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星」光璀璨 未來可期

2021-01-10 海南日報數字報
  本報三亞12月11日電 (記者黃媛豔)眾星雲集、舞臺精美、特色濃鬱……首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開幕式12月11日晚在三亞舉行,引發了多方關注。線上線下掀起多個與電影節相關的熱點話題,大眾既聚焦電影節,也關注處於新發展機遇下的美麗海南。

  「星」光閃耀是開幕式的一大亮點。18時許舉行的紅毯儀式,匯聚了數十位中外明星嘉賓。溫碧霞、馬蘇、孫茜、郭濤、王寶強、朱一龍、尼古拉斯·凱奇等中外明星嘉賓走上紅毯,引起現場影迷的歡呼。「我是看著這裡面好多明星的電影長大的。」21歲的影迷許佳如在現場舉起手機拍個不停。

  明星效應有效提升電影節的關注度。目前,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中 「海南電影節」的話題討論度居高不下,#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主話題閱讀量超過6000萬,電影節參展片單、出席嘉賓、開幕式直播等相關新聞掀起了多輪輿論熱潮。

  在新時代、新機遇下舉辦的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創新開放姿態,成為世界了解中國、感受海南的窗口,全球電影工作者的夢想、智慧,異彩紛呈地交匯在美麗海南這個長夏無冬的度假勝地。

  「12月還能舒適地穿著夏裝走紅毯,這樣的條件唯有海南具備。海南的氣候、生態資源獨一無二,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給予海南文化產業發展無限的機遇,天時、地利、人和中誕生的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未來可期。」遊客章莘認為。

  「打個『飛的』來海南看電影,隨時隨地來海南洽談關於拍攝、發行、電影衍生產品等產業鏈業務,這些未來都有望實現。我相信依託電影節這個平臺,海南宜遊、宜業的良好形象會有效傳播,海南有希望成為亞太地區電影業發展的核心區。」常年從事電影行業的魏虞說。

  開幕式有璀璨的「星」光,也有傳承的感動。紅毯環節和隨後的開幕典禮既展現了世界電影發展的最新潮流,體現了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電影的發展成就,也詮釋了中國電影對傳統國粹的深深敬意。來自國家京劇院、北京京劇院和上海京劇院的多位京劇表演藝術家陸續走上紅毯,並登臺表演,引發了現場京劇愛好者的熱烈掌聲。「如此近距離地與喜愛的京劇藝術家接觸,感受中華文化的傳統魅力,是一份幸運。電影與京劇的巧妙融合,是一種傳承,也是創新與發展。」電影節志願者羅逸靈說。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微微風簇浪 散作滿河星
    少年兒童是未來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接班人。海南少年兒童心中的自貿港是什麼模樣?在孩子們近期的習作和繪畫中,我們看到了一幅徐徐展開的海南自貿港建設新畫卷。  築夢搖籃 啟航未來  ■ 毛天佑  海南,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祖國的最南邊。這裡有美麗的風景、清新的空氣,這裡是著名的熱帶濱海旅遊度假勝地。
  • 海解局丨高科技賦能,海南未來可期
    海南日報記者 宋國強 攝1●從袁隆平的海南緣說起筆者有幸多次採訪過袁隆平院士,撰寫了《袁隆平的海南緣》等「袁隆平傳奇」系列報導。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3●海南「未來產業」的想像空間高新技術產業是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海南重點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但是,海南是科技創新基礎薄弱,科技成果和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與發達地區差距很大,如何在科技小省這一省情的基礎上,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成為主導產業?
  • 海南日報數字報-殷殷情意獻良策 拳拳之心謀發展
    一個個發展理念,卻是拉動中國前行的千軍萬馬,讓委員們情不自禁地展望起更美好的未來——  「今年的兩會上,總理提出『雙引擎』的觀點,這意味著未來一年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會更加多元化、更具活力,令人非常期待。」朱鼎健委員說。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委員們非常關注如何更好發揮人民政協的重要作用。
  • 海南日報數字報-爭分奪秒,只為墨香進萬家
    ■ 本報記者 李佳飛  新年的鐘聲敲響,也許你正陪伴在家人身旁為新年祈福,也許你已經進入夢鄉……然而,海南日報報業集團的發行人員卻正在忙碌
  • 海南日報數字報-千方百計復工 爭分奪秒趕工
    自2月14日起,南方電網海南電網公司基建領域各項管理工作就按項目輕重緩急程度逐步恢復項目施工,截至3月1日,海南全省電網主配網工程已全面復工復產。  為加快推進海南智能電網建設,科學謀劃未來智能電網規劃發展,自3月3日起,該公司還通過視頻會議形式陸續組織開展市縣「十四五」配電網規劃評審工作,統籌推進海南「十四五」智能電網規劃,預計年內將形成規劃成果。
  • 海南日報數字報-用音樂點燃生活
    文\海南日報記者 習霽鴻  「等生命老去,等青春回來,等山等海等颱風……」在2019紅珊瑚國際音樂節上,作為經過層層篩選、唯一登臺演出的海南本地樂隊,等颱風樂隊的現場演出讓不少聽眾「路轉粉」。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魯濱遜」怒海求生
    能夠做到這一切的,是一個來自海南的青年人——潘廉。  1943年,中國正處於艱難的抗戰時期,潘廉的事跡傳來,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南華報》《陝北日報》等報刊爭相報導,1943年11月5日的《民國日報》更將其譽為「海國英雄」。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戶一犬」?你怎麼看
    海南日報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一戶一犬」有爭議  根據《草案》,居民在重點管理區內養犬,每戶限養一隻。重點管理區是指街道辦事處管轄的區域,以及由海口公安部門根據城鎮建設現狀和人口密度等情況劃定,並報海口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的其他區域。  對此,不少市民表示不應「一刀切」。
  • 海南日報數字報-博鰲小鎮新生活
    沙美村村民莫泰偉深有感觸地告訴海南日報記者,以前沒有其他經濟收入,靠種田年收入都不到3000元,「現在,家家戶戶有人在酒店、公司上班,每個月最少2000多元,這都是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帶來的效應。」  2018年,博鰲鎮對全鎮範圍尤其是迎賓路、龍潭路、文山路、嘉博路、海濱街等重點路段進行美化、綠化、亮化、淨化、彩化,深入開展環境衛生大整治,營造更加優質、舒適的人居環境。
  • 海南日報數字報-光影勾勒人性光芒與灰暗
    文\海南日報記者 尤夢瑜  寬鬆的T恤,頗具海島風情的花短褲……見到著名導演高群書的第一眼,他正「就著」海南悶熱的天氣吃著一碗熱氣騰騰的湯麵。
  • 海南日報數字報-平安銀行入駐海南25周年
    而可以為小微企業提供高效快速服務,也得益於平安銀行小企業數字金融(KYB)服務體系,這是平安銀行深耕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多年的創新型成果。該平臺產品實現手機掃碼自主線上申請,最快60秒完成審批,10秒放款。該服務模式有效緩解了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尤其在疫情期間,平安銀行KYB產品能夠讓小微企業「足不出戶」,在家就能申請貸款,線上就能實現審批、完成放款,實現全流程無紙化、零接觸。
  • 海南日報數字報-奮鬥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
    海南省退役軍人服務中心聯合海南日報推出「建功自貿港 有我有擔當——退役軍人創業先鋒」系列專題,挖掘退役軍人創業事跡,展示退役軍人創業風採,激發退役軍人創業熱情,引導退役軍人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時代,積極投身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努力營造支持退役軍人就業創業的良好社會氛圍。  「戰友們行動起來!幸福等不來、靠不來、要不來,幸福要從奮鬥中來!」
  • 海南日報數字報-全人員在崗 全天候報導 全身心助農
    2月25日晚上,海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裡,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南海網記者任桐仍在進行著一項人物採訪拍攝任務。當拍攝完最後一個鏡頭,時間已經凌晨。從大年初二開始,這位同時也是兩個孩子媽媽的女記者已在疫情報導第一線連續工作31天。  「說不累是不可能的,但記者這份職業有它必須承擔的責任。」
  • 海南日報數字報-唐鑑真大師流寓海南始末
    據《唐大和上東徵傳》載,六十多歲的鑑真第五次東渡失敗時漂泊到今海南三亞地區,流寓海島一年多,「所經州縣,立壇授戒,無空過者」。這段因緣,既讓海南受佛法沾溉,又使得唐代海南人物中添了個熠熠生輝的人物。  江淮地區的首席法師  鑑真,生於則天朝垂拱四年(688年),卒於代宗廣德元年(763年),俗姓淳于,廣陵江陽縣(在今江蘇揚州)人,據說是戰國時齊國辯士淳于髠之後裔。
  • 海南日報數字報-《夢想星搭檔》總決賽落幕
    本報訊  1月3日晚,央視大型原創公益音樂節目《夢想星搭檔》在央視一套結束了總決賽的比拼,8組搭檔的精彩演出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最美的天使 真正的英雄
    在抗疫任務結束返回海南前,海南各醫療隊將尚未用完的醫用物資,悉數留給了受援醫院,讓這份瓊鄂情誼持續發酵。海南前方指揮部先後投入1800萬元,在荊州開通了海南支援湖北抗疫「遠程醫療」平臺,通過該平臺,前方指揮部可視頻連線海南支援湖北的各支醫療隊。  每天上午10時,由臨時黨委副書記、副總指揮趙建農主持召開遠程會診,研究患者救治工作;每天下午5時,由陸志遠主持召開工作例會,匯總各工作組當天工作進展情況,研究解決實際問題,部署下一步工作,確保重要工作當日結、當日清、不過夜。
  • 海南日報數字報-「僑批」匯回思鄉情
    文\海南日報記者 陳怡  每一年的春節都很相似,每一年的春節又不相同。  很多華僑雖然沒有辦法回海南老家過春節,但是很多傳統的習俗都在國外得到傳承和延續,如祭祖、吃團圓飯等。
  • 海南日報數字報-紅色塔昌村的綠色發展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海南廣大人民群眾努力奮鬥與創造,讓滄海變桑田,讓邊陲海島實現華麗蛻變。海南日報今起開設「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系列專欄,多角度呈現海南70年發展的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展示海南人民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敬請關注。  ■ 本報記者 李磊  塔昌村的胡椒、青橘即將迎來收穫。
  • 海南日報數字報-花樣年符祈祥福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佳飛 實習生 黃敏茗 通訊員 王家專  進入臘月,海南「做年」
  • 海南日報數字報-端午,公仔約你雲看戲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端午將至,海南各地都在為歡慶端午做準備。人們包粽子、採艾草、預備龍舟賽……在許多海南人心中,端午節是僅次於春節的重要日子,許多人家會像過年一樣在祖屋祭祖,然後吃團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