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看電視劇和電影,但有幾部電視劇我看了數遍,一部是前面幾篇短文所寫道的《大宅門》,實在是經典之作;本文所寫的是另一部,劇名為《鐵齒銅牙紀曉嵐》,劇中張國立飾演的紀曉嵐與王剛飾演的和珅讓人哭笑不得,精湛的演技讓人佩服!故事從他們說起……
(一)
歷史上的紀曉嵐與和珅並不是同一年齡段的人,紀曉嵐比和珅大了二十多歲,他和劉墉屬於同一代人;紀曉嵐雖貴為四庫館總編纂,但基本屬於文職,而和珅高至軍機大臣,身兼數職,還是四庫館的總裁,從權利上來看,和珅掌握實權,還是紀曉嵐的上司。
實際上劇中張國立應該飾演和珅,而王剛應該飾演紀曉嵐,和珅風度翩翩,實力不屬於現在的流量小生;而紀曉嵐實則矮、胖、黑,雖才華橫溢,但外貌基本屬於被封殺的級別。
(二)
當他們每次拜見張鐵林飾演的乾隆帝時,皇帝說平生,這時為人臣子當謝主隆恩,但我們發現此時的紀曉嵐均以"臣"作為主語,而和珅一般則賤稱自己為"奴才",如:臣遵旨,奴才遵旨。
我們說紀曉嵐號稱大清第一才子,所編撰的《四庫全書》網羅天下書籍,條縷清晰;而和珅三等侍衛出生,後平步青雲。一文一武,文人與武將實際上構成了封建社會主要的政治生態。
(三)
有人說文人有傲氣,武將好折腰。實際上也不盡然,我們知道魯迅的弟弟周作人,現在我們一般把他歸到漢奸這一類,儘管他的文化造詣很高,但卻彎腰了。
武將裡的文天祥和嶽飛的故事家喻戶曉,但我以蔣介石為例,蔣介石算戎馬一生,他雖然多次暗地裡與日本人勾結,但場面上依然反對日本人,面子工程十足,所以蔣介石一生最看不起的人就是汪精衛,汪精衛算是文人,卻無傲氣,做了漢奸。
(四)
陶淵明的那句名言大家都知道:不為五鬥米而折腰。這句話雖然沒有說主語,但說他的卻是他自己,由此也認為他意指文人。文人誰都不服誰,誰也不承認自己的專業低人一等。
武將好折腰也不是沒有道理,楊六郎就是這樣,實際上在歷史上武將折腰的人比比皆是,因為中國自古講究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講究個認賭服輸,戰爭就如打賭,技不如人任憑發落。
(五)
皇帝雖貴為天子,但文人講究個傲氣和尊嚴,所以紀曉嵐自稱"臣"。而沉浮於宦海的和珅,為一己之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萬人面前耀武揚威,在一人之前卻自甘為奴才!
我自認為自己在文人的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