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法院:執法部門查看鎖屏也需要搜查令

2021-01-10 cnBeta

據外媒報導,智慧型手機不僅是市場營銷人員的豐富數據寶庫,同時也是執法部門的豐富數據寶庫。警察和聯邦調查人員喜歡在調查過程中接觸到所有可能有幫助的個人信息。一名法官做出裁決,根據《美國憲法第四修正案》及所有基於其的案例法的相關規定,警察一般需要搜查令才能搜查人們的手機--這包括只看手機的鎖屏。

資料圖

通常情況下,當法庭上出現手機搜索這個話題時往往都是跟手機解鎖有關。一般來說,法院認為執法人員可以強迫使用嫌疑人的身體比如指紋或者臉來解鎖手機,但他們不能強迫其分享諸如密碼等信息。然而,在最近的這起案件中,FBI不能解鎖手機,反之他們只能看手機的鎖屏來尋找證據。

據悉,一名來自華盛頓州的男子於2019年5月被捕,並被指控跟搶劫和襲擊有關。據了解,犯罪嫌疑人Joseph Sam使用的是一部摩託羅拉智慧型手機,至於具體什麼型號並未透露。根據法院文件了解到,當嫌疑人被捕的時候,在場的一名警官按下了電源鍵並打開了手機的鎖屏,但它並沒有說在場的任何一名警官試圖解鎖手機或在當時讓嫌疑人解鎖手機。

2020年2月,FBI打開了這部手機並拍下了手機的鎖屏,當時鎖屏上顯示著Streezy這個名字。為此,Sam律師提出了一項動議,即認為在沒有搜查令的情況下不應該尋找這些證據,它們應該被禁掉。

來自西雅圖地區法院的地區法官John Coughenour對此表示同意。在裁決中,該名法官認定警察在逮捕時查看手機和FBI在事後再次查看手機是兩個獨立的問題。Coughenour在文件中寫道,在特殊的情況下,警察可以在沒有搜查令的情況下進行搜索,查看手機鎖屏可能是被允許的因為它發生在一次合法的逮捕行動中。

不過Coughenour無法確定警方具體是如何行動的,他下令進行要求警方就此進行澄清以確定他們對手機的搜查是否合法。但他還是做出裁定,當FBI的行動不明確時,其就被認定為跟《第四修正案》的權利相牴觸。「在這裡,當FBI打開Sam先生的手機並對手機的鎖屏進行拍照時,該局侵犯了他的私人物品。」Coughenour發現,根據《憲法第四修正案》的規定,這屬於「搜查」,而且由於FBI沒有搜查令,所以這是違憲行為。

不過美國政府的律師認為,Sam不應該期望他的手機鎖屏擁有隱私權。對此,Coughenour並沒有就鎖屏是否為私有做出決斷,而是指出這一併不重要。他寫道:「當政府通過身體侵犯憲法保護區域獲得證據時--就像FBI在這裡所做的那樣--『沒有必要考慮』政府是否也侵犯了被告對隱私的合理預期。」

相關焦點

  • 美國一法院判定:警察審查手機鎖屏需要搜查令
    IT之家5月22日消息 近日在美國法院審理的一件案件中,一名法官根據《美國憲法第四修正案》及所有基於其的案例法的相關規定,判定警察需要出示搜查令才能搜查嫌疑人的手機,這其中也包括查看手機鎖屏。通常情況下,執法人員可以強迫嫌疑人使用指紋或面部來解鎖手機,以獲取案件線索,但不能強迫嫌疑人說出密碼等信息。而在最近的幾起案件中,警察都不被允許強迫嫌疑人解鎖手機,而只能通過鎖屏來尋找證據。
  • 美國法官裁定:FBI查看iPhone鎖屏也要搜查令
    據外媒報導,美國西雅圖的一名地區法官日前裁定,FBI等執法機構不得在沒有搜查令的情況下查看手機鎖屏,因為這違反了第四修正案賦予美國公民的權利。執法機構在試圖解鎖美國公民的手機、從製造商那裡獲取數據或從運營商那裡獲得任何信息之前,都必須獲得搜查令。
  • 美法院:若無犯罪嫌疑,邊檢不能搜查旅客手機電腦
    網易科技訊 11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波士頓一家聯邦法院裁定,在旅客沒有合理犯罪嫌疑的情況下,美國政府不得在美國邊境搜查旅客的手機或其它電子設備。這一裁決是美國公民自由倡導者的重大勝利,他們表示美國政府自行規定,允許其邊檢人員在沒有搜查令的情況下,在邊境搜查旅客的電子設備是違反美國憲法的。波士頓聯邦法院的裁決稱,美國政府在沒有合理懷疑的情況下,對電子設備進行無證搜查的政策「違反了第四修正案」,該修正案禁止對公民進行無證搜查和沒收。這起訴訟由11名旅客提起,其中有10人是美國公民。
  • 靈寶法院開出「搜查令」 強制搜查女「老賴」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房琳 通訊員 宋清波 王磊 8月8日,靈寶市人民法院向女「老賴」張某某宣布了搜查令,決定對其住所進行搜查。 據了解,原告郭某某起訴被告吳某某、趙某某、李某冰、李某輝身體權糾紛一案,經靈寶市人民法院審理後,依法判決四被告的監護人共同支付原告1115454.06元。判決生效後,四被告的監護人均未主動履行。
  • 美國擴大搜查令:FBI可搜查任意電腦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聯邦地方法院法官將可以發布搜查令,使執法人員有權搜查任何司法轄區內的電腦,甚至包括海外轄區的電腦。據悉,這項關於搜查令的修改或將於5月1日被美最高法院批准。此前,聯邦地方法院法官僅能夠發布適用於自己司法轄區內的搜查令,這種搜查令僅限於對幾個特定區縣內電腦的搜查。
  • 美國最高法院:警方需搜查令才能獲得手機位置數據
    ,要求警方需要搜查令才能獲得嫌疑人手機上的位置數據。羅伯茨強調,這項裁決並沒有解決其他熱點數字隱私糾紛,包括警方是否需要搜查令來獲取實時手機位置信息以追蹤犯罪嫌疑人。他補充稱,該裁決與「傳統的監控技術」(如安全攝像頭)或出於國家安全目的收集數據無關。羅伯茨和最高法院的四名自由派大法官投了贊成票,其他四名保守派法官表示反對。
  • 汝南縣法院動用搜查令 6名農民工快速拿到工資
    今年4月11日,汝南縣法院經審理判決何某支付卓某等6人勞務工資2.6萬元。但判決生效後,何某未按判決期限支付工資。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後,執行幹警第一時間向被執行人何某送達了執行通知書、報告財產令等法律文書,並利用網絡查控系統查詢被執行人何某的銀行開戶信息和房屋、車輛等情況,未發現任何線索。
  • 韓國法院籤發搜查令 檢方追查前法務部長曹國帳戶
    中新網11月7日電 據韓媒報導,韓國檢方6日表示,收到了法院籤發的搜查令,正在追查韓國前法務部長官曹國的帳戶,調查其一家相關疑竇。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廳反腐敗調查2部表示,獲得了限制範圍內的搜查令,正在追查曹國的帳戶。但是,沒有搜查曹國的手機。
  • 美劇《億萬》背後的真實故事:華爾街大鱷是如何從執法部門的圍剿中...
    對衝基金大佬史蒂芬·科恩逃過了執法部門的圍剿,於2018年重入江湖。 (資料圖/圖)退出江湖不易。業內人看了難免嫉恨,而且招來了執法部門,對SAC和科恩立案調查。, Dirty Money, and the Quest to Bring Down the Most Wanted Man on Wall Street,2017,中文版2018年6月份出版,本文系據英文版寫成)一書講述了科恩與美國聯邦執法部門之間鬥法的故事,是揭秘內幕交易的經典之作。
  • 搜查措施規範化使用探析
    搜查措施運用中的風險點當前,監察法、監督執法工作規定及相關釋義對搜查權規範行使均作了詳細規定,很多地方也通過統一制式文書、細化運行規程等方式進行了有益探索,但實際操作中還存在個別執法不嚴的問題,應引起重視。一、搜查證內容不全。搜查證是調查人員行使搜查權的必要憑證,是規範搜查行為的法律依據,是保障公民正當權利的重要體現。
  • ...彭新林,搜查,副院長,偵查處,佩戴,刑訴法,出示,-中國新聞-東方網
    「人民的名義」中法院副院長嫖娼被抓現形  《人民的名義》中五大辦案細節合法嗎?反腐專家這樣說  人民的名義:最熱看點  反腐劇《人民的名義》持續熱播,其中不少公檢法執法人員的辦案細節也讓80後、90後網友津津樂道。比如要進貪官家搜查,先出示「搜查令」;比如要審問嫌疑人,先支好錄像錄音設備;要進入現場抓捕嫌疑人,先打開執法記錄儀……那麼,這些執法細節是不是與現實吻合呢?
  • 【執行亮劍】 集中搜查直播震懾「老賴」——海州法院開展「六穩...
    【執行亮劍】 集中搜查直播震懾「老賴」——海州法院開展「六穩」「六保」執行亮劍行動 2020-12-25 18: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加執法人員承認程序有誤;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艱難推進納卡衝突...
    ,當地時間10月30日在位於溫哥華的加拿大卑詩省高等法院結束。來自加執法部門的證人在出庭接受盤問時承認,拘捕孟晚舟的流程中存在錯誤。 在此輪為期5天的聆訊中,來自加拿大皇家騎警和邊境服務局的3名證人先後出庭,接受控辯雙方交叉詢問。這也首度讓外界得悉加執法部門2018年12月1日在溫哥華國際機場拘捕華為公司副董事長、財務長孟晚舟的一些具體過程。
  • 襄汾縣法院一裁定自相矛盾 當事人質疑法官用職權為職能部門開脫
    更改重要事實、拒絕複印重要證據、裁定書前後矛盾,山西襄汾縣人民法院在審理浮山康達冶煉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達冶煉)起訴浮山縣應急管理局(以下簡稱應急局)非法查封並索賠一案中發生的種種情況,引發一審原告訴訟代理人對承辦該案的法官的質疑:「涉嫌利用職權為職能部門開脫。」
  • 美政府要求蘋果解鎖槍擊案兇手手機 結果吃癟了
    美政府又「為難」蘋果:快給我解鎖iPhone!但獲得美媒更大篇幅報導的,是美國司法部長對蘋果公司的表態。《紐約時報》稱他當天「異乎尋常地」高調要求蘋果公司:提供槍手兩部手機的訪問權限。而巴爾的喊話,是司法部和蘋果之間在個人隱私與公共安全方面持續鬥爭的升級表現。
  • 運用搜查措施需把好三道關口
    根據《監察機關監督執法工作規定》等明確的程序要求,案件承辦部門要區分被調查人所任職務、身份類別,嚴格依規依法按程序報批,嚴禁未批先用。在此基礎上,準備相關文書,製作《搜查證》,詳細準確寫明被搜查人的有關信息、搜查的目的、搜查機關、執行人員以及搜查日期等內容。需要注意的是,前期要開展全面深入的摸底調查,充分掌握被調查人及其配偶、子女基本情況等各方面信息,以便有的放矢確定搜查範圍和重點。
  • 駱緒剛:電子數據搜查扣押程序的立法構建
    [3]隨著資訊時代的快速發展,學界和實務部門都認識到「電子數據的收集與證據的調查方法需要更全面的規律」,[4]域外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對傳統搜查扣押立法進行修改,逐步建立或完善了電子數據的搜查扣押程序。Barth案中,法院認為公民對於個人計算機中存儲的文件具有隱私合理期待。[18]2001年,在Kyllo v. United States案中,法院放棄以是否「侵入住宅」作為構成搜查的標準,改以是否侵犯相對人的隱私合理期待來判斷。
  • 等著被搜查吧,法院幫你亮亮「家底」
    等著被搜查吧,法院幫你亮亮「家底」 2020-11-18 21: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身負遞解令 在美20年華人夫婦春節前突遭遣返
    (美國中文網微信公眾號 資料圖)  在這對夫妻的委託律師給媒體的信件中寫道:這對夫妻均為中國公民,5年多前他們收到了遞解令隨後獲得豁免,隨後這對夫妻的綠卡申請被駁回。而意想不到的是5年後取消遞解出境會再次被啟動。  化學教授當年學生身份來美 30年後被ICE堵在家門口  這對夫妻是2月4日得知12天後將被遣返。
  • 南和法院發出禁止令和修復令
    本報記者張銘賢 通訊員邢雲邢臺報導 積極探索「誰破壞,誰修復,重在保護與修復」的恢復性司法審理機制,近日,在河北省邢臺市中級人民法院指導下,南和區人民法院針對一起生態環境破壞案件,發出環境保護禁止令和環境保護修復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