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上街道揚州市級非遺傳承人製作「防疫香囊」熱銷!|非遺傳承人|...

2021-01-18 騰訊網

「後疫情時代,更多人選擇防護在先,目前我們的防疫香囊訂單不斷,供不應求。」最近,邗上街道揚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文人香製作技藝)傳人王其標告訴記者,加上前期贈送給支援湖北醫護人員的近千隻防疫香囊,他們已經累計製作了2萬隻香囊,同時通過線上渠道銷往全國各地。

「最初想到製作香囊,是因為女兒同學的媽媽在江蘇省第七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王其標當時提議,給一線醫護人員送上貼身的防疫避瘟香囊。香囊能散發出天然草木香氣,具有調節心情、提神醒腦的用途。說做便做,儘管時間匆忙,然而製作過程卻絲毫馬虎不得。

「蒼朮、大黃、零陵香、川椒等,共13種材料一樣都不能少。」當記者來到王其標的工作室時,他正聚精會神地調製香料,室內散發出陣陣清新優雅的中藥和香料味道。王其標告訴記者,香囊的包裝形式多樣,最關鍵的是其中的香料內容和成分。無論是醫書還是香譜,對香囊都有具體香方的記載。依據香方來調配香囊,才具有特定功能,而具有防疫避瘟功能的香囊,必須有獨特香料和合理配比。

「做祛疫避瘟香品,選取香料比一般香料更嚴格,都是古方傳承下來的。」王其標將這幾年精心收購的香料加工製作,形成香囊成品。記者了解到,在原材料供給充足的基礎上,王其標和員工一天能製作1500隻防疫香囊。通過線上渠道,這些香囊很快銷售一空,目前訂單仍源源不斷。

除了白天製作香囊,身為揚州市作協會員的王其標還在夜晚靜心寫與疫情防護相關的文章。在他的公眾號上,《香囊攻略,復工個人防護》《他們出徵抗疫,為何都帶上香囊》《關於香囊的三大謊言》等,將香囊與疫情防護聯繫在一起,點擊閱讀量較高。

值得一提的是,王其標作為揚州文人香的非遺傳承人,對揚州文人香頗有研究。多年來,他拜師研習香學和制香技藝 ,如今他的「文人香製作技藝」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由他的工作室製作的香品,已達到揚州質監部門產品標準的要求,開始走出國門,作為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時尚伴手禮到達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他還著就了揚州第一本香文化的書籍《揚州香事》。

據介紹,防疫香囊的香方主要出自清代醫家吳尚先之手。「吳尚先寓居揚州地區,懸壺濟世,精於外治之法,被中醫界譽為『外治之宗』,有《理瀹駢文》傳世。」王其標說,其實早在兩千年前,揚州就有利用香藥和香燻進行防疫避穢和清潔消毒的歷史,兩漢時期的揚州已經形成了完備的生活薰香習俗,揚州醫家,如吳普、鑑真、許叔微、滑壽、吳師機等,更是將香藥和香燻實踐推廣成具有鮮明揚州地域特色的芳香治療法。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技藝超群,寶安新增3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賀虹(賀氏剪紙)、陳群妹(喜嫁禮餅「合成號」製作技藝),目前,寶安區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已達到14名。據悉,此次入選的代表性傳承人都能熟練掌握該項目的全套內容及技藝,並以身作則積極傳承,在項目流傳的區域內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有利於該區非遺項目的保護和傳承。作為「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福永街道,自清代嘉慶年間,就有舞獅活動,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
  • 鎮江省市兩級非遺項目與傳承人又添新成員!
    /a/20201219/67d7b2cc111f400d85fa69a5ae18a11f.shtml   以傳承為基礎,作為創新的根基,12月18日,鎮江市對部分省級非遺傳承人與市級非遺傳承人進行專門培訓
  • 千位非遺傳承人收徒傳藝
    □記者 王紅軍 報導  本報濟南7月23日訊 為落實省委宣傳部「文化惠民、服務群眾」12件實事的工作部署,全省「扶持1000位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收徒傳藝」活動今天在濟南啟動,濟南形意拳代表性傳承人楊遵利等10名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新招收了徒弟。
  • 通許硃砂王冠生,從事鼓書說唱43年的非遺傳承人
    中級民間藝術師;河南曲藝協會會員、開封大鼓書第五代傳承人(江湖為第23代「忠」字)。從事鼓書說唱43年。2016年被命名為開封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977年 11 月,他拜師陸壽朋學習開封大鼓書。1980年,先後拜師同村陳朝仁、郭溫學藝,在豫西的偃師縣、洛陽、孟津縣、濟源等地演出。
  • 吹糖人 糖畫 這場非遺美食200人競技 誰是最強傳承人
    12月20日,溫州市飲食類非遺項目及代表性傳承人評估活動舉行,共有114個非遺飲食類項目、93位傳承人以及項目保護單位人員共計200多人參加評估。根據項目屬性及特點,分別以酒類、茶類、豆類、餅類、糕點類等進行現場展示、現場製作。
  • 非遺「面人郎」傳承人:這一代非遺傳承人都在和時間競速
    「這一代非遺傳承人都在和時間競速」講述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人郎」第三代傳承人 郎佳子彧【實踐者說】  我的豐富經歷帶給我許多「角色」,所以媒體總愛用「95後非遺傳承人」「《最強大腦》選手」「北大學霸」「網紅」等名號來指代我。
  • 湘潭新增一批非遺項目和傳承人,有你熟悉的嗎?
    近日,我們從市非遺中心獲悉,為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湘潭市確定了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其中有7個項目入選。同時確定的還有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13人榜上有名。
  • 憑手藝留住城市記憶 非遺傳承人再迎「春天」
    十幾平方米的客廳裡,一張簡陋的桌子上擺放著糨糊、剪刀等製作花燈的各種工具,家就是陸有文創作秦淮燈彩的工作室。客廳上空,一根根鐵絲橫穿而過,主要懸掛製作好的花燈,如今所剩無幾。「都賣光了。」陸有文笑著說。今年,陸有文也曾憂心忡忡。一年中,燈彩銷售集中在春節至元宵節這半個月。受疫情影響,今年正月夫子廟燈市暫停,讓花燈藝人一年的心血全部積壓在家裡。
  • 數百名非遺傳承人等齊聚福州 讓傳統工藝跨海傳承
    他們中,既有脫胎漆器、建盞和藥香製作等福建非遺傳承人,也有臺灣文物修復、手繪燈籠、刺繡等工藝行業的佼佼者。匠人大會為大家提供了一座開館收徒、讓技藝跨海傳承的橋梁。  「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弘揚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強科普工作,營造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工匠精神」「非遺」「創新」等熱詞,組成了閩臺匠人大會的高頻話題。  「工藝傳承,重在一個『傳』字。
  • 墊江縣大石竹編「非遺」傳承人入選「全國能工巧匠」
    墊江縣大石竹編「非遺」傳承人入選「全國能工巧匠」",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dianjiang/dianjiangxinwen/2020-12-21/3455100.html", "image":"http://image2.cqcb.com/d/file/county/dianjiangxinwen/2020-12-21/b951ce47a1d313f7519988f3f809f41a.jpg
  • 近百組非遺傳承人進駐優酷 直播公開課推廣非遺文化
    用雕刻復活傳統年節中諸神的木版年畫、從最鮮美食材中尋找上古美味的荊州魚糕、從大自然中取材巧奪天工的傳統木雕……12日起,全國近百組非遺傳承人將進駐優酷,通過直播方式展示傳統工藝和非遺故事,讓「藏在深閨」中的老手藝,通過網際網路呈現在更多人面前。
  • 重慶梁平銅樂鍛造技藝市級非遺傳承人許國祥:敲出銅鑼最強音
    今年62歲的許國祥是梁平銅樂鍛造技藝重慶市級非遺傳承人,火爐、火鉗、金櫈、車床、模具……祖輩傳下來的工具是他從小一起長大的夥伴。由於常年燒煤,鍛造作坊的牆壁被燻得黢黑,許國祥卻樂在其中。一聲聲敲打讓傳統銅鑼不斷發出「好聲音」,讓清脆明亮、悅耳動聽的梁平癩子鑼鼓得以良好傳承。許國祥是家族制鑼的第四代傳承人,其家族傳承的鍛造技藝傳到他這裡已有近150年歷史了。
  • 助力非遺產業化,湖南13位非遺傳承人獲幫扶
    如何讓非遺走進生活,進而得到更持久的傳承?「非遺產業化」是一條值得推廣的路徑。 9月11日,湖南省首屆非遺傳承人公益幫扶大會暨張新發非遺產業化發布會在長沙舉行,湖南省文旅廳非遺處處長顏喜等嘉賓共同出席,見證湖南非遺產業化成果。
  • 【非遺之美】領略民俗之美 傳承文化之根——茶食製作技藝傳承人...
    【非遺之美】領略民俗之美 傳承文化之根——茶食製作技藝傳承人楊愛萍 2020-07-05 2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疆非遺產品線上熱銷
    打開淘寶、京東、抖音等電商或直播平臺APP,輸入「新疆非遺」,便有數百種產品撲面而來,從美食、服飾、首飾,到工藝品、文具、樂器、家居用品……讓人目不暇接。  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第八屆「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活動中,這些繽紛時尚的產品在線上線下持續熱銷。古老非遺青春煥發,給生活增添了豐富多元的色彩。
  • 解碼非遺|在省文化館學會做中藥香囊、織藤編、包庾家粽……
    非遺,而是通過包粽子、織藤編、做香囊等有趣好玩的活動,讓非遺自然「走進」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李劭侹圖/主辦方供圖
  • 大千世界躍然「葉」上 重慶非遺傳承人巧手雕樹葉
    【解說】山水美景、花鳥蟲魚、人物場景、福祿壽字體……憑藉一雙巧手,重慶樹葉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李明貴讓一片片樹葉變成一件件藝術品。在他手中,世間萬物都可以在葉脈之間呈現出來。近日,記者走進重慶樹葉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李明貴的工作室,就被琳琅滿目的葉雕、樹葉畫作品吸引住了眼球。李明貴師從三峽樹葉製作技藝傳承人楊鳴。經過10多年的潛心研究,李明貴在傳統技藝的基礎上進行創新。
  • 順德非遺項目全體亮相!市民零距離體驗非遺文化盛會
    讓非遺文化活起來、傳下去  活動當日,順德區委宣傳部(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順德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還發布了香雲紗染整技藝、廣繡、洪拳、順德紅米酒釀造技藝、粵劇、八音鑼鼓、永春拳、龍舟雕刻技藝8個非遺傳承人搶救性紀錄片,並將其贈與香雲紗國家級傳承人梁珠、廣繡省級傳承人阮賢娥、洪拳代表性傳承人蔡景盛、順德紅米酒釀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蕭永堅
  • 非遺傳承人張美蘭舉辦二人臺講座
    河曲視窗網訊(苗香9月24日下午,河曲縣二人臺藝術研究中心舉辦非遺傳承人張美蘭二人臺講座。
  • 湛江非遺傳承人再添殊榮
    醒獅非遺傳承人李榮仔在製作醒獅。出生於「中國醒獅之鄉」「能作為湛江非遺傳承人的代表,入圍2020『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宣傳活動100名候選人名單,我感到十分榮幸!」李榮仔出生於1965年,遂溪縣黃略鎮龍灣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