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爭中的詭異對抗:志願軍第一師贏得同番號之戰的勝利

2020-12-28 清風小基地

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徑叢林。——車爾尼雪夫斯基(俄)

文章類型|歷史文化

字數|1917,閱讀約4分鐘

1953年3月28日,29日,志願軍第一軍在司令員黃新亭的率領下,從孤山車站陸續出發,向「三八線」前沿陣地進發。從四月一日開始,第1軍在「適當穩定銜接」的原則下,成功穩妥地接管了第47軍的防禦陣地。

不知是歷史的巧合,還是編排的巧合。1953年4月1日起,20世紀50年代,美軍第一軍與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軍在「三八線」西線對峙,兩軍決戰天下的戰場上。同番號的兩軍部隊也對峙。

這是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最詭異的一場比賽--志願軍第一集團軍第一師對陣美國第一集團軍指揮的朝鮮軍第一師和大英國協第一師。志願軍第7師團21團的敵人是美軍第7師團31團。

這是兩支裝備不同,發展歷程不同,信仰信念不同,士氣傳統不同的軍隊。他們在侵略與反侵略,正義與非正義的對決中尖銳對立,殊死搏鬥。

歷史把畢業於西點軍校的高材生布魯斯·克拉克將軍和漁民黃新廷將軍推到了晉江之畔的「三八線」。他們將在這裡進行一場不僅是鋼鐵與力量之間,知識與智慧之間,而且是信仰與信念之間的較量。雖然他們的個人行為不能決定歷史趨勢,但他們可以為這一趨勢注入或進退流。

黃新亭多年來養成了習慣。他不是只了解一般情況,而是深入一線,掌握了第一手材料。

進入陣地後,他爬山打地道,幾乎跑遍了一線團的所有基本陣地和主要防禦方向的營連。他不是對部隊堅守新陣地感到不安,而是要集思廣益,為一個他思考已久的問題找到答案,那就是如何讓客觀上被動的陣地防禦變成主觀上主動的戰鬥行動。

黃新廷從前線回到軍部,召集全軍常委會。他向部隊發出信息,要繼續了解地形,熟悉地道內外的反擊作戰。密切監視敵人,堅決打退敵人的進攻。加固坑道,嚴格陣地管理;機關面向前線等指令。

志願軍的換防很快被敵人察覺。韓軍第一師團師長樸林亨準將認為,排在他前面的志願軍是新調來的部隊,因此他認為這給了他展示指揮能力的好機會。在克拉克的授意下,經過周密策劃,接連實施了兩次試探性襲擊。

對於敵人趁此機會發動進攻,黃新廷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他和一線各級指揮員深入細緻地研究作戰方案,制定了步炮協同,火力支援,相互配合,後勤保障的具體措施。

此外,部隊還針對敵人可能進攻的各個支撐點,在思想上,物資上,戰術上做了充分準備。

4月中旬,敵人派出多架飛機前往志願軍第1師第3團輪番轟炸的津江西岸防區216.8高地。接著,出動坦克和火炮進行破壞性射擊。敵軍縱深部隊活動增多,車輛運輸頻繁。

這些異常行動迅速從前線蔓延到團,師和軍部。黃新廷判斷敵人要向陣地進攻,採取了相應措施。

他特別強調,當敵人炮火急迫時,一定要組織部隊躲進坑道,做好戰鬥準備。當敵人的炮火延伸到步兵攻擊時,我炮兵應迅速射擊,將敵人阻擊在衝擊起始區,消滅敵人,支援步兵戰鬥。

18日5時,敵果然向三連二排所守的216.8高地東南無名高地(52陣地)發動突然襲擊,企圖趁凌晨出其不意之機攻佔52陣地。

早有準備的3個連2個排嚴陣以待,沉著應戰。敵軍的一個排一度佔領了我方正面防禦工事的一部分,企圖炸毀地道。八班徐天恩小隊擊斃敵人爆破小隊,用重火力向突入的敵人射擊,殲敵10人,擊退了敵人的第一次衝擊。

敵人增加了一個連的兵力,再次發動進攻。在火力掩護下,徐天恩的隊伍機智地迂迴敵後突殺。

敵人連忙調兵包圍他。徐天恩右臂負傷,仍以驚人的毅力向敵人投擲72枚手榴彈,殺傷了大量敵人。

緊急關頭,三連指導員率隊出坑道,連一個班向主陣地進攻。敵受我三面夾擊,傷亡慘重,狼狽逃竄。我們的大炮及時地對逃跑的敵人進行了猛烈的轟擊。

6時50分,戰鬥勝利結束,斃傷敵人80餘人,繳獲武器彈藥多件。

樸林亨沒有從這次進攻失利中吸取應有的教訓。抱著江西必敗,江東必勝的迷信心理,他又對第七軍第七師二十團三連六連各一個班的防禦陣地發動了更大規模的試探性進攻,固守臨津江東岸143高地和蔚縣南山陣地。

一個多小時的激戰,整整齊齊地進行著。在數十門火炮的支援下,敵三連連續幾次進攻,均被一軍粉碎。三個陣地共死傷敵人140餘人。志願軍傷亡17人,其中戰鬥傷亡8人,戰鬥傷亡9人。

敵人也不得不對剛剛進入陣地的「新」部隊刮目相看。在他們的作戰文件中寫道:「根據美國野戰軍第8軍提供的資料,該部隊最初是作為中國第1野戰軍的一支部隊建設的。該部隊剛剛進入戰場,幾乎沒有美軍鋼鐵戰鬥的經驗,但士氣旺盛,戰鬥力不容小覷。」。

4月底,樸林亨被解除韓軍第一師團師長職務,由準將金東彬接任。

毫無疑問,在這場堪稱抗美援朝戰爭中最詭異的比賽中,黃新廷指揮志願軍第一軍第一師隨指定部隊取得了戰鬥的勝利。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法)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偉大勝利的密碼
    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經過兩年零9個月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在強大的敵人面前,中國人民志願軍之所以能夠贏得戰爭的勝利,至少離不開五大「密碼」。
  • 抗美援朝70周年|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喊出這些著名口號!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除了喊出「立功的時候到了!」「為犧牲的戰友報仇!」「人在陣地在!」「與陣地共存亡!」等以往戰爭中常見的口號,還有很多反映這次戰爭特殊性的口號……「打好出國第一仗」志願軍入朝後,各部隊指戰員情緒都很高漲,決心打好出國第一仗!
  • 偉大勝利 巨大貢獻——網友熱議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
    截至20日晚,在微博上,僅「紀念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一個話題,閱讀量即達2.1億;另一話題——「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為什麼能打贏」,閱讀量高達3億。   對於這場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之戰,對於無數英烈,人們永遠不會忘記。
  • 抗美援朝偉大勝利的歷史意義及現實啟示
    這是第七批回國的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圖為禮兵手捧靈柩護送志願軍烈士遺骸啟靈。(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為保衛和平、反抗侵略,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捨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
  • 正義之戰必勝——寫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
    如果說,西方軍事史學家稱公元前5世紀的馬拉松之戰是「歐洲出生時的啼聲」,那麼發生在20世紀中葉的抗美援朝戰爭,則是新中國誕生後的第一聲吶喊。基辛格在《論中國》中寫道:「韓戰對中國而言不只是平局。它確立了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軍事強國和亞洲革命中心的地位。
  • 抗美援朝:19餘萬志願軍烈士尋蹤|抗美援朝戰爭|韓戰|中國人民...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史》公布的數字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傷亡36萬餘人。但沒有單獨公布志願軍犧牲人數。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的《當代中國-抗美援朝戰爭》統計,中國人民志願軍犧牲和負傷36萬餘人。也沒有說明犧牲的志願軍人數。
  • 前沿訪談|抗美援朝偉大勝利的意義及啟示———理論——中央紀委...
    這是第七批回國的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圖為禮兵手捧靈柩護送志願軍烈士遺骸啟靈。(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為保衛和平、反抗侵略,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捨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
  • 氣壯山河的凱歌 永載史冊的豐碑——寫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
    88歲的志願軍老兵李維波嗓音嘶啞,眼眶溼潤,「祖國和人民沒有忘記你們!」  70年前,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將士,高舉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歷經兩年零九個月捨生忘死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
  • 從抗美援朝戰爭中汲取敢打必勝的精氣神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大力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對於激勵和動員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新徵程上披荊斬棘、奮勇前進,具有重大意義。  傳承人民志願軍的精神偉力  一支沒有精神的軍隊,不可能贏得勝利。軍隊的「精氣神」中,「精」為首要,表現為軍隊內在、向上、不屈的精神力量。
  • 【銘記歷史】用勝利贏得和平贏得尊重——銘記偉大勝利、捍衛和平...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鏗鏘有力的話語彰顯中國意志、中國力量。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彪炳史冊,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的鋼鐵意志,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的頑強品格,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決心,充分展示了人民軍隊敢打必勝的血性鐵骨。偉大勝利明證,中國不僅有捍衛和平的堅定意志,更有捍衛和平的偉大力量。
  • 【鑑賞】抗美援朝戰爭紀錄片,燃!
    70年前, 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 跨過鴨綠江, 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 歷經兩年零九個月捨生忘死的浴血奮戰, 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
  • 影片展現的中國志願軍抗美援朝史
    第九兵團為了出其不意,忍受著酷寒、飢餓和疲勞,在覆蓋著厚厚積雪的山脈和樹林中連續行軍,悄無聲息地抵達了預設戰場,成功分割包圍了美軍陸戰1師和步兵第7師一部。戰鬥打響前,志願軍戰士近一周時間沒吃上一頓熱飯,僅靠冰雪充飢,因凍傷減員已過半。戰役中,還有連隊全員凍死在陣地上,以戰鬥隊形在雪地中堅持到最後一刻,成為悲壯的「冰雕連」。最終,美國第7師第31團被殲滅,團旗被繳獲。
  • 紀念志願軍抗美援朝70周年小學生觀後感作文600字:立國之戰​
    70周年作文,小學生作文,新東方網整理了紀念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小學生作文:立國之戰,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新東方網小學頻道!   小編推薦閱讀:紀念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小學生作文(匯總)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成立一年後被迫進行的一場全局性、大規模、反侵略自衛戰爭。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打響了抗美援朝戰爭的第一次戰役。
  • 英雄兒女驅虎豹——致敬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青春方陣
    僅僅一天一夜,「聯合國軍」東西兩「鉗」之間就被志願軍撕開了一道口子。沃克沒有料到,飛機坦克編織的立體火力網都無法阻擋中國軍隊排山倒海般的攻勢,當他意識到已經陷入重重包圍之時,趕緊命令突圍撤退。  第38軍113師創造戰史上的奇蹟:用雙腿跑過了敵人的汽車輪子——14小時,在崎嶇的山路上奔襲72.5公裡,先敵5分鐘擋住了退路。  正是這5分鐘,贏得了勝利的先機。
  • 回望抗美援朝戰爭中的軍事創新
    原標題:回望抗美援朝戰爭中的軍事創新在血與火的洗禮中,「志願軍將士面對陌生的戰場、陌生的敵人,堅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彈』,把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發揮得淋漓盡致」,創造了依靠劣勢裝備打贏現代戰爭的一系列新經驗、新戰術、新戰法。軍事創新成為志願軍制勝抗美援朝戰場的重要法寶。兵力運用方略創新。
  • 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世界戰爭史上少有的遭遇戰,重創美軍王牌騎1師
    此役,志願軍在朝鮮人民軍配合下,連續作戰12個晝夜,將敵人從鴨綠江邊驅逐至清川江以南,粉碎了「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感恩節」前佔領整個朝鮮的計劃,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局。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稱第一次戰役為「遭遇與反突擊戰役」,西方軍事學者稱之為世界戰爭史上少有的遭遇戰。
  • 抗美援朝戰爭中,蘇聯給志願軍提供了多少武器?我們來看看數據
    戰爭是敵我雙方人力、智力和物力的較量,中國人民志願軍能取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除了在戰爭舞臺的臺前幕後,最高限度地發揮了人的主觀能動性這個戰爭的決定性因素外,也與中國軍隊從上到下都極度重視武器裝備有關。下面我用數據來說說抗美援朝戰爭時期蘇聯提供給我們的軍事裝備。
  • ...不朽的豐碑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銘記偉大勝利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時強調,70年前,為了保衛和平、反抗侵略,中國黨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高舉正義旗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捨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為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巨大貢獻。
  • 71個瞬間,回眸志願軍空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歷史
    1951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白熱化階段,當時志願軍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趕回到三八線附近,韓戰轉入相持階段。志願軍戰士們在物資匱乏、武裝懸殊的情況下,不斷抵禦敵機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一次次修補戰火中的木橋。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 光輝的篇章 不朽的豐碑(人民要論)——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銘記偉大勝利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時強調,70年前,為了保衛和平、反抗侵略,中國黨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高舉正義旗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捨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為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