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2021年,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發表新年談話,對於兩岸關係,她宣稱「期待兩岸人民會逐步恢復正常有序的交流,增加理解、減少誤解。」對此,馬英九前幕僚、中國國民黨「立委」陳以信直言,蔡的談話印證他先前所預測的第一步,兩岸關係將重回現狀。
蔡當局的說法缺乏新意,也沒有在示弱,而是一貫的說法。其背後恰恰是臺灣綠營的意識形態。眾所周知,綠營需要的是「臺灣獨立」,為此需要建立一個獨立於中國身份的身份。但是臺灣省本土的歷史乏善可陳,因此他們只能反覆強調自己「不是中國人」,但又說不清自己是「什麼人」,由此就誕生了一種完全基於「反中國」的敘事。然而,僅僅說明自己不是「中國人」始終不夠,他們還必須建立一個比同文同種更為高級的優越地位,即自己是「高級華人」的輔助身份,以此強化一種排他性的自我中心地位。
在這個敘事裡面,他們必須放棄與中國大陸的一切歷史聯繫,轉而利用臺灣被日本佔領過的殖民歷史,以及國民黨統治的「戒嚴時期」為參照,加上臺灣省自身的民主制度轉型歷程,形成了具有反共、親日、親美、自由主義的空洞意識形態。對於認同獨立的臺灣人而言,這幾個特徵會同時存在,而老一代受過國民黨教育的人則沒有這種認知。在這一背景下,他們喪失了對中國歷史自我構成認同的理解能力,並將中國大陸的主張視為「用歷史壓迫本世代人的霸凌」。這恰恰是放棄了民族主義立場,主動選擇成為日本或美國的精神上的殖民地。
也因此,他們要的理解,不過就是讓中國大陸不要「歷史」去「霸凌」罷了,蔡的說法翻來覆去也不過是這麼個意思。兩岸有誤解嗎?也許有,但絕不是蔡當局說的這個,這個問題根本沒有誤解。如果蔡當局要消除誤解,應該先承認九二共識,並且少挾洋自重才對,現在這個姿勢真的丟人而且不自知。
這種自我解構的、具有缺陷的意識形態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成型。對於民進黨來說,不論事實如何,臺灣必須是「南波萬」,所以所謂的「民主制度的自我修正能力」事實上是不存在於臺灣省的。但是對於大陸而言,更重要的恰恰是解構臺灣內部出現的這種意識形態。臺灣自己民主制度問題一大堆,民主轉型三十年來經濟發展持續放緩、黑金政治、民進黨趨向專權且鬥爭無底線、破壞法治、操縱民意還指責韓國瑜「煽動民粹」、強行關閉中天等藍營媒體等等,這些做法確實挺接近西方的,特別像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初的德國納粹黨,就差個衝鋒隊了。臺灣自己缺乏吸引力,未來更可能會越來越弱勢,因此出現的盲目自信反而將會越來越多。
兩岸關係回到過去只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臺灣方面重新拾起九二共識,然而目前來看可能性非常小,臺灣部分人說「可以回到過去」不知從何說起。以臺灣方面對大陸主張徹底否定的態勢來看,「回到過去」已經不可能,大陸與蔡當局根本沒有共識基礎。九二共識保持了兩岸20多年的和平,而現在來看,破壞兩岸和平基礎的責任完全在於臺灣當局,而臺灣當局一手破壞和平基礎的做法,最終很可能將臺灣人民推向深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