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編者按:目錄不是應該讓書中的內容一目了然嗎?難道其中還暗含了什麼嗎?還別說,一翻開這部從街邊小販那裡按重量買來的《三國志》[1],我真的發現目錄中隱藏的一些信息。
對於三國這段歷史,相信絕大多數感興趣的人和我一樣,開始是通過《三國演義》這部歷史小說了解的。但小說畢竟是小說,其中有多少符合歷史事實呢?我有幸聆聽過歷史學家對三國歷史的講解,發現這段歷史給人的感覺和那部膾炙人口的歷史小說很不一樣。
《三國志》的目錄印證了筆者的感覺,《三國演義》以劉備集團為正統,擁劉反曹是其基本傾向;《三國志》幾乎與之完全相反,從目錄裡就能看出來,《三國志》中只有魏國皇帝的傳記是皇帝的規格:武帝紀、文帝紀、明帝紀、三少帝紀,傳記叫紀,這是正統的標誌。而蜀國皇帝和吳國皇帝的傳記與其他歷史人物的一樣只是傳,他們壓根兒不被承認是皇帝而只是人主:先主傳、後主傳、吳主傳、三嗣主傳。
沒當過皇帝的曹操被尊為武帝,單獨擁有一篇很長的傳記,戲劇中的經典白臉竟然是史書中的正統皇帝!他究竟起到了怎樣巨大的積極作用呢?值得我們去《三國志》或其他歷史著作中尋找答案。曹操的兒子曹丕以及曹丕的兒子曹睿也都有獨立的、皇帝規格的傳記,但他們的作為是認知的盲點:《三國演義》中的描寫很少,值得我們閱讀史書了解一下——權當查缺補漏。
在正史中單獨有一篇傳記本身就很能說明問題。像《三國志》這樣的正史採用紀傳體,且涉及的人物非常多,所以大多數卷次採用了多人合傳的方式。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認為,合傳中人物越少其歷史地位越重要。而單獨一傳的人物往往起到了極其重要的歷史作用。這一點《三國志》的目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與《三國演義》互相印證,曹操、劉備、諸葛亮、孫權這些重要人物都有獨立的傳記。
但是,有一些我們不熟悉的歷史人物也享有這種待遇,比如前面提到曹丕和曹睿,還有蜀後主劉禪——就算熟悉也只是作為無能君主的代名詞:扶不起的劉阿鬥,可他的傳不是附在劉備的傳裡而是單獨一篇「後主傳」。歷史上的劉禪真的如《三國演義》給我們的印象那般昏庸無能嗎?為什麼他能在史書中享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讀讀《三國志》就有答案了。
除了諸葛亮以外,前面提到的單獨有一傳的人物至少是人主,作為臣子單獨有一篇傳記的極少。但《三國志》中享有這種待遇的並非只有諸葛亮一人,吳國的陸遜同樣有自己單獨的傳記,《陸遜傳》與《諸葛亮傳》可並稱為《三國志》中臣子傳記的雙璧。諸葛亮的歷史作用無需再多說了,各種文學作品中對此進行了著重甚至過分強調,陸遜這個在《三國演義》中出場很少的人物,在歷史上到底做出了怎樣驚天動地的事業,以至於能和諸葛亮相提並論呢?這同樣是在閱讀《三國志》正文以前我們就應該思考的問題。
從正史的目錄中就能發現那些被後世忽略但又極其重要的歷史人物,相反的情況也同樣出現了,一些被千古傳誦的英雄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卻相當有限。
這其中最典型的當屬劉備集團中的五虎上將「關張馬趙黃」, 歷朝歷代關於他們的文學作品不計其數,到今天仍然如此。這些人已經深深地融入了我們的文化生活,成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甚至成為神話。但史書上是怎樣記載他們的?每人單獨一篇很長的傳記嗎?不!《三國志》中他們五個人的事跡被合為一篇「關張馬黃趙傳」,和通常的順序「關張馬趙黃」還有些不一樣。
按照史書的記載,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的歷史作用不但遠遠小於曹操、劉備、諸葛亮、孫權這樣的熱門歷史人物,而且與曹丕、曹睿、劉禪、陸遜這些冷門歷史人物相比仍然有相當大的差距。
為了系統地比較這種差距,筆者對《三國志》的傳記進行了統計研究——藉助了百度百科有關詞條[2]。除去「魏書三十」 「烏丸鮮卑東夷傳」是記載少數民族情況的以外,其他64卷都是人物傳記,共有322個人的正傳,算上附傳共載入人物427個:魏書29卷163篇正傳載入人物207個,蜀書15卷67篇正傳載入人物82個,吳書20卷92篇正傳載入138個。
全書整體平均每卷5.0篇正傳,載入人物6.7個:魏書平均每卷5.6篇正傳,載入人物7.1個;蜀書平均每卷4.5篇正傳,載入人物5.5個;吳書平均每卷4.6篇正傳,載入人物6.9個。三部分的傳記密度有一定差別,但差別不大。相比之下:魏書傳記密度較大,蜀書傳記密度較低,吳書傳記密度最接近平均水平。
蜀書中記載五虎上將事跡的「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包括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5個人的正傳和關羽兒子關興的附傳共6篇傳記,這一密度大體上與全書和蜀書的平均密度相當,略少於全書平均水平,略多於蜀書平均水平。看不出擁有赫赫威名的五虎上將佔據特別的歷史地位,在三國時代眾多傑出人物中他們顯得很一般。
在三國這段歷史中,蜀漢的五虎上將是典型的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與之相反,還有一些人物大有作為卻寂寂無名。前面提到的曹丕、曹睿、陸遜、劉禪這裡就不再多講了,雖然他們沒有獲得與歷史地位相配的知名度,但喜歡讀《三國演義》的人應該對他們有一定了解:畢竟在正史中單獨有一傳的人物實在是太重要了,無論歷史小說怎樣畸輕畸重地取材也迴避不了!
但仍然有一些相當重要的歷史人物由於種種原因被忽略得很徹底。下面列出幾個歷史人物,看看各位讀者是否有印象:楊阜、高堂隆、法正、蔣琬、潘濬、是儀。如果不是特別研究過歷史的話,我想大家會一頭霧水:中間兩個人還好,多虧了《三國演義》對蜀漢特別詳細的描寫,我還有點印象;前兩個後兩個我就完全不知道他們的名字——更別提了解他們的作為了。有哪位讀者熟悉這些名字,請在後面留言啊!
相比之下蜀漢的五虎上將可真是大名鼎鼎啊!不過名氣再大也不能讓他們的名字完整地出現在正史的目錄中,由於合傳中人物較多,題目「關張馬黃趙傳」中就只寫出了姓氏。而周瑜、魯肅、呂蒙這三人在《三國演義》中是次要人物,但這三位東吳政權的高級將領在正史中的待遇反而高一些,他們的合傳「吳書九」題目是「周瑜魯肅呂蒙傳」,至少名字寫完整了。
前面列舉的六位冷門歷史人物也享有這種待遇:楊阜和高堂隆是魏國的重要大臣,他們的傳記在「魏書二十五」「辛毗楊阜高堂隆傳」中,是三人合傳;法正和蔣琬的傳記分別在「蜀書七」「龐統法正傳」和「蜀書十四」「蔣琬費禕姜維傳」中,分別為兩人合傳與三人合傳;潘濬和是儀均為吳國的重要大臣,他們的傳記分別在「吳書十六」「潘濬陸凱傳」和「吳書十七」「是儀胡綜傳」中,都是兩人合傳。
如果說正史中單獨有一傳的人是最重要的一類歷史人物,那麼名字完整出現在正史傳記題目中的就是次重要的那類——前面列舉的那些人就在其中,可是我們卻根本不了解他們。由於在《三國演義》中有出場,蜀國的次重要歷史人物還能走進我們的視野,但魏國和吳國的這類人物我們就根本沒聽說過了。
著迷於演義傳說而輕視歷史事實,這是我們看三國歷史的常見問題:沒辦法的是,《三國演義》這部小說影響實在太大了!三國時期的很多歷史事實大家並不了解,特別是東漢滅亡以後的情況,除了《三國演義》對一些主要人物活動的過分渲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以外,整體上可以說是燈下黑。
沒有了解事實就談不上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如果僅僅根據《三國演義》來看歷史,大多數人會認為至少古代史就是一些謀士給各自主公出謀劃策的實施記錄:諸葛亮輔佐劉備,周瑜和魯肅輔佐孫權,眾多幕僚輔佐曹操……
電視劇新版《三國》加上了司馬懿作為主要人物之一,所做的改動也就是增加了一些更加見不得人的陰謀,真還不如不改呢!想讓文藝界做出改變幾乎是不可能的,一年多以前開機的電視劇《三國志》在選材方面更糟:「《三國志》是2019年10月拍攝的一部古代題材電視劇」,「起於東漢末年內憂外患之際」,「劇終於223年夷陵之戰失敗後」。 [3]
真正進入三國時期的內容幾乎沒有,還叫「三國志」幹什麼?不如叫「三國演義(上)」或「三國:源起」之類的算了!這樣的文藝作品只能在《三國演義》的框架裡打轉,並不能讓大眾更加了解《三國志》的內容和三國時期的歷史事實,更不能宣傳正確的歷史觀。
哪怕為了配得上「三國志」的名字,都應該多研究研究《三國志》原著,好好挑一挑曹丕、曹睿、陸遜、劉禪這樣的演員,重點展現三國局面正式形成後的歷史動態,而不是重複《三國演義》裡大家早已熟悉的故事。這是個大的改動,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還要冒很大的風險,不過收穫應該更多。但在目前文藝活動向收益看齊的情況下,很難有人有魄力做這樣的工作。
不過還是有一些流行文藝作品在這方面進行了值得一提的探索,在這裡我把《銅雀臺》這部周潤發和劉亦菲主演的電影推薦給大家,影片顛覆了曹操典型白臉的藝術形象,把他塑造成一個被各方誤解的紅臉英雄,經過這種極端的改變以後人物反而更接近歷史真實了。
如果大家想真正了解前三國史和三國史——在這方面付出多少努力都是值得的,就要從紛繁複雜的材料中找到一條入門的路徑,我覺得不妨從了解前面提到的生僻而又重要的歷史人物開始,至少去閱讀一下他們在《三國志》中的傳記,看看目錄就知道該讀誰的了。
讀了這些人物的傳記,大家就能發現歷史與《三國演義》中展現的完全不一樣,紀傳體的記錄方式讀起來不連貫,但人物故事甚至比《三國演義》裡的還精彩。正史總是過多地展現了帝王將相的活動,這一點即使是不落窠臼的「前四史」之一《三國志》也避免不了,再精彩的人物傳記也只能是入門材料。要想對那段歷史有唯物主義的認識還需要學習更多的東西。
即便《三國志》無可避免地帶有歷史局限性,細讀的話還是能發現勞動群眾在歷史進程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這種作用是通過具體活動體現的,比如成群結隊地給前線部隊運糧……而不是後來流行的「民心」那種抽象的東西。甚至在對婦女作用的認識上,《三國志》都比《三國演義》進步得多,考慮到《三國演義》成書要晚一千年左右,這一點更難得。總之,《三國志》是個歷史寶庫,大家去讀讀就會有更多發現。
本文作為《三國志》的導讀,能引起大家閱讀這部書的興趣就好。
參考材料
[1] (晉)陳壽.三國志.北京:紅旗出版社,2012.6[2] 獨孤楓逍遙,LK甘甘. 三國志 (二十四史之一).[2020.10.31].[3] 衣尊堂,WJ小可愛是我. 三國志(2019年拍攝電視劇).[2020.3.9].本文系夏蟲欲飲冰原創稿件,主編夏蟲、作者壯壯,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