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知道,巴赫的音樂很難演奏。在巴赫死去的一百多年裡,沒有人記得他。19世紀末,孟德爾頌發現了巴赫音樂的美妙,把他的音樂搬上舞臺並再次演奏。但沒有人知道真正巴赫的音樂是什麼樣子,大概只有作曲家本人才知道。
在歐洲所有的音樂學院裡,特別是在荷蘭,都設有單獨的巴洛克音樂部,音樂家們使用特殊的巴洛克樂器演奏巴赫,以此期望能夠更多的還原那個時代真正的感覺。
這也是為什麼在第一部分裡,我使用了另外一把小提琴。我把這把小提琴調整成巴洛克樂器的感覺,為了讓大家更好的了解巴洛克音樂的真正感覺。
這套巴赫帕提塔組曲,我演奏了40多年,對我來說每一次演奏都有新的理解和感悟。我想展示的是我當下對他的理解,以及在現階段我想如何去表現他。
有人問我在這套課程裡我的側重點是技術性還是音樂性。我想說,技術和音樂永遠是並行的,離開音樂,所有的技術都是機械。同樣,沒有技術的支撐,音樂是沒有靈魂的。
演奏巴赫音樂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嚴格遵循音樂的和聲結構,不要過份的羅曼蒂克。他其實更像數學,必須嚴格按照原來的結構來做,當你真正按照這個方法演奏的時候,你會發現,整首曲目更像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建築,每一個環節和構築都是環環相扣,嚴絲合縫,最後出來的作品才能精美絕倫。那麼有人會說,是不是演奏巴赫就不需要用心呢?當然不是,你的心是要用在和聲結構的理解和掌握。
在歐洲,很多爵士音樂家演奏巴赫曲目,一樣非常美。這就是因為他的整個合聲結構的科學性,只要不破壞這個結構,他可以用任何的形式完美的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