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發來一段音頻,聽,《喜劇之王》我養你那段的音樂和《悠長假期》的插曲一個調調。
我可能是最後一個知道的人,兩個打在我心上的,關於生活喘息和愛情的作品,竟然可以共用同一曲,還有比這驚喜深情的嗎?都是CAGNET作曲,星爺是不是也喜歡悠長假期。
事業遇挫的小男人,和看似有衝勁兒,其實也對生活摸不清頭緒的漂亮女仔,發生在海邊的一切。
一個說,-看,前面漆黑一片,什麼也看不到。-也不是,天亮後便會很美的。
另一個說,我們可以換一個問問題的方式,不必問在一艘快沉沒的船上只能救一個人救誰。而是買啤酒時順便買了煙火,在一個空氣微風的夏夜,你願意和哪一個人一起放煙花。
24年前的今天,剛好是《悠長假期》最終回放送的日子。
那個告訴我們,「不順利的時候、停滯不前的時候,就當是神賜給我們的一個悠長假期。」直到現在,依舊滿足了對愛情、生活、夏天的終極嚮往。悠長夏日,就聽聽歌、談談情、跳跳舞叭。 夏日 city boy 什麼是city boy,照時髦標杆《POPEYE》的說法,冬天喜歡滑雪、夏天喜歡網球、熱愛運動與生活,同時受女性歡迎的年輕男性。
那木村拓哉的日常,絕對是平成時代的典範。光看微博,各種運動、衝浪照,元氣衝出屏幕,每次的碎碎念結尾還要認真署名,永恆的夏日朝氣,少年感這回事兒,真和年紀沒關係。
但要說在《悠長假期》裡,他演的瀨名是個有點憨憨的男生,遠沒有同劇的竹野內豐來的風流倜儻。
葉山真二,這個穿夏威夷襯衫,開破爛跑車,沒錢就拼手氣在彈珠店贏一筆再揮霍的男人,連鋼琴都彈得好,爵士感行雲流水,卻只肯在酒吧裡彈琴取樂,不務正業。90年代的City boy們,多少還是有些世界末的迷惘,既不想陷入庸常又不知去路,只好在生活灰敗底色裡找光亮,夏日晚風的鬆弛和綻放的煙花成了最好的強心劑。
而作為初代City boy的細野晴臣、坂本龍一、村上春樹等人,年過七旬的他們更會玩,迷人得很。
就前陣子,看到細野晴臣在家跳舞的視頻,異常可愛,像伴著音樂律動的發條機器人,玩世不恭的古怪感。同樣是搞音樂的,教授的作曲間還是要齊整的多,細野晴臣的,只能說是雜亂但很有氣質的房間。看他們,就很鬆弛啊,有著都市男孩必備的真誠耿直屬性。
▲ 1981年發行的《YMO BOOK:omiyage》為了採集雨聲,雨天頭上套個小桶站在庭院裡的教授,又或者接受採訪說「音樂和貓讓我健康」,被記者問你有幾隻貓,回答說「我不養貓」的村上春樹。
▲ 細野晴臣好像不管時間怎麼過去,City boy身上總有著明媚樂活的態度,置身於哪裡都自帶度假氛圍,夏日炎炎,更要熱愛陽光和海浪。失焦的畫面 和音樂 落雨的天氣,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上,玻璃溼漉漉的模糊,眼前的霓虹便顯得光怪陸離,像極了夏永康拍攝的布宜諾斯艾利斯。
看《春光乍洩》的紀錄片《攝氏零度》,連工作人員都說,記憶裡感覺是潮溼的,整個房子都是軟軟的。的確,哪怕電影裡光線明亮的時刻,也覺得一切都是軟塌塌的。生命力很嚴重,但又感覺像是生了病。
夏永康用一種朦朧曖昧的鏡頭,捕捉到了夏日黏稠的情緒。失焦的畫面,配上低保真的歌曲,又是另一種懷舊美學。像經過電子樂處理的嘶啞黑膠,放鬆慵懶。
在海邊聽lo-fi的City pop,讓人一下子覺得晚風溫柔,衝刷礁石的海浪作響,冰啤酒經過暴曬變得有些溫吞,夏日光景正正好。
▲ 這樣美好的一個夏天City pop的旋律大多很動聽,充滿著都市活力,有強勁的搖擺感,特別是山下達郎和竹內瑪利亞這對黃金cp,一聽到就想到那個熱衷於享樂的美好時代。不管怎樣,尋找自我之類的沉重話題就推到之後吧,享受當下,享受戀愛。
▲ 山下達郎專輯/鈴木英人設計在一本名為《Japanese city pop》的書裡,介紹了整整500張這一風格的唱片,其中當然也有久保田利伸的專輯。那時的電視劇總能帶火主題曲,隨著《悠長假日》的現象級成功,久保田利伸這個梳著髒辮的日本歌手,也唱著《LA·LA·LA LOVE SONG》進入大眾視野。
美式的R&B和電音舞曲風格,讓悠長假期多了一份無憂慮的天真爛漫。 悠長夏日 的精神勝利法日劇的迷思往往是,新垣結衣結不了婚,石原裡美找不到工作,諸如此類。要知道現實生活中是不會有待業在家的鋼琴家,長成木村拓哉這樣的,快醒醒吧,這是逃101次婚也碰不到的。
劇集裡,也不得不說這些俊男靚女也都是性格上有缺陷的,瀨名是有點懦弱、呆楞的,偏巧生了七竅玲瓏心,小南是大大咧咧,30歲才意識到青春飯吃到頭了,不著調的女人。再說配角們,也都有血有肉,我非常喜歡裡頭的小桃,她看起來迷迷糊糊的,遇到回答不了的問題就假裝睡著,實際上呢,比誰都理得清頭緒,該做什麼就義無反顧。花花公子真二,也是真心實意地喜歡涼子,被劈腿的留美,雖然咽不下這口氣,卻也選擇瀟灑放手。日劇裡的人,大都不是完美的,卻也沒有真正的反派。犯些小錯、賭氣,更顯真實可愛,能看到大家都是在努力的生活呀。彈力球、鋼琴曲、廣告牌、天台的煙花、河堤的熱吻……
劇中承載無數回憶的公寓已經拆除,但我們,仿佛沒能從那場悠長的假期中徹底回過神來。
即使和那個年代已經相隔了二十多年,疲憊的時候,還是會被治癒。悠長假期不是那種充滿幹勁的熱血日劇,也並沒有在追求理想化的愛情,年輕人失落和惆悵才是最常見的。生活總有不如意和停頓,那就慢慢地去接受過渡期這件事吧,接受從天而降的生活break。我的人生不需要一直盡力衝刺,在低谷的時候,依舊不要灰心不要喪氣,乾脆享受一個計劃之外的神賜予的假期。記得大聲對自己說Don’t Worry, Be Happy.
內容編輯:小李Linus冬天看《東愛》,夏天看《悠長假期》,沒毛病