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流電影中的新女性

2021-03-03 中國婦女報


當前熱映的《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成功塑造出一批堅韌不拔、剛柔相濟的女性形象,讓新主流電影產生了更為持久的藝術感染效果。真實可信、情感飽滿的女性形象已經成為新主流電影價值觀傳遞的有效途徑。

新主流電影並非是一個嚴格、規範的概念,並沒有特定的題材、類型,它實際上是主流價值觀與更為觀眾所接受的商業化表達方式有機結合的產物。從《戰狼》系列、《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到如今火爆國慶檔電影市場的《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新主流電影成為近年來頗受觀眾歡迎的電影類型。

根據藝術創作規律,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若要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並產生正向價值引導的話,就必須塑造出真實、立體的人物典型。如《戰狼》系列中吳京飾演的中國陸軍特種兵冷鋒、《湄公河行動》中張涵予飾演的緝毒警察高剛,以及當前熱映的《我和我的祖國》中宋佳飾演的護航飛行員呂瀟然、《中國機長》中袁泉飾演的乘務長畢男等。

縱觀這些耳熟能詳的人物形象不難發現,隨著新主流電影的不斷發展,女性形象在片中的地位變得越發重要。具有特定品質的女性形象在影片藝術感染力、精神號召力的生成方面凸顯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當前熱映的《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就不乏此類女性的身影。

《我和我的祖國》中的女性:

偉大歷史進程中的一腔深情

《我和我的祖國》的《相遇》篇中由張譯飾演的科研人員高遠為了祖國原子彈研發事業而隱姓埋名,由任素汐飾演的女青年方敏在公交車上偶遇了已經三年音訊全無的愛人。

影片中面對因保密需要而拒絕與自己相認的愛人,方敏並沒有歇斯底裡的哭喊,而是默默地坐在高遠身邊娓娓講述兩人相知相識的點點滴滴,甚至是在多年後從電視新聞中得知高遠已經為祖國原子彈事業而犧牲的消息之後也是緩緩地坐在了床邊。

正是方敏與高遠刻骨銘心的感情暫時性讓位於至高無上的國家利益才讓高遠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形象得到了堅實的彰顯。

而在該片的《回歸》篇中,中國香港演員惠英紅飾演的香港女警察則以溫柔細膩的動人形象為香港回歸這一重大歷史時刻增添了異常生動、鮮活的註腳。

片中惠英紅的角色既是警察又是妻子,穿上警服時她英氣逼人,回歸家庭後又溫柔體貼。她撫摸丈夫臉頰時眼裡滿是溫柔,而在香港回歸後更換警徽並敬禮的那一刻她的時眼神激動且堅定。這兩個細節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人物身上所散發出的情緒強烈地感染了銀幕前的觀眾。

影片在關注香港回歸這一歷史主線之外所著力塑造的女警察這一形象讓觀眾在為香港回歸這一偉大歷史時刻而感到無比激動與自豪的同時,還體會到了非常珍貴的一腔深情。可以說正是惠英紅所塑造的女警察這一形象讓影片具有了餘味悠長的抒情性效果,從她眼神中所傳遞出來的一腔深情實際上被觀眾移情為對祖國的一腔深情。

而在《護航》篇中宋佳飾演的女飛行員呂瀟然則以堅韌不拔的品格不僅贏得了片中男飛行員的尊敬,更是讓觀眾由衷地表達出「巾幗不讓鬚眉」的感慨。

為了實現兒時的飛行夢想,為了保障閱兵任務的圓滿完成,呂瀟然在日常訓練中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當她主動引導戰友飛機克服飛行故障,自己卻失去駕機受閱的機會時,其形象價值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個人理想服膺於國家利益。呂瀟然返航降落後接受男飛行員敬禮致意的鏡頭實際上也正是向觀眾展現當個人心懷國家、集體的時候其生命價值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呂瀟然這一形象所能起到的鞭策效果顯然不是一句「誰說女子不如男」所能完整概括的。在《我和我的祖國》中以呂瀟然為代表的這些堅韌不拔的女性群像實際上也引導著觀眾去思考將自身理想、個體命運與關係國家興亡、民族榮辱的崇高事業進行有效結合的方式與途徑。

如果說在《我和我的祖國》中的女性形象是在平凡中體現著女性特有的堅韌品格的話,那麼在《中國機長》中由袁泉所飾演的川航3U8633號航班乘務長畢男則是在危難中完美詮釋了這種堅韌品格。

影片中,作為飛機乘務長的她在面對乘客的故意刁難時,表現出良好的專業素養。而在危險降臨之際,畢男則展現出超出常人的勇氣與堅定。

在機艙乘客因恐懼而失去理智的時候,畢男堅定地站在全體乘客面前以極強的心理素質與過硬的專業技能安撫乘客失控的情緒。當畢男說出「我們需要你們的信任,需要你們的配合,需要你們給我們信心」這句話的時候,全機艙的乘客逐漸安靜下來。

當她滿含深情地向乘客說出「我們也是兒子、女兒、爸爸、媽媽,我們的家人也在等著我們」並且堅定地告訴全體乘客「我們會一起回去」的時候,不僅使全機艙的乘客重獲希望,更讓銀幕前的觀眾敬佩不已。

可以說,正是畢男身上呈現出的女性特有的溫柔和堅韌與機長劉長健身上男性的陽剛和勇氣共同創造了人類航空史上這一偉大奇蹟。畢男這一人物形象在片中完美展現了在危難來臨之際女性身上所蘊藏的偉大力量,它不同於男性寧折不彎的陽剛銳氣,而是以亦剛亦柔、剛柔並濟的方式帶給觀眾更為持久的情緒感染。

溫柔堅韌的女性形象成為

新主流電影敘事的重要角色構成

相較於《戰狼》系列、《湄公河行動》等充滿男性陽剛氣質的新主流電影,這些溫柔堅韌的女性形象為當前新主流電影在藝術感染力與價值傳播力的生成方面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徑。

通過對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可以發現,除了陽剛內斂的男性之外,那些亦剛亦柔的女性同樣可以有力承擔起主流價值觀傳遞的文化使命,其特有的感性與寬容品格能夠讓崇高的主流價值在影片中實現更為持久、深遠的藝術濡染效果

同樣,如何進一步深入理解當代女性的獨特價值,塑造出一批真實飽滿的女性形象,充分發揮其以情感人、以情化人的藝術魅力,使其最終成為傳遞國家主流價值觀的有效途徑應當成為未來新主流電影創作的重要方向。

(本文刊載於《中國婦女報》2019年10月15日6版)

歡迎轉發 點「在看」 轉載請聯繫授權

相關焦點

  • 影評 |《半條棉被》:新主流電影中的女性新象及其價值表徵
    在革命戰爭題材的新主流電影中,以女性命題或以女性為重要配角的電影不在少數:《黃河絕戀》(1999)、《沂蒙六姐妹》(2009)、《建國大業》(2009)、《建黨偉業》(2011)、《建軍大業》(2017)、《決勝時刻》(2019),等等。
  • 新主流大片:國產電影家國敘事的新表達(深觀察)
    新主流大片中的家國敘事,一般不再直接進行以往的常規表達,而更多地從人性深度來呈現家國話語體系的多元性和深度。類型書寫與反同質化新主流大片之前的國產主旋律電影,基本上與類型書寫絕緣,家國敘事在大部分情況下與類型美學分立。主旋律電影之外的商業大片則相對遠離家國敘事,且一度陷入古裝武俠的同質化漩渦。新主流大片的出現,使國產電影的這種狀況得以改觀。將類型美學與家國敘事進行對接,是新主流大片最早的顯現,也是主旋律電影取得突破的基點。
  • 北大教授陳旭光:2020年繼續引領票房的還是「新主流電影」
    《送你一朵小紅花》《溫暖的抱抱》,票房口碑雙贏;其中《送你一朵小紅花》以4天票房過7億的佳績,連帶著好評如潮的讚譽,提振了電影人的信心,也預示了中國電影的美好未來。「新主流電影」,引領中國電影「走出疫情」近年來,新主流電影持續引航中國電影的新時代。
  • 熊峰:「新主流商業電影」是未來趨勢,天雄影業「三足鼎立」
    在談到為何選擇投資《戰天嬌2》這部作品時,熊峰表示,「天雄影業致力於製作『新主流商業電影』,軍事熱血題材《戰天嬌2》的主題和類型符合天雄影業的項目規劃方向,也符合主流和大眾的喜好。近兩年,主旋律電影在銀幕上的表現收穫頗豐也離不開相關政策的支持。熊峰對於「主旋律電影」有著自己的理解,「現在的『新主流商業電影』就是之前的『主旋律電影』,在工業化製作流程和符合市場運作規律的宣發模式,兩者的加持下,此類影片能最大限度的達到與觀眾共情,從而創收高票票。『新主流電影』已經實現了從『國家意識上的主流』向『市場的主流』這一轉變。」
  • 精準扶貧題材電影以商業化模式探索主流價值新表達
    今年上映的精準扶貧影片讓人耳目一新,不論是藝術表達還是商業模式都有質的提升,《秀美人生》用細膩的敘事手法將秀美如畫的鄉村風景與感人的扶貧故事融合貫通,探索「英雄傳記片」新模式;《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以「明星陣容+商業類型」探索精準扶貧題材電影的商業化表達,延續《建國大業》以來新主流電影的創作模式。
  • 《我和我的家鄉》:共鳴於時代的新主流電影
    主流價值與主流市場的合流 新世紀以來,建立「新主流電影」的理論構想和實踐探索,是基於長久以來困擾中國電影的現實,一方面主旋律電影在泛情化和商業化上呈現出困境,導致主流價值的傳播效果薄弱,同時部分高票房的商業電影存在著拜金主義、虛無主義等價值觀上的混亂。
  • 趙禹平 | 作為正項的中國新主流電影: 一個符號學分析
    [6]異項風格的電影作品正因打上了非主流的標記而被標出,而正項則是日常符碼的集合,這是分析主流電影易於被接收和肯定的根基之一。正項特徵是較為穩定且靜止的,正項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是在收攏中項和排斥異項中進行的,這種動態過程,在新主流電影作為符號正項的研究中,可以稱為去異化。風格的去異化,是尋找一種正項的求同表達,如一般演講中的開場白就是慣例。
  • 上影2021新主流電影矩陣激活紅色文化創作力
    今天,上影出品的重大歷史題材電影《望道》宣布開機;1月11日,上影出品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大城大樓》宣布開機;去年11月,由上影擔任重要出品方及主拍攝地的電影《1921》殺青,目前定檔今年7月1日登陸全國院線。從重大歷史題材到現實主義題材,上影在2021年建黨百年的重要時刻,推出一系列新主流電影。
  • 院線熱映的新主流大片,給網絡電影帶來了哪些啟示?
    影院復工100多天來,《我和我的家鄉》《金剛川》等多部新主流大片取得了優異的票房,讓電影市場逐漸恢復常態。與此同時,在這批院線大片熱映的背後,曾在今年上半年取得不俗戰績的網絡電影聲量卻開始減弱,一方面網絡電影要面臨院線電影的挑戰,另一方面,在奇幻、古裝領域探索多年後,當下的網絡電影也正面臨著新的創作瓶頸,近年來網絡電影有向現實題材靠攏的趨勢,那麼在院線不斷取得成功的新主流大片,可以給網絡電影帶來怎樣的啟示呢?
  • 《我和我的家鄉》開機,新主流電影有何變化?
    和去年的《我和我的祖國》聚焦歷史相比,這部新作想必也將通過更生活化的方式,弘揚新時期的愛國主義和中國夢。貫徹聚焦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個時代主題是當下新主流電影的價值取向。用當代中國的影像和故事表現崇高價值、美好情感,用時代發展的光影和色彩呈現恢弘畫卷、萬千氣象也是新主流電影的任務。
  • 《電影文學》(2019年第12期)守正與創新:新主流電影的發展之思
    電影作為文化傳播的主流媒介與宣揚意識形態的重要載體,在波雲詭譎的時代洪流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洗禮。「後全球化」語境下,大國崛起預示各國之間不再是「一家爭霸」而是「百花鬥豔」。因此,釐清新主流電影的史實脈絡,探析其發展進程中的守正與創新,對在全球影業中準確定位與積極應對不無裨益。新主流電影與主旋律電影有著極深的淵源,是對主旋律電影的繼承與發展。
  • 《我和我的祖國》——新主流電影,講述中國故事
    今年上海統考羅列的新增電影中,《我和我的祖國》是一部重點電影。它代表著「主旋律」電影更為市場化、更貼近年輕觀眾的全新表達方式,提醒各位考生重點關注的同時,我們也從「主旋律電影」的發展歷程角度,進一步幫助大家理解這類電影。
  • 原標題:精準扶貧題材電影以商業化模式探索主流價值新表達
    今年上映的精準扶貧影片讓人耳目一新,不論是藝術表達還是商業模式都有質的提升,《秀美人生》用細膩的敘事手法將秀美如畫的鄉村風景與感人的扶貧故事融合貫通,探索「英雄傳記片」新模式;《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以「明星陣容+商業類型」探索精準扶貧題材電影的商業化表達,延續《建國大業》以來新主流電影的創作模式。
  • 從《緊急救援》反思「新主流大片」創作 | 名家
    對當下華語電影來說,林超賢這個名字註定不同凡響,他以《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等作品將「新主流大片」這一華語電影新品牌推向了新高度。如《戰狼2》《建軍大業》《紅海行動》《流浪地球》《中國機長》等影片中側重展現了「以人為本、尊重生命」以及「青春中國」的主題,對家國話語予以深度和多元化詮釋,使得「新主流大片」在主題層面獲得了深刻的思辨性和人文性,提升了「主旋律」電影的美學品質。
  • 港臺主流電影中的同志情慾
    作者曾萬般推崇蔡明亮,蔡的新電影《郊遊》直接進了美術館,作為一種嚴肅藝術形式存在的電影似乎與大眾意義上的電影越來越遠了。 這一場座談的主題是《電影、劇場與文化研究中的情慾流動》。研討會策畫人張小虹教授希望我能談一下華語主流電影中同志情慾呈現方面的問題。雖然華語電影一直是我研究的領域之一,然而同志的議題我卻較少專門去探討。
  • 精準扶貧題材電影以商業化模式探索主流價值新表達–今日湖北網
    今年上映的精準扶貧影片讓人耳目一新,不論是藝術表達還是商業模式都有質的提升,《秀美人生》用細膩的敘事手法將秀美如畫的鄉村風景與感人的扶貧故事融合貫通,探索「英雄傳記片」新模式;《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以「明星陣容+商業類型」探索精準扶貧題材電影的商業化表達,延續《建國大業》以來新主流電影的創作模式。
  • 女性向題材成網絡電影市場新藍海!
    女性向題材 或成網絡電影新藍海 《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愛奇藝和優酷網分帳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的網絡電影共計34部,較2018年的22部有較大幅度增長。
  • 女性向題材有望成為網絡電影新藍海!
    女性向題材或成網絡電影新藍海《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愛奇藝和優酷網分帳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的網絡電影共計34部,較2018年的22部有較大幅度增長。 《2020年Q3網絡電影市場洞察報告》顯示,在各平臺Q3票房類型分布中,動作與奇幻題材影片分別以24%和15%的成績領先其他類型,排名第三的劇情片是首次躋身TOP類型前三。根據貓眼數據顯示,騰訊視頻網絡電影女性用戶的整體畫像,佔比僅為31%,市場已經釋放出了變革的信號。
  • 網絡電影逆風而上、女性觀眾增多:從指數報告看電影市場新機遇
    而令人驚喜的是,「製作體量最大的純網絡電影」《冷血狂宴》上線3天(數據截止12.6)就擠進年度會員價值榜TOP10,位列第8,展現出勢不可擋的引流拉新能力。在電影播放量榜單上,TOP10中網絡電影佔據5席,坐穩半壁江山。其中,憑單片之力拯救2020「網絡電影五一檔」的《倩女幽魂:人間情》以1.78億總播放量奪得桂冠。
  • 北京文化出品《我和我的家鄉》打造優質新主流電影
    從當前影視行業的現狀來看,如何將優秀的影視作品與電影市場的不同需求進行精準匹配,達到票房口碑雙豐收的成績,成為了判別一家影視公司是否成功的考核標準,北京文化在董事長兼總裁宋歌的帶領下以特有的&34;的選片理念,持續向市場輸送優質影視作品,在這一考核標準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