘的繩結語

經濟學人 | 窮人就不配擁有隱私嗎?

每天一篇雙語經濟學人沒有看夠!

關注微信公眾號:考研英語同源外刊

每天推送一篇最新雙語同源外刊文章

相關焦點

  • 《寄生蟲》橫掃奧斯卡的背後,是中國電影的狂命裸奔
    《寄生蟲》橫掃奧斯卡的背後,是中國電影的狂命裸奔本文由「不胖的楊貴妃」首發於百家號,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全文共1191個字,4張圖片,閱讀大約需要2分鐘。奉俊昊的封神之路《寄生蟲》一部電影橫掃四項大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電影,這四項獎項並不是什麼邊緣獎項,而是實實在在的大獎。
  • 韓國電影《寄生蟲》橫掃奧斯卡,憑什麼?
    韓國電影這真是一個寥寥數人便橫掃千軍的電影國度啊!》是可以做博士論文的電影,它一定會進入北京電影學院的拉片篇目。它具有從電影藝術各個角度都能深入開掘的廣闊空間,奧斯卡給它四項大獎,少了。而歷來鄙視銅臭的金棕櫚這次再也無法和好萊塢切割,因為《寄生蟲》是唯一選項。
  • 《寄生蟲》橫掃奧斯卡,這部影片好在哪?
    《寄生蟲》橫掃奧斯卡,這部影片好在哪?時間:2020-02-11 18:4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原標題:《寄生蟲》橫掃奧斯卡,這部影片好在哪?奧斯卡 寄生蟲 寄生蟲 原創劇本 出乎意料也在情理之中,由奉俊昊執導的電影《寄生蟲》在橫掃頒獎季後,又在今早舉行的奧斯卡頒獎禮上爆了!在拿下 導演、 原創劇本、 國際影片之後,《寄生蟲》擊敗     原標題原標題:《寄生蟲》橫掃奧斯卡,這部影片好在哪?
  • 一周大爆料 | 韓國電影《寄生蟲》橫掃奧斯卡 非英語片首次
    韓國電影《寄生蟲》橫掃奧斯卡 非英語片首次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2月9日揭曉,舉行頒獎儀式。韓國導演奉俊昊執導的電影《寄生蟲》在第92屆奧斯卡(Academy Award)電影節獲最佳電影獎,打破奧斯卡存在90年來的歷史記錄,成為首獲此的非英語電影。《寄生蟲》同時還獲得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獎(原最佳外語片獎),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獎四個大獎。
  • 《寄生蟲》橫掃奧斯卡,韓國人這回真的揚眉吐氣了!
    今年這個「電影屆的最高榮譽」,真的很讓大家驚掉下巴: 四項大獎全部被韓國的《寄生蟲》包攬!即: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外語。 完完全全算是四個奧斯卡含金量很高的獎項了。尤其是「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這兩個獎項,基本就是奧斯卡最高配置了。 看過都說牛。
  • 解析橫掃奧斯卡獎項的亞洲電影——《寄生蟲》
    這裡沒有站位,可以看到小編任意的主觀發揮,本篇影評寫於92屆奧斯卡頒獎禮觀影后。 今年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由奉俊昊指導的韓國電影《寄生蟲》成為大贏家,一舉橫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外語片和最佳原創劇本四個獎項,創造了亞洲電影史無前例的輝煌。
  • 《寄生蟲》橫掃奧斯卡,Python告訴你這部電影到底好在哪兒?
    作者:吃一筐檸檬的C君     來源:CDA數據分析師【導語】:今天我們橫掃本屆奧斯卡的韓國電影這部由韓國導演奉俊昊自編自導的影片,一舉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國際電影四座奧斯卡獎盃,創造歷史成為奧斯卡史上首部非英語最佳影片。
  • 引爆奧斯卡的韓國電影《寄生蟲》,演員最高片酬才470萬?
    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日前業已落幕,韓國電影《寄生蟲》擊敗了《小丑》、《1917》、《愛爾蘭人》等優秀作品,囊括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影片等諸多獎項成為2020頒獎季「爆冷」大贏家。
  • 總評奧斯卡:選擇韓國電影《寄生蟲》,奧斯卡金像獎顛覆自身了嗎
    所以這兩部格局宏大的美國視角之作,本質上都和奧斯卡如今希望突破守舊標籤的革新需求背道而馳。今年的表演類獎項,整體可謂毫無懸念。《小丑》和《朱迪》都是因為主角的表演才能夠成立的電影,所以影帝影后自帶絕對優勢,前哨戰也分別一路橫掃了工會獎。
  • 韓國電影是如何一步步登上奧斯卡領獎臺?從電影《寄生蟲》說起
    2020年的奧斯卡頒獎前夕,最大獎項最佳影片之爭圍繞於英國電影《1917》與韓國電影《寄生蟲》之間展開;根據各類工會獎、電影學院獎與各大影評人協會獎的預測,幾乎主流媒體與影評人都預測《1917》將拿下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獎,因為儘管《寄生蟲》再優秀,可能依然改變不了外語片的宿命
  • 韓國電影《寄生蟲》成本屆奧斯卡最大贏家
    當地時間9日,第92屆奧斯卡(92nd Academy Awards)頒獎典禮在洛杉磯舉行,各大獎項塵埃落定。韓國導演奉俊昊執導的《寄生蟲》一舉奪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原創劇本4項重要大獎,成為本屆奧斯卡最大贏家!
  • 「樓上樓下」荒誕悲喜劇:如何評價韓國電影寄生蟲?
    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落下帷幕,《寄生蟲》不光書寫了韓國電影的歷史,同時也為奧斯卡電影寫下了新的歷史篇章。《寄生蟲》橫掃 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以及最佳原創劇本四個含金量十足的獎項,刷新多項紀錄,這是奧斯卡史上首部拿到最佳影片的非英語影片。有不少媒體評價韓國電影《寄生蟲》是以「黑馬」姿態成為了此次最大的贏家。
  • 韓國電影《寄生蟲》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
    時光網訊  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正式落下帷幕,經過緊張且精彩獲獎名單宣讀,韓國電影《寄生蟲》創造歷史,作為首部非英語片奪得最佳影片大獎!  但是,今年就是偏偏爆冷,韓國電影《寄生蟲》登頂,這也的確是《1917》的最大敵手,當奧斯卡沒有語言的窠臼,那麼《寄生蟲》的登頂也無懸念了,《寄生蟲》曾獲得去年的法國坎城金棕櫚,接連拿下金棕櫚和奧斯卡,這也的影片在影史上也是罕見。
  • 韓國電影橫掃奧斯卡 奉俊昊《寄生蟲》社會階級不平等的悲劇
    -----《寄生蟲》本部影片榮獲第 92 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原創劇本四項大獎,接連創造韓國影史,也成為了奧斯卡歷史上首個非英語類最佳影片。除以上獎項外,《寄生蟲》在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中均拿下了「最佳外語片」大獎。為何這部影片能拿下這麼多獎項?《寄生蟲》是一部極具隱喻色彩的都市黑色童話,更多的是對普羅大眾的社會性預言與警示。
  • 《寄生蟲》席捲奧斯卡,被稱韓國電影之光,主演片酬最高僅470萬
    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大贏家是韓國導演馮俊浩的《寄生蟲》,該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電影和最佳原創劇本獎,橫掃奧斯卡並成為最大贏家。此外,《寄生蟲》也是奧斯卡歷史上第一部獲得最佳外語片的電影。這也是韓國電影首次獲得最佳國際電影獎提名。
  • 為什麼韓國電影《寄生蟲》可以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
    寄生蟲電影宣傳照美東時間2020年2月9日,韓國金牌導演《寄生蟲》這部電影不僅是韓國首部獲得奧斯卡獎的韓國影片,更是創造了奧斯卡影史上首部獲得年度最佳影片的外語片,而在去年5月這部影片已經獲得金棕櫚大獎,在人類影片歷史上連續承包金棕櫚獎和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只有65年前的美國電影《君子好逑》有過這樣的輝煌!其實大部人都認為寄生蟲會拿獎,但是沒想到是「最佳影片」這樣的終極大獎。
  • 《寄生蟲》代表韓國競爭奧斯卡,曾獲坎城金棕櫚獎
    奉俊昊,韓國知名導演,他執導的《寄生蟲》以刊場最高分和評委全票通過的成績斬獲坎城金棕櫚獎。該影片有望衝擊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本屆起改名:最佳國際影片)。自今年5月30日在韓國上映後,《寄生蟲》廣受觀眾好評,六天就超過了400萬人次觀影。
  • 豆瓣高分電影《寄生蟲》:橫掃奧斯卡,韓國電影史的裡程碑式作品
    韓國電影《寄生蟲》的首次上映是在第72節坎城國際電影節上,並斬獲了金棕櫚獎,相隔了9天,在韓國上映。前不久的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上一舉拿下了最佳原創劇本獎與最佳影片獎,開創了亞洲電影新的歷史。《寄生蟲》從上映以來,就廣受好評,故事並不複雜,看似離奇、荒誕,折射出的社會現實問題引人深思。
  • 《寄生蟲》斬獲奧斯卡四項大獎,韓國電影究竟能耐幾何?
    文/荀詩林毫無疑問,韓國電影《寄生蟲》是今年奧斯卡的最大贏家。北京時間2月10日,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好萊塢杜比劇院舉行,其中,由韓國導演奉俊昊執導的《寄生蟲》斬獲了4項大獎,包括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外語片獎和最佳原創劇本獎。
  • 寄生蟲競爭奧斯卡 韓國電影《寄生蟲》無刪減版本哪裡可以看?
    #寄生蟲競爭奧斯卡#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宣布:奉俊昊執導的《寄生蟲》將代表韓國競爭新一屆#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獎(這屆開始改名「最佳國際影片」獎)。韓國電影開始選送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19年來,從未曾入圍。今年憑《寄生蟲》能有突破嗎?《紅樓夢》第十九回,賈寶玉去襲人家,襲人的家人不知該如何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